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院2008年至2012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分娩的孕妇11816例剖宫产指征与剖宫产率的规律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另将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接受护理干预的单胎头位无明显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4 746例作为观察组,与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未接受护理干预的单胎头位无明显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4 812例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5年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不明显;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占剖宫产指征的前两位,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社会因素、产程异常、胎儿窘迫指征逐年上升.观察组孕妇剖宫产比例与对照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剖宫产率的升高涉及多个领域,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保证母婴安全的情况下,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1 72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剖宫产出现迅猛增高势头[1],为了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及降低剖宫产率,现就我院5a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2006年我院共分娩4097例,其中剖宫产1724例,剖宫产率为42.08%。1.2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172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影响剖宫产的因素进行统计。2结果5a我院剖宫产率分别为31.28%(249/796)、39.58%(323/816)、41.56%(347/835)、41.88%(364/869)、56.48%(441/781),呈逐年上升趋势。5a来1724例剖宫产指征为:胎儿窘迫394例(22.85%),头位难产286例(16.59),脐带绕颈228例(13.23%),社会因素20…  相似文献   

3.
五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通过对佛山市顺德区住教医院近5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主要手术指征的构成比及主要顺位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剖宫产指征的变迁。结果5年来剖宫产率虽无明显下降或上升,但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排序顺位有了明显变化,社会因素逐渐上升成为手术指征第一位。结论现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医师、孕妇及家属的主观意愿拟定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剖宫产指征的运用变化情况,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 815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4.33%,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剖宫产指征居前5位依次为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瘢痕子宫、中重度子痫前期。结论严格掌握第一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保健和宣传工作,提倡自然分娩,减少社会因素的剖宫产,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10年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提供更好的分娩方式和改善妊娠终点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医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的所有病例,将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在本院分娩产妇总数60549例,剖宫产31334例,平均剖宫产率为51.74%。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自2007年起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瘢痕子宫及胎儿窘迫的比例逐年升高。此三种指征比例有显著变化(P<0.001),其他剖宫产指征无明显变化。结论应加强产前宣传和沟通,树立正确的分娩观,同时加强妊娠和产前监护,减少妊娠并发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终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占第1位,社会因素由第3位上升为第2位,二次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荣芳 《临床医学》2004,24(12):44-45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特点。方法:对5年妊娠分娩8817例中剖宫产30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97例剖宫产者头盆不称873例,占28.19%;胎儿宫内窘迫702例,占22.66%;社会因素675例,占21.78%;平均剖宫产率占35.12%。结论:剖宫产技术的普及、麻醉方法的改进、手术安全性的提高是剖宫产范围扩大、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头盆不称在剖宫产中仍占首位,胎儿宫内窘迫居第2位。脐绕颈有明显上升趋势,社会因素人为地使手术指征放宽。应鼓励经阴道分娩,严格剖宫产指征,以控制剖宫产率在一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指征不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 ,其手术指征是否恰当 ,值得探讨。本文复习我院 2 0 0 1年剖宫产资料 ,发现许多手术存在指征不足 ,并对前 5位手术指征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剖宫产率  2 0 0 1年我院共分娩 4 80例 ,其中剖宫产 (CS)2 0 4例 ,剖宫产率为 4 2 .5 %。1.2 剖宫产指征 大部分病例有几个指征同时存在 ,本文以第 1指征为主。前 5位是相对头盆不称 (CPD)、胎儿窘迫、社会因素、臀位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 ,其余为疤痕子宫、引产失败、羊水过少、前置胎盘以及内科合并症等。1.2 .1 相对 CPD共 95例 ,占 4 6 .5 7%。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02年1月-2006年12月1686例剖宫产术及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友合理应用剖宫产术。方法对1686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呈逐年升高趋势,2006年剖宫产率46.07%,2003年剖宫产率47.31%,2004年剖宫产率54.52%,2005年剖宫产率61.43%,2006年剖宫率63.22%,五年平均剖宫产率为55.11名。②2002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2006年剖宫产指征以社会因素占居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为无医疗指征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要降低剖宫产率必须要力口强孕产期的保健,做好产前教育,消除孕产妇的心理恐惧,正确认识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树立阴道分娩信心。医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剖析剖宫产的变化及主要指征。方法:对2002-2004年我院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02—2005年随机抽样442例进行研究剖宫产主要指征,统计相关的构成比及率。结果:2002—2004年剖宫产率平均为28.94%,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00%的标准。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处于第1位,胎儿窘迫第2位,疤痕子宫为第3位。围生儿死亡率并不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而下降,3年间新生儿死亡数56例,围生儿平均死亡率为15.69%。其中死胎、死产37例,所占构成比为66.07%。结论:剖宫产术的应用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会引发相关并发症,术前应正确分析剖宫产的利与弊,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畸形中央尖牙的治疗。方法选择126颗畸形中央尖牙,根据其I临床表现分成五组。牙尖末折断的采取加固法,以防止其折断,已折断无临床证状者用观察法;折断出现症状者分别采用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形成术的方法。结果126颗畸形中央尖牙,选择治疗方法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疗效满意。结论为了减少畸形中央尖牙造成的严重问题,笔者根据,每个畸形中央尖牙的情况,遵循年轻恒牙的治疗原则,分别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保存畸形中央尖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畸形中央尖牙的治疗.方法 选择126颗畸形中央尖牙,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成五组.牙尖末折断的采取加固法,以防止其折断,已折断无临床证状者用观察法;折断出现症状者分别采用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形成术的方法 结果 126颗畸形中央尖牙,选择治疗方法 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疗效满意.结论为了减少畸形中央尖牙造成的严重问题,笔者根据,每个畸形中央尖牙的情况,遵循年轻恒牙的治疗原则,分别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保存畸形中央尖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畸形中央尖牙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畸形中央尖牙的治疗.方法 选择126颗畸形中央尖牙,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成五组.牙尖末折断的采取加固法,以防止其折断,已折断无临床证状者用观察法;折断出现症状者分别采用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形成术的方法 结果 126颗畸形中央尖牙,选择治疗方法 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疗效满意.结论为了减少畸形中央尖牙造成的严重问题,笔者根据,每个畸形中央尖牙的情况,遵循年轻恒牙的治疗原则,分别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保存畸形中央尖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断根进入唇颊侧粘骨膜下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断根进入唇颊侧粘骨膜下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断根进入唇颊侧粘骨膜下多发生于上颌,临床可表现为前庭沟附近质硬隆起,所有移位断根均通过前庭沟切口顺利去除。结论:断根进入唇颊侧粘骨膜下是拔牙时较为少见的并发症。根尖片比全景片更易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不同矫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临床工作中14例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根据正锁牙 合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和颊舌向错位的不同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即正锁牙 合牙临床表现为近远中方向问题时选择拔牙法、交互牵引法、T形曲矫正法或改良腭杆腭侧牵引法;表现为垂直向问题时常采用T形曲矫正法或改良腭杆腭侧牵引法或双曲舌簧活动矫治法;颊舌向错位明显时,采用交互牵引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正锁牙合均得到有效解除,并建立良好的咬合接触关系.结论据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可有效解除第二磨牙正锁牙合.  相似文献   

16.
The problem of aesthetic restoration of the hard tissue defects in the anterior teeth and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for quality restorations, which can include direct composite or indirect ceramic restoration, in particular ceramic veneers, is currently extremely important in clinical dental orthopedics. Currently used composite and ceramic materials are known to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marginal periodontium and the local immunity in the oral cavity. The condition of periodontal tissu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hoosing a way to eliminate this pathology. Therefore, we propose a new approach to treatment, which is the use of indirect ceramic restor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ntioxidan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efects in anterior teeth using indirect ceramic restorations with antioxidants. To study the intensity of immune 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existing defects of the coronal part of the anterior teeth, we analyzed the levels of lysozyme and sIgA in the oral flui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confirm the advantages of indirect ceramic restorations over direct composite ones in the treatment of hard tissue defects in the anterior teet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evels of immunological reactivity and using an antioxidant drug Resverasi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our clinical studies, Resverasin significantly shortens the duration of the adaptation period and increases immune reactivity in the oral cavity, especially in combined pathology.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应用于常规取环失败病例12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宫腔镜在常规取环失败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1994年至2003年对120例常规取环失败的病例行宫腔镜检查,平均年龄43岁,其中51例已绝经。结果 IUD位置正常30例,IUD部分嵌顿37例,断裂、残留共35例,扭曲变形5例,环下移10例,环异位3例。取环失败主要原因是节育环部分嵌顿、断裂及残留,占55.8%。结论 宫腔镜能直接检视宫腔内环的真实情况,结合宫腔镜异物钳或食道异物钳,达到治疗的目的,成功率高达9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417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70例)和死亡组(4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的中毒途径有显著差异(P<0.05)。院前时间、APACHEⅡ评分、农药剂量、院前急救率、农药类型、ChE、β-内啡肽、和肽素水平均为影响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应及时开展急救,并针对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及时开展对症治疗,以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 may develop following fractures, limb trauma, or lesions of the peripheral 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clinical picture consists of a triad of symptoms including autonomic, sensory, and motor dysfunction. Diagnosis is based on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according to the Budapest criteria. Therapy is based on an individu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Distinct methods of physical therapy and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are the mainstay of therapy. Pharmacotherapy is based on individual symptoms and includes steroids,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and agents interfering with bone metabolism. In some cases invasive methods may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 may develop following fractures, limb trauma, or lesions of the peripheral 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clinical picture consists of a triad of symptoms including autonomic, sensory, and motor dysfunction. Diagnosis is based on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according to the Budapest criteria. Therapy is based on an individu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Distinct methods of physical therapy and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are the mainstay of therapy. Pharmacotherapy is based on individual symptoms and includes steroids,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and agents interfering with bone metabolism. In some cases invasive methods may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