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台州市椒江区人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椒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每年对全区供水厂(站)的自来水水质进行监测,现将2006--2012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椒江区共有9家水厂,其中4家水厂以地面水为水源,5家水厂以地下水为水源.城区水厂1家,监测点设出厂水1点,末梢水4点(分为东、西、南、北),每月各采样1次;乡镇水厂8家,设出厂水8点,每季度采样1次,末梢水监测点8点,每月采样1次.监测资料来源于椒江区疾控中心2006-2012年城乡集中式供水监测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石家庄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于2007年10-11月,对该市市政供水系统8个水厂的进、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泰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方法依据《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采样频率,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5750-2006)对水样进行检测。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均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24/24)、95.61%(566/592);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0.91%(40/44)、81.82%(36/44);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为92.50%(111/120)。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出厂水、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乡镇水厂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不合格指标为游离氯、氨氮;管网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氯、氨氮、铁;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氯、铁。结论泰州市主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合格率较高,部分指标仍不合格,应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测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市生活用水水质情况,为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采集大连市城市不同水质的生活饮用水,并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 2012年度共采集6个市政水厂、出厂水、20个末梢水、3个自备水源和10个二次供水监测点。出厂水合格率为100.00%。监测结果表明大连市政供水出厂水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监测80个市政末梢水,采集80份水样,市政末梢水合格率为85.00%;监测40个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的40份水样,合格率为90.00%;监测3个自备水源的12份出厂水、12份末梢水,自备水源出厂水合格率为66.67%。结论监测结果发现大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良好,居民可以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顺德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的现状和水质情况,为农村改水工作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2010年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和顺德区农村饮水监测方案的要求,在顺德区辖10个镇(街道办)设19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在枯水期,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1份,检测水样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共20项,并现场调查各监测点的水源选择、供水方式、水处理工艺流程等.结果 顺德区19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属市政集中式(含供水1万人以上)供水单位15家,供水人口119.13万人,占人口比例98.45%;供水1万人以下的管理村级或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4家,供水人口1.87万人,占人口比例1.55%.市政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及项次合格率均高于管理村级或自建水厂供水水样,差异有统计学意艾(χ<'2>=7.29,7.01,P<0.01),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浑浊度.结论 顺德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良好,集中式供水覆盖全区.建议农村改水力度和加快镇、村级水厂的改造,断续加强农村饮水监测管理,保障供水设施的正常动作和有效的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了解漯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1年河南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对漯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中的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10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漯河市大部分供水工程属于供水能力不足500 t和供水人口小于5 000人的工程;监测点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5.5%、72.5%,其中,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6.0%、85.0%;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0.0%、74.0%,枯、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监测不合格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氯化物、总硬度、氟化物.结论 漯河市农村人口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低,要加快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饮水消毒和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天津市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于2013年采集8件市区水厂出厂水、72件市区末梢水、2 051件区县末梢水、427件区县二次供水进行检测,采用Arc GIS 10.1软件对水质进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共监测水样2 882件,其中,出厂水、市区末梢水、区县末梢水和区县二次供水的合格率分别为100%,100%,86.36%和93.91%。主要超标指标为p H和菌落总数。区县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区县末梢水(P0.01)。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在时间分布(1~12月)均较稳定(P0.05);但空间分布呈一定的地域差异(均P0.01)。提示天津市城乡饮水水质总体状况较好,但部分区县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饮水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蓟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于201 1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县范围内抽取80个集中式供水单位,21个分散式供水户进行水质监测和现场调查.枯水期(4-5月)和丰水期(7-9月)对各监测点进行水样采集1次.集中式供水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分散式供水入户采集居民家中储水器中水样1份.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19项指标,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其中1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水样不合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集中式供水单位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的情况,为改善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1年对呼和浩特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末梢水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0年与2011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卫生状况变化不大,出厂水的卫生状况要好于末梢水,水质合格率逐年上升。结论呼和浩特市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卫生状况尚可,但应加强饮用水的投氯量及末梢水的管理与监测,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和掌握德州市政自来水公司所供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情况,以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广大市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笔者于1999年1~12月份定期定点对市政供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了卫生监测,现将检测结果进行水质分析与卫生学评价。1 调查方法1,1 水样采集 依据《山东省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以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内供水人口计算末梢水监测设点9个,均匀设置在不同方位,每月进行1次水质检验,同时,对其3个水厂的出厂水,每个季度进行1次水质全分析。采样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庆市南岸区近6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改善南岸区饮用水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2004-2009年对南岸区共4 131二次供水、末梢水、出厂水和水源水进行监测,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二次供水、末梢水、出厂水和水源水的合格率分别为96.28%、88.16%、73.49%和9.55%。末梢水5项监测项目中以游离性余氯合格率(97.80%)最高,总大肠菌群合格率(93.15%)最低。二次供水的11项监测项目中:肉眼可见物、游离余氯、pH值合格率每年均达到100%。结论南岸区二次供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较高,出厂水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质循环消毒的处理;进一步强化社会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保护水源水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水源水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提高水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水样采集、运送、检测和分析评价.结果:2013年共检测水样264份,合格率为64.39%;市政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中合格率最高的为出厂水97.92%,最低的为二次供水55.00%(x2=29.264,P<0.05);2013年水质不合格项目以游离余氯为主;2012年与2013年水质合格率最低季度均为第一季度(分别为60.61%和56.06%).结论:自建如意水厂水质卫生状况最好,其次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建蒙吉利水厂合格率最低.相关供水部门和监管单位要加强水质卫生管理,严把供水水质质量,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方法对济南市2012年市政供水(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和自备井(自建水厂)水(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市生活饮用水的总体合格率为87%,市政供水合格率为89.9%,自备井水合格率为73.8%。自备井水样合格率低于市政供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17,P<0.01)。与市政供水比较,自备井水样中氯化物、硫酸盐、氮氧化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合格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高度重视济南市自备井类供水安全问题,自备井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较低,水质卫生状况有待改善,应加强自备水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有效监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为2009年杭州市某开发区市政供水单位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样本。方法 2009年对杭州市某开发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 162件水质检测样品的总合格率为92.59%,其中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检验合格率分别为100%,92.11%,92.50%。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二次供水水质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主要为总大肠菌样、菌落总数。结论为有效改善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应改造陈旧的管网和二次供水系统,并做好水质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市区近4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对2007—2010年广东省某市区的8家水厂每月进行水质抽检,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采样、检验和评价。结果 2007—2010年该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平均合格率为91.92%,合格率逐年下降;2010年合格率比其他年份的合格率明显降低(χ2等于66.03,P等于0.000),水质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管网末梢水、出厂水、二次供水,各项目检测合格率较低的主要是浑浊度、铁、游离性余氯和菌落总数。结论该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应加强对二次供水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库尔勒市近3年生活饮用水的现状及水质情况,为改善市区饮水质量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2010-2012年年底连续3年对库尔勒市现场抽检和送检的共1 875份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监测,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99.73%、97.58%和97.05%.其中管网末梢水的监测指标中游离余氯的合格率较低(97.58%),二次供水的监测项目中细菌总数的合格率较低(97.29%).结论 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合格率较低,供水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消毒,对管网要定期检查维修.卫生监督监测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测频次.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制定的《青岛市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 ,对保障青岛市居民身体健康和青岛地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为了掌握《管理办法》实施前后青岛市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 ,对 1995~ 2 0 0 0年青岛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点的选择与采样时间 每年按不同方位、水厂地点及潜在污染源情况 ,分别从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中各选 3个监测点 ,于枯水期 (4月 )、丰水期 (8月 )、平水期 (12月 )采样检测。1 2 检测项目与方法 检测感官性状 4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为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卫生 ,我们于 1994年~ 1998年对本市 3 1家市级自来水厂及农村乡镇级自来水厂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进行收集整理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市级自来水厂设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12个监测点 ,每月上旬各采样监测一次。乡镇级集中式供水单位 ,分地面水和深井水两类。地面水厂设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 ,每季度采样监测一次 ;深井水厂设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 ,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采样监测一次。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烟台市近年来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连续3年选取烟台市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监测。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烟台市2011—2013年共监测1032份水样,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82.46%,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2.59,P>0.05),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的合格率为100%,检测结果显示烟台市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为82.36%,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性余氯和浑浊度;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77.50%,主要不合格因素为菌落总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游离性余氯。结论烟台市的市政水质比较稳定,末梢水水质的合格率较高,但仍有不合格因素,卫生状况存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特别是二次供水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国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设施和学校自备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状况和供水水质质量。方法:对市政水厂、自建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对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以及学校自备水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自备供水学校的饮用水仍需进一步加强,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较高,均在85%以上,学校自备供水水质稍差,合格率为70%。结论:应高度重视我国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市政供水单位的水质实验室自检能力、自建水厂和学校自备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工作尚需加强,水质监测方面应重点关注学校自备供水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