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Graves病(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除了复发率高外,常见副作用主要是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甚至发生粒细胞缺乏,而且少数病人在Graves病确诊时就发现白细胞减少,这类病人不能继续服用或选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也不宜选择手术治疗。为此,我院近一年半采用^131Ⅰ治疗伴白细胞减少的Graves病患者11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变范秀玉蒋立艳张雄伟王晶董玉芳邵会全刘志华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本文应用EEG技术对21例甲亢病人在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探讨本病的脑功能改变。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21例均为1996年1月~19...  相似文献   

3.
Graves病(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除了复发率高外,常见副作用主要是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甚至发生粒细胞缺乏,而且少数病人在Graves病确诊时就发现白细胞减少,这类病人不能继续服用或选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也不宜选择手术治疗.为此,我院近一年半采用131I治疗伴白细胞减少的Graves病患者11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手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体会(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手术时极易损伤的神经是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文献报告,喉上神经损伤率为0.3~13.3%,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30%,大多数为手术直接损伤。收集我院从1988年以来,为68例甲状腺病人施行手术治疗,未损伤神经,获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如何预防神经损伤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8例,其中男8例,女60例,男:女为1:7.5。年龄22~62岁。病程6个月~15年。单纯性甲状腺瘤26例,巨大甲状腺瘤13例,巨大甲状腺囊肿13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6例。  相似文献   

5.
邱洁英 《医学信息》2010,23(4):952-95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I131 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的疗效.方法 28例甲亢患者患者选用剂量为50~8 0μCi/g甲状腺组织的I131 小剂量多次重复服用.31例患者选用剂量为100~120 μCi/g甲状腺组织的I131 ,一次性口服治疗.结果 两种方法对甲亢治愈率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一次性口服治疗方法甲减的发生率高于小剂量多次重复服用方法,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I131 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疗效好、简便安全、但应注意剂量的选择,预防甲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度,呈现交感神经兴奋与高代谢状态,需要手术治疗。实施手术往往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此时,任何一个不良的精神刺激,均可能导致其激动型的情绪障碍,甚至诱发甲状腺危象。况且在术前出现情绪障碍者,术后半数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应用(131)~Ⅰ治疗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疗效已得到公认。但甲亢应用(131)~Ⅰ治疗后对甲状腺旁(C)细胞有无影响,一直有所争论。本研究对甲亢用(131)~Ⅰ治疗前后的C细胞通过对钙输注前后降钙素的测定,了解放射性对C细胞功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甲亢病人70例(女42例,男28例)。年龄16~69岁,平均38岁。所有病人均经吸(131)~Ⅰ率,血清TT_3,TT_4、FT_3、FT_4,rT_3、TGA、TMA测定,确诊为甲亢者。先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3~12月,然后给予(131)~Ⅰ口服治疗。剂量为111~296MBq,平均剂量为185MBq。  相似文献   

8.
LakatosP…JEndocrinolMetab.-1997,82(1).-78~81为探讨甲状腺激素对IL-6和骨代谢的影响,研究了甲状腺功能失调病人的血清IL-6和骨代谢的改变.资料和方法甲状腺机能亢进(甲克)组42例,年龄24~66岁,绝经前23例,绝经后19例,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TNG)22例.Graves病(GD)2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组19例,年龄28~64岁,绝经前9例,绝经后10例.排除其它疾病。甲克病人未行抗甲状腺治疗,甲减病人均未行甲状腺替代治疗。对照组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妇女30例,年龄22~65岁,绝经前15例,绝经后15例。分离单核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及合并甲状腺外转移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常见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 对138例经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合并甲状腺外转移的患者采用131I进行治疗,“清甲”、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或骨转移剂量分别为3.7GBq、5.55 GBq、7.4 GBq.结果 通过1~2次131I治疗,89例清甲患者中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者86例,完全清除率96.6%,不完全清除者3例.合并甲状腺外转移49例患者中,通过3~6次治疗后治愈或好转者43例.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应根据术后分期及复发危险度分层选择性应用131I进行清甲及对合并甲状腺外转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常见副作用相对较少,一般轻微可逆.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伴发重症肌无力患者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伴发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电生理检测特点,和与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CTM)的关系。方法:对7例甲亢伴发MG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重复电刺激(RNS)、针极肌电图(EMG)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测。结果:7例NCV均正常,RNS5例异常。EMG2例发现有肌病的表现,SFEMG均出现jitter增宽。结论:甲亢病人可伴发MG,还可能同时伴发CTM,进行RNS、EMG、SFEMG检测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潘传红 《医学信息》2010,23(2):489-490
甲状腺机能亢进(下称甲亢)病程迁延漫长,需规范全程服药治疗,才能控制病情,降低复发率,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通过对11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进行治疗依从性调查。结果显示应加强甲亢病人治疗依从性教育,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9例病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应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量均为0.2g,bid,静脉滴注给药,疗程7~14天。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88.2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3%和8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0%,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作为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13.
甲亢病人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致病因素除自身免疫调节紊乱等原因外,心理社会因素对其发生、发展及其转归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42例甲亢病人进行药物及药物加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将4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与心理干预组各21例。常...  相似文献   

14.
加速器治疗床对放疗剂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测加速器治疗床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电离室剂量仪和有机玻璃体模对加速器治疗床各部分进行测量,计算床面板对剂量的衰减情况。结果:网状碳纤维床板对剂量的衰减平均在1.5%,有机玻璃床板对剂量的衰减平均在4.8%-5.7%,当射束穿过床旁金属扶杆或床板支撑梁时可产生高达23.7%的剂量衰减。结论:放疗中后野和后侧斜野的照射应该选择网状碳纤维床板,并作相应的剂节补偿,作治疗方案时应避免射束穿过床旁金属扶杆或床板支撑梁。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认为,Graves’病与自身免疫有关,Graves’病病人TG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M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的阳性率〉50%,部分病人呈强阳性,当病情缓解时效价下降,复发时又回升^[1]。为探讨TGA、TMA的含量与^131I治疗Graves’病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是否相关,我们对自2003年3月~2004年9月在我科进行^131I治疗的186例Graves’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苯妥英纳(Diphenyl hydantoin,以下简称DPH)是一种治疗癫痫病及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许多患者需长期和规律地服药。但由于个体对药物的摄取与排泄不一,如在治疗过程中,缺乏血浓度测定,部分病人可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或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采用放射兔疫技术对病人血内的苯妥英钠浓度进行定量监测,可正确地调整剂量,合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育龄妇女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最终转归,妊娠合并甲状腺减退症(甲减),由于症状隐匿,往往被忽视。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生率0.2%~0.3%,其中临床甲减的发生率2%-3%,亚临床甲减占甲减患者的90%。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甲减对妊娠可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胎儿的脑发育。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2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围产期发病率,药物治疗剂量及规范治疗后的母婴结局。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2月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255例,分为控制组153例,未控制组102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315例作为对照组,控制组均在我院产科高危门诊定期产前保健,每1~1.5月监测FT4,FT3,调整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剂量。对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生率,控制组的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以及3组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病率:我院近13年来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病率0.2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0.17%~0.32%)。(2)抗甲状腺药物剂量(ATD):控制组(116例)ATD的平均剂量孕前、孕早期、孕中晚期分别为:126.27±109.92,174.58±121.42,125.21±110.77,孕前与孕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与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与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母婴结局:未控制组的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生长不良、胎儿窘迫发生率与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与正常妊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孕期需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量,规律治疗能明显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联合131I全身显像(131I-WBS),为判定甲状腺癌的复发及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56例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4~6周,均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3~6个月后重复治疗,治疗前停用甲状腺激素3~6周,同时忌碘饮食,治疗中检测血清Tg和口服碘化钠(131I)治疗剂量3.70 ~ 7.40 GBq后5~7天行131I-WBS.结果 在首次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时,显像发现淋巴结、肺及骨转移8例,其余转移灶于3~6个月后二次治疗时发现,有11例DTC患者(19.6%)Tg测定在正常范围,而131I-WBS出现转移灶;有7例患者(12.5%)Tg测定异常,而131 I-WBS正常.结论 Tg测定和131 I-WBS可作为诊断DTC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重要指标,二者应联合应用、互相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性摄取碘的功能.‘”l治疗甲状腺功能力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核医学在治疗上应用最早的一种方法,治疗效果已被国内外所肯定,总疗效率在印%以上.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治疗人数达150余万人次.由于这种方法简便、安全、经济、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目前已成为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关于”‘l治疗甲亢是否可引起致畸、致癌、遗传损伤,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最为关心的问题,国内外大样本回顾性研究表明,未证实在治疗的病人中癌肿、畸胎、甲状腺癌症、白血病的发生率增高.另外从辐射剂量角度来看,治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