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比较了汉语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的特点。认为汉语民族偏重形象思维,偏重本体,注重曲线思维;英语民族偏重抽象思维,偏重客体,注重直线思维。民族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语言结构的差异。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进行中医文献英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书面写作的有效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思维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难以摆脱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遣词造句均是汉语式思维,甚至整个文章都遵循汉语的写作模式。究其原因,中国学生深受母语环境的影响.其外语学习环境同汉语学习的大环境相比,明显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它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 ,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思维方式制约句子结构 ,不同文化之间思维方式有同有异。汉语与英语在句法层面上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属性 ,同时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谓“汉语式的英语”和“英语式的汉语”皆因不了解这些共性和差异所致。反之 ,如果熟谙这些共性和差异 ,便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得心应手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典籍英译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方法]以《黄帝内经》英译文本中的句子为例,通过分析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语义结构、语法(包括时态、语态等)方面的特点及其与思维方式的关系,阐释如何通过思维形式及语法结构的改变来实现从汉语的意合到英语的形合转换。[结果]在中医典籍英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句子结构重组、增加主语、增加连接词等策略使汉语句子中的隐性逻辑关系在译文中得到显性化。[结论]将以意合为特点的汉语翻译成以形合为特点的英语时必须先理清源语(汉语)句子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目的语(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法规则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以达到语义上的深层次对应和语言上的流畅。  相似文献   

5.
思维与语言关系密切,英语思维也是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由于没有深刻意识到英汉问思维的差异,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受汉语思维影响,文章结构不符合英语习惯,造成条理不清、观点不明、论据不足。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英语逻辑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曲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I0001-I0001
●中医药学把文化和科学相接起来,既令人神往,又让人困惑,而在解读文化基因中翻译科学,也许会使我们发现许多我们不曾想到的东西。在汉语中,原本是只有"学"而无"科学"这一概念的。考究"科学"概念的出现,是源于英语Science。在历史上,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之后,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从此",科学"便作为一个特有的汉语词汇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写作,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仅反映出某种特定化的语言结构模式,也反映也其特有的化思维模式、民族特征、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结合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心理进行对比研究,让学生了解影响和制约写作的语言本身之外的化因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之内的写作手段和技巧,在英语写作中自觉地进行化转换,摆脱汉语作为母语的干扰,写出地道、规范的英语作。  相似文献   

8.
笔者运用心理学原则指导英语教学工作,做到了较好的成效,现综述如下:1学好英语必须提供良好的英语环境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可以用汉语进行,也可以用英语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与思维的关系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初学英语者,往往要通过汉语的中介作用才能与思维联系起来;随着学习的进步,英语与思维才逐渐发生直接联系,一般说来英语词(词组)与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最后才能达到完全用英语进行思维的水平。长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法、词汇的传统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甚微,且学生听后也感厌烦。因为这纯粹是旧知识的重复…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语言和思维的浓缩,是文化的典型体现者.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习语看似与某些汉语习语含义相同或近似,而实质上却大相径庭.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这种"貌合神离"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中国汉族健康男性中探讨辨别两种不同语言(汉语和英语)的神经基础.方法采用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13名健康志愿者,同时接受预先录制编辑的中英文声音刺激.SPM软件处理、统计分析数据,获得脑区激活图和局部血氧水平反应曲线.结果与"英语"声音相比,"汉语"声音引起显著激活的脑区为右颞中回和右颞上回.而与"汉语"相比,"英语"则明显激活了两侧额叶、Wernicke区、左侧楔前叶、楔叶和边缘系统.结论与"汉语"相比,对晚习得的"英语"的认知需要更广泛的神经网络参与.  相似文献   

11.
淳静 《医学教育探索》2007,6(8):741-742
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受到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多以人称词作主语,少用被动句和名词化结构,句型单一,缺少变化,常以意思连接句子,缺少必要的连接手段,其汉式思维导致了汉式英语;要避免这些问题,必须有意识地分析汉语表达习惯与英语表达方式的差异,多读多练,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某高校四个组的书面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误用词汇强势语在学习者书面表达中比较普遍。误用词类、误用易混词、拼写失误、堆砌副词、选词不当、搭配失误、语序错误、误用比较、误用修饰词、误用情态和过度重复是其主要类型:母语干扰、汉式思维、粗心和对目的语词汇强势语掌握不好是导致上述误用的主因。学习者应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注重母语与目的语的词汇强势语的对照比较、进行有意识的相关训练,以提高运用目的语词汇强势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思辨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研究生思辨口语课程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使用问题质疑、争议话题会话、主题辩论和课后调查四种策略来培养医学研究生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了业内讨论的焦点,其改革的成败关乎中医学科的未来发展。中医学科作为一门我国古代沿袭至今的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一门饱含经验的古朴学科,还是一门包涵超前医学思维的学科?其有着太多的疑问需要中医业者的探索。培养中医高等院校本科生一定的科研素质,无疑能为中医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科研素质包含许多的层面,也不可能几年时间可以短时促成,唯有培养科研创新思维能力较为现实,也可以为本科生的后续学习与工作从事中医科研提供可能性。为实现培养本科生中医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以中医科研课题案例分析的模式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亚健康的界定、成因,流行病学调查等进行献回顾总结;亚健康须社会综合防治,中医药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亚健康也是医学的目的,要辨证地看待亚健康,不可一味强调亚健康的“病态”,夸大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从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抗高血压中药实验研究以及临床有效方剂的研究四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对研究近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重视对高血压病中医相关病证的理解与研究。(2)必须加强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3)重点突出中医降压特点的研究。(4)不可忽视现代基础研究。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关键环节是如何辨证、怎样去寻找有效的降压方药。  相似文献   

17.
王西敏  王兰英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3):323-324,F0003
采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探讨了与人体器官相关的英汉习语。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许多与人体器官相关的习语,它们的含义和比喻在2种语言中有同有异。作者分4部分对这些词语进行了归纳、对比和探讨,认为显性的外部器官在2种语言中的含义区别不大,认识较一致、较客观;而对隐性的内部器官的认识,2种语言有异有同,但都反映了人们远古对这些器官的认识是模糊的、感性的、主观的。该研究对提高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医学史教学及其相关研究较为薄弱。中医药学术思想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研究亟待加强,这是医学史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对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有关医学史研究的学科及科研地位问题,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因此令人感到忧虑。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医采用“思维模型”方法建构生命形态和运动规律 ,而西医采用“物质模型”的方法 ,这是中西医认知生命的本质差异。中医“思维模型”就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二体三用”模型。藏象、经络实质上是一种“二体三用”模型 ,因而不能用实验、实证的方法来衡量、验证 ;同时又因为生命现象的极端复杂性 ,所以“二体三用”模型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