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它进一步防止和减少PTCA后急性冠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保证了冠脉血流通畅[1]。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院心内科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资料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方法分析25例AM工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护理措施.结果 13例TIMIⅡ级或以下者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病人、药物和器械的准备:术中做好病情观察、及时配合抢救;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防止伤口出血和低血压的发生;及时处理尿潴留:正确使用抗凝药;观察病人神志变化,做好安全护理.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默契的配合,合理的术后护理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 )时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方法 分析25例AM工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护理措施。结果 13例TIMI II级或以下者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病人、药物和器械的准备:术中做好病情观察、及时配合抢救;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防止伤口出血和低血压的发生;及时处理尿潴留:正确使用抗凝药;观察病人神志变化,做好安全护理。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默契的配合,合理的术后护理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方法分析25例AM工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护理措施.结果 13例TIMIⅡ级或以下者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病人、药物和器械的准备术中做好病情观察、及时配合抢救;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防止伤口出血和低血压的发生;及时处理尿潴留正确使用抗凝药;观察病人神志变化,做好安全护理.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默契的配合,合理的术后护理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纯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1)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02月~2004年05月两家医院AMI患者89例,对那些病变血管适合置入支架的病人随机分为PTCA加支架置入术45例和单纯PTCA 44例.结果术后平均最小血管内径支架组明显大于单纯PTCA组(2.66±0.44mm vs2.22±0.45mm,p<0.001).术后半年,支架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单纯PTCA组(11.3% vs16.9%,p=0.02);终点事件--死亡、再梗塞、致残疾性中风及目标血管再成形术发生率支架组明显低于PTCA组(14.6%vs 23.5%,p<0.01);其中目标血管再成形术发生率支架组9.7%vs PTCA组20.3%,p<0.001;死亡率支架组为2.2%,单纯血管成形术组为2.3%.术后6.5月冠脉造影证实支架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单纯PTCA组(20.3%vs 33.5%,p<0.01).结论治疗AMI,PTCA加支架置入术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TC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国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6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所进行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180例 ,男 16 3例 ,女 17例 ;年龄 34~ 76岁 ,平均 (5 6± 8)岁。单支病变 91例 ,双支病变为 6 3例 ,三支病变 2 6例。结果 在 2 0 6处病变共置入 2 17枚支架。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置入支架 (De N-ovo stenting) 92枚、PTCA术后结果不理想置入支架 117枚 ,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置入支架(Bail- out stenting) 6枚 ,再狭窄病变置入支架 2枚。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 (87± 13) % ,术后残余直径狭窄 (3±10 ) %。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 1例 (0 .6 % )、穿刺部位大出血 2例 (1.1% )。结论 国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效果 ,其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白玲  刘娟 《北方药学》2012,9(7):127+73-127,7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的问题。方法: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39例均康复出院,1例患者死于术后心律失常—室颤。结论: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同时配合正确的健康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沈琼  余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79-1581
目的 探讨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十二指肠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MOJ患者36例,给予围手术期精心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及出院后的随访.结果 36例患者成功置入胆道支架38枚,所有患者手术依从性好,手术成功率100%.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术后1周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MOJ患者积极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6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6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病情观察、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术中与医生积极配合,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可有效提高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 1996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行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 3 96例。结果  3 96例冠心病患者 478支冠状动脉血管PTCA并支架置入 42 5枚 ,置入成功率 98.6%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支架平均直径 ( 3 .0 5± 0 .42 )mm ,平均长度 ( 18.48± 6.42 )mm ,释放支架时球囊所加压力平均 ( 12 .65± 3 .0 8)atm。结论 PTCA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其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患者在合理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腔内成形术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 U AP患者行冠脉造影术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 2 8例患者的 33处病变进行介入性治疗 ,单支血管病变行 PTCA术 ,并酌情置入支架 ,对多支血管病变先判断“罪犯”血管 ,一般只处理“罪犯”血管。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 ,病变狭窄程度由术前的 (87± 13) %降为术后的 (4± 10 ) % ,术后所有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 ,活动耐量显著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随访期有 4例 (14.2 )复发心绞痛。结论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 UA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晓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265-126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00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植入支架329枚,发生并发症37例,其中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2例,短阵室速2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低血压10例.心包填塞1例,皮下淤血12例,血肿7例。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迅速,后果严重。有效预防和及时准确处理.可有效地防止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经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170例患者采用功能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方法 对7例经内科常规芗治疗不能缓解的不稳定心绞痛(UAP)行冠脉造影术,5例为双枝或多枝复杂病变,2例为单枝严重狭窄。对“罪犯”血管施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有残留狭窄而植入冠脉内支架。结果 7例全部成功,术后重复造影“罪犯”血管开通无残留狭窄。随3-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 (NQ -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 5例有PTCA指征患者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设同期住院的 30例NQMI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 1年内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初步评价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 5例治疗在严重的冠脉病变、多支病变占 84 % ,病变以严重固定狭窄为主 ,手术成功率 96 % ,无严重并发症。治疗组 1年内总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NQMI疗效明显 ,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入腺苷在直接支架置入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7例适合直接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与腺苷组13例。将生理盐水10rnl或腺苷300μg 1min内经过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注入相应病变动脉,之后直接置入支架。测定2纽患者在支架置入前及1h后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的峰值。结果对照组术前与术后比较、腺苷组术前与术后比较、2组间术前、术后比较,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冠脉内注射不能减轻直接支架置入时的心肌微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在该院接受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治疗的10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住院期间并发症及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成功植入175个Firebird支架,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98.9%,住院期间支架内血栓1例(0.9%)致死亡,随访6个月,无心肌梗死、死亡发生,复发心绞痛6例,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为2.6%,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8%.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在该院接受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治疗的10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住院期间并发症及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成功植入175个Firebird支架,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98.9%,住院期间支架内血栓1例(0.9%)致死亡,随访6个月,无心肌梗死、死亡发生,复发心绞痛6例,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为2.6%,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8%.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发生低血压患者16例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16例术后低血压患者经采取积极的抢救护理措施,症状均于0.5~1.5小时内缓解。结论护士加强对术后患者的巡视观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低血压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