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广勇  尹磊  王毅  李旭  汪世芳 《山东医药》2009,49(14):47-48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苍前进行X线准确定位。局麻下行单侧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即开始功能锻炼,1周后戴腰围下地活动。结果27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7a,平均5a,优良率为83.4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普及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6~1989年采用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疗效满意。一、临床资料男38例,女25例,年龄21~68岁。病史1个月至20年,平均3.6年。有外伤史者15例,无明显外伤史者48例。突出部位:L_(4、5)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金乡县人民医院(272200)李新军尹西平张峰1990~1995年,我们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4例,女70例;年龄17~59岁;病程2个月至20年。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背正中小切口,在椎板间开窗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同时对神经根、侧隐窝进行潜行减压以及神经根松解.结果 106例患者中随访95例,随访时间6~23个月.按Nakai疗效标准,优83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占95.8%.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加潜行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我科2005年9月-2008年12月采用小切口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9例,其中L4-5 73例,L5S1 26例,L3-4 7例,L4-5和L5S1双突出11例,L3-4和L4-5双突出2例。结果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27个月。优99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7%。结论 1、小切口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2、准确确定责任椎间盘所处间隙、大小及与神经根、硬脊膜的关系,此对小切口手术尤为重要,做到有的放矢;3、熟练的手术技巧、优良的手术器械、良好的照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005年11月,我们采用小切口经椎板间隙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窗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开窗式手术治疗,对其疗效做出评价。结果 181例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根据日整会JOA术后评分标准,平均改善率为77.79%,疗效显著。结论开窗式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中对脊柱结构破坏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患者康复比较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相似,但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马俊 《山东医药》2011,51(26):87-87
目的观察小切口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采用传统术式治疗、小切口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NRS-101评分、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切口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0.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经典椎管镜下手术组(35例,A组)和应用自制腰椎椎板开窗器组(37例,B组)。A组开窗时间(40±7)min,B组(15±5)min(P<0.01)。开窗出血量:A组(60±9)ml;B组出血量(15±4)ml(P<0.05)。认为自制腰椎椎板开窗器可解决内窥镜下腰椎开窗术的技术难题,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995~2002年,我们采用小切口开窗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田文友  赵兰巧  田青 《山东医药》2010,50(12):55-56
目的探讨钩活术与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钩活术和椎旁阻滞治疗。以疼痛缓解程度及腰椎功能恢复程度作为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82.67%)。结论钩活术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创伤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L-1β、IL-6、IL-8、CRP、TNF-α,评价手术对患者创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8.9±11.2)ml,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3.4%,出现并发症1例;对照组分别为(281.3±12.6)ml、80.0%、3例。两组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点两组血清IL-1β、IL-6、IL-8、CRP、TNF-α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血清IL-1β、IL-6、IL-8、CRP、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4.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对326例患者行PLD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椎间盘穿刺成功321例(98.7%),穿刺失败5例;Herron疗效评定标准,显效245例(75.2%),有效66例(20.2%),无效15例(4.6%),总有效率为95.4%。22例效果不佳者再次实施PLD,疗效达显效12例,有效10例。本组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或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PLD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术中应尽量切吸出最大的髓核量,疗效不佳者可重复行PLD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小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探讨手术方式。方法小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38个月,疗效为优18例,良4例,可1例。结论手术治疗小儿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椎板开窗减压突出髓核组织摘除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后路腰椎融合术(PUF)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对6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LIF治疗.结果 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根牵拉症状,椎体间植骨融合67例,不融合1例.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缓解,无其他远期并发症、无复发.VA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ODI指数:末次随访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 01);腰椎融合率:98.5%.结论 PLIF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伴有腰椎不稳或椎管狭窄患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王涛  付鹏  马晓春 《山东医药》2011,51(30):59-60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和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PLDD治疗。采用腰背痛JOA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并计算治疗改善率。结果本组55例均获得随访,穿刺均获得成功,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24个月,1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中,JOA评分优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7.5%,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优17例、良11例、可6例、差5例,优良率71.8%。结论 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王煜  朱文勇  张振华 《山东医药》2010,50(18):74-7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MRI检查的意义。方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MRI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MRI显示,10例无明显异常,术后复发15例,硬膜外纤维化24例,椎管狭窄26例,椎间隙感染5例,脑脊液漏1例。结论术后MRI检查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在国内外已有较广泛开展。但有关PLD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HLID)的治疗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翻修的应对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5-05以来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翻修手术。结果翻修的主要原因为初次手术不够彻底、多间隙突出遗漏及术后出现腰椎失稳等。实施翻修手术后优2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5%。结论对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椎间融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