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男性乳腺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为影响男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男性乳腺癌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要重视ER表达阳性者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2.
C-erbB-2、p53、CathD及Ki67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rbB-2、p53、CathD及Ki67等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它们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erbB-2、p53、CathD及Ki67的表达。结果乳腺癌肿瘤组织50例中上述4种基因表达阳性的结果分别为64.0%、60.0%、56.0%和72.5%;并且相互之间均有协同作用;而且与ER受体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erbB-2、p53、CathD及Ki67可以作为反映乳腺癌预后状态的细胞生物学因子,联合检测若均过度表在将提示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以便更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方法:对2000-01~2002-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乳腺癌术后资料1230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肿瘤的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三年复发率为6.7%,总复发率为7.4%.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CerB-2结果、化疗、放疗完成情况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分期、组织病理类型、腋淋巴结数目、CerB-2阳性是影响局部复发主要因素,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可减少术后局部复发.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减少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宝露  张霞  张铁梅 《河北医药》2012,34(19):2916-2919
目的分析ⅢA-N2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及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经手术治疗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249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各变量与预后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术后全组患者1、3和5年累计生存分别为43%、17%、10%,中位生存期21个月。影响生存期的因素病理亚型、淋巴结阳性率、肿瘤直径、T分期、N2阳性个数、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无跳跃性转移、治疗方式。T分期(P=0.015)、化疗周期(P=0.02)、N2阳性个数(P=0.013)、术后放疗(P=0.023)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ⅢA-N2期肺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手术仍为其主要治疗手段;T分期、化疗周期、N2阳性个数,术后放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后联合放化疗优于术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5.
CD44V6和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庆香  刘蕊  侯庆伦  丁晓萍  张瑛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44-1846,I0002
目的 探讨CD44v6和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间及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其中腺癌38例,鳞腺癌9例.内膜鳞癌1例)中CD44v6和c—erbB-2的表达,分析与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1)CD44v6和c—erbB-2着色部位主要在细胞膜,细胞浆基本不着色或着色较浅,细胞核被苏目素复染成淡蓝色。(2)CD44v6阳性表达为31/48,c—erbB-2阳性表达为38/48。(3)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临床分期无关,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鳞腺癌中表达较腺癌较高;c—erbB-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分化程度高的c—erbB-2表达相对较高.而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无关。(4)CIN4v6与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CD44v6和c—erbB-2与内膜癌的转移与预后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原癌基因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6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erbB-2、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9%、59.3%和46.1%、c-erbB-2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R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同时检测c-erbB-2、ER、PR不仅有助于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而且可以为临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Bcl-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Bcl-2在38例浸润性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Bcl-2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等的关系。结果①Bcl-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66%。②Bcl-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物直径、绝经与否、病理分期及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③Bcl-2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之间呈负相关(P<0.05)。④Bcl-2阳性表达率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Bcl-2蛋白在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TERF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疾病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q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MTERF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使用R2.15.3软件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乳腺癌数据集MTERF2 mRNA SeqV2数据及临床病理资料。利用R2.15.3软件分析MTERF2 mRNA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预后作用。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MTERF2表达量和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MTERF2 mRNA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TERF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0)。从TCGA数据库中共下载1110例含有MTERF2 mRNA表达量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乳腺癌组织样本,经筛选整理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例后保留707例,统计分析表明,MTERF2 mRNA的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的ER状态、PR状态、分子分型、癌症类型以及组织学诊断类型存在显著相关性(均P<0.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AJCC病理分期、HER2状态、有无恶性肿瘤病史以及原发部位无显著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MTERF2 mRNA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率(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DFS)没有显著相关性(Log-rank,P=0.329和Log-rank,P=0.37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M分期以及肿瘤类型可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但MTERF2 mRNA的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关。结论 MTERF2 mRNA和蛋白质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MTERF2 mRNA的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但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PMRT)对新辅助化疗(NAC)后达到腋窝淋巴结阴性(ypN0)的临床 T1- 2N1M0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2013年收治的共187例在新辅 助化疗后达到ypN0的病理淋巴结阳性,临床分期T1-2N1M0同时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 患者治疗前行淋巴结细针抽吸细胞活检(FNAB)进行病理分期。依据有无接受乳腺癌术后放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 (81例)和未放疗组(106例),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测定无局部复发生 存(LRRFS)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无疾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的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患者上 述几个生存指标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PMRT治疗组DFS和DMFS获得显著改善(P<0.05),而LRRFS和OS组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 后病理T 分期较早者、行PMRT 以及年龄≥40岁患者DMFS 和DFS 的预后较好 (P<0.05)。软组织受累的患者LRRFS预后较差(P<0.05)。结论 临床T1-2N1M0期乳腺癌NAC和改良根治术后 达到ypN0的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较好,行术后放疗不能改善乳腺癌总生存质量和局部复发,但是能显著降低其 远处转移率以及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肾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Kap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概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及应用Cox模型将获得随访的6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类、手术方式、有无免疫治疗等因素作为分析因子,计算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62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1.1%,3年生存率为78.5%,5年生存率为60.2%。单因素分析筛选出6个对肾细胞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分别为是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有无肿瘤细胞坏死、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肿瘤病理类型。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为影响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与肿瘤的TNM分期、是否行肾癌根治术、术后有无行免疫治疗有关,其中肿瘤的TNM分期为危险因子,后2个因素为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结合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住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随访资料完整的390例结直肠癌患者以回顾性分析进行研究,经 Cox 回归模型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39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6.79月,5年生存率为56.89%;其中167例结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8.78月,5年生存率为59.70%;223例直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5.14月,5年生存率为54.79%。单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诊断并手术时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出现症状时间、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多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性别、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病理分期、淋巴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部位、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肿瘤直径。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手术性质和病理分期。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性别、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C—erbB-2及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分级的相关性以及C-erbB-2的表达与激素受体相关性的确切程度。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荧光Fish法检测16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统计分析C—erbB-2与ER、PR的表达及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6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表达率分别为21.5%、64.4%、44.2%,5例黏液癌、3例小管癌、1例微乳头状癌均100.0%,ER不表达;C—erbB-2在Ⅰ级乳腺癌中不表达,Ⅱ级为22.3%,Ⅲ级为27,0%。E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ER、PR阳性表达率在C.erbB-2阳性的病例中明显下降。C-erbB-2阳性的病例中有少部分ER、PR阳性表达。结论浸润性乳腺癌中只有少部分表达C—erbB-2。组织学级别可以提示ER的表达,级别高者ER的表达率低,而Ⅰ级癌大多会表达ER。C-erbB-2的过表达及扩增主要在Ⅱ.Ⅲ级癌中。C—erbB一2与ER、PR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4 4 V6、C erbB 2、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评价其各自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D4 4 V6、C erbB 2、ER、PR单克隆抗体对 12 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 4 V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组织学类型相关 ,单纯癌、硬癌和髓样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黏液腺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 ,而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CD4 4 V6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不够理想 ,C erbB 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ER和PR测定的意义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10例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计算生存状况.结果 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为34.5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有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症、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浸润度、手术方式、脉管瘤栓、术后放化疗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期、合并症、术后放化疗是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采用Cox模型最后筛选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具有重要影响的独立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东波  陈刚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27+29-27,29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6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对其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治疗均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43%。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病程长,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临床分期较晚,癌组织细胞分化较低,预后较差,易早期转移。治疗上应以根治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ER、PR与PS2、COX2、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病理类型、淋巴转移、内分泌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CerbB2、PS2、ER、PR的表达。结果COX2、CerbB2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发病年龄肿瘤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在高分化癌中低表达,在低分化癌中高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两者都高表达。PS2在ER、PR阳性的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关系,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在高分化癌中高表达,在低分化癌中低表达。结论PS2、ER、PR三项指标全阳性可预测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可靠指标;COX2、CerbB2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胃远端部分切除后残胃病例的特点并进行分析。方法以88例胃部良性肿瘤行远端胃次全切除后的残胃患者的胃镜及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病理类型、TNM分期、有无转移及治疗方式,Cox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类型、TNM分期、有无转移及治疗方式为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对于残胃癌的预后十分重要,应加强胃部切除术后的患者的随诊工作。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ER、PR、p53、c-erbB-2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ER、PR与p53、c-erbB-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病理诊断为乳腺癌44例,检测乳腺癌中ER、PR、p53、c-erbB-2的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44例乳腺癌中,ER、PR、c—erbB-2、p53阳性表达分别为81.8%(36/44)、63.6%(28/44)、79.5%(35/44)和47.7%(21/44);ER阳性与p53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R、PR、p53、c-erbB-2阳性表达与年龄有关;(3)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ER、PR、p53、c.erbB-2之间的表达无差异;(4)乳腺癌同侧腋窝组淋巴结内有、无癌的转移与ER、PR、p53、c-erbB-2之间阳性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检测ER、PR是对激素内分泌治疗有价值的指标,特别是ER和p53两者之间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预后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39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自然病程、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病理M分期,病理TMN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统计分析运用SPSS12.0软件行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肺腺鳞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1.6%,手术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23.6%。Log-rank检验显示、N分期、M分期、病理TMN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及术后化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有病理TMN分期对预后有显著影响;辅助化疗明显改善生存。结论肺腺鳞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纯外科治疗效果差,需积极联合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来曲唑在绝经后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耐受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38例绝经后中晚期乳腺癌,给予来曲唑治疗3~12个月,平均4个月,并观察疗效,手术前后肿瘤标本进行ER,PR,Her-2,Ki-67检测,术后继续服用来曲唑,并随访1~3年。结果临床客观缓解68.4%,超声客观缓解55.3%,3例进展(7.9%)后改为化疗。病理评价(33例手术)完全缓解1例(2.6%),部分缓解26例(78.8%),稳定6例(18.2%)。治疗后33例(86.8%)病人行手术治疗,其中保乳手术7例(21.2%),改良根治术26例(78.8%)。组织学分级低的肿瘤有效率高(P〈0.05)。疗效与HER-2表达情况无关,Ki-67在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氏0.05)。治疗中6例病人出现Ⅰ级不良反应(15.8%)。部分病人治疗后雌或孕激素受体表达消失。结论绝经后受体阳性乳腺癌采用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治疗后保乳率高,特别对年老体弱者是一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