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特征直肠癌MR灌注成像参数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35例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灌注成像检查,并获得直肠癌和癌周正常直肠壁各MR灌注参数值[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及初始强化曲线下面积(iAUC)]。分析病理学特征,包括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脉管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情况;对不同病理状态的MR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肠癌Ktrans及iAUC均高于癌周正常直肠壁(P均<0.05),直肠癌Ve低于癌周正常直肠壁(P<0.05),K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直肠癌的Ktrans、Ve、Kep和i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4期直肠癌Ktrans及Kep较T1~2期显著升高(P均<0.05);T1~2期与T3~4期直肠癌的iAUC及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1~2分期的Kep高于N0分期(P=0.006),余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无脉管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的直肠癌MR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直肠癌的MR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其不同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3.0T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DCE-MR),探讨直肠癌患者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以及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fractional volume,Ve)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根据术后病理,56例直肠癌患者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Ktrans、Kep、Ve值。结果:高、中、低分化组的Ktrans值分别为0.154±0.009/min、0.210±0.027/min、0.365±0.021/min;Kep值分别为0.469±0.008/min、0.528±0.080/min、0.637±0.006/min;Ve值分别为0.739±0.006、0.841±0.070、0.923±0.105,高、中、低分化组间Ktrans、Kep、V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E-MR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可提供肿瘤微循环信息,并且能够无创性预测直肠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MRI(T1-DCE MRI)在脑高低级别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低级别(WHOⅠ、Ⅱ级)胶质瘤15例,高级别(WHOⅢ、Ⅳ级)胶质瘤15例。全部病例均行3T常规MR增强及MR灌注成像检查,原始灌注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构建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图,选择ROI,计算Ktrans、Kep和Ve值。高低级别胶质瘤Ktrans、Kep和Ve值与病理分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Ktrans、Kep和Ve值与病理学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r=0.934,0.837,0.807)。各参数高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间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Ktrans、Kep和Ve值增高。结论通过Permeability技术测量肿瘤血管Ktrans、Kep和Ve值,可以了解肿瘤微血管灌注状态,对高低级别胶质瘤进行较为精确的术前分级。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探讨DCE-MRI定量参数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所致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肝纤维化患儿33例,正常对照组14例。经肝脏DCE-MRI扫描后,拟合Tofts模型获得参数Ktrans、Kep及Ve。分析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定量参数差异及其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界值。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纤维化亚组的Ktrans、Kep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而下降(r =-0.764,-0.720,P <0.05)。Ktrans、Kep判别正常vs肝纤维化和轻度vs重度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0.748和0.933、0.731,截界值分别为0.239、0.186和1.814 、1.663。结论 DCE-MRI定量灌注参数Ktrans、Kep可用于儿童CCC所致肝纤维化诊断并分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定量参数对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NPC)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对94例非角化性NPC(分化型23例、未分化型71例)行PWI.比较两组在PWI定量参数(Ktrans、Kep和Ve)上的差别.结果:未分化型NPC的Ktrans、Kep和Ve值分别为(0.378±0.161)min-1、(1.514±0.488)min-1和0.272±0.123;分化型NPC的Ktrans、Kep和Ve值分别为(0.266±0.059) min-1、(1.204±0.279)min-1和0.232±0.063.Ktrans和Kep值在两组NPC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e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ROC曲线分析,对于鉴别分化型与未分化型NPC,Ktrans具有较好的敏感性(84.5%),而Kep具有较好的特异性(91.3%).结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NPC原发灶在PWI定量参数上存在差异,Ktrans和Kep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定量指标Ktrans、Kep、Ve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27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16例,均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在定量分析软件上测量病灶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值,比较三者在前列腺癌组和增生组中的差异,并评价前列腺癌组Ktrans、Kep、Ve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织的Kt r a n s、Ke p、Ve分别为(0.312±0.085)min-1、(0.818±0.098)min-1和(0.379±0.031),前列腺增生组织的Ktrans、Kep、Ve分别为(0.213±0.046)min-1、(0.537±0.076)min-1和(0.324±0.034),前列腺癌组织的Kt r a n s、Ke p、Ve明显高于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前列腺癌区的Ktrans、Kep、Ve值与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CEM R 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有利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区的Kt r a n s、Ke p、Ve值与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测定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病灶血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型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NAC),收集患者的病理学和MRI检查资料,MRI测量并比较患者NAC前后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肿瘤直径、ADC值和病灶TIC变化。应用诊断试验法检测MRI与病理学评价NAC疗效的一致性,以病理学Miller-Payne(M-P)分级作为评价的金标准。结果:56例乳腺癌患者中导管内癌的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相比特殊类型癌者均明显降低,非特殊类型浸润癌患者的Ktrans、Kep相比特殊类型癌者也明显降低(P<0.05);高组织学分级(Ⅲ级)者的Ktrans、Kep相比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者均明显升高(P<0.05),Luminal型患者的Ktrans、Kep相比三阴型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患者均明显降低,三阴型患者的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比(Ve)相比Luminal型、HER-2型患者均明显降低(P<0.05)。4个周期NAC治疗后病理反应性5级(pCR)11例(19.64%),DCEMRI诊断完全缓解(CR)共计10例,其中9例均达到病理反应性5级,1例为病理反应性4级。DCE-MRI诊断乳腺癌NAC后肿瘤残余情况的敏感度为100.0%(9/9),特异度为97.87%(46/47),阳性预测值为90.0%(9/10),阴性预测值为100.0%(46/46),准确度为98.21%(55/56)。NAC治疗前后患者的Ktrans、Kep、Ve、ADC值和病灶血流TIC类型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之间的DCE-MRI技术及特定药物动力学模型相关的部分量化参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此外NAC前后病灶的定量参数、TIC类型和ADC值变化情况有助于准确判定患者的化疗疗效,MRI在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和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直肠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直肠恶性肿瘤的膨胀性生长特性,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袭在影像学上的特异性改变,通过直肠癌盆腔影像学改变对患者进行分期诊断,术后通过临床病理学诊断资料进一步印证影像学诊断与直肠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从而评估影像学检查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盆腔CT扫描,根据肿瘤侵袭情况进行影像学分期;在行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诊断,根据病理特,正进行分期;通过统计分析对临床病理与影像学分期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87例中CT术前分期为:Ⅰ期33例,Ⅱ期20例,Ⅲ期29例,Ⅳ期5例;直肠癌CT分期与病理分期一定的对应关系,即直肠癌影像学诊断为Ⅱ期相当于Dukes A、B期,影像学诊断Ⅲ期相当于病理C期,Ⅳ期相当于D期,本组病例中,CT分期Ⅰ、Ⅱ期与Dukes A、B期符合率为86.8%(46/53),CT分期Ⅲ、Ⅳ期与Dukes C、D期符合率为82.9%(34/41);CT对侵犯深度判定的准确性为88.9%;对转移淋巴结判定准确率为93.1%。结论 直肠癌影像学诊断与修改后Dukes分期存在着自然对应关系,常规的盆腔CT扫描检查是术前推断直肠肿瘤病理特征的有效手段,为临床术前病情分析与判定、术前辅助治疗、确定手术切除(清扫)范围及预后提供有力依据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矢状位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8例,术前均行常规MRI、矢状位DCE-MRI以及DWI扫描。结果术后病理显示T1期2例,T2期10例,T3期21例,T4期5例; N0期22例,N1期12例,N2期4例。T3~T4期容量转移常数(Ktrans)与速率常数(Kep)分别为2. 20(0. 98~2. 80) min与4. 13(2. 20~7. 10) min,显著高于T1~T2期(P 0. 05),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 01±0. 16)×10-3mm2/s,显著低于T1~T2期(P 0. 05)。N1~N2期Ktrans与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分别为1. 89(1. 01~2. 70) min与0. 52 (0. 24~1. 40),显著高于N0期(P 0. 05),而ADC值为(1. 00±0. 12)×10-3mm2/s,显著低于N0期(P 0. 05)。Ktrans、Kep和ADC值判断T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13、0. 907和0. 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Ktrans、Ve和ADC值判断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5、0. 913和0. 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CE-MRI及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判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确山县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的4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脑胶质瘤级别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Ⅰ级或Ⅱ级)组(LGG组,18例)与高级别脑胶质瘤(Ⅲ级或Ⅳ级)组(HGG组,22例),比较2组DCE-MRI定量参数[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容积转运参数(Ktrans)],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价值。结果 2组Ke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7,P=0.814);HGG组Ve值、Ktrans值均显著高于LG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6、5.360,均P<0.001)。当Ve值诊断临界值为0.120时,诊断HGG的敏感度、特异度较佳,分别为0.955、0.889;当Ktrans值诊断临界值为0.550时,诊断HGG的敏感度、特异度较佳,分别为0.955、0.778。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Ve值与Ktrans值有助于低级别脑胶质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诊断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102例病理学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根据肿瘤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n=23)、中分化组(n=59)、低分化组(n=20)。对不同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CE-MRI图像回顾性分析,测量其ADC_(mean)值及K~(trans)、V_e、K_(ep)值,分析不同组内ADC_(mean)值与K~(trans)、V_e、K_(ep)值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分别为:(1.13±0.25)mm~2/s、(0.28±0.09)min~(-1)、(0.46±0.15)、(0.67±0.18)min~(-1);中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依次为(0.94±0.05)mm~2/s、(0.28±0.09)min~(-1)、(0.52±0.24)、(0.63±0.25)min~(-1);低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分别为(0.79±0.07)mm~2/s、(0.40±0.08)min~(-1)、(0.67±0.16)、(0.66±0.15)min~(-1),各组间K_(ep)及高、中分化组间K~(trans)、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中、低分化组ADC_(mean)与K~(trans)值呈负相关(r中=-0.34,r低=-0.60,P0.05)。不同分化组ADC_(mean)与V_e、K_(ep)值Pearson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直肠癌分化程度的升高ADC_(mean)值升高,K~(trans)值降低。结论 (1)中、低分化组直肠癌的ADC_(mean)值与K~(trans)值有一定相关性。(2)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ADC_(mean)值与K~(trans)值相关性存在差异,对判断直肠癌的病理分化、恶性程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腮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价值,以期为腮腺肿瘤术前精准诊断提供有用的定量指标。材料与方法 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均行DCE-MRI检查,分析肿瘤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并计算K~(trans)、V_e、K_(ep)值,探讨K~(trans)、V_e、K_(ep)值在腮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中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1)4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7例,恶性肿瘤10例。37例腮腺良性肿瘤中TIC曲线表现为A型有11例,B型有9例,C型有17例;10例恶性肿瘤中TIC曲线表现为B型有2例,C型有8例;腮腺良恶性肿瘤TIC曲线类型的组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2)腮腺良性肿瘤(不包括腺淋巴瘤)的K~(trans)、K_(ep)值低于恶性肿瘤,V_e值高于恶性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瘤的K~(trans)、K_(ep)值低于恶性肿瘤及腺淋巴瘤,而V_e值高于恶性肿瘤及腺淋巴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淋巴瘤的K~(trans)、K_(ep)值均高于恶性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_(ep)、V_e值在混合瘤与恶性肿瘤、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能较准确、无创地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尤其为缺乏形态学特征的腮腺肿瘤鉴别诊断提供有用的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估.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DCE-MRI扫描,术后对比不同分子亚型及组织学分级患者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比(Ve))及血管生成情况(血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它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有完整生化检验或手术资料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2岁,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在灌注参数图上测量上述疾病患者病变椎体的容积转运参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血浆容积分数(V_p)值,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4者的差异。结果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变组椎体与非病变组椎体的K~(trans)、K_(ep)、V_e、V_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的病变椎体中,K~(trans)=1.723±0.266,K_(ep)=2.177±0.690;非急性期K~(trans)=2.177±0.690,K_(ep)=1.508±0.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分析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的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定量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技术可通过小分子钆对比剂无创地对组织血管特征进行评价。利用快速T1WI对感兴趣部位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并获得感兴趣区像素点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运用药代动力学模型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出感兴趣区组织或病变部位的微循环渗透性或组织灌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速率常数(exchange rate constant,K_(ep))值等。作者对定量DCE-MRI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直肠癌诊断、肿瘤分级分期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动态增强MR(DCE-MRI)参数定量监测血管靶向类药物治疗结肠癌移植瘤的早期效果。方法 将36只接种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裸鼠按随机数字法等分为3组,并分别腹腔注射贝伐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组,10 mg/kg体质量)、考布他汀(血管破坏剂组,100 mg/kg体质量)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100 mg/kg体质量)。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4、48 h对实验动物行DCE-MRI扫描,分析传输常数(Ktrans)、回流常量(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每次扫描完成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裸鼠,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瘤体微血管密度(MVD)。DCE-MRI参数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的比较行方差分析;DCE-MRI参数与MVD间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裸鼠皮下结肠癌移植瘤瘤体边缘区域DCE-MRI呈显著的渐进性强化,呈高灌注,中心区域强化幅度较低,呈现低灌注改变;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和血管破坏剂组不同时间点Ktrans及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肿瘤的Ktran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trans和Kep值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4、48 h,相同时间Ktrans和Kep值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时间点抗血管生成药物组V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后24 h组间比较Ve和i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和血管破坏剂组坏死较对照组明显,血管内皮较对照组稀疏。MVD计数与Ktrans和Kep值呈正相关(r=0.66、0.71, P均<0.05)。结论 DCE-MRI参数Ktrans和Kep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到肿瘤血管靶向药物治疗后的效果,或可指导临床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对肾透明细胞癌、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收集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其中肾透明细胞癌26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术前均行常规MRI、DCE-MR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肿瘤的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容量转移常数)、Kep(速率常数)、V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DCE-MRI检查的2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病灶区在动态增强扫描的早期强化,定量参数Ktrans、Kep、Ve均值分别为(0.625±0.313)min-1、(1.764±1.105)min-1、(-0.341±0.207);1 2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定量参数Kt r a n s、Ke p、Ve均值分别为(0.061±0.023)min-1、(0.916±0.313)min-1、(-0.146±0.074)。Ktrans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P0.05),Kep、Ve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3、0.5,P0.05)。结论定量DCE-MRI技术对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