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症结是“两张皮”现象和“两家人”意识,实施“院院合一”、进一步理顺关系、强化岗位职责、健全“双证”管理机制等是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整理总结了中医文献中“胎教”的有关理论,归结为“慎始”、“怡性”、“宁静”、“周全”4个方面,就中医胎教的实施,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智敏教授通过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总结得出,脂肪肝病因应归纳为“气、食、脂、痰、瘀”五积;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脂肪肝“法瘀化浊、消导行滞、疏理解郁”的治疗原则。现对“五积”理论临床治疗分期、治疗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对髌骨骨折的五种整复固定法及118例临床运用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经皮肤银丝捆扎固定”、“弹性带牵拉固定”、“抓髌器固定”、“锥形螺纹牵推器固定”四法,弥补了传统“抱滕圈固定”的不足,丰富和发展了髌骨骨折的整复固定法。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淤法是祖国医学针对“血淤”一症制订的治疗法则。临床应用由来已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一书中,就有一些关于“血淤”的论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用辩证论治将“活血化淤”的治疗经验,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总结。以后的历代医家,在著书立说中,对“活血化淤”都有程度不同的创新和发展。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总结了当时“活血化淤”的临床经验。认为“血淤”是形成许多疾病的原因。并提出了八个以“活血”和“逐淤”为名的方剂,通治五十余  相似文献   

6.
“悦读书社”的建立,是在校大学生打造个性化的阅读空间的尝试。分析了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总结了“悦读书社”的创建过程,介绍了“悦读书社”开展的阅读问卷调查 DIY“树”签活动、经典书目推荐等阅读推广实践活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宋康教授关于“肺鼻同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跟师随诊,对宋康教授“肺鼻同治”理论及诊疗思路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结论]:宋康教授秉承祖国医学“治病求本”、“异病同治”、“整体观念”及“未病先防”的思想理念,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临证贯以“祛风脱敏”、“芳香开窍”、“清热泻肺”为法则,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抓住“一个思想”、“两次重要历史事件”、“两个标准点”和“一个口号”,在总结上土地革命时期我医德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阐述了土地革命时期在我军医德初步框架的创立过程及构成。  相似文献   

9.
抢救措施     
通过20年来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实践和我们每年流行季节深入农村与基层人员一道反复总结抢救的经验和教训,终于获得了基本上适合我国广大农村的抢救措施,即“抗菌”、“解毒”、“镇静”、和必要的“强心”的抢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流行特征几方面对“非典”进行了流行病原学分析,介绍了“非典”病原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抗体检测、分子检测和细胞培养方面总结了“非典”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孟河医派周定华教授基于“肾督亏虚”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周教授总结了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核心病机是“肾督亏虚”的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周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肾督亏虚、复感外邪”病因病机的认识,将其治疗该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补肾壮督、祛邪利节”为治疗大法,“活血通络、化痰散结”的思想贯穿始终,同时注意固护脾胃,擅用外治法。全程注重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内外结合。周教授对于该病的治疗充分体现孟河医派“和法缓治、气血调衡、脾统四脏”的学术思想及“内外兼治、治法灵活”诊治特色。文末附临床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神经恐惧”即指医学生对学习神经科学和临床神经病学产生的畏难现象,本综述从“神经恐惧”现象研究的缘起开始,总结在全球神经系统疾病负担逐渐加重的背景下对“神经恐惧”现象的研究,并分析了神经恐惧的地区、人群、时间分布,归纳各个单中心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所得的“神经恐惧”的原因,比较了不同医学生群体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应对策略,并评价其中各教学模式的优劣,总结“神经恐惧”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微观研究在现代中医学中的地位,提出“宏观辨证、微观调整”和“微观辨证、宏观调整”的现代中医学的处方原则,为临床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思路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戴思恭论治泄泻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戴思恭对泄泻病因病机、治法的阐述,总结戴思恭治疗泄泻的心得。[结果]戴思恭将对泄泻的治法归纳为“宜汗解”“宜下而保安”“宣化而得安”“补养而愈”“调和脾湿”“升举而安”“燥湿而后除”“寒凉而愈”等,用之临床效佳。[结论]戴恩恭结合前人对泄泻的论述,并在师承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治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突破前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思维,提出“泄泻从湿治有多法”的观点,给后人提供了更开阔的治疗泄泻的思路,对泄泻的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方法 教学模式分3个阶段实施,总结实施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拟定今后发展的思路。结果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们的教学、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增长了社会知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创新思路,由被动变主动。结论 “参与式”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施,不断总结、探索,认为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必要性;“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及“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实施过程包括组织、计划、管理、协调、总结五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章勤教授应用“气血水同治”原则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章师的临床医案,总结妇科疾病中所蕴含的气血水关系,印证“血不利则为水”当“气血水同治”这一论断;梳理跟师临诊经验,细察章师用药,总结气血水共举治法,并举医案一则佐证。[结果]气血水三者同源共生,根于阴阳,互为因果,章师认为“血不利则为水”,因为“血不利”,果为“水”,本为“气”失调,当温以利水、通以活血、疏以调气、补以治本,同治气血水。文末所举医案为胞宫及冲任瘀血留滞,水见机而病,章师治以活血消癥、利水通经,终得良效。[结论]章师明确“血不利则为水”这一病机理论中气、血、水三者的关系,以“温通疏补”辨治妇科疾病,使血利、水化、气行,其经验为临床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血栓性静脉炎,中医名之谓“脆脱、“恶脉”、“脉痹”、“血痹”等.以局部疼痛、肿胀、条索状硬结为其特征。自拟通脉愈膜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2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方剑乔教授是著名针灸专家,从医近40载,提倡“辨病、辨证、辨经”三维诊治。本文总结了方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证经验,以及倡“虚瘀交错”说,立“补虚祛瘀”法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孙海生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48-1148
本年度重点探讨了应对防范医疗纠纷危机的方略,把临床活动服从“患者安全”,制度设计、行为模式都应围绕“患者安全”转作为了主旨,全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