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况,提高我国护理科研水平,保障护理措施科学有效,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方法选取护理研究2008-06—2009—10来稿作者中1000人科研能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变异度较大,最低得分为16分,最高为120分(69.28±25.01分);其中,软件操作技能和统计学知识得分较低,科研基础知识和论文写作知识得分较高,总体呈中等水平。硕士组科研能力总分、计算机统计软件操作技能、论文写作知识、科研基础知识、统计学知识4方面得分均高于本科及大专组(P〈0.001),本科组在论文写作知识、统计学知识方面得分高于大专组;在论文写作知识和科研基础知识方面高级职称组与中初级职称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O.005);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普遍具有较高的兴趣(82.6%),有72.4%的护理人员参加过科研能力的培训,并显示出较好的科研能力得分;在学校工作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总分较高,尤其是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统计学知识得分明显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单位的支持力度与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得分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应重视计算机软件操作和统计学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科研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部军队医院不同类别护理人员(军人、文职和招聘)灾害救护技能掌握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3所西部军队医院945名不同类别护理人员灾害救护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类别不同,掌握灾害护理的技能有所不同,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类别护理人员具备的灾害护理技能和能力不同,与现阶段军队承担平战时应对各种灾害事故救护技能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军队医院在职培训上应增加相关灾害护理的系列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提高军队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灾害应对能力,以适应军队发展和卫勤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人员最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法,从而迅速增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中心(科)21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及时考核讨论,评定效果,不断优化培训方法。结果:相比于培训前,21名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在管理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能够明显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比较健康教育培训前后食品安全知识的变化,为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1所初中和1所高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自填问卷调查。问巷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食品安全知识、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结果共调查390名学生,其中高中生140人,初中生250人;男生202人,女生188人。培训前,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7.6±2.0)分(满分11分),初中生平均得分(6.7±2.2)分;培训后,高中生平均得分(9.4±1.8)分,初中生平均得分(8.5±1.9)分,初、高中学生无论培训前还是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前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总知晓率为64.1%(2750/4290),培训后提高到80.5%(3453/4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均高于初中生(均P〈0.01)。在食品安全态度方面,高中生平均得分(3.7±0.7)分(满分4分),初中生平均得分(3.6±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的食品安全行为平均得分(5.5±1.9)分,初中生平均得分(5.7±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6%(369/390)的中学生认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90.3%(352/390)的中学生觉得有必要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44.6%(174/390)的中学生会经常关心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78.2%(305/390)的中学生曾购买路边小摊小贩的食品。结论中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但食品安全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高风险行为;通过短期培训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但仍需要加强系统性的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对肺康复的认知及培训需求,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5—6月选取某部队三甲医院的403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肺康复认知问卷及培训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肺康复认知、培训及其需求。结果 403名护理人员男性8人,女性395人。肺康复认知得分(39.14±9.52)分,条目均分为(3.26±0.79)分。不同科室接受过肺康复培训的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05%的护理人员参加过肺康复相关培训,其中呼吸专科占比最高(42.11%),其次为重症医学科(34.78%)。不同科室参加肺康复培训的人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P<0.01),专科护士接受培训比例显著高于非专科护士(P<0.01)。76.92%的护理人员表示需要接受肺康复培训,不同职称及学历的护理人员肺康复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最希望采用的3项培训方式依次为院内培训、讲座(80.00%)、学术会议交流等继续教育(70.97%)、专科护士培训(49.35%);培训需求最高的3项内容依次为运动训练处方的制定及实施(89.35%)、个体化的肺康复计划制定(76.45%)、肺康复基础理论(75.16%)。结论 某部队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有待提升,对肺康复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较高,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肺康复知识的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对有肺康复需求患者的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娜 《中国医院统计》2014,(1):34-36,39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本院糖尿病专科收治的住院病人86例随机分为2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9.07%,两组有效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Riditz=36.954,P=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DMQLS评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在总分、生理、心理、社会、疾病和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好转,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和急救物品6大方面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糖尿病足护理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基层医院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教学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50名护理人员,然后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教学培训,并对这50名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的护理知识考试得分以及护理技能考核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教学培训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50名护理人员培训前的护理知识考试得分优良率为74.00%,培训后的护理知识考试得分优良率为94.00%,这50名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护理知识考试得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培训前。本次研究的50名护理人员培训前的护理技能考核结果优良率为68.00%,培训后的护理技能考核结果优良率为92.00%,这50名护理人员培训后的护理技能考核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教学培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的丰富和护理技能的提升,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对骨外科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为以后的骨外科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在骨外科工作的76名护理人员,依据护理经验、学历以及有无培训等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38名护理人员均有至少3年的护理经验,大专以上学历,有过专业的临床护理培训经历。对照组的38名护理人员均为护理经验不超过1年,中专以上学历,没有进行过专业的临床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同时存在护理的差异性,根据所得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纽护理人员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4.7%,对照组为78.9%,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明显的降低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在护理过程中专业的医护人员应该能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提高ICU护理安全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ICU的38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培训组,对培训组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多方位的培训;分析两组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遵守情况、危急值改善时间、患者对病情的知晓情况(出现危急值后)和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遵守率(94.7%vs 57.9%,χ2=7.13, P<0.01)、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率(94.7% vs 68.4%,χ2=4.38, P<0.05)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9.5%vs.42.1%,χ2=9.47, P<0.01)均高于对照组,而危急值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3.1±0.9 vs 4.8±1.2, t=1.85, 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可提高ICU护理安全,帮助医师准确判断病情,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提升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北省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消毒知-信-行水平。方法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湖北省627名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27名村医消毒知-信-行总分平均(35.94士8.2)分.其中,村医消毒知识平均(16.9±4.1)分、消毒行为平均(12.8±4.9)分、消毒态度平均(6.14±2.2)分。不同执业资格、文化程度和职称的村医消毒知-信-行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村医消毒知-信-行评分比较,消毒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北省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消毒知识的认知率较低,应加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特别是学历较低、无执业资格村医消毒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禁饮问题的循证知识、态度、行为及培训状况,探索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方便整群抽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护士150名,采用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识评分为(52.95±11.59)分,态度评分为(88.34±12.74)分,行为评分为(78.66±10.86)分;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禁饮相关循证知识掌握情况较差,知识得分为良者仅占3.27%;学历、技术职称、工龄等因素影响术前禁食知识、态度、行为(P〈0.05)。结论:临床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知识和技能仍有欠缺,对开展循证护理培训需求迫切,应改变观念,加强对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知识技能的培训,提升护士对临床常见问题的循证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护理人员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行为特征.方法 分层抽取全国240例在职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其临床药学认知、用药相关行为特征及倾向.结果 护理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有点了解的人群占51.67%,显著高于了解和不了解的人群(P<0.05);护理人员主要从自己和国内其他医院了解临床药学服务(86.08%),显著高于其他途径(P<0.05).护理人员了解药物信息主要通过药物使用说明书(81.67%),明显高于其他渠道(P<0.05).所有护理人员均认为药师提供药物知识很有必要;希望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指导占94.17%;认为药师或护理人员需要专业化培训的占87.5%.结论 护理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有一定的了解,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加强药师与护理人员的配合,促进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做调查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对本院387 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00-3.60 分,平均(2.31±0.50) 分,明显低于量表常模和护士群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院临床科室、急诊科、ICU 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聘用形式、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薪的护士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营造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护理文化,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并建立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发扬率先垂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奖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压力.组织心理学知识的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培养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刘海洋 《现代保健》2013,(23):64-65
目的:研究医院内科护理中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和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护士36名,比较分析其在参加相关培训前后1年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差异,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6名护士在参加相关培训前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4%,培训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0(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培训前的86.4%(P〈0.05)。结论:通过对护士进行专题培训,可以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各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对中医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太原市两所三甲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12份,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应用少,但对中医具有积极的态度,影响护理人员对中医态度的因素有科室、在职培训、获取中医知识的渠道,如书本、报纸、杂志及电视网络等媒体。结论:建议采取各种方法增加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朱转娥 《现代医院》2014,(1):127-129
目的了解精神病医院新入职护士对精神病护理知识的认知状况,为精神科临床新入职护士的带教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精神病医院的护理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惠州地区三所精神病医院2013年新入职的7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对精神病护理知识认知存在偏差,其中,如何与精神病人接触与交谈及对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处理项目认知度较低。学历、社会环境因素与影响精神科护理识知的认知相关(p<0.01)。教学经历、实践经历是影响新入职护士对精神科护理知识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学校有必要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对精神科知识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临床对新入职护士的带教中,应制订比较系统的专科培训计划,以全面提高精神病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妇产科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部对护理质量考核得分的变化。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后取得了以下效果:(1)患者对护士的服务、工作能力、沟通及病区管理及总体评价都有显著提高。(2)患者对初级护士和高级护士的评价显著提高,对中专学历及本科学历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3)产科护士在理论知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方面显著提高。结论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团队效能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团队效能量表》对广州市某两家三甲中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02人,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团队效能总分(4.34±0.73)分,水平为86.8%;不同年龄(F=7.18,P<0.05)、工作时间(F=2.93,P<0.05)及定科情况(t=4.39,P<0.05)组的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具有良好的团队效能,体现在团队工作效率与责任感;需加强"夹心层"及未定科护士的团队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控制理论在护理人员分层级岗位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构型基本相同的8个护理单元的12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各两个病区。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名和试验组65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岗位评价,试验组采用行为控制理论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评价。比较1年后两组的临床护理质量及医护患三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每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护患三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人员分层级岗位评价中应用行为控制理论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护士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未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从中医辨证施护、心理、饮食、用药、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护理。患者入院时及入院2 w后应用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Pain Intensity Numerical Rating Scale,PI-NRS)来测定观察护理前后疼痛强度(PI)、疼痛缓解度(PAR)的变化,对镇痛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及入院2 w后两组患者疼痛强度(PI)、疼痛缓解度(PAR)、镇痛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在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