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维生素A对小鼠致畸作用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生素A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以确定VA的致畸剂量。方法:在小鼠胚胎器官形成期,经口给予孕鼠维生素A(VA)1.5g/kg、2.0g/kg、2.7g/kg,于孕后第18天剖腹取仔,观察其活胎外观有无畸形,并对胎仔、骨骼及内脏进行检查。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结果:高剂量组交配成功率明显下降,第18天处死前孕鼠体重无明显变化,但中剂量组母鼠增重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母鼠增重高于中剂量组,低于阴性对照组。仔鼠统计指标中,吸收胎率、死胎率显著高于阴 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同吸收胎率也呈显著变化(P<0.05)。VA3个剂量组的活胎外观畸形率依次增高,且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P<0.05),各组的骨骼畸形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并且各组间也有显著变化(P<0.05)。内脏检查末见畸形。结论:VA作为孕鼠致畸实验的阳性对照品,以经口给予2mg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水族地区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情况,我们于1992~1993年对三都县城重点中小学校学生进行全血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表明:7~12岁男女生贫血率分别为24.30%,23.44%,13~18岁男女生贫血率分别为27.60%、45.75%;7~12岁与13~18岁男生贫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女生贫血率差异极显著(P<0.01);7~12岁男女生贫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13~18岁男女生贫血率差异极显著(P<0.01);尤其初中13岁左右的女子班血红蛋白测定,共99人,检出贫血94人,贫血率为94.95%,由此可以说明女生13~18岁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新婚夫妇的孕前保健态度及其知识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1025名新婚夫妇对孕前保健的知晓和态度情况,以及对应孕前保健知识的水平。结果在受访对象中98.5%有兴趣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真正了解免费孕前保健服务者占61.8%。受访者的67.8%愿意为孕前保健服务支付500元以下的费用,最受欢迎的获取知识的来源是妇产科医生,占受访者的56.1%。在孕前保健知识方面,男女之间知识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5,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之间受访者保健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3.108、3.878、8.346,均P<0.05),而不同职业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孕前保健的接受度较高,但孕前保健优生知识不全面,可以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全面的优生知识,从而提高孕前保健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4.
河源市城区2004—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源市城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市城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69%,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459.18‰;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P〈0.01);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单胎(P〈0.01);第一季度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第四季度(P〈0.05)。结论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及孕前、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继续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婚前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和婚前检查的180对夫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80对未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和婚前检查夫妇作为对照组,就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优生优育健康知识了解掌握方面,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要比未接受健康教育夫妇好,180对接受孕前优生教育检查夫妇,其中对优生优育知识有全面了解占总数的85.56%,远比未接受教育检查的夫妇比例高;在出生缺陷率比较中,360对夫妇所产新生婴儿中,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和多趾婴儿各1例,出生缺陷率为1.11%,而对照组中出生缺陷率为3.89%。结论:计划生育服务站要充分认识到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并认真做好相应的宣传和督查工作,将优生优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及时、准确地检出TORCH综合症,为完善必要的优生优育措施,防止先天畸形儿出生,提供可靠的预防和治疗依据。方法采用疗效免疫测定法检测TOKCHIgM抗体。结果2000名早孕期(3个月以内)孕妇,弓形虫(TO)感染率为o.4%,风疹病毒(R)感染率为0.25%,巨细胞病毒(C)感染率为1.3%,单纯胞疹病毒(H)感染率为0.15%。结论为确保优生育质量,妇女孕前应把TORCH监测列为必测项目。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根据。对上海市区40岁以上男性1218人进行生活情况和前列腺增生症(BPH)调查。调查结果:BPH的患病率为53.9%.其中41~50岁为13.8%;51~ 60岁为37.6%;61~70岁为57.5%;71~80岁为66.6%;81~90岁为81.8%。增生组与对照组年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动物蛋白摄入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浓度、性生活频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海市区BPH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展可能与人均寿命延长和摄入动物蛋白量增加有关,与性生活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产妇分娩出血率和提高顺产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4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0例给予常规陪护;研究组200例给予助产士全程陪护,实施一对一人性化陪护。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分娩出血量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分娩时间为(7.31±0.98) 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86±2.23)h(t=16.513,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9%(χ2=22.573,P<0.05)。研究组产妇的SAS评分为(46.39±2.65)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7.36±6.71)分(t=13.402,P<0.05);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为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3%(χ2=5.526,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研究组产妇的回访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6.468,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护能够有效的缩短分娩时间,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稳定产妇的情绪,降低产妇分娩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铁路乘警血浆主要热应激蛋白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铁路乘警血浆热应激蛋白(HSP)60、HSP70、HSP90α和HSP90β抗体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进的酶联免疫反应技术测定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抗体的滴度。结果:182名铁路乘警血浆HSP60、HSP70、HSP90α和HSP90β抗体的总阳性率分别为5.5%、22.0%、8.2%和10.4%;高血压组(以140/90mmHg为标准,1mmHg=0.133kPa)乘警血浆HSP70抗体1:10阳性率(40.9%)比对照组(15.9%)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抗体阳性率也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160/95mmHg为标准,4种HSP抗体阳性比例也轻度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年龄分层并以140/90mmHg为标准,30岁以上年龄段HSP70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均增加,但公50-59岁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HSP70抗体的产生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 ATA)阳性患者的卵泡生成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水平。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优生优育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98名ATA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且ATA阳性的育龄期女性列入阳性组,同时期门诊常规孕前检查者346人为对照组。结果 ATA阳性组的FSH、LH、E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是0.550、0.685、1.079,均P>0.05)。 ATA阳性组妊娠率为78.6%(77/92),低于对照组的87.9%(304/34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P<0.05)。 ATA阳性组的流产率为45.46%(35/77),高于对照组的23.7%(72/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17,P<0.01)。结论 ATA阳性患者与正常者之间卵巢储备功能无差异;ATA阳性患者的妊娠率明显低于正常者,但流产率高于正常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孕前筛查和产前普查的育龄女性的TORCH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人群TORCH感染的特征,为该地区育龄女性的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 340例孕前及孕期妇女进行血清中TORCH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根据季节、年龄分组比较TORCH不同病原体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3 340例受检者中总IgM阳性率为2.6%,巨细胞病毒(CMV)的IgM阳性(近期感染)率和IgG阳性(既往感染)率分别为1.05%和65.14%;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和CMV IgM的检出率均在夏季最高,夏季TOX和RV IgM阳性率分别为1.38%和1.30%,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P〈0.01);20-25岁年龄组TOX IgM检出率(1.08%)显著高于26-30岁组(0.36%)(P〈0.05);CMV IgM的阳性率在20-25岁组最高,为1.49%,与31-45岁组(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女性TORCH感染以CMV最多见,相关病原体感染具有季节性和年龄差异,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保健,并积极做好TORCH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已婚妇女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为该地区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10月在本院进行妇科体检的2800例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妇科体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分组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受检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妇科疾病检出率为45.75%(1281/2800),前3位为慢性宫颈炎(33.78%,945/1281)、阴道炎(20.89%,584/1281)和乳腺增生(17.25%,483/1281)。其中,农村受检人群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发病率高于城市受检人群,两组妇科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0~39岁组受检者慢性宫颈炎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阴道炎好发于30~39岁组及≥40岁组妇女,与≤30岁组阴道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0岁组与30~39组乳腺增生发病率高于≥40岁组(P〈0.05);检出14例宫颈癌(uterine cervixcancer,UCC),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Ⅲ。结论生殖系统感染仍然是影响本地区广大已婚妇女健康的首要问题。本地区已婚妇女乳腺增生发病率相对于既往文献报道有上升趋势,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健康教育与定期恶性体检是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富阳市2003~2012年间婚前医学检查(以下简称婚检)与围产保健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自愿婚检后未采取干预措施的2003~2007年与采取干预措施后2008~2012年的婚检及围产保健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自愿婚检后,未采取干预措施的2003~2007年婚检率急剧下降,各种疾病的检出率明显下降;一般与重症高危孕产妇检出率明显增加,产前筛查阳性率与确诊率明显下降;产科产时与产后抢救率明显增加;围产儿出生缺陷与死亡率显著上升,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听力筛查率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重视婚检率,加强婚前保健、孕前检查、孕期保健、产时分娩、新生儿各项筛查,是提高围产保健质量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流动人口实施人工流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向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服务。方法对1227例人工流产妇女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流产妇女年龄分布呈橄榄型,年龄≤20岁组及年龄≥41岁组妇女分布在橄榄的两端,21—40岁的妇女分布在橄榄的中间;2l~30岁性活跃期妇女占人工流产妇女总数的55.91%,〉30岁的妇女人工流产率下降至32.11%。未婚先孕组妇女流动人口构成比显著高于常熟户籍人口(χ2=8.93,P〈0.05);常熟户籍人口避孕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P〈0.05)。流动人口和常熟户籍人口病理因素流产率及多次重复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常熟当地政府应为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殖健康服务,加强对流动人口性知识、性健康、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避孕知识知晓率和避孕率,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降低人工流产尤其是重复人工流产率,保护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济南市女性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1 223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生优育项目检测、风险因素评估及跟踪随访。结果研究对象有病史异常及不良嗜好、不良环境接触史者188例,占15.37%;检出各类疾病411例,疾病发生率为33.61%;其中30~39岁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组、农村人口疾病检出率较高(P0.05)。1 223名女性中有1 012名接受了跟踪随访,其中未孕538名,已孕474名;已孕的474名女性中,正常分娩266名,自然流产8例,人工流产5例,婴儿出生缺陷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的绝大部分危害优生优育的因素可以通过孕前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而避免;重视孕前健康教育及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参检率,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霞  杨屿卉 《现代保健》2014,(25):81-83
目的:对本院2013年2197名参检教师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教师异常患病情况,以便更早地进行健康干预。方法:常规测定本院2013年2197名参检教师的身高、体重、血压、B超、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观察指标。结果:按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超重和肥胖(40.52%)、血脂异常(38.07%)、脂肪肝(32.86%)、心电图改变(24.17%)、胆囊息肉(9.29%)、ALT异常(7.21%)。检出率较高的几种疾病,除胆囊息肉外,男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见病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大,检出率增高,其中超重肥胖、血脂、脂肪肝等方面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教师们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患病率较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男性,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尽早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982例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TORCH筛查情况分析。方法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 1982例血清标本检测TORCH的特异性抗体IgM抗体,总阳性率为3.02%,阳性率最高的为CMVIgM,阳性率最低为RVIgM。结论本地区TORCH感染率较高,要加强孕妇的TORCH检查,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公务员人群综合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选取4家行政机关开展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4家干预单位均按照干预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干预活动.干预前共调查公务员588人,干预后共调查公务员568人.干预人群对于吸烟的危害(68.20% vs 87.15%)、二手烟的危害(10.03% vs 30.46%)、盐摄入量(41.50% vs 50.88%)、油摄入量(23.13% vs 39.26%)、锻炼强度(64.12% vs 73.06%)等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P<0.05);干预人群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吸烟率、吸二手烟率由干预前的49.32%、30.78%和39.39%降低为干预后39.43%、24.47%和25.88%,吸烟和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显著(P<0.05).在饮食方面,干预人群不按时吃饭(6.80% vs 2.82%)和从不/偶尔饮用乳制品(48.13% vs 38.03%)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在运动方面,干预人群的锻炼频次、参加工间操的频率以及每使用电脑1h休息一次的比例均明显上升(P<0.05).在睡眠方面,调查对象睡眠时间超过7h的比例显著上升(64.79% vs75.88%) (P<0.05),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在预防保健方面,调查对象主动参加体检(78.74% vs 84.15%)、测血压和测血脂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干预后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吸烟和超重肥胖率显著下降,表明北京市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瑶海区医疗机构2005-2006年消毒质量监测资料,找出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全区所有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消毒质量监测总合格率85.82%;2005年、2006年医护人员手与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3.42%和98.75%,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分别为88.52%和100%,2006年医护人员手与物体表面(χ^2=5.99,P〈0.05)和压力蒸汽灭菌器(P〈0.05,fisher exact)的合格率高于2005年;两年合计空气、医护人员手与物表、消毒液和保存液、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的合格率依次为55.7%、96.2%、100.0%、94.4%、80.30%,不同检测项目合格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98.45,P〈0.001);两年区级、乡级、村级医疗机构的空气合格率依次为80.00%、58.33%、54.82%,空气合格率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瑶海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消毒管理知识培训和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阻断法在瘢痕部位妊娠和前峡部妊娠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东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瘢痕部位妊娠和前峡部妊娠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阻断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治疗,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吸宫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t=4.303,P<0.05),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t=3.182,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t=2.77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χ^2=14.07,P<0.05)。结论 子宫动脉阻断法在瘢痕部位妊娠和前峡部妊娠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