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虞鹤鸣 《中国药业》2000,9(5):26-27
利咽合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已应用于临床15年,治疗急、慢性咽炎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咽痒、咳嗽等症,疗效确切。近年来,我们对其进行了工艺改进,制成袋泡剂,既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消耗,又确保疗效,使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欢迎。现介绍如下。1仪器与试剂 热封型滤纸(杭州新华造纸厂);塑料封接机(江苏连云港微波电器厂);射干对照药材(江苏省药品检定所);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厂)。2制备工艺2.1处方:南沙参250g,麦冬50g,石斛125g,桑叶75g,射干125g,白苏子125g,木蝴蝶…  相似文献   

2.
孙成春  周玥  张黎明 《医药导报》2009,28(4):450-452
目的 考察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和药效学. 方法 通过浸出物浸出率测定及粉碎度考察、水溶性浸出物的紫外(UV)吸光度测定等考察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 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反应和鼠耳肿胀法,考察利咽袋泡剂的镇痛抗炎作用. 结果 袋泡剂的粉碎度控制在10~20目之间,袋泡剂的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比代茶饮高18.59%; 其水溶性浸出物的紫外吸光度显著高于代茶饮; 全生药型优于半生药型袋泡剂. 袋泡剂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仅高剂量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结论 代茶饮改为全生药型袋泡剂可行,制备工艺合理. 利咽袋泡剂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咽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利咽舍剂并验证其疗效。方法:应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利咽舍剂,与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临床对照应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6%,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利咽合剂制备工艺合理,疗效可靠,是较好的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4.
<正> 利咽袋泡剂是我们根据临床多年应用的协定处方研制成的新型方便袋泡剂,治疗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症,效果显著,病人易于接受,本文将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丹七袋泡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制备了全生药型的丹七袋泡剂,从制剂的性状、粉碎度、澄清度、含水量、以及定性、定量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质量控制。结果:配制了符合药典及文献规定中的中药袋泡剂,检测了制剂处方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制定了相关标准,回收率达99.63%。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易行,质量可控,是一优良的中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外用消痔袋泡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处方与制备方法,建立质量控制项目并进行临床疗效初步观察.结果:该制剂工艺简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疗效确切.结论:该制剂治疗痔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俊涛 《安徽医药》2000,4(4):37-37
降压Ⅰ号袋泡剂是我院临床应用的协定处方,笔对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对临床100例高血压患进行了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詹杰  于俊青 《辽宁医药》2000,15(4):21-23
本文就五官科常见疾病--慢性咽炎的治疗药清咽袋泡剂的选题、工艺与质量研究、药效学研究、毒理研究及临床观察进行了综述,通过研究表明清咽袋泡剂是治疗咽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景丽华  庄洁 《天坛药讯》2004,16(1):18-19
清咽袋泡剂是临床医师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组方,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根据临床用药特点,将原处方用药材饮片泡水代茶饮制成袋泡剂,不仅保持了原方特色,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加了溶出速率,又使服用剂量准确,卫生方便。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对其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
小鼠给予利咽袋泡剂2g/kg、4g/kg(给药量以含生物量计算),对慢性增生性炎症和急性渗出性炎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显著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炎症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肝袋泡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维萍  孙萍 《中国药房》2003,14(9):535-537
目的:制备清肝袋泡剂,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处方药材所含化学成分设计成半生药型袋泡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皮、桅子、白术、柴胡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桅子苷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剂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利咽茶饮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47例门诊患慢性咽炎患者,治疗组200例自拟利咽茶饮剂予以辨证施治。对照组147例用银黄含片口服。结果治疗前证候积分为(38.53±6.84)。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值为(27.36±6.43),治愈134例,有效5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0.2%;对照组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值为(31.27±6.75),治愈68例,有效32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75.0%。结论利咽茶饮剂是治疗慢性咽炎有效、经济,安全剂型和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生产中药袋泡剂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友华 《海峡药学》1997,9(1):104-105
中药袋泡剂是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在日本称为泡袋剂。中药袋泡剂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全生药型袋泡剂和半生药型袋泡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溶出快、浸出率高、体积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是近年来中药汤剂改革的方向之一[1]。目前,国内上市的中药袋泡剂尚不多见,但作为医院制剂和保健茶剂,应用已十分广泛,有不少医院的中药袋泡剂达数十种,大有代替汤剂的趋势。为与同道共同探讨提高中药袋泡剂的质量和产量,现就我所近年来生产中药保健袋泡剂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1.原料粉碎度的要成:因各处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制制剂袋泡饮Ⅰ号(7g/袋)对急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2次/d,每次1~2袋,7d为一疗程。方法对2010~2011年门诊100名急慢性咽炎患者进行袋泡饮Ⅰ号治疗,进行效果观察并归纳总结。结果 100例急慢性咽炎症状均得到缓解,完全缓解43例(43%),明显缓解38例(38%),轻度缓解19例(19%),无效0例,总缓解率为100%。结论袋泡饮Ⅰ号对治疗急慢性咽炎具有服用方便、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咽雾化液通过蒸气吸入治疗小儿急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选用经配制的利咽雾化液通过蒸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70例,选用原剂型利咽饮以泡水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44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显效24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咽雾化液通过蒸气吸入治疗小儿急慢性咽炎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咽贴治疗小儿慢性咽炎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咽贴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利咽贴贴敷天突、大椎穴4周,判定疗效。结果:60例患者有效率为96.7%。结论:利咽贴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夏参咽宁丸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玄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可以准确鉴别出玄参,100例慢性咽炎患者使用后的总有效率为82.0%。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王冬梅  李凯 《中国药房》1997,8(2):96-96
双菊饮为我院临床使用多年的验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疗效。处方中以金银花、菊花、板蓝根等多味中药组成,长期以来采用饮片或药材浸泡饮用,存在服用不便,浸出率低,单次剂量大,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等缺点.造成了药材的浪费。为了提高浸出率,克服上述缺点,我们研制了双菊饮泡袋剂,并对该制剂工艺条件进行优选,考察了药材颗粒大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水量对浸出率的影响,同时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寻找制备双菊饮泡袋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服用方法。1实验材料金银花、菊花、板蓝根等药材购自省医药公司。分别粉碎后过12…  相似文献   

19.
<正> 袋泡剂是近年来开发研究的一种中药新剂型,大体可分为全生药型和半生药型二种,本文仅就半生药型进行探讨.所谓半生药型袋泡剂即部分生药粉碎成颗粒状,部分生药煎汁后吸收到生药颗粒中制备而成的袋泡剂,以克服某些全生药型袋泡剂的不足,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现试以香砂养胃丸剂试制成袋泡剂,报告如下: 处方设计胃肠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常用汤剂治疗,用药量大,胃肠功能不良的病人不易接受。根据临床消化疾患中既常见而又无特效药治疗的萎缩性胃炎等症状,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在辨证施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药袋泡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传统中药汤剂的改革剂刑──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工艺、浸出率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笔者认为,中药袋泡剂制备工艺简单,有效成分、尤其是挥发性成分的浸出率高,是部分传统中药汤剂良好的换代剂型,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