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沛颖  李慧勇  那微  笔雪艳  肖宇 《药学研究》2022,41(10):645-649
目的 建立测定安神宁中4个木脂素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QAMS)。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同时测定安神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并以五味子醇甲为内参物,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四个成分含量。结果 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20 7~1.657 6 μg(r=0.999 9)、0.009 8~0.784 6 μg(r=0.999 9)、0.008 2~0.652 2 μg(r=0.999 9)、0.008 1~0.645 8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2%、103.43%、109.69%、107.92%,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校正因子法与外标法测定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安神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测定肌瘤化消颗粒中淫羊藿苷和丹参酮IIA的HPLC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淫羊藿苷在7.5~50 μg、丹参酮IIA在3~20 μg与峰面积的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1%,RSD值分别为0.9%、1.3%(n=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肌瘤化消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尹创 《安徽医药》2016,20(8):1494-1497
【】目的:建立枣仁安神胶囊中丹参酮ⅡA、五味子醇甲与五味子醇乙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酮ⅡA与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间的相对校正因子,考察其重现性,比较计算值与测得值的差异。结果:用一测多评法对6批枣仁安神胶囊中丹参酮ⅡA、五味子醇甲与五味子醇乙进行测定,与外标法实测值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枣仁安神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丹参酮IIA对人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以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丹参酮IIA和不同放射剂量处理Eca-109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计算丹参酮IIA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放射的IC50,分别作为后续实验丹参酮IIA浓度和放射剂量。取对数生长期Eca-109细胞,设对照组、丹参酮IIA组、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通过平板克隆实验、MTT法、流式细胞术、荧光质粒转染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殖活力、凋亡率和自噬状况,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丹参酮ⅡA和放射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均呈现剂量相关性,丹参酮IIA IC50为8.75 mmol/L,放射量IC50为4.63 Gy。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IIA组、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组、丹参酮IIA+放射+LY294002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和自噬体数量明显升高(P<0.05);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Bcl-2、Bax、cleaved Caspase-3、LC3-I、LC3-II蛋白表达量及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LC3-II/LC3-I明显升高(P<0.05)。与丹参酮IIA组或放射组相比,丹参酮IIA+放射组和丹参酮IIA+放射+LY294002组对各检测指标的调控作用明显增强(P<0.05)。与丹参酮IIA+放射组相比,丹参酮IIA+放射+LY294002组对各指标的调控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 丹参酮IIA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与自噬,进而增强人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UPLC-MS/MS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的五味子醇甲血药浓度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0.1%乙酸水-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5 μL。采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进行多反应(MRM)监测,五味子醇甲和利伐沙班(内标)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433.20→384.30、437.19→145.13。结果 五味子醇甲在0.2~1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最低定量限为0.2 ng/mL,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04%~7.62%、3.72%~8.29%;基质效应及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5.7%~103%、81.2%~106%;稳定性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检测指导原则。结论 建立的UPLC-MS/MS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能满足五味子醇甲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丹参中丹参酮IIA的SFE-CGC法测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方法 用溶解度参数理论预测丹参酮IIA的溶解压力,再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温度、改性剂量和动态萃取体积三因素对SFE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 SFE-CG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加样回收率为95.3%,RSD=4.3%,n=3。结论 利用SFE-CG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可提高分析速度,且使用有机溶剂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与超声提取法比较,经t检验,显著优于超声提取法。  相似文献   

7.
伍国怡 《中国药师》2016,(5):873-875
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护肝片中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7%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0 ml·min-1,0~14 min检测波长为260 nm,14~58 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5~47.00 μg·mL-1(r=0.999 8)、14.90~297.00 μg·mL-1(r=1.000 0)、3.46~69.20 μg·mL-1(r=0.999 9)、4.00~80.10 μg·mL-1(r=1.000 0)、3.42~68.30 μg·mL-1(r=0.999 9)。5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不低于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护肝片中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Q和当归酰戈米辛H 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5u C18(2) 100A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方法适用性考察。结果 4种木脂素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为93.09%、88.25%、90.69%、91.08%,RSD均小于2%;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结果均符合要求;选取21批YQFM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适用性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YQFM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Q和当归酰戈米辛H 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细胞膜色谱(CMC)技术检测分析人参皂苷与五味子木脂素中15种成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的作用。方法 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筛选VEGF受体高表达细胞株;构建VEGF受体CMC,并建立ECV304/CMC online-LC检测方法,以索拉菲尼作为阳性药,对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g1、Rg2、Rg3、Rh1、Ro、F2,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进行VEGF受体结合强度的检测分析;CCK-8法检测筛选出的成分(5、10 μg/mL)对ECV304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ECV304细胞中VEGF受体高表达;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g3、Rh1、F2、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与VEGF受体CMC柱有结合作用;CCK-8法检测以上成分对ECV304细胞的活力影响发现,人参皂苷Rb2能促进细胞的增殖。结论 人参皂苷Rb2能与VEGF受体结合,且显著促进ECV304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PVC)、聚丙烯可立袋(PP)、非聚氯乙烯复合膜软袋(NPVC)4种包装材料在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溶媒大输液中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吸附情况。方法 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0、0.25、0.5、1、2、4、6 h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吸光度值,考察其量的变化。结果 6 h内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4种材质两种输液中量的变化低于±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4种不同材质的输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