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 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乌拉地尔 (urapidil)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 1只雄性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 +乌拉地尔组 ,以常压低氧 3周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 ,分别称量大鼠心脏右心室 (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 (L V+S)质量 ,计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 RV/ (L V+S) ,并对大鼠肺组织切片进行 HE染色 ,采用图象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厚度 (WT)和面积 (WA) ,计算出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标——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 (WT% )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WA% )。结果 低氧组大鼠 RV/(L V+S)、WT%和 WA%分别为 (33.0 6± 1.74 ) % ,(2 5 .15± 1.4 7) %和 (73.88± 2 .93) % ,对照组为 (2 3.2 1±2 .31) % ,(13.5 5± 1.6 0 ) %和 (4 8.2 3± 4 .4 3) %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1) ;而经乌拉地尔处理的低氧大鼠则分别为 (2 6 .6 3± 1.4 4 ) % ,(14 .5 7± 2 .2 7) %和 (5 2 .6 8± 3.98) % ,均低于低氧组 (P<0 .0 1)。结论  α1 -肾上腺素受体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其拮抗剂乌拉地尔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肺血管重建的关系。方法 将 2 0只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 (n=10 )和对照组 (n=10 )两组 ,肺动脉高压组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微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模型大鼠肺内 VEGF的表达 ,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低氧 3周后 ,肺动脉高压组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 ,肺小动脉壁细胞数增多 ,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 (WT%)为 31.4%± 2 .6 %,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WA%)为 5 2 .8%± 3.4%,分别与正常对照组 16 .0 %± 1.8%和 2 8.7%± 2 .3%相比明显升高 (P<0 .0 1) ;肺小动脉内膜的 VEGF免疫阳性染色在低氧大鼠组为 2 .5 1± 0 .2 5 ,与正常对照组 1.2 7± 0 .15相比明显增强 (P<0 .0 1) ,低氧大鼠组 VEGF免疫阳性染色强度与 WT%和 WA%呈明显正相关 (r分别为 0 .792和 0 .785 ,P <0 .0 1)。结论 低氧所致 VEGF的合成增多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压力、红细胞压积(HCT)、管壁胶原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其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效应。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灯盏细辛预防组,以常压低氧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红细胞压积(HCT)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对大鼠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灯盏细辛对肺小动脉、型胶原和ET-1的影响。结果1低氧组大鼠mPAP、HCT、RV/(LV S)、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标〔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PAP(29.6±2.27)mmHgvs(17.2±2.94)mmHg,1mmHg=0.1333kPa;HCT51.37%±5.55%vs38.20%±5.31%;RV/(LV S)33.18%±1.58%vs22.13%±0.95%;WT%.14%±1.85%vs12.21%±0.77%;WAt.77%±4.52%vs44.79%±2.16%,P均<0.01〕;灯盏细辛处理的低氧大鼠其mPAP为(21.7±2.69)mmHg,HCT为43.07%±2.70%,RV/(LV S)为25.60%±2.11%,WT%为14.65%±1.86%和WA%为51.44%±2.16%,均低于低氧组(P<0.01)。2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型胶原和ET-1染色强度均较对照组增强〔型胶原(1.53±0.08)vs(1.14±0.05);ET-1(1.68±0.03)vs(1.12±0.08),P均<0.01〕,预防组大鼠肺小动脉型胶原染色强度为1.19±0.06,ET-1染色强度为1.25±0.07,均较低氧组减弱(P<0.01);而型胶原染色强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可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少肺小动脉型胶原和ET-1的表达,能预防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孙思庆  林勇  朱晓莉  张伟 《现代医学》2005,33(4):220-223
目的探讨在雌激素干预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结构型NOS(cNOS)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雌激素组(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30μg.kg-1,共3周)、低氧组(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共3周)。以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肺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经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血管管壁厚度指标〔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NO含量;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NOS和cNOS活性。结果低氧组的大鼠mPAP、RV/(LV S)、WT%和W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雌激素组的大鼠mPAP、RV/(LV S)、WT%和WA%均低于低氧组(P<0.01)。HE染色切片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肺小血管管壁菲薄,低氧3周后,低氧组大鼠肺小血管普遍增厚,管腔狭窄。雌激素组的肺小血管管壁及血管管腔狭窄程度较低氧组显著减轻。低氧组大鼠的血浆及肺组织匀浆NO含量、NOS活性和cNOS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雌激素组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NO含量、NOS活性和cNOS均较低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17-β雌二醇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建的预防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上调肺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 fractalkine 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组,每组10只,低氧组以常压低氧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右心导管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图像分析法测量肺小动脉壁厚度,计算出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大鼠肺组织fractalkine mRNA的表达和酶联免疫法观察肺组织匀浆fractalkine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mPAP为(16.3±2.1)mmHg(1 mmHg=0.133 kPa),低氧组为(28.7±3.8)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鼠WT%为(10.20±1.56)%、WA%为(38.11±2.30)%,低氧组大鼠WA%和WT%分别为(21.28±4.60)%和(67.08±9.4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低氧组大鼠肺组织fractalkine mRNA的含量较对照组增加〔(0.49±0.05)vs(0.29±0.02),P<0.01〕,肺组织匀浆fractalkine浓度亦高于对照组〔(7622.6±938.4)pg/mL vs(4168.5±403.5)pg/mL,P<0.01〕。相关分析表明,fractalkine mRNA和蛋白与WA%和W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低氧大鼠肺组织fractalkine的合成和释放增多,fractalkine增加可能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mPAP);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肺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经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血管管壁厚度指标[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氧组、雌激素预防组(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30μg/kg,共3周)、雌激素治疗组(低氧3周后每天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30μg/kg,共7d)。结果(1)低氧组大鼠的mPAP、RV/(LV S)(%)、WT%和W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雌激素预防组、雌激素治疗组的大鼠mPAP、RV/(LV S)(%)、WT%和WA%均低于低氧组(P<005),而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高于低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阻抑右心室肥厚,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建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肺动脉高压组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平均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微导管法测定两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采用图像分析测量肺小动脉管壁厚度,计算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SP-1的浓度和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大鼠肺组织TSP-1 mRNA的表达。 结果 低氧3周后,低氧组大鼠mPAP为(2.86±0.39)kPa,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为(43.53±3.38)%、WT%为(35.24±11.20)%,WA%为(55.09±12.38)%,分别与正常对照组〔(1.35±0.28) kPa、(23.68±3.48)%、(23.63±9.74)%和(41.62±12.83)%〕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SP-1浓度高于对照组〔(758.6±46.4) ng/mL vs. (382.7±32.8) ng/mL,P<0.05〕,大鼠肺组织TSP-1 mRNA的含量亦较对照组增加〔(6.53±2.43) vs. (3.07±1.87),P<0.01〕。相关分析表明,TSP-1 mRNA与WT%、WA%、mPAP呈正相关(r=0.748, 0.686,0.942,P<0.05)。 结论 低氧后大鼠肺组织TSP-1的合成和释放增多,TSP-1增加可能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Caspase-3,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7)及干预组(n=7)(胃饲SF并进行低氧处理).以常压低氧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右心导管插入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称量大鼠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质量,计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图像分析法测量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计算出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标即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进行Caspase-3,bcl-2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Caspase-3和bcl-2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升高(P<0.05)、肺小动脉WT%,WA%以及RV/(LV+S)明显增加(P<0.05).与低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降低(P<0.05)、肺小动脉WT%,WA%以及RV/(LV+S)明显减少(P<0.05).②与对照组和低氧组分别比较,干预组Caspase-3IOD值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低氧高二氧化碳加冬凌草甲素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时间为4周.测定各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LV/RV S)、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厚度/血管外径(WT%)、门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9的活力、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低氧高二氧化碳组mPAP,LV/RV S,WA%,W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干预组mPAP,LV/RV S,WA%,WT%均低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高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系通过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从而抑制肺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0.
低氧大鼠肺内酪氨酸激酶受体flk-1表达与肺血管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酪氨酸激酶受体 flk- 1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以常压间断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 ,以微导管法测定大鼠肺动脉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模型大鼠肺内 flk- 1的表达 ,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低氧 3周后 ,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壁细胞数增多 ,以及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表现为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 (WT% )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WA% )明显升高 (P<0 .0 1) ;肺小动脉内膜的 flk- 1免疫阳性染色在低氧大鼠组明显增强 (P<0 .0 1) ,与 WT%和 WA%呈明显正相关 (r分别为 0 .714和 0 .738,P<0 .0 1)。结论 慢性低氧介导 flk- 1表达增多 ,可能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郑西卫  杨艳娟  侯嘉  杨桂兰  程德云 《宁夏医学杂志》2013,(11):1009-1011,I0003
目的 探讨FHL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组,即10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为实验组(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和10只常压常氧正常对照组.右心导管法测定2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并分别计算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大鼠血清FHL1浓度和荧光PCR法观察大鼠肺组织FHL1 mRNA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肺动脉压(2.86±0.39)kPa,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为(43.53±3.38)%、WT%为(35.24±11.2)%,WA%为(55.09±12.38)%,分别与对照组的(1.35±0.28)kPa、(23.68±3.48)%、(23.63±9.74)%和(41.62±12.83)%比较明显升高(P<0.05);血清FHL1浓度(ng·mL-1)高于对照组[(646.2±41.8)ng·mL-1与(364.8±38.5)ng·mL-1,P<0.05],实验组大鼠肺组织FHL1 mRNA的含量亦较对照组增加[(8.47 e-3±3.12 e-3)与(5.407 e-3±2.31 e-3),P<0.05].相关分析表明,FHL1 mRNA与WT%、WA%、mPAP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低氧后大鼠肺组织FHL1的合成和释放增多,FHL1增加可能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低氧肺动脉高压时肺内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与肺血管重建的关系。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氧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微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内TSP-1和TGF-β1的表达,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低氧3周后,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大鼠肺动脉压(2.86±0.39)kPa,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为(43.53±3.38)%,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为(35.24±11.2)%,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为(55.09±12.38)%,分别与正常对照组〔(1.35±0.28)kPa、(23.68±3.48)%、(23.63±9.74)%和(41.62±12.83)%〕相比升高(P<0.01);肺小动脉TSP-1免疫阳性染色灰度值在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为1.32±0.04,与正常对照组(0.96±0.03)相比增强(P<0.01),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TGF-β1免疫阳性染色灰度值为1.38±0.05,与正常对照组(1.04±0.04)相比增强(P<0.01)。结论低氧所致TSP-1的合成增多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活化TGF-β1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慢性低氧大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及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氧组,以常压低氧3周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微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 PAP);对大鼠肺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经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 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 A%);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大鼠肺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低氧组大鼠m PAP为(29.1±4.5)mmHg,正常组大鼠m PAP为(16.8±2.6)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低氧组大鼠W T%为(22.36±2.99)%、W A%为(69.14±5.38)%,正常对照组W T%为(13.30±2.77)%、W A%为(46.75±6.5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正常组和低氧组大鼠肺组织内均存在NF-κB阳性染色,以细支气管上皮细胞为明显,正常组大鼠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2.23±1.08)%,低氧组大鼠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9.11±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F-κB在慢性低氧大鼠肺内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是否通过抑制肺动脉RhoA/Rho激酶通路的激活而逆转低氧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方法:32只成年雄性We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组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自低氧干预第1天起C组每日给予1 mg/mL阿托伐他汀溶液10 mg/kg灌胃,D组以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ho激酶(ROCKⅠ和ROCKⅡ)在慢性低氧大鼠肺小动脉产生和表达的变化及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组,每组6只。低氧处理为常压间断低氧,每天8h,各低氧组分别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采用微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和称量大鼠右心室(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计算出RV/(LV+S)。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组织Rho激酶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Rho激酶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mPAP、RV/(LV+S)随低氧时间延长出现升高趋势(P〈0.05)。正常组与各低氧组的肺小动脉壁的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均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大鼠的WT%和WA%均高于正常组(P〈0.05)。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强度和ROCKⅠ 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均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和ROCKⅠ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ROCKI免疫组化、ROCKⅠmRNA原位杂交、ROCKⅡ免疫组化及ROCKⅠ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均与mPAP、wA%和wT%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4、0.267和0.263;0.500、0.263和0.260;0.490、0.295和0.286;0.579、0.251和0.254,P均〈0.05)。结论低氧可导致Rho激酶产生和表达增加。Rho激酶可能通过促进肺小动脉收缩和肺小动脉重构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1-50(ADM1-50)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6)和低氧 ADM1-50组(n=7).对于低氧 ADMi-50组大鼠,通过皮下埋放微量渗透泵持续给予ADM1-50(300ng/h).低氧饲养2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值[RV/(LV S)],观测肺血管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以敏感硫电极法测量大鼠血浆中硫化氢(H2S)含量.结果:低氧2周后大鼠mPA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4.9±6.8)mmHg vs(14.3±2.4)mmHg,P<0.01,1 mmHg=0.133 kPa];RV/(LV S)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0.318±0.054)vs(0.182±0.007],P<0.01).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低氧组大鼠血浆NO和H2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低氧 ADM1-50组大鼠mPAP明显低于低氧组大鼠[(14.9±3.0)mmHg vs(24.9±6.8)mmHg,P<0.01];RV/(LV S)也明显低于低氧组[(0.185±0.011)vs(0.318±0.054),P<0.01].ADMi-50使低氧大鼠血浆NO和H2S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ADM1-50可能通过促进低氧大鼠体内NO和H2S的生成,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大鼠血清和肺小动脉fractalkine的表达变化,探讨fractalkine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通过间断低氧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右心导管插入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图像分析法测量肺小动脉厚度,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的浓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观察肺小动脉fractalkine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低氧14 d后的大鼠mPAP高于正常大鼠(P<0.01),但是,在低氧21 d时,肺小动脉厚度指标(WA%和WT%)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才增加(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21 d的大鼠肺小动脉fractalkine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浓度亦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fractalkine mRNA与WA%(r=0.749, P<0.01)和 WT%(r=0.732, P<0.01)呈正相关,fractalkine蛋白与WA%(r=0.727, P<0.01)and WT%(r=0.683, P<0.01)亦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低氧刺激了fractalkine的合成和释放,fractalkine对于调节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