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螺旋藻营养保健作用及脱腥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螺旋藻作为一种高蛋白、全天然的藻类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些年,以螺旋藻为原料的大众食品也逐渐普及,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螺旋藻中丰富而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营养保健作用也愈发受到重视和青睐。本文详细概述了螺旋藻在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保肝、降血脂等营养保健作用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营养保健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螺旋藻多糖与藻蓝蛋白,并建议将保健作用的研究更多放到临床研究上来;同时简要介绍了包括酶解法、包埋法和发酵法等在内的常见螺旋藻腥味脱除方法,分析了螺旋藻腥味脱除方面的研究存在的可提升空间,为螺旋藻及其保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据息,全国最早引进推广螺旋藻养殖技术的福建省福清市大力发展螺旋藻产业化,螺旋藻养殖综合技术开发成为国家星火计划实施的优秀项目。据介  相似文献   

3.
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from Spirulina platensis,PSP)是从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P,为蓝藻门、蓝藻纲、断增藻目、颤藻科中的螺旋藻,属低等水生植物)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由于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目前SP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甘茂罗  张平  谢平  孙业兵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54-1555
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Spinalina platensis,PSP)是从钝顶螺旋藻(Spinilina platensis,SP,为蓝藻门、蓝藻纲、断增藻目、颤藻科中的螺旋藻,属低等水生植物)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由于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目前SP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外国人热衷的保健品——螺旋藻,竞成为如今议论抗辐射的“良药”。据报道,正冷落一时的螺旋藻,如今又热销起来。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是一种多细胞丝状固氮的兰绿藻,生活在海洋和湖泊中,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能够利用太阳光能和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原始的低等植物。300多年前,螺旋藻即被非洲一些国家和北美墨西哥的老百姓当作食品。研究发现,螺旋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富含蛋白质(达60%以上),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20倍),8种维生素特别是V_(B12)是已知生物中含量最高的,还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另外,螺旋藻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蓝藻蛋白(亦称藻清蛋白),其含量约1~3%,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癌及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螺旋藻片治疗大肠癌术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大肠癌术后脾胃气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善存片;治疗组患者采用螺旋藻片进行治疗。两组均3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与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螺旋藻可明显改善大肠癌术后脾胃气虚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由浙江蓝亿健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生物系合作研究开发生产的螺旋藻系列首期产品——蓝亿健螺旋藻胶囊,日前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这是浙江省首次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品的螺旋藻新产品。该产品采用自产的100%优质螺旋藻干粉为原料,经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营养全面、丰富、均衡,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该产品已获得美国FDA认证,出口美国市场,成为浙江省一个新的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9.
螺旋藻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螺旋藻多糖(PSP)是从螺旋藻中分离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本文仅就近几年对螺旋藻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螺旋藻激酶的酶学性质.方法 螺旋藻激酶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冷冻干燥法从螺旋藻激酶发酵粗提物中纯化而来,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活性,研究螺旋藻激酶的作用方式及温度、pH和抑制剂对其纤溶活性的影响.结果 螺旋藻激酶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它在45℃时活性最高,最适反应温度范围为45~55℃;最适反应pH为8,pH6 ~ 10内稳定性较强;EDTA和DTT对螺旋藻激酶活力无明显影响,而PMSF能完全抑制其活性.结论 螺旋藻激酶热稳定性强,适宜碱性的环境.螺旋藻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结构中不合二硫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报道1例螺旋藻胶囊致不规则阴道出血,认为螺旋藻胶囊可导致阴道出血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硒含量的富硒螺旋藻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小鼠移植性肝癌H22为模型,经口给予不同硒含量的富硒螺旋藻,观察其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富硒螺旋藻明显减轻小鼠肿瘤H22的重量,且富硒螺旋藻的活性强于同等剂量的普通螺旋藻和相同硒含量的亚硒酸钠.结论:富硒螺旋藻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同等剂量的普通螺旋藻和相同硒含量的亚硒酸钠相比较,富硒螺旋藻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激酶分离提纯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工业化放大生产螺旋藻激酶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后续的酶学性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配制螺旋藻激酶粗酶液,通过离心沉淀,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凝胶层析来分离提纯螺旋藻激酶,最后用SDS-PAGE电泳法验证螺旋藻激酶纯度,测定分子量.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了较纯的蛋白,酶回收率达到42.3%,纯化倍数达到6.1.所得螺旋藻激酶的分子量为40 KD.结论 初步探索出较为优化的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最近,江西省水新县在2003年引进新大泽生物工程公司创办约34hm^2螺旋藻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引进江西三禾螺旋藻公司等两家企业投资螺旋藻产业,基地总面积达87hm^2,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螺旋藻养殖基地。基地目前年产螺旋藻干粉800多t,总产值达5000万元,目前正在着手引进螺旋藻片剂、胶囊生产企业,逐步形成“养殖一加工”新兴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螺旋藻激酶(SPK) 对大鼠动静脉环路血栓的溶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静脉环路血栓模型, 通过称取血栓重量来测定螺旋藻激酶的溶栓作用;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浆,测定螺旋藻激酶对血浆D二聚体、TPA含量的影响.结果 螺旋藻激酶使动静脉环路血栓干、湿重明显减轻,高、低剂量螺旋藻激酶使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高剂量螺旋藻激酶使TP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螺旋藻蛋白激酶能抑制血栓形成, 激活纤溶活性,具有较好溶栓效力.  相似文献   

16.
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钝顶螺旋藻多糖是从原核生物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增强免疫等作用,综合近几年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其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肿瘤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并针对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方面进行了作用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天然螺旋藻经国家科委、中科院、云南省等部门“七五”、“八五”连续10年的科研攻关,正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开发前景。以高新技术企业云南施普瑞公司为龙头的螺旋藻新产业雏形初具,我国对螺旋藻的研究开发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科学家1985年在云南程海湖首次发现天然螺旋藻后,科研开发进入了新阶段。经10余年的努力,目前,全国螺旋藻生产、加工、科研、经营企业达30多家。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研制出了具有高附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云南钝顶螺旋藻片中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并筛选出云南钝顶螺旋藻多糖脱色、脱蛋白的最佳方法.方法 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提取云南钝顶螺旋藻片中多糖的方法,以提取多糖物质多糖损失率、蛋白质去除率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不同实验方法对多糖脱蛋白、脱色的影响.结果 云南钝顶螺旋藻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提温度为80℃,水提时间2 h,固液比1:15,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18%,水提温度和固液比是影响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三氯乙酸脱蛋白法为云南钝顶螺旋藻片多糖脱蛋白的最佳方法,活性炭脱色法对云南钝顶螺旋藻多糖片的脱色效果优于过氧化氢脱色法.结论 云南钝顶螺旋藻片粗多糖的纯化,脱色与脱蛋白方法的优化为进一步研究云南钝顶螺旋藻片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螺旋藻是什么? 螺旋藻(Spirulna)是一类低等水生藻类植物,其外观为蓝绿色,显微镜观察为螺旋状,因而得其名。螺旋藻是一种碱性的营养食品,它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组成比较均衡,其中蛋白质含量是目前已知所有天然植物中含量最高的,约占干重的60%~70%。在非洲的乍得湖(Lake Chad)和墨西哥的特世可可湖(Texcoco)畔,  相似文献   

20.
螺旋藻多糖体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体外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活性和脾细胞分泌IL-2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定螺旋藻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活性,ELISA法测定螺旋藻多糖对脾细胞分泌IL-2的影响.结果:螺旋藻多糖可促进ConA诱导的体外小鼠淋巴细胞转化,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PSP对正常小鼠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抑制率由58.7%降低至14.92%~30.09%.ConA及不同浓度的螺旋藻多糖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IL-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ConA的刺激作用强于螺旋藻多糖,呈时间依赖性.结论: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