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念虎 《中国骨伤》2007,20(5):302-30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是否可以抑制兔滑膜细胞分泌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方法:制作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并培养兔滑膜细胞,并鉴定、传代。实验分含空白血清对照组、含10%西乐葆血清组、含5%、10%、20%中药血清组等5组。以西乐葆含药血清作为对照,将不同浓度的中西药血清加入培养传代的第3代滑膜细胞,继续培养。观察药物对滑膜细胞分泌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具有和西乐葆含药血清类似的抑制滑膜细胞分泌TNF-α、IL-1β的作用,其抑制TNF-α分泌的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增强。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抑制滑膜细胞分泌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对BMSCs膜内成骨中Wnt通路的作用。{方法 BMSC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膜内成骨诱导分化,ELISA法检测上清液ALP、BGP,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DKK-1和β-catenin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对BMSCs能促进BMSCs成骨分化中DKK-1蛋白和mRNA表达,抑制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对成骨能力无影响。结论补肾强督方能调节BMSCs细胞成骨分化中Wnt通路,可能具有抑制AS骨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 36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激活蛋白 1(AP 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血清。将培养好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 364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含雷公藤多苷血清组和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组,培养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IL 17和TNF α(均为10 μg·L-1)共同孵育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法(EMSA)检测各组细胞核蛋白提取物AP 1 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 1 DNA结合活性显著增高(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含雷公藤多苷血清组、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组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 1 DNA结合活性均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穿山龙总皂苷血清可以抑制VEGF mRNA表达水平及AP 1 DNA结合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AP 1来调控血管新生关键因子VEGF产生,进而抑制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L-6R抗体对PMMA骨水泥介导的滑膜成纤维细胞MMP-1和MMP-3、VEGF和PDGF 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 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获取滑膜组织消化并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对滑膜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染色对滑膜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根据加入不同培养物,实验分为3组:PMMA组:75μg/mL PMMA骨水泥颗粒;IL-6R抗体组:10 ng/mL IL6R抗体+75μg/mL PMMA骨水泥颗粒;空白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IL-6R抗体、PMMA对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MMP-1、MMP-3、VEGF和PDGF mRNA 表达.结果 原代滑膜细胞贴壁后,初期为短梭形.连续3次传代后,95%以上细胞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SABC法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上述成纤维样细胞抗CD68抗体阴性,抗vimentin抗体呈棕黄色,为阳性反应.CCK-8检测显示:与PMM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IL-6R抗体组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P<0.01);而空白对照组与PMMA组间吸光度(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FQ-PCR 检测发现:与PMM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IL-6R抗体组中MMP-1和MMP-3、VEGF和PDGF mRNA 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PMMA组中MMP-1和MMP-3、VEGF和PDGF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IL-6R抗体能显著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MMP-1和MMP-3、VEGF和PDGF mRNA的表达,为生物制剂预防和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为空白血清组、5%、10%、20%、30%浓度含药血清组及传统诱导组,分别对各组大鼠BMSCs进行成骨诱导。4周后进行茜素红染色镜下观察各组红色钙结节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各组BGP、Runx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Real-Time PCR检测各组中BGP、Run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各组B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的形态变化各有特点,茜素红染色后镜下观察,红色钙结节数量随含药血清浓度增加而增加,并且浓度为20%时钙结节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1);BGP、Runx2的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在20%浓度含药血清组达最高,且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能通过BGP、Runx2的转录与表达促进大鼠BMSCs成骨分化,且在20%浓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s)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BMSCs)细胞活性及分化、矿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将ROBs和r BMSCs分为5%、10%、15%、20%、25%浓度含药血清组、无药血清组及传统诱导组,分别对各组ROBs和r BMSCs进行成骨诱导。MTT法检测ROBs和r BMSCs细胞的增殖情况;用试剂盒检测ROBs和r BMS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形成。结果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与空白无药血清组、传统诱导组相比,均不同程度地促进ROBs和r BMSCs的增殖,使ALP活性提高,增加钙化结节数量和面积。其中含药血清浓度为20%时促进ROBs增殖分化作用最佳,浓度为10%时促进r BMSCs增殖分化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浓度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均能够促进ROBs和r BMSCs的成骨增殖、分化和矿化,分别在浓度为20%和10%时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通过Trb3调节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BMSCs)成骨/成脂分化。方法 不同浓度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干预hBMSCs,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hBMSCs成骨分化,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分化。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成脂标志物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Trb3蛋白和基因表达。Trb3 siRNA转染hBMSCs后通过Western blot观察成骨成脂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以浓度依赖性促进hBMSCs增殖。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增强hBMSCs中ALP活性及矿化结节,上调Runx2、Osterix蛋白表达并抑制PPARγ、FABP4蛋白表达和脂质积累。机制研究发现,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促进Trb3表达,当内源性Trb3敲低时,逆转了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促进成骨分化抑制脂肪分化的作用。结论 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通过Trb3以牺牲脂肪分化为代价,促进hBMSCs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苦参碱含药血清对大鼠肝干细胞系WBF-344细胞的增殖及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苦参碱含药血清对WBF-344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苦参碱含药血清对WBF-344细胞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5%、10%、20%浓度的苦参碱含药血清作用于WBF-344细胞24 h、48 h、72 h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正常培养WB-F344细胞有少量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肝癌前病变模型组血清培养后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苦参碱含药血清培养后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血清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 结论肝癌前病变模型组血清可能具有诱导WBF-344细胞向肝癌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苦参碱含药血清可逆转此作用,以上作用与调节Notch1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凋亡率及RANK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破骨前体细胞系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分别用温阳补肾方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和生理盐水血清干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ANK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温阳补肾方含药血清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P=0.000),降低破骨细胞RANK蛋白的表达(P=0.000)。结论:温阳补肾方含药血清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温阳补肾方高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调控lncRNA NEAT1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只2月龄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未接受干预,电针组大鼠予以电针干预,分别制备空白对照组、电针组血清。予以连续酶消化法获取3周龄SD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定;再将6孔板中已培养的滑膜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成纤维细胞。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予以空白对照组血清干预,模型对照组成纤维细胞予以含10 ng·m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空白对照组血清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致炎,电针组成纤维细胞予以含10 ng·mL-1 IL-1β的电针组血清干预。Real-time PCR检测各组滑膜成纤维细胞中lncRNA NEAT1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滑膜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含量。结果:经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后,大鼠滑膜成纤维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观察益肾化瘀方含药血清对NRK52E转分化过程中TGF-β_1、BMP-7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TGF-β_1诱导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RT-PCR法,观察空白对照组、TGF-β_1刺激组、益肾化瘀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缬沙坦含药血清组6组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TGF-β_1mRNA、BMP-7mRNA的表达。结果:NRK52E细胞经TGF-β_1刺激48 h后,失去原有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拉长增大呈梭形,细胞间隙也增宽。而与益肾化瘀方含药血清共同作用后,细胞形态有所修复,梭形改变减轻,并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渐趋向于正常形态。而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益肾化瘀方含药血清与TGF-β_1共刺激48 h后,呈现剂量依赖方式上调BMP-7mRNA表达,而TGF-β_1mRNA的表达则有所下降,并表现出与缬沙坦对BMP-7和TGF-β_1相互调控的高度一致性。结论:益肾化瘀方含药血清通过在基因水平抑制TGF-β_1mRNA表达,并以剂量依赖方式上调BMP-7mRNA表达,而显示出对NRK52E细胞转分化过程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炎定方对一氧化氮抑制离体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中医药补肾益气行血法保护软骨细胞的作用途径.[方法]髋关节炎行关节置换术中获取离体股骨头关节软骨,行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传代,通过设立空白血清对照组,IL-1组、IL-1加NAME组、补肾益气行血法中药骨炎定方含药血清组加入传代软骨细胞,采用MTT法于不同时间测定软骨细胞增殖影响,并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检测对软骨细胞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Ⅱ型胶原mRNA的影响.[结果]骨炎定方含药血清组在不同时间段均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和对照组相比,3组(IL-1组、IL-1加NAME组、IL-1+骨炎定方含药血清组)均明显了增加iNOS mRNA的表达,但加入NAME组及骨炎定方含药血清组和IL-1组相比,可以抑制iNOS mRNA的表达,和IL-1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和IL-1组相比,3组(对照组、IL-1加NAME组、IL-1+骨炎定方含药血清组)均明显增加了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但各组间无差异(P〉0.05).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显示:关节软骨细胞几乎不产生NO,但在IL-1刺激下可产生NO,而加入NO合酶抑制剂NAME后,可部分抑制NO产生,骨炎定方含药血清组也显示出可以部分抑制NO的产生,其作用与NO合酶抑制剂NAME统计学处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炎定方可以促进人软骨细胞增殖、能抑制iNOS的表达,增加Ⅱ型胶原的表达,这种作用与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得出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可能是中医药补肾益气行血法保护软骨细胞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茜素红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的矿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分化基因Runx2、OC、Bmp2、Col1a1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S期细胞比率和细胞增殖指数,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中高剂量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组能明显提高MC3T3-E1细胞ALP活性(P0.01)和钙化能力(P0.01),促进Runx2、OC、Bmp2、Col1a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能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并通过上调骨形成相关基因Runx2、OC、BMP2、Col1a1的表达水平,提高MC3T3-E1细胞的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对体外高磷刺激下A7r5细胞钙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Na H2PO4高磷溶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进行刺激,建立体外血管钙化模型。制备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分别按含药血清在体外培养基中所占比例5%、10%、20%设立补肾活血含药血清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进行体外干预10 d。实验结束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细胞钙化情况,分别在实验第2、4、6、8、10天观察细胞层钙含量及ALP活性,实验第3、6、10天观察细胞VSMCs标记蛋白α-SMA蛋白及成骨细胞标记蛋白ALP蛋白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第10天经茜素红特殊染色,高磷模型组出现明显的钙化结节;同时,细胞钙含量及ALP活性均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α-SMA蛋白表达下调,ALP蛋白表达上调。(2)与高磷模型组比较,第10天经茜素红特殊染色,含药血清低剂量组细胞形态改善不明显,中、高剂量组红色颗粒物明显减少,正常形态细胞数目较多;含药血清组细胞钙含量、ALP活性下降,α-SMA蛋白表达上调,ALP蛋白表达下调。结论:补肾活血含药血清能够减轻高磷所诱导的A7r5细胞钙化及细胞层钙沉积、ALP活性的升高,下调ALP蛋白表达,上调α-SMA蛋白表达,抑制VSMCs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对体外高磷刺激下A7r5细胞钙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Na H2PO4高磷溶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进行刺激,建立体外血管钙化模型。制备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分别按含药血清在体外培养基中所占比例5%、10%、20%设立补肾活血含药血清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进行体外干预10 d。实验结束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细胞钙化情况,分别在实验第2、4、6、8、10天观察细胞层钙含量及ALP活性,实验第3、6、10天观察细胞VSMCs标记蛋白α-SMA蛋白及成骨细胞标记蛋白ALP蛋白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第10天经茜素红特殊染色,高磷模型组出现明显的钙化结节;同时,细胞钙含量及ALP活性均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α-SMA蛋白表达下调,ALP蛋白表达上调。(2)与高磷模型组比较,第10天经茜素红特殊染色,含药血清低剂量组细胞形态改善不明显,中、高剂量组红色颗粒物明显减少,正常形态细胞数目较多;含药血清组细胞钙含量、ALP活性下降,α-SMA蛋白表达上调,ALP蛋白表达下调。结论:补肾活血含药血清能够减轻高磷所诱导的A7r5细胞钙化及细胞层钙沉积、ALP活性的升高,下调ALP蛋白表达,上调α-SMA蛋白表达,抑制VSMCs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 FRP1)基因构建沉默及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结合补肾方药含药血清,观察其对大鼠骨肉瘤细胞(UMR106细胞)增殖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s FRP1沉默及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补肾方药含药血清,将培养好的UMR106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空病毒组、含药血清+空病毒组、空白血清+SFRP1沉默组、含药血清+SFRP1沉默组、空白血清+SFRP1过表达组、含药血清+SFRP1过表达组6组,根据组别不同进行干预,并观察细胞增殖及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空病毒组比较,含药血清+空病毒组、空白血清+SFRP1沉默组、含药血清+SFRP1沉默组的细胞增殖、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空白血清+SFRP1过表达组、含药血清+SFRP1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活性、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其中含药血清+SFRP1沉默组、空白血清+SFRP1过表达组变化最明显。结论沉默s FRP1、补肾方药含药血清可提高UMR106细胞增殖以及β-catenin表达,尤以两者同时干预时的作用最强,而过表达s FRP1则降低UMR106细胞增殖活性,补肾方药含药血清某种程度上可抑制s FRP1的过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胎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30只,随机分为阿胶强骨口服液,雌激素,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7d后,制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含药血清。将新生SD大鼠分离的颅骨成骨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消化传代,取二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培养细胞被分为5组,分别加同体积药液,对照组仅加培养液,继续培养。采用MTT比色分析、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渗入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用放免法测定细胞内BGP含量,RT-PCR测定胎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成骨细胞OPG基因mRNA表达在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100ml/L时最强,与雌激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成骨细胞RANKL基因mRNA表达在1000ml/L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与雌激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胶强骨口服液可在细胞水平上促进骨的合成代谢及前成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分子水平上调节 OPG/RANKL表达而治疗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究强骨饮调节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影响成骨细胞分化的内在机制。方法制备强骨饮含药血清,构建破骨分化和成骨分化模型。设置对照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共同干预破骨细胞分化,找到最佳含药血清浓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外泌体释放情况。将两组外泌体加入成骨分化模型中,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测量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骨桥蛋白(OPN)、骨钙素(OCN)表达情况。最后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强骨饮干预下破骨分化的β环状蛋白表达以及外泌体作用成骨分化的β环状蛋白表达。结果细胞染色显示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TRAP活性。在两组破骨分化模型外泌体中均表达CD9、CD63、CD81蛋白。在两组外泌体干预下,ALP、Runx2、OPN和OCN的表达较对照组均降低,但含药血清组中成骨因子表达较对照血清组增加。两组成骨分化模型在外泌体干预下β环状蛋白检测较对照组均减少,但含药血清组β环状蛋白较对照血清组增加。含药血清组破骨细胞检测β环状蛋白较对照血清组增加。结论强骨饮可抑制破骨分化,改善破骨来源外泌体对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破骨来源外泌体可能传递miRNA作用wnt/β-catenin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去甲斑蝥素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抗癌作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an YZ  Zhao ZM  Fu JY  Chen CQ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9):618-622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在建立裸鼠胆囊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肿瘤增殖、侵袭、转移体内干预实验,实验分空白对照、氟尿嘧啶、NCTD、NCTD+氟尿嘧啶4组。6周末应用链霉素亲和生物素复合物(SABC)法检测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p27、Bcl-2蛋白,逆转录PCR(RT-PCR)检测PCNA、cyclin D1、p27、Bcl-2、Bax、存活素(Survivin)基因mRNA。HE染色观察瘤周癌细胞浸润、侵袭,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转移瘤结节,并采用SABC和RT-PCR检测nm23、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2)蛋白和mRNA。结果 NCTD组增殖相关PCNA、Ki-67、cyclin D1蛋白表达下降,p27蛋白表达上升;PCNA mRNA、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p27 mRNA表达增高。NCTD组凋亡相关Bcl-2蛋白表达下降;Bcl-2 mRNA、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Bax mRNA表达增高。NCTD显著减少荷瘤鼠移植瘤的瘤周癌细胞浸润和肺转移结节(P〈0.01);NCTD组转移相关MMP2蛋白表达下降,nm23、TIMP2蛋白表达上升;nm23-H,mRNA、TIMP2 mRNA表达增高。结论 NCTD抑制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NCTD干扰胆囊癌移植瘤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止细胞迁移运动,以及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基质溶解和转移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土鳖虫对激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树强  于涛  齐振熙 《中国骨伤》2010,23(12):921-924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及土鳖虫防治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3代BMS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抑制其成骨分化。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在诱导成脂的同时给予土鳖虫含药血清干预。检测干预6d后各组细胞内成骨标志物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土鳖虫含药血清可逆转激素诱导下的BMSCs内碱性磷酸酶含量,骨钙素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均降低。结论:土鳖虫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不仅是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同时还与其抑制激素诱导下的BMSCs成骨分化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