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白细胞数动态变化及其对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②方法检测47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白细胞数,探讨白细胞数变化与病死率的关系。③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无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住院死亡组3次测定的WBC计数显著高于住院生存组,白细胞持续升高组病死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④结论白细胞测定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和预后判定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明确白细胞急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对98例脑梗塞,60例脑出血热,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60名健康对照周围血白细胞数进行检测。同时将患者分成高白细胞组和正常白细胞组,以患者在起病后1月内生存或死亡作为判断预后指标。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白细胞数较对照组增高,高白细胞组死亡率明显于高于正常白细胞组,白细胞数增高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有关。结论:白细胞数增高可能  相似文献   

3.
江玲 《吉林医学》2010,(33):5954-5956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与白细胞数、血糖值的关系。方法:将376例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据入院时按白细胞计数的不同、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尿病病史等分组,并对其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于正常血糖组(均为P〈0.01);高白细胞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同时发现高白细胞组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数、血糖值可作为估计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5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7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WBC计数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外周血WBC计数还与预后呈等级正相关,发病4周后,病例组中WBC正常组有效率(显著进步+进步)明显高于WBC增高组,而无变化者病死率明显低于WBC增高组(均P〈0.05)。结论WBC计数是临床评价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抗生素对比对合并白细胞升高的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感染性合并白细胞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包括常规治疗组,抗生素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1个月的白细胞计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结果:抗生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白细胞计数及NIHSS评分变化无明显差异,依达拉奉组与常规组及抗生素组相比白细胞计数变化无明显差异,而NIHSS评分变化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非感染性白细胞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抗生素应用无益,而自由基清除剂可改善患者预后,比如依达拉奉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50例和正常血尿酸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预后。结果:高血尿酸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显著重于正常血尿酸组(P<0.05);高血尿酸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伴发高血尿酸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血尿酸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监测血尿酸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2组,高血糖组42例,正常血糖组32例,入院第1、7、14、30天根据其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评分。结果高血糖组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治疗效果较正常血糖组差。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大,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梗死发病早期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117例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的血糖值,并观察其与病情严重程度(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增高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血糖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脑梗死早期血糖值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云  那开宪 《中国医刊》2001,36(6):18-19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在急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例脑梗死、100例脑出血及10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进行检测,将病人分为WBC增高组和WBC正常组,以起病后一个月内生存或死亡作为判断预后指标,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WBC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脑出血量越大及脑梗死范围越大,WBC计数直蒿,WBC增高组死亡率明显高于WBC正常组,结论 急性脑卒中病人WBC计数增高与病变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关系。②方法选取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为观察组,检测入院24小时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的相关性;分别对观察组病例入院第1天及第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与入院时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③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尿酸异常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且前者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也较重(P<0.01)。④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参与了其发病机制,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80例脑梗塞急性期(7天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动态观察,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现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及第3天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0.01)。第7天,脑梗塞面积大、病情重者仍显著升高(P<0.01),病情较轻者已基本回复正常(P>0.05)。再次证实白细胞计数与脑梗塞面积呈正相关(r=0.43,P<0.01)。提示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进行外用血白细胞数动态观察有利于了解病情程度及其变化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将97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病史和入院3天内血糖测定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和非糖尿病血糖正常组。前二组又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轻度升高和血糖显著升高两种,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脑CT改变及预后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无论是糖尿病或是应激性高血糖引起的显著血糖升高者,均可使临床症状和肢体瘫痪加重,大面积梗塞和严重并发症增多,脑机能恢复不良和病死率增高;而糖尿病组和轻度血糖升高者仅造成病死率增高和脑机能恢复不良。提示血糖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周围血WBC计数与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8例急性初发脑梗死患者分别在发病48 h内、第7 d、第14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2水平和周围血WBC计数,并与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MMP-2水平、周围血WBC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MMP-2水平以第7 d时增高最明显(P〈0.05),周围血WBC计数在病程48 h内增高最明显(P〈0.05),二者与梗死体积大小、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且二者呈直线正相关(r=0.628,P〈0.05)。结论:脑梗死伴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MMP-2、WBC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成正相关。早期检测血清MMP-2、周围血WBC水平可帮助判断脑梗死病灶大小、病情轻重、估计预后,降低二者水平可能为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54-57
目的分析血清P选择素(CD62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观察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72例、重度组36例,根据脑梗死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86例与预后不良组64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各组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例数及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三组间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在三组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以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因变量,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呈明显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62P、HMGB1、IM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呈明显高水平,三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脑横死患者神经元损伤程度,并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于脑卒中发病后次日晨抽静脉血查外周血白细胞,研究脑卒中急性期周围白细胞增高与卒中类型、病灶大小、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脑出血组外周血白细胞(WBC)增高比脑梗死组更为明显(P<0.001),外周血WBC数目与脑卒中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病灶大小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外周血WBC增高越明显,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结果显示脑卒中急性期外周WBC明显增高,提示病情重、疗效差,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变化,评价S-100b与NSE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S-100b及NSE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NSE浓度在起病第1、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3天达峰值。脑梗死组患者血浆S-lOOb浓度明显升高,36小时达到峰值。血浆NSE与S-100b含量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临床疗效越差血浆NSE含量越高(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SE与S-100b含量升高,且随病程发展不同时期升高的程度不同,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NSE与S-100b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及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梗死灶直径分为大面积组和小面积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急性期)和病后14天(恢复期)进行血清铁蛋白和神经元烯醇化酶测定,同时选择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比较脑梗死患者与健康者SF和NSE 水平变化、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SF和NSE水平变化以及不同梗死面积SF和NSE水平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SF和NSE 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SF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SF、NSE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5)。 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SF和NSE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32-13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在人院后测定心肌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心肌酶显著升高(P〈0.01);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9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占81.7%),主要表现为心室复极异常、心律失常及类心梗样改变。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常见,异常心电图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死亡率,以室性心律失常及类心梗样改变死亡率最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异常提示有心肌损害,常系脑心综合征所致,两者的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6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24h内血清CRP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同时将脑梗死患者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为轻、中、重三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清CR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重型组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含量高于轻、中型组。结论CRP参与了脑梗死炎症反应的过程,CRP水平测定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