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量化康复训练对胫腓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 0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量化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American Hospital of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巴氏(Barthel)指数、膝关节屈曲角度、伸直受限角度以及关节活动范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SS、Lysholm、Barthel指数、膝关节屈曲角度及关节活动范围均较对照组高,伸直受限角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量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胫腓骨平台骨折术后,可以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粘连对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106例膝关节粘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手法松解治疗)和观察组(53例,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伸直受限角度、屈曲角度、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随访6~10个月,平均(8.14±1.57)个月,期间对照组脱落6例,观察组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伸直受限角度、屈曲角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伸直受限角度均缩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屈曲角度均扩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粘连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粘连松解法合中药外敷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功能锻炼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粘连松解法合中药外敷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屈曲伸直角度、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肌力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结果 2组治疗后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关节肌力评分、HSS膝关节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伸直角度和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粘连松解法合中药外敷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可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促进肌力恢复,提高关节总体功能,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对照组给予西医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运动疗法、中成药口服),1次/d,共治疗20次,以VAS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肌力、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等指标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58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得到改善,治疗均有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VAS,ADL及H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伸直受限角度及肌力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在改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优于西医Maitland关节松动手术组,体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后倾截骨角度对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选取70例在该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观察组患者(n=35例)胫骨后倾截骨角度为5°,对照组患者(n=35例)胫骨后倾截骨角度为0°,经过治疗后探析不同角度对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胫骨角、胫骨后倾角度、膝关节线高度以及膝关节最大伸直和屈曲角度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83.2±6.9)分优于对照组(71.4±5.1)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后倾截骨角度为5°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对胫骨骨折不愈合关节功能改善、骨痂评分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采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健骨促愈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骨痂评分,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有助于上调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植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共11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分别采用髓内钉固定植骨术单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断续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植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可有效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提高膝关节功能,并有助于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活血止痛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术后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研究组29例术后给予活血止痛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止痛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骨代谢,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屈膝位固定联合关节训练的疗效。方法: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用伸直位结合关节训练,观察组术后用早期屈膝位固定联合关节训练。结果: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屈膝位固定联合关节训练能显著改善膝关节肿胀,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白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VAS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屈曲度与伸直度变化情况,血清IL-6和IL-1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以及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治疗后HSS膝关节功能恢复各维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较对照组患者的82.05%显著提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功能、活动范围、肌力、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傅秀珍  陈红云  陈梦丽 《新中医》2017,49(8):139-141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行UKA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拍打涌泉穴、四子散热熨及消肿止痛膏贴敷。观察2组不同时间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大腿腿围的变化,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和最大伸直角度。结果:术后24、48、72 h,观察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术后48、72 h,观察组的大腿腿围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0.01)。术后第5天,观察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1),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小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第7天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UKA术后患者,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屈曲度与伸直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分别为(120.4±17.9)%、(-3.1±0.8)%,均高于对照组的(92.5±5.9)%、(-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疗效及对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MP-7、IGF-1、b FGF、TGF-β1水平及膝关节僵直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关节僵直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局部症状体征,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膝关节僵直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韩佳秀  刘泽生  李通 《河北中医》2023,(11):1845-1848
目的 观察关节痛外洗方配合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美洛昔康口服联合制动,治疗组30例予关节痛外洗方配合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痛外洗方配合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活血消肿汤联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活血消肿汤联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48例,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及膝关节屈曲度、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活血消肿汤联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应用于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治疗中,可显著缓解膝关节肿胀,增加屈曲度,减轻疼痛感,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联合脉冲磁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抽取84例该院自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用脉冲磁疗治疗,观察组42例用康复训练联合脉冲磁疗治疗,对比疼痛程度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伸直度及屈曲度、治疗疗总有效率。结果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伸直度及屈曲度、治疗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脉冲磁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既可缓解疼痛感、提高Lysholm膝关节评分,又能改善膝关节伸直度及屈曲度、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膝关节生理性后外侧旋转松弛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13例在2010年至2016年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根据膝关节屈曲90°位时胫骨外旋的角度分成3组。组1为<40°,组2为40°~50°,组3为≥50°.韧带稳定性的评估分别由Lanchman试验、轴移试验以及KT-2000arthrometer试验评价。膝关节功能由Lysholm评分量表及国际膝关节功能委员会(IKDC)评分量表评分。临床效果由患者术前评分与术后24个月后评分结果比较评价。结果:膝关节术后关节错动在不同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Post hoc检测证实,与组1、组2比较组3中膝关节前移度增加。膝关节外旋角度达到90°时,明显会影响膝关节向前轴移(r=0.428,P=0.007)。然而,它却对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有相反的影响,分别为(r=-0.146,P=0.015)和(r=-0.205,P=0.003)。结论:膝关节屈曲90°时胫骨外旋度对膝关节前叉重建术后关节稳定性及功能评分具有负面影响。在前叉重建术后的患者中,胫骨外旋角度≥50°的患者相比胫骨外旋角度<50°的患者具有较差的功能结果及较大的关节前移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术后恢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疼痛应激指标[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包括伸膝最大角度与屈膝最大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内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疼痛应激指标均高于手术前(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应激状态,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外治法配合功能训练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骨折后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熏洗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最大屈曲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P0.05);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均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功能训练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直,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