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ISR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机器人ISR组(50例)和腹腔镜ISR组(5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病理资料、术后肛门功能以及2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 与腹腔镜ISR组相比,机器人ISR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更短,排便频率、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以及2年DFS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ISR治疗低位直肠癌较腹腔镜ISR创伤更小,自主神经和肛门功能保护得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方法 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组(n=20例)和VATS组(n=36例),均经剑突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TS组有1例患者因无名静脉紧密粘连于胸腺和1例患者因胸腺与心包胸膜、左上肺紧密粘连转开胸手术。RATS组无中转开胸手术或延长手术切口长度的患者。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RATS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VATS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RATS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 vs 0.00%;P=0.525)。RATS组住院费用高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TS是治疗前纵隔病变安全可行的方法,相较于VATS,RATS对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有积极意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LLND。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观察组,68例)和超声刀组(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中期生存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引流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2天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尿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直肠癌LLND中的应用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SD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切除联合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4例)和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引导下经腹腔镜切除子宫瘢痕后重新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子宫下段肌层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均显著增厚(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CSD疗效确切,且手术操作更简易,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林梅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1,14(10):1019-1022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患者康复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廉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以及预后指标(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E2、AMH水平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76% vs 19.05%,P<0.05),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 vs 45.24%,P<0.05)。结论 卵巢囊肿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创伤小,能够满足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需求,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传统五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4例(传统五孔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五孔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相当,均安全、有效。其中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疼痛更轻,生存质量更高,但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因子宫良性疾病,施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腹腔镜组和单孔腹腔镜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视觉模拟(VAS)评分、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组术后1 d的VAS评分低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妇科子宫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中具有术后创口微创,疼痛感轻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对颈椎病患者在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手术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配合模式实施手术配合;观察组采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实施手术配合。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定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颈椎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对颈椎病患者在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手术配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90例2~7岁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使用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使用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麻醉,C组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记录麻醉前(T0)、肌注氯胺酮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三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及术中不良反应,观察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C组比较,T1、T3、T5的SBP和T5的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在T5时点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氯胺酮总用量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均少于C组,而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是安全的,且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时间短,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减少。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9~2016-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15例。采用CanpatrolTM 2代技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CTCs进行分型检测。术后随访22~33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TCs水平变化,术前各分型CTCs与疾病特征的关联性以及手术前后CTC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总CTCs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前混合型CTCs水平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术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间质型CTCs和上皮型CTC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型阴性组肿瘤直径≤3 cm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间质型阳性组(P<0.05)。术前总CTCs、混合型CTCs、上皮型CTCs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及肿瘤直径的关联性不显著(P>0.05)。3例术后CTCs阴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死亡;27例术后CTCs 阳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死亡4例,术后CTCs阴性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者(log-rank检验: χ2=6.553,P=0.031)。2例术前CTCs阴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死亡,28例术前CTCs阳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死亡4例,术前CTCs阴性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者(log-rank检验: χ2=5.245,P=0.027)。结论 外周血CTCs可用于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6.
17.
18.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