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嗓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金嗓口服液(黄芩、金银花、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金银花、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芩、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苷浓度在4~12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0.44%(n=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雅  廖勇 《医药导报》2007,26(8):0952-0954
目的制订洁肤康洗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成分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 等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黄芩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薄层图谱中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芩苷在3.2~12.8 μg·mL 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18%(n=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舒肝止痛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易于识别;黄芩苷在(0.3~1.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5%,RSD=1.4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肝止痛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消炎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朱晨  徐永庆 《天津药学》2005,17(5):10-12
目的:建立一个较为完善地控制消炎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作为定性指标;薄层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作为定量指标.结果:以阳性药物为对照,制剂中存在各单味药物的特征斑点;黄芩苷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9.20%,RSD=1.19%.结论:本标准可有效地控制消炎颗粒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定桃红接骨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处方中的三七、栀子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结果:黄芩苷在0.011 96~0.191 4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3%(RSD为0.89%).结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消痔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大黄、槐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痔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大黄、槐花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黄芩苷进样量在0.1002~1.603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98%。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消痔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芎菊上清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芎菊上清丸(大蜜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芷、菊花、栀五、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00496~0.248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6%,RSD=1.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芎菊上清丸(大蜜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熟地强筋浓缩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制剂中山药、茯苓、泽泻、续断中有专属性的粉末特征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马钱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马钱苷在2.048~204.80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5.2%,RSD为2.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熟地强筋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复方感清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连、栀子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黄芩苷在0.132~0.660μg内均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63%,RSD为1.86%。结论本法可有效控制复方感清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洪  文洪宇 《中国药业》2004,13(4):54-55
目的:建立黄花透渊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黄芩苷、绿原酸、苦参碱进行薄层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均无阴性干扰;含量测定的黄芩苷进样量在0.049 6~0.4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5.92%(RSD=1.2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张苏蘅  康阿龙  郭涛 《中国药师》2007,10(8):753-755
目的:建立白庀丸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川芎、当归、苦参、苍术进行定性鉴定;采用薄层扫描法对苦参中的氧化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观察,氧化苦参碱在0.4~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1%,RSD为2.6%(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洁阴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洁阴液中的黄柏、苦参、甲硝唑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甲硝唑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甲硝唑在80.32~401.6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76%(n=9),洁阴液中甲硝唑含量不得超过标示量的90.0%~110.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顺浓  郭建明 《中国药业》2008,17(12):44-45
目的制订复方血栓通滴丸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鉴别的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三七主要成分人参Rg1和人参Rn1的含量测定色谱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浓度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和99.66%,RSD分别为1.0%和0.6%(n=6)。结论该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复方血栓通滴丸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寒痹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方中当归和川芎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采用HPLC法对淫羊藿中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在10.15~81.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2%( RSD=1.34%)。结论本实验所用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寒痹丸的质量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复方颈康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颈康丸中黄芪、防己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法对复方颈康丸中特征性成分青藤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芪、防己薄层鉴别斑点清晰,无干扰.青藤碱在0.4-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07X+1.0185,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为1.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补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主要药材黄柏、山茱萸、生甘草分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95%。结论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补肾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舒肝调气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祝小静 《天津药学》2010,22(6):15-18
目的:建立舒肝调气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香附、木香、厚朴及厚朴花、牡丹皮、延胡索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9∶8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含量测定中橙皮苷进样量在0.099 84~2.4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为1.25%(n=6)。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十八味诃子利尿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合禄  庄肃农  齐静 《齐鲁药事》2010,29(4):213-215
目的建立十八味诃子利尿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本品中的小檗皮、姜黄进行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对本品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图中可检出小檗皮、姜黄;盐酸小檗碱在14.88~74.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1.48%。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十八味诃子利尿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益肾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有效控制益肾丸的质量。探索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的君药进行定性鉴别,用甲醇提取、乙醚洗涤、正丁醇萃取,氢氧化钾洗涤法制备样品,以正丁醇=醋酸异戊酯-水(4:1:5)上层液为展开剂,单波长线性薄层扫描法,检测波长为515nm,对益肾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标准曲线r=0.9993,重现性RSD=1.47%-1.91%,精密度RSD=3.95%-5.50%,益肾丸中黄芪甲苷含量0.061mg/g,RSD=4.22%,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5.23%,RSD=1.2%(n=6),本文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占一 《海峡药学》2009,21(6):64-65
目的建立万太丹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紫草、槐花、金银花、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紫草、槐花、金银花、丹参,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以用于万太丹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