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惠娥  李宪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521-352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护理过程中2例发生肺部感染,占3.8%,其中绿脓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各1例。1例在气管切开14 d因呛咳甲状腺一小动脉破裂出血,经及时结扎而止血。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270例常规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2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8.15%:出血12例,皮下气肿4例,呼吸困难3例,呼吸骤停1例,术后脱管1例,食管损伤1例。结论:常规气管切开术可有各种并发症,并发症多为出血。术前评估患者情况及手术难易程度、术中认真操作及术后精心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春雷 《吉林医学》2014,(24):5407-5408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行气管切开手术42例,其中1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对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例并发症患者中出血4例、皮下气肿3例、脱管2例、气管食管瘘1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8例患者为单一并发症)。同时针对性地对其给予处理,治愈率为92.31%。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由多种原因造成,合理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并发症的有效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和恢复患者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  樊凤莲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05-20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护理过程中2例发生肺部感染,占3.8%,其中绿脓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各1例。1例在气管切开14d因呛咳甲状腺-小动脉破裂出血,经及时结扎而止血。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56例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在较短时间(5~20min)内顺利完成,出血5~15ml,平均1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无严重感染。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加强气道管理和切口部位护理对于缩短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时间,减小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在ICU危重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行气管切开的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经皮气管切开组(79例)和传统气管切开组(65例)的临床症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伤口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和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气管切开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气管切开组,切口明显小于传统气管切开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气管切开组(P<0.05);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切口溢痰、术后出血、套管脱出、气管塌陷、肉芽/疤痕形成和切口愈合时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气管切开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适合于ICU的危重患者,能够完全替代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以防治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对63例因各种咽喉疾病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63例气管切开患者主要并发症为支气管及肺部感染(9.5%),切口感染(7.9%),气管阻塞(4.8%),出血(4.8%),皮下气肿(3.2%),纵隔气肿和气胸(1.6%)。对以上并发症分析了发生原因,并介绍了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对21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同时加强一般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吸痰护理、气道湿化、套管护理、气囊护理、拔管护理、鼻饲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结果: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植物人1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昏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83例昏迷的气管切开患者行病房管理、体位、吸痰、气管套管和气囊护理等.结果 83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未发生脱管、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冯妍   《中国医学工程》2012,(6):170+172-170,172
探讨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昏迷的气管切开患者行病房管理、体位、吸痰、气管套管和气囊护理等。结果 83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未发生脱管、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气管切开术后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行气管切开对并发症率的价值。方法2018年5月30日—2019年5月30日,我院共收治7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以住院号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不采取气管切开,研究组术后采取气管切开,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创口出血、感染、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气管切开,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方法:通过对4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4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细致合理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总结4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护理过程中1例发生肺部感染,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结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对行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特殊护理,对照组为普通护理,观察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68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特殊的体位护理等,可以很好地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避免损伤气管周围的组织引起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要点,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对3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的套管护理、吸痰护理、气管切口护理、拔管前护理等措施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3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痊愈31例,放弃4例,死亡2例,3例继发肺部感染,其余34例无套管阻塞、气道狭窄、脱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合理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碧红 《吉林医学》2015,(5):981-98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措施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上需要气管切开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喉癌、喉血管瘤5例,喉外伤2例,急性喉炎、会咽炎3例,重性哮喘4例,重型颅脑损伤4例,其他呼吸道梗阻患者7例。结果:25例患者住院期间均呼吸道通畅,无感染、出血,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及气胸,伤口均Ⅰ期愈合治愈。结论:气管切开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术后患者人工气道采取综合护理,对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508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例患者带管出院;成功拔管出院268例;因原发病死亡209例;切开术后并发症死亡11例,包括术中死亡2例。结论: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出现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套管的选择有关,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手术切除咽喉部肿瘤前实施选择性横行、低位气管切开术,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37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咽喉肿瘤患者实施术前横切口低位气管切开术,并对气管切开的并发症进行了观察。结呆所有患者无术后出血、拔管困难、瘘口不愈、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术式具有出血少、不易感染、疤痕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接气管切开89例,术中发生窒息2例,呼吸心跳骤停5例,术后出血6例,颈部皮下气肿3例;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54例,无术中窒息、呼吸心跳骤停、术后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1年,术后气管套管脱出2例,122例均成功拔管,21例因原发病未治愈或加重致全身器官衰竭或放弃治疗而死亡,均与气管切开无关。结论:气管切开术是抢救严重呼吸困难及管理昏迷患者呼吸道的一种好方法,必须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必要时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20.
杨金菊 《吉林医学》2011,(11):2255-2256
目的:通过报告24例颈椎前后路切开手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总结对该类患者手术后正确的护理,以保证手术成功,解除患者痛苦。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前路手术患者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后路手术患者进行俯卧位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脊髓水肿,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注意有无出血,脑脊液漏,喉返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3例术后出现脑背液漏,2例切口血肿,经处理后均于2周内痊愈。结论:前后路切开手术治疗颈椎病,固定疗效确切,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痛苦,而做好手术前后系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