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2013年度松岗辖区企业作业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超标情况进行分析,为超标作业场所整改提供依据。方法以松岗辖区2013年度化学有害因素超标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超标的危害项目、超标岗位、超标浓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正己烷、粉尘仍为本街道主要超标的化学有害因素,且具有一定的岗位特性:印刷岗位以甲苯和二甲苯超标为主;清洁和擦拭岗位以正己烷超标为主;电镀工艺中的超声波清洗岗位以三氯乙烯浓度超标为主;裁切、打磨和抛光岗位以总粉尘浓度超标为主。结论改善工艺、加强局部抽风排毒设施和作业场所通风情况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是降低作业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浓度的有效措施,此外加强职业卫生"三同时"政策落实可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某印刷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对该印刷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正己烷、二甲苯、正庚烷、噪声、粉尘等。检测7个岗位的化学毒物浓度,合格率为85.71%;噪声强度测定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检测粉尘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但是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识别、明确天津市某注塑加工企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现场调查法以及现场检测法.结果 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树脂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环己酮、正己烷、苯乙烯、丙烯腈、树脂粉尘、噪声等.对生产车间存在的粉尘、化学毒物、噪声进行检测.粉尘合格率100%,化学毒物有1个岗位正己烷超标,其他岗位均合格,合格率为93.75%(15/16);噪声有3个岗位超标,合格率66.7%(6/9).结论 该企业针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了相应的防尘、防毒、防噪声的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上述设施的正常运行,评价该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街道印刷行业的职业危害状况,为印刷行业的有效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街道的全部印刷企业进行现况调查,检测其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水平,使用Excel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该街道印刷企业共38家,以私营企业、小型企业为主;接害工人有1 621名,以青年人为主,男女人数相当。印刷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是有机溶剂和噪声;超标岗位主要集中于印刷、版房清洁和印刷机、折页机岗位。结论加强对印刷行业有机溶剂和噪声职业危害的监管,提高检测合格率,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郑州市某糖精钠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等,对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综合评价。结果甲醇操作岗位甲醇浓度为1.3~968.6 mg/m~3,苯操作岗位苯浓度为3.2~594.2 mg/m~3,甲苯操作岗位甲苯浓度为6.8~246.7 mg/m~3,浓度超标,其他毒物操作岗位浓度符合要求,毒物操作岗位合格率为84.5%;四车间活性炭粉尘操作岗位粉尘浓度为2.47~25.35 mg/m~3,浓度超标,其他岗位粉尘浓度符合要求,粉尘操作岗位合格率92.8%。四车间操作岗位噪声强度为80.1~91.8 dB(A),五车间操作岗位噪声强度为82.5~86.8 dB(A),强度超标,其他操作岗位噪声强度符合要求,噪声操作岗位合格率90.0%。工频电场强度为0.009~0.027 kV/m,合格率100.0%。紫外辐射强度为0.18~0.21μW/cm~2,合格率100.0%。照度岗位合格率100.0%。结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基本符合要求,但应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的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丹  王静  刘创建 《职业与健康》2013,(19):2468-2471
目的识别、分析某石油专用管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企业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和改进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法、现场调查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检测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苯、甲苯、二甲苯、铬、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和x射线。经检测,1个电焊岗位的电焊烟尘浓度超标,其他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40个岗位的噪声检测结果中有23个岗位噪声强度超标,超标率为57.5%,其中超过90dB(A)的岗位达11个。结论该企业噪声危害较为严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仍需改进。因此,结合该企业现有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指导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识别、分析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以重庆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关键控制点原理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检测结果显示,木制家具生产企业噪声强度和粉尘浓度超标岗位较多,检测13个接触噪声岗位其中4个岗位噪声强度超标,合格率69.2%,检测9个接触粉尘岗位其中5个岗位粉尘浓度超标,合格率44.4%,化学毒物检测浓度均低于国家限值标准。结论粉尘、噪声是木制家具生产作业人员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通过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8.
对昆山市2010年150家重点监管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50家重点监管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建材、机械等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粉尘、噪声。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电子92.16%,皮革94.59%,机械59.46%;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苯100%,甲苯87.5%,二甲苯94.97%,乙酸乙酯88.89%,二甲基甲酰胺92.59%,正己烷100%,其他粉尘88.16%,矽尘56.25%,噪声60.71%。提示150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和噪声、粉尘为主,其中甲苯、噪声、粉尘控制效果最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低。用人单位应加强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化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该企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抗氧化剂粉尘、乙腈、甲醇、苯、甲苯、二甲苯、氨和噪声,其中乙腈、甲醇和苯的检测合格率均仅33.3%,主要超标岗位为萃取反应和蒸馏岗位,噪声检测合格率为87.5%。 结论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工程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监测不合格情况分布,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科学寻找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方法 对2006-2012年辖区作业场所内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244家企业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7年合格率分别为93.40%、98.01%、82.91%,超标项目主要为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和噪声。超标岗位主要为铸造、喷砂和灌砂、电焊和印刷岗位以及冲压、表面处理、纺织等作业点。 结论 应加强对涉及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等有毒有害因素企业的监督监测,加强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宝安区2007年5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保安区5类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工业通用职业卫生规范》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度该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监测合格率较低的有电子企业是噪声(44.9%)和三氧乙烯(81.3%);塑胶类企业是噪声(41.3%)和三氯乙烯(84.2%);五金企业是噪声(37.0%)、三氯乙烯(68.9%)、正己烷(89.8%);印刷类企业是噪声(56.2%)和苯系物(83.4%~98.1%);家具类企业是噪声(88.0%)和苯系物(91.1%~96.8%)。结论电子、塑胶、五金类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三氯乙烯、正己烷;印刷、家具类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及苯系物。噪声、三氯乙烯、正己烷、苯系物等为该区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加强卫生监督监测,作好相应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印刷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析. [方法]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状况等进行职业病风险评估. [结果]该企业所使用的化学品包括印刷油墨、润版液、润版添加剂、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显影液及溶剂汽油等,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异丙醇、溶剂汽油及机器运转产生的机械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低于相关限值,6个噪声作业岗位中3个岗位不符合相关限值要求.现场检查作业人员均未佩戴防毒口罩,仅轮 印车间作业人员佩戴防噪耳塞.各印刷车间仅设机械排风,且空调未设置新风系统. [结论]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应加强噪声的防护,同时关注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3.
593家中小型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中小型企业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为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某街道593家中小型企业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Excel录入并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3家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占99%以上,私有企业占55%,其余为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35%和10%;行业分布主要为电子、塑胶、机械、印刷等行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三氯乙烯、正己烷、噪声、粉尘;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苯97.2%,甲苯95.2%,二甲苯99.1%,三氯乙烯91.9%,正己烷88.9%,噪声20.8%,粉尘93.1%.结论 593家中小型企业职业性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和噪声、粉尘为主,其中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和噪声职业性危害治理控制效果较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较低,用人单位应加强工作场所中三氯乙烯、正己烷和噪声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东莞市首批申报职业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第一批申报职业危害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采用听、查、看、填写调查表和工作场所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噪声超标严重,除玩具行业外其余各行业噪声超标率均大于50%;印刷行业苯(11.1%),甲苯(31.3%),正己烷(2.8%)超标严重;五金塑胶行业三氯乙烯(3.6%)超标最严重。随机调查的433家企业中,59.8%企业的作业工人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79.7%企业接毒工人上岗时未佩戴防护用品,7.2%企业的车间无通风设备,58.7%企业的车间通风设备运转不正常。结论家私、印刷、五金塑胶等行业应成为本市今后职业卫生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SF_6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浓强度水平,为企业开展职业卫生防护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矽尘、铝合金粉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NO、NO_2、甲苯、二甲苯、噪声、电焊弧光等。大罐间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浓度为4.62 mg/m~3,喷砂工接触矽尘CTWA最大浓度为3.15 mg/m~3,打磨间打磨工、喷砂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企业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17种,电焊工、喷粉工等部分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需加强上述岗位的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机床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找出关键控制岗位和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紫外辐射、噪声及高温。检测结果:总粉尘检测8个岗位和呼尘5个岗位均不超标。毒物检测7个岗位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不超标,喷漆甲苯和二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超标、电焊臭氧STEL最高浓度不超标。噪声检测6个岗位8 h等效连续A声级不超标。高温及紫外辐射检测2个岗位均未超标。结论该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分类为较重,职业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其中铸造、喷漆等5个岗位为关键控制岗位,铸造的粉尘、喷漆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为关键控制点。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但应加强关键岗位的控制措施及制度的长效机制,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姚利颖  王伟琴  张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90-2191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印刷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方法收集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和有毒有害工人健康监护数据,对江干区印刷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检测合格率较低的依次为噪声(70.5%)、苯系化合物(苯98.5%、甲苯98.5%、二甲苯100.00%);劳动者职业健康漏检率较高的依次为汽油(22.5%)、噪声(20.0%)、苯系化合物(17.1%);体检异常率较高的依次为噪声(13.2%)、苯系化合物(8.1%);职业卫生培训率较低的依次为噪声(60.1%)、苯系化合物(72.9%)。结论该区印刷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为噪声、苯系化合物,应加强对该类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做好作业人员接触噪声、苯系化合物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肇庆市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制定调查表,采用填表的方式进行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并按相关规范和标准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6家企业均建立了职业卫生基本制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防护设施;只有2家建立了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职业危害因素为有毒化学物质、粉尘和噪声,其中有毒化学物质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丙酮等;生产环境监测发现甲苯的合格率最低,为74.42%,其次为苯,合格率为90.70%;体检结果显示,在岗工人白细胞减少的占1.41%,内科检查有异常的占0.71%。结论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其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印刷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情况。方法对福田区30家印刷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对作业环境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苯、甲苯样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97.78%,噪声的合格率为55.17%,作业工人噪声作业使用耳塞的有16家,接触有毒物质作业工人戴防护口罩的仅2家。结论印刷行业的主要化学性危害是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物理性危害是噪声,印刷行业的职业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制鞋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某制鞋公司建设项目生产车间和设备布局合理,卫生防护设施完善,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规章制度;职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环巳烷和乙酸乙酯等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噪声合格率为79%。[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卫生学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