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金匮要略》脉学特色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华 《中医药学刊》2003,21(1):128-129
从七个方面,即:以脉诊病,以脉鉴别疾病,以脉鉴 证候,以脉解释病机,以脉指导治疗,以脉判断预后,一脉多病,一病多脉等论述《金匮要略》脉学特色,认为,依据脉象鉴别疾病,是仲景论脉特点之一,临证时,当脉证合参,方可诊断确切。  相似文献   

2.
中脉的训练直接关系到我们和宇宙灵能的沟通,训练灵体飞升时,更需要把中脉的顶端──梵顶穴打开。从瑜伽的观点讲,人体有72000条脉,分成三大类:24000条脉是精脉,精液流动;24000条脉是血脉,血液运行;24000条是气脉,气脉运行。72000条脉中,最主要的脉有三条:左脉、中脉、右脉,三条脉打通,其它的脉全通,而三条脉中,最主要的又是中脉。中脉的颜色,传承不一样,观想就不一样。从时轮来讲,左右脉代表日月,中脉则代表慧星,所以,自然就把中脉观想成蓝色。中脉是从梵顶穴直达会阴的一条直立、透明、中空的管状。我们现在开始训…  相似文献   

3.
五不称脉     
《光明中医》2011,(8):1653-1653
脉大而息细,死。大人脉如小儿脉,死。息大而脉小,死。小儿脉如大人脉,死。热病而脉沉,死。  相似文献   

4.
王鸿谟 《北京中医》2005,24(6):343-345
脉证合参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原则。针对历代文献乃至现行规划教材中脉证合参与脉证顺逆相互混淆以及论述过于简略等问题,本文将脉证合参与脉证顺逆做了明确区分,并提出脉证合参应包括脉证相应、脉证相反、脉证独显、脉证互测四个方面。还结合长期临床经验,系统介绍了脉证相反中,脉证取舍的实际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脉象信号分析新方法与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陈家旭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17-2218
在系统分析古代中医脉象蕴涵信息的基础上,提出脉象“整体动态”描述的特点;同时结合现代脉象客观化研究。提出新型脉象仪的设计思路。通过绘制整体脉搏脉体时空综合图,以反映脉体、脉力、脉长;整体脉搏-脉势时空综合图,以反映脉宽、脉体、脉流、脉力;整体脉搏-脉流时空综合图,以反映脉流、脉长、脉宽等,从而准确反映脉搏整体动态变化,使脉象的“位、数、形、势”在垫体上得到动态体现。  相似文献   

6.
细脉、小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脉经》以降中医脉学一般把细脉与小脉这两种名称统一为细脉,但是,两者在脉象形态上不同,通过对细脉与小脉各自脉象要素的分析,细脉是单因素脉,代表了脉管细这一方面的特征,小脉不能等同于细脉,小脉是一个复合脉象,代表了脉体细和脉搏无力两者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86例弦脉的脉图进行初步研究,并用计算机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弦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中,高血压弦脉与非高血压弦脉不少指标有明显差异,从中可初步推断两类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高血压所致弦脉的形成机理。弦脉与非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中,较明显的差别是弦脉中,小动脉顺应性下降而其他变化不甚明显,说明血管壁弹性下降是弦脉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弦脉与非高血压弦脉各项指标的比较中,高血压弦脉主要表现在心泵力亢进,前负荷增加,左心室泵力增强;动脉血容量增加,循环血容量增加;平均动脉压、总血管阻亢升高,平均主动脉顺应性下降。提示在临床治疗上,可根据脉图变化较大的指标,调整治疗重点,也可作为检验疗效的比较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伤寒论》中的脉学也是独具特色,仲景在开篇的辨脉法中就提到“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就充分证明了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万事万物都分阴阳,脉也如此。其中,仲景把弦脉定义为阴脉。但通读全文,仔细分析弦脉的脉形、脉位和主病,我认为更应该把弦脉定义为阴中之阳脉。  相似文献   

9.
赵云  袁清思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78-1880
据脉论理、平脉辨证是《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下同)的一大特色,书中论述脉象的条文凡145条,其中,关于浮脉的有48条,约占1/3,而这之中,单论浮脉有19条,浮兼脉29条(其中,二兼脉11种,三兼脉3种)。可见,浮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杨力 《科学养生》2010,(11):40-41
——怎样把寿脉 很多人都问我,什么样的脉是长寿的脉?我说,长寿脉有如下特点:寿脉是阴阳平衡的脉,所以必然是柔中有刚、从容和缓,也就是说长寿脉是一种柔和有力的脉象,也就是中医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所说的有胃气的脉。即脉缓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柔和有力。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十分重视脉诊,本文就其著《金匮要略》中有关审脉求因、以脉测症、以脉别症、舍症从脉、以脉测预后、以脉论治等方面,展示其运用脉诊的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12.
周军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6,13(6):20-20
1、疾病发生后引起气血变异,脉象也随之变化,出现异常脉象称为病脉。病脉有多种,主要根据脉形、脉位、脉势与节律来区分。  相似文献   

13.
兼脉是脉诊中常用的脉名形势,本文从兼脉名称内部构成优化的规律、兼脉构成的方式、兼脉语词的称谓形式方面入手,详细阐释了中医脉象兼脉名称的规律,为脉象名称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寸口人迎脉诊法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寸口人迎脉诊法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初探朱文宏,马文珠,邬继红,唐绍华,赵阳(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100029)主题词针灸疗法,脉诊,脉诊部位,经络辨证脉诊是中医"切诊"法之一,在中医临床辨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寸口、人迎脉诊法为古代脉诊的一部分,早...  相似文献   

15.
数脉主病非仅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脉主病非仅热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朱进忠关键词脉学,数脉《难经》论脉,以“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后世医家多宗此说。然而据临床所验,并不尽然,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的“数脉有阴有阳”。临床常见内热伏火等证,脉反不数。概括数脉之辨,大约有八...  相似文献   

16.
姜秀云  孙洁 《江苏中医》1997,18(4):39-40
张仲景十分重视脉诊,本文就其著《金匮要略》中有关审注因、以脉测症、以脉别症、舍症从脉、以脉测预后、以脉论治等方面,展示其运用脉诊的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17.
跷脉病证治辨析——奇经八脉病证辨析之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绪银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8):449-449,456
跷脉病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跷脉经气受损,阴阳失调,以下肢运动和睡眠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常见证候有热灼跷脉,寒湿阻跷,跷脉瘀滞,阴阳不交,阴盛阳虚,跷脉虚衰,治疗当调和阴阳,实则祛邪,虚则补跷。  相似文献   

18.
弦脉是脉诊中常见的一种脉象,其形态特点是:端直以长,直上直下,如按琴弦。《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临床上,弦脉有病理、生理之分。病理性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疟疾等证,如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生理性弦脉多见于四时平脉中的春脉,五脏平脉中的肝脉,常人平脉中的老人脉等。 笔者就在临床中所观察到的有关弦脉的生理病理脉象,作一归纳整理。1 病理性弦脉 笔者从1999年3月1日~2000年3月1日,对700例高血压病、600例老年慢性支气…  相似文献   

19.
自拟复脉散治疗房颤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拟复脉散治疗房颤5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刘元【关键词】房颤,中医药疗法,复脉散房颤临证多见有心悸头晕,形寒乏力,脉节律不整,尤以脉结代、心动悸,快速房颤时可见气短,促、疾脉为主的一组病证.近年来我们用复脉散(目拟方)...  相似文献   

20.
散脉小议     
金栋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7):336-336
散脉属28病脉之一,临床很常见,但有些医家并非真正认识此脉,或将此脉误诊为结代脉。随手翻阅当今各级中医刊物,凡是描述心律失常中。已律不齐(指节律不齐)的医案记载,一般称为结代脉者多,以致结代脉成了心律不齐的代名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不齐有两种,即过早搏动(早搏)和心房纤颤(房颤)。结代脉属间歇(止)脉,与早搏之脉同,此已得到公认,但房颤脉并非结代脉,结代两脉亦并非可包括所有。已律不齐。因此根据历代脉学著作,结合现代医学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就此散脉谈谈拙见。《脉经》云:“散脉,大而散…··哨表无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