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产前教育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定期在我院参加孕妇学校,孕晚期接受产前教育的1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及对照组(n=70),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孕妇接受针对性产前教育,对两组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加强健康宣教,在孕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特别是在孕晚期加强产前教育,加强分娩期保健,提高孕产妇对分娩过程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分娩过程的配合度,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分娩顺利进行,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从妊娠14周开始,对准妈妈进行教育培训,让准妈妈掌握无痛分娩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产前教育组123例孕妇采取无痛分娩法,对照组242例采取传统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在产科中的疼痛情况、产程及分娩方式。结果产前教育组在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2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产前培训无痛分娩法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培训减轻初产妇分娩痛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无合并证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产保健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组织参加孕妇学校,接受系统的孕期健康知识教育和产前培训。结果观察组的恐惧和疼痛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前培训是减轻初产妇分娩恐惧和分娩痛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爱力呼吸减痛分娩法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2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措施,观察组给予爱力呼吸减痛分娩法训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 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和分娩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 P <0.01),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经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分娩Ⅱ~Ⅲ级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对孕妇采用爱力呼吸减痛分娩法镇痛效果明显,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王秀宣  张晓菊 《海南医学》2014,(7):1060-1062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及纯母乳喂养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5月以来到我院就诊并待产的280名孕妇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孕妇在孕期对其进行产前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宣教,比较两组孕妇最终的自然分娩率以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健康教育组经干预后其分娩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组的孕妇对医嘱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及纯母乳喂养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孕期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不仅可显著提高孕妇对孕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医嘱的依从性,而且还可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有效提高了孕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罗磊  辜定纤 《四川医学》2011,32(5):748-750
目的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定期孕产期检查直至分娩的初产妇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除进行定期常规产前检查外还接受系统的产前教育、培训并练习产前保健操直至分娩,对照组仅行定期常规产前检查。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数据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母婴的安全及健康,应引起妇产医院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导乐分娩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906例,其中446例为观察组,4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家属的陪伴下采用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在家属的陪伴下按传统方式常规接生,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正常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乐分娩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手术产率,减少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产妇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对产科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农牧区产前期与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196例孕产妇进行调查,对照组仅做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除定期检查外,还要在孕妇学校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及产前培训。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降低,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结论:孕产妇在孕期、产前接受健康教育,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的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接收的100例孕妇,根据是否接受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仅接受常规围产保健检查、未接受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产程时间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68.0%),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92.0%)更高,且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对孕妇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增加孕妇对妊娠分娩的正确认识、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医学模式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孕妇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一般孕产知识、“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相比较”的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率53.64%.干预组自然分娩率70.04%,2组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58.82%.干预组剖宫产率38.96%.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通过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孕妇及家属掌握了一般孕产知识、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有关知识,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分娩方式.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分娩孕妇进行随机分组.自愿加入现代母婴俱乐部接受系统产前教育的100例孕妇为实验组,同期只接受常规围产保健知识教育的100例孕妇为对照组。实验组除常规围产保健知识教育外.还教授产前体操、模拟分娩全过程、拉玛泽减病分娩法、三个产程的各种姿势及丈夫的配合、妊娠期、分娩期生理心理变化及应对方法、认知产后生理心理的变化及应对方法等。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围产保健知识,即观看母乳喂养VCD、讲授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生理过程和基本的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等。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及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系统教育能提升孕妇对妊娠、分娩的认知,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有助于调节神经及各器官功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妇学校产前健康教育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38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定期对其进行讲座;将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38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孕期营养,产时配合,分娩方式的选择、结局,新生儿预后,母乳喂养率,产褥病率。结果观察组孕期营养不良发生率、难产率、“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利用孕妇学校对孕妇进行孕产期知识教育宣传,可明显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龄妊娠与分娩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160例孕产妇,根据孕产妇年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为高龄孕产妇,对照组为非高龄孕产妇,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妊娠合并症、胎儿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对照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5.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5.0%,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产妇胎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胎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在妊娠时会提高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553-2554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产科的初产妇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对照组施行常规管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可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将472例湖南省株洲市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妇按是否接受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分为观察组(178例)及对照组(294例),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及不同妊娠结局。观察组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为(9±1)分,母乳喂养率86.52%(154/178)均较对照组(55.78%)升高,剖宫产率为22.47%(40/178)较对照组(41.49%)下降(均P〈0.01)。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围产儿的结局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进行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巨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同期分娩的无合并症产妇正常体重儿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孕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9.6cm、股骨长≥7.6em、腹围≥37cm、肥胖、体重增加≥20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软产道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非糖尿病孕妇围生期的保健管理工作,产前正确地预测巨大儿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对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钟燕 《中外医疗》2013,(22):6-7
目的探讨个体化指导孕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行规范产前检查并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7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8)与对照组(n=388),观察组于孕20周~42d由专人每天个体化指导孕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照组孕产妇仅进行孕期检查及产后健康教育。产后42d观察比较两组SUI发生率及盆底肌肉收缩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UI发生率及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指导孕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产后SUI的发生率,促进孕产妇盆底组织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实施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周二检查者)252例为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选择168例(周四检查)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采用全方位护理后,入穿刺室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实施全方位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孕妇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让一种人性化的分娩模式-导乐分娩运用于临床,减轻分娩时的痛苦,保证母婴健康,促进自然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中随机抽出600例作为研究对象,自愿导乐300例为导乐组,不愿导乐300例为对照组。导乐组陪伴分娩,对照组传统分娩模式,对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妇感受、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导乐组剖宫产率低(P〈0.01),产程时间短(P〈0.01),产妇满意度高(P〈0.01),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结论:导乐分娩能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