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简要回顾精神外科的发展过程。初步概括精神外科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包括适应症、手术靶点及疗效。介绍了争论的缘由及相应,并展望了未来。  相似文献   

2.
精神外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回顾了精神外科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立体定向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靶位选择,评估了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讨论了未来精神外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代精神外科治疗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精神外科技术是在传统精神外科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本文就精神外科的发展历史、现代精神外科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靶点筛选、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综合康复等方面作了简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精神外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精神外科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立体定向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靶位选择 ,评估了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并讨论了未来精神外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精神外科、癫痫外科的研究和发展,经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及全国精神外科领导小组决定,于1991年10月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全国第二届精神外科及首届癫痫外科研讨会。会议将进行学术交流及专题讨论。委托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筹办,会议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愿参加会议者于1991年6月31日前与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  相似文献   

6.
最近看到一个在精神外科手术后出现精神和人格障碍的病例(见本刊本期“精神外科手术所致精神障碍1例”),才知道十多年前刚降温的精神外科手术热又在升温了。有些地方的神经外科和精神科,正在网上刊登宣传资料。为了让年轻医生对此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想结合这个病例,介绍一些  相似文献   

7.
外科治疗精神病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卞清涛,李软云,宫玉祥精神外科手术自Burokhardt(1891年)首先创建,始终存在争论。这种分歧已超出医学范畴,也较突出地反映在伦理学领域。持反对态度者认为,无论何种精神外科手术,都是破坏性的。外科手术是一种脑控制...  相似文献   

8.
精神外科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精神外科简要历史回顾1.现代精神外科先锋 中外许多文献都认为精神外科系由葡萄牙神经科医生Moniz于 1935年创立。其实 1888年瑞士精神病学家Burckhardt,在当时神经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首次进行了双侧前额叶皮质部分切除手术。 1891年Burckhardt发表了对有攻击行为和痴呆症状且治疗无效的 6例精神病人进行手术治疗 ,3例成功 ,2例部分有效 ,1例死亡。其中 1例先后 4次手术。由于当时受到同行的责难 ,他本人不再从事精神外科工作 ,事隔 10 0年后的今天 ,文献中已明确将他尊为“精神外科的先锋”[1,2 ] 。此外 ,有文献报道 ,被誉为俄罗斯…  相似文献   

9.
1 精神外科的历史回顾 精神外科是采用外科方法治疗和研究精神疾病的一门学科,是功能性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在动物实验的启发下设计了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断术并由神经外科医师Lima施行手术,结果手术成功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从而开创了真正的精神外科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手术。由于其历史性贡献194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相似文献   

10.
精神外科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精神外科是医学领域复杂的问题之一,本对其历史演变,解剖生理,手术病例选择标准,手术方法学,疗效评价,争论焦点及临床实践中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强迫症与精神外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精神外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临床疗效、安全性、靶点选择、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意在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精神外科的发展和现状。包括精神外科的主要时期:广泛额叶白质切断期、限制性额叶白质切断时期、立体定向手术时期;较为成熟的手术靶点:扣带回、无名区、内囊前肢、杏仁核、下丘脑、胼胝体、丘脑、边缘系统多靶点等,及其手术效果。并附几组大综病历。同时介绍近年有关精神外科的一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Moniz及Freeman等早期的精神外科手术是双额极切除或前额叶自质切断术,大量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有50%左右的精神病患者症状获得改善,但病死率偏高和少数遗有严重的“额叶综合征”而促使精神外科工作者寻求新的手术方法。50年代前后在大量尸解中发现:额叶白质切断治疗精神病的病例,凡额叶内侧及底部自质纤维被切断者,  相似文献   

14.
精神外科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外科方法治疗精神病的历史约120余年,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充满了争议和曲折.虽然在1935年Moniz-Lima进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断术来治疗严重精神病,从而开创了真正的精神外科,通过长期随访和观察,手术并发症严重,又缺乏明确神经生理依据,精神外科受到社会舆论指责和批评随着临床精神病学、神经外科、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等深入研究与发展,精神外科手术方式由传统方式,转变成立体定向毁损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神经调控技术(DBS、VNS、TMS)治疗精神疾病新理念.今后精神外科治疗,将依赖于神经调控技术、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时代.精神障碍的病因很复杂,只有病因和发病机理充分揭示,才有可能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这类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5.
会讯     
全国第二届精神外科研讨会,首届癫痫外科研讨会定于1991年10月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受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全国精神外科领导组委托,由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负责会议筹备和具体工作。会议将进行学术交流和专  相似文献   

16.
精神外科是在精神疾病患者大脑组织结构和影象学检查结果基本正常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选择性立体定向脑功能手术,本文就其相关的理论依据与国内外的临床实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召开了全国第二届精神外科既首届癫痫外科研讨会,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名代表对精神外科和癫痫外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讨。由于现代检测手段和手术方法的进步,可望用手术治疗癫痫。同时也展示了用外科方法治疗各类精神病的可喜进展。会议收到了予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些精神外科治疗强迫症(OCD)的研究常因样本小,未能术前术后对比评定,神经心理学测验少,缺乏神经显像技术核实受损部位,随访期短以及多无对照组和术后副反应报告缺乏等问题而受到批评。本文作者尽量注意上述问题后,纵向研究了26例接受精神外科治疗的OCD病人。方法:从1972年至1989年在澳大利亚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行精神外科治疗的病人中选择26例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均诊断明确(符合DSM-Ⅲ-R的OCD标准),OCD病程5年以上,曾经其他各种治疗无效,OCD已明显影响其心境、社交、职业功能,无原发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二届精神外科暨首届癫痫外科研讨会于1991年10月16日~19日在山东省曲阜市号开。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陈学诗教授给大会发来贺信。会议邀请国内有关著名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260人,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大会共收到论文282篇,其中精神外科107篇癫,痫外科121篇,其它论文54篇。  相似文献   

20.
精神外科的争论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同见解的争论一直在进行,这无疑地会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精神外科手术自Burckhardt(1891)首先创建,始终存在着争论,这种分歧已超出医学范围,也反映在司法、伦理和社会各领域。Burckhardt受Goltz动物实验的启发对4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脑手术,术后这些患者由扰乱的“痴呆”转为平静的“痴呆”。Burckhardt的精神外科手术受到同事们严肃的批评而停止,但他发表“精神病的边缘切除手术”一文,希望其他医生从他的经验获得鼓舞。真正精神外科始自Moniz和Lima(1935)。他们用手术广泛切断额叶与脑深部结构的通路,手术的初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促使美国精神病学家Freeman和神经外科学家Watts(1942)共同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