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群 《天津中医药》2008,25(5):439-440
五倍子(Galla Chinensis),别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等.各种五倍子均为瘿绵蚜科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属的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形成虫瘿的各种蚜虫的头部触角均为5节,因此,人们形象地称此类虫瘿为五倍子[1].  相似文献   

2.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等叶上的虫瘿,主要是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五倍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活性成分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PGG)具有抗癌作用。对五倍子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五倍子为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盐肤木、青麸杨和红麸杨等树上寄生倍蚜科昆虫倍蚜和倍蛋蚜后形成的虫瘿。中医认为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具有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1])。近年来有关于五倍子治疗蛋白尿的临床报道及研究,笔者对此类文献收集整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五倍子的聚酰胺薄膜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吴玉华 《陕西中医》2003,24(10):939-939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Rhus ChinensisMiu,青麸杨 Rhus Potaninii Maxim,或红麸杨Rhuspuniabensis Stew Var Sinca(Diels) RehdetWils叶上的虫瘿 ,主要由五倍子蚜虫 MelaphisChinensis(Beu) Bandr寄生而形成。为我国特产 ,自古以药用著名 ,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又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等方面。药典采用硅胶薄层色谱鉴别五倍子 ,本文则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法鉴别五倍子 ,实验如下。1 仪器、试剂与药品 聚酰胺薄膜 (产于浙江省台州市 ) ,五倍子对照药材及没食子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五倍…  相似文献   

5.
四川石柱五倍子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石柱五倍子资源调查程惠珍陈君林余霖刘福成(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罗家禄(石柱土产公司五倍子科学研究所648100)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在盐肤木属的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上形成的虫瘿。中国五倍子素以量大质优而负盛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五倍子生产县,年产量15万~20万公斤。1五倍子资源调查1.1倍林的种类与分布据调查全县现有成片和零星倍林面积14万亩,其中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12?...  相似文献   

6.
张洪顺  隋红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0):465-465
五倍子与文蛤广饶县人民医院(257300)张洪顺,隋红关键词五倍子,文蛤,中药研究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青麸杨RhuspotanimiMaxim或红麸杨RhuspujabensisstewVarSinica(Dic...  相似文献   

7.
巧用五倍子     
五倍子亦名文蛤、百虫仓,气味酸、平,无毒,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等树下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蚜蛋后形成的虫瘿,其酿制品叫百药煎[1-2]。李时珍说:“盐麸子及木叶,皆酸咸寒凉,能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治喉痹、下血、血痢诸病。五倍子乃虫食其津液结成者,故所主治与之同功。其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泄痢湿烂。”  相似文献   

8.
南国 《家庭中医药》2007,14(2):67-67
五倍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中医认为,本品性味酸、涩,寒,入肺、胃、大肠经。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等。现代研究表明,本品的主要成分为鞣酸(占50!"80!)、没食子酸、树脂、蜡质等,鞣酸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的局部蛋白凝固而有收敛作用。五倍子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本品外治用途甚广,可以治疗内、外、妇、…  相似文献   

9.
五倍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倍子异名文蛤、百仓虫、木附子 ,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生盐肤木、表麸杨、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具有敛肺、涩肺、止血解毒的功效。运用该药治疗报道甚多 ,现将其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概述如下 :1 药理作用收敛作用 :因含有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 ,皮肤、粘膜、溃疡接触鞣酸后 ,其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 ,形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 ,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 ,血液凝结而奏止血功效。鞣酸可与若干金属、生物碱或甙类形成不溶解化合物 ,因而用做解毒剂。鞣酸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 ,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轻肠道炎症 ,故能制止腹…  相似文献   

10.
程惠珍  林余霖 《中药材》1991,14(9):12-12
五倍子是生长在漆树科漆树属(Rhus)的盐肤木类(Sumac)植物上的虫瘿的总称。这类虫瘿是由同翅目瘿绵蚜科(Pemphigidae)的某些种属所造成的。五倍子是我国的特产,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它的生产和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五倍子单宁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稀有金属的提取、合成纤维印染固色、金属防腐、化学分析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  相似文献   

11.
<正>五倍子为常用中药之一。载于《开宝本草》,为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于漆树科漆树属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等同属多种植物叶翅上所形成的干燥虫瘿。商品分肚倍和角倍两种。具有收敛止血、敛肺止咳、涩肠止泻、解毒的功效。近年来,发现一种具有香气的五倍子伪品,经鉴定为五倍子蚜虫寄生于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Bunge的虫瘿。两者在性状、显微和光谱上有较大的区别。现报道如下,以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五倍子 Melaphischinensis( Beii) Baker.为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倍蛋蚜等若干种蚜虫 ,在其寄主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盐肤木、红麦夫杨、青麦夫杨等树叶上形成的虫瘿 ,一般秋季采摘 ,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 ,杀死瘿内蚜虫 ,干燥 ,敲开 ,除去杂质 ,生用。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质、没食子酸等 ,有收敛止泻、止血作用。五倍子的收敛止泻、止血作用主要是由于它所含的鞣酸与细胞中的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从而抑制了细胞分泌 ,促进水液的再吸收而发挥收敛作用。但鞣酸在肠道内会遇食物中的蛋白质 ,并与之结合 ,因而降低了…  相似文献   

13.
<正> 五倍子药材因蚜虫种类、寄主植物及虫瘿形状的不同而分为角倍和肚倍。角倍产量大,市场上较为常见;肚倍产量小,但质佳。最近我们发现了一种伪品,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的虫瘿。为便于鉴别五倍子类药材,现将其寄主植物、药材形态及理化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据生物虫瘿,经烘焙干燥后所得[1]。五倍子所含化学成分主要包括:①鞣质,其为五倍子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中华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中药材五倍子分为角倍、肚倍两类。角倍由角倍蚜转主寄生于其冬寄主侧枝匍灯藓及夏寄主盐肤木而形成;肚倍由肚倍蚜转主寄生于其冬寄主密叶尖喙藓、美灰藓及夏寄主红麸杨、青麸杨而形成。本文运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Global Medicinal Plants,GMPGIS)分析五倍子生产“三要素”五倍子蚜及其冬、夏寄主的全国生态适宜性,为五倍子全国引种栽培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网络数据库、文献等资源,分别选取五倍子蚜及其寄主生境样点,确定经纬度信息。选择年均温、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日照、土壤等22个生态指标,运用GMPGIS分析生态适宜性。结果 角倍适生区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如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肚倍适生区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如陕西、河南、四川等省;四川、湖北两省同时适于两种五倍子的生长。结合本草考证与质量评价,提出四川、重庆、贵州、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可作为角倍核心产区,陕西、湖北西北部可作为肚倍发展的核心产区。结论 本研究为五倍子的引种繁育及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五倍子是瘿绵蚜科的蚜虫寄生在盐肤木属植物叶上所形成的虫瘿。五倍子主要用作收敛剂,有消肿、消毒、防腐、止血、镇痛等功效。五倍子又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的原料。五倍子单宁在金属防腐蚀、稀有金属的提取、合成纤维印染固色、食品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五倍子的社会需求量日渐增加,五倍子的价格也随之攀升,产地收购价曾达到24元/Kg。  相似文献   

17.
五倍子为主配伍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倍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为绵蚜科动物角倍蚜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等叶上的虫瘿。具有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等功效。在临床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近年来五倍子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综述如下。1外科1.1出血证:李氏[...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五倍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起中  张可可 《中草药》2002,33(5):427-427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及同属树种植物叶上的虫瘿,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具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鞣质,医药上称为五倍子鞣酸,药典规定含量不少于50%.  相似文献   

19.
五、五倍子附:百药煎五倍子为角倍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寄生在盐肤木上所形成之虫瘿。又名文蛤、百虫仓,需于9~10月间在虫瘿转为红色而未开裂时采收,取沸水烫3~5分钟,以杀死内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肚倍适宜的采收时间。肚倍系肚倍蚜寄生在青麸杨小叶上形成的虫瘿。方法:通过探讨虫瘿发育规律及其发育过程单宁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倍蚜虫的瘿内生活期80 d左右。虫瘿的发育在前期速度较快,后期较缓,并出现2-3次短期的停滞生长;肚倍成熟爆裂最初出现在7月12日,最晚为7月30日,肚倍成熟爆裂时间与雏期虫瘿的出现时间及后期虫瘿外形大小无关,而与雏期虫瘿发育状况相关:即前期发育快,成熟时间早,前期发育慢,成熟时间晚。肚倍虫瘿在生长的全过程中单宁酸含量维持稳定。结论:肚倍采收期应选择在7月12日之后的数天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