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加丸源流发展与应用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更生  王均宁 《中成药》1999,21(1):40-42
香连丸为临床常用中成药,而对其方源的记述则不尽相同。通过对古方香连丸的考证,认为该方脱胎于唐·李绛《兵部手集方》,后经变化成为《局方》大香连丸,即后世常用的香连丸。此外,历代医家在应用本方时,灵活加减,又衍化出多个以香连丸命名的方剂及其剂型变异方,使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香连丸为临床常用中成药,而对其方源的记述则不尽相同。通过对古方香连丸的考证,认为该方脱胎于唐·李绛《兵部手集方》,后经变化成为《局方》大香连丸,即后世常用的香连丸。此外,历代医家在应用本方时,灵活加减,又衍化出多个以香连丸命名的方剂及其剂型变异方,使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何河内在《中医杂志》1994年第5期发表文章,从分析临床常用的紫雪丹的名称、处方、药量、制法等问题入手,探讨中成药标准化、规范化,以与世界医药的发展接轨。他指出,该成药在名称上有“紫雪”与“紫雪丹”的不同;在处方用药上,历代记载有差异,如《千金翼方》缺滑石,《温病条辨》去黄金;在原料品种  相似文献   

4.
香连丸与肠康片止泻、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赛红  黄雪梅  吴红绢  肖锦仁 《中成药》2002,24(12):982-982,W001
香连丸与肠康片均为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品种 ,为治疗腹痛、泄泻的常用药。香连丸源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系药典标准品种。其组成为黄连 (用吴茱萸同炒令赤 ,弃吴茱萸 )、木香。肠康片是香连丸经改造后制成的现代制剂。其组成为黄连素、木香、吴茱萸。两方的功能主治均为清热燥湿 ,理气止痛 ,用于治疗湿热泄泻 ,痢疾腹痛 ,里急后重。本文从止泻、抑菌、解痉方面对两药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1 试验材料1.1 药物 香连丸由湖北省仙桃市中药厂生产 ,批号 990 117。加水浸泡后煎煮 ,制成含生药 0 .12 5 g·mL-1浓度备用。肠康片由湖南正…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并收录在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现整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其原方及其加减方的形式反复出现多达几十次,其临床应用之广可见一斑。鉴于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之疗效确切,所以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并被誉为古今第一大方。桂枝汤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局限于临床,且对后世医家组方用药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思维的发展等方面贡献也颇多。本文仅就现今临床比较常用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从源和流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萆薢分清饮(散)由萆薢、乌药、益智仁、石菖蒲等四味药组成(一方多茯苓、甘草).具有温肾利湿、分清化浊的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方剂学》、內科学》、《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均谓本方出自《丹溪心法》.然而据笔者考证,早于《丹溪心法》的不少医籍已收录此方,其  相似文献   

7.
防风通圣散(丸)是中医临床常用著名方剂。本文对其方义分析、历代医家评价、临床应用和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变化的类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太平惠民和剂百方》中的香连丸,是驰名古今的中成药。其方功能清热燥湿,行气化滞。为治疗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等症之要方,一向享有较高的声誉。笔者在临床上用香连丸(湖北省恩施地区制药厂制),治疗由单纯性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各种病证,效果显著,滋录一病例如下: 程××,男,二十一岁,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诊。患者  相似文献   

9.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人,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精通天文、历算、地理、医药,一生著述甚丰,医药著作有《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等。陶氏生于南朝宋代,卒于梁代。《南史》、《梁书》谓其为“丹阳秣陵人”。但目前出版的各类著作说法却不甚一致。《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史人物卷》、《中国医学史略》(范行准)、《中医人物辞典》等谓其为:“南京人”(或是说“南京市人”);《中国医学史略》(贾得道)谓其为:“南京东南人”;《中医人名辞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正式发布了《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临床应用指南》。该指南基于解决临床关键问题,涵盖了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成药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使用条件、安全性及证据描述,共计8条推荐意见。结合指南,主要介绍该指南的制订背景和方法学,并对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的主要中成药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2020年版《指南》")阐述了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中的作用.中成药是中医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2020年版《指南》推荐的中成药品种,分析其组成、功效及循证证据等,就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定位及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为充分发挥中成药在2型糖尿...  相似文献   

12.
颜美秋  陈素红  吕圭源 《中草药》2016,47(21):3918-3924
石斛是中医常用"肠胃药",《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主伤中…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至现行《中国药典》"益胃生津"等,历代中医古籍多有相关论述。通过整理历代古籍关于石斛"厚肠胃"功效相关记载,并围绕功效对其在胃黏膜损伤、胃肠运动、消化液及消化酶分泌、肠道菌群、肠道免疫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最后对石斛"厚肠胃"功效的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深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香连丸的源流及衍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的初步考证,"香连丸"始见于唐·李绛<兵部手集方>,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始名为"香连丸".历代中医药学家在临床应用本方时每多化裁,如应用时适当顾护脾胃、久病兼加收涩之品,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正>归脾汤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千百年来,凭借其独到的临床疗效为历代医家所常用。现就其组方及其在内妇科中的临床应用,作一评析。1组方周密功效明确归脾汤来源于《济生方》,原方组成为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校注妇人良方》将该方中加入当归、远志两味药,临床应  相似文献   

15.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至第七版中的中医治疗部分,对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中的危重型内闭外脱证推荐处方使用中药人参、黑顺片、山茱萸等,推荐中成药有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这里的黑顺片即黑附子,与人参组成的"参附汤",为中医临床回阳救逆常用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简称《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鸡血藤中成药方剂组方规律,挖掘鸡血藤的药用规律,为含鸡血藤药物在临床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该平台V2.0软件,将含鸡血藤的中成药方剂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统计报表系统,分析含鸡血藤中成药方剂的常用药物、核心组合、主治疾病及主治证候等。结果:通过对含鸡血藤的100首方剂分析,总结出鸡血藤常用药物组合6个,其所用药物多具有补血活血、止痛调经、消瘀除痹之功,主治中医病证14种,对其中高频病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对比分析,得出鸡血藤可通过不同的配伍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是分析中医用药规律的重要工具,为研究鸡血藤的临床用药规律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同时为新药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口服液研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胜  朱雁 《吉林中医药》1996,(3):F003-F003
血府逐瘀口服液是著名清代医家王清任的中医传统名方血府逐瘀汤的改型新药。本产品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在生药含量和有效成分保留等方面都相当于传统汤剂,可以称之为浓缩的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是中医活血化瘀剂的代表方,以其组方精当、疗效确切而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近、现代以来,该方受到中西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在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应用十分广泛,疗效也十分显著。据《方剂学》介绍,“本方治病达50余种”,陈馥馨主编的《新编中成药手册》记载,本方可治临床各种疾病达80余种。一般认为,凡属血瘀日久不愈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应用本方皆有效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成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如何更加合理的应用中成药,笔者通过探讨中医历代文献对冠心病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将冠心病辨证七型,依据中医的理、法、方、药,指导中成药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夏枯草口服液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2015年版(一部)收录的常用中成药,是通过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制成的现代夏枯草制剂,具有清火、散结、消肿等功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外科疾病分册》推荐夏枯草口服液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7年发布的《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中推荐夏枯草口服液用于治疗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但夏枯草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为规范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用药,使更多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从中获益,依据现有临床研究结果,结合临床专家既往用药经验,特制订本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神经性尿频临床常见中医证候分型、证候要素、主方用药及常用中成药,以评价《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的临床一致性。方法:采用病例调查分析方法,选取了10个不同地域的三级甲等医院作为调查单位,收集调查了近3年内共215例小儿神经性尿频病例,数据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神经性尿频临床常见证候分型、证候要素、主方用药及常用中成药的使用与指南内容一致率较高。结论:指南的制订符合临床实际,对神经性尿频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