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咯利普兰在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咯利普兰10 μmol/L组(A组)和对照组(B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诱导分化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Runx2和骨钙素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A组ALP活性及Runx2、骨钙素表达均增加(P<0.01或P<0.05),钙结节形成更加明显.结论 咯利普兰能提高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P-1)对 2型糖尿病( T2DM)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的作用。方法将 20只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及 T2DM组,每组 10只,高脂饲料喂养 1个月联合链脲佐菌素( STZ)溶液注射制备 T2DM模型大鼠,原代分离培养正常大鼠和 T2DM大鼠 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随后将正常大鼠 BMSCs分为正常大鼠 BMSCs(正常组)正常大鼠 BMSCs+10 nmol/L GLP-1(正常组 +10 nmol/L GLP-1)正常大鼠 BMSCs+30 nmol/L GLP-1(正常组+30nmol/LGLP-1),。T2DM模型大鼠 BMSCs分为 T2DM模型大鼠 BMSCs(模型组),,T2DM模型大鼠 BMSCs+ 10nmol/L GLP-1(模型组 +10 nmol/L GLP-1),T2DM模型大鼠 BMSCs+30 nmol/L GLP-1(模型组 +30 nmol/L GLP-1)。检测各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及成脂、成骨分化情况。结果分离获得的大鼠 BMSCs细胞呈纺锤形或长梭形,核内可见 1~2个核仁。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正常组大鼠及模型组大鼠的 BMSCs均一性较好,纯度高。与正常组( 2.81±0.04)比较,正常组 +10 nmol GLP-1(4.92±0.07)及正常组 +30 nmol GLP-1(6.76±0.02)的 ALP活性升高,模型组( 3.54±0.09)ALP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 +10 nmol GLP-1(5.11±0.10)及模型组 +30 nmol GLP-1(5.80±0.17)的 ALP活性升高( F=23.56,P=0.000)。与正常组(0.46±0.05)比较,正常组 +10 nmol GLP-1(0.53±0.05)及正常组 +30 nmol GLP-1(0.64±0.02)的 OD值升高,模型组( 0.09±0.01) OD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 +10 nmol GLP-1(0.16±0.03)及模型组 +30 nmol GLP-1(0.33±0.03)的 OD值升高( F=18.39, P=0.001)。与正常组( 0.29±0.05)比较,正常组 +10 nmol GLP-1(0.16±0.05)及正常组 +30 nmol GLP-1(0.09±0.02)的 OD值降低,模型组( 0.66±0.01)OD值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 +10 nmol GLP-1(0.43±0.03)及模型组 +30 nmol GLP-1(0.34±0.03)的 OD值降低( F=29.41,P=0.000)。结论 GLP-1对 T2DM大鼠 BMSCs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对成脂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蒙药蓝刺头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蓝刺头冻干粉。传代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设置含1,0.1,0.01,0.001,0.000 1 mg·mL-1蓝刺头的兔BMSCs完全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蓝刺头对兔BMSCs增殖及活力的影响。设置对照组为完全培养基培养、模型组为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给药组为含0.01 mg·mL-1蓝刺头冻干粉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不同处理组连续干预兔BMSCs 7,14 d后,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观察ALP染色情况;连续干预14,21 d后,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基质矿化情况并进行定量检测,RT-qPCR法检测成骨分化相关指标RUNX-2、OPN、BGLAP、COL-I及ALP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余各组相比,0.01 mg·mL-1蓝刺头组OD值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给药组均能够提高ALP表达及活性水平(P<0.05),促进细胞外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的骨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不同浓度下MC3T3-E1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检测白藜芦醇不同浓度下MC3T3-E1成骨细胞ALP活性.将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空白组(基础培养基)、对照组(LPS 2 μg/mL)和实验组(LPS 2μg/mL+白藜芦醇20 μmol/L).采用qRT-PCR检测三组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蛋白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20 μmol/L是MC3T3-E1成骨细胞最适成骨浓度(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OCN和OPN mRNA表达水平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OCN和OPN mRNA表达水平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通过提高Runx2、ALP、OCN、OPN和SIRT1相关成骨因子的表达对LPS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发挥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27-30
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骨向分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ɑ-1(Cbfɑ-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采用p NPP法检测不同浓度r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高、中、低)对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并以其最佳作用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后续实验分成空白组、成骨诱导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联合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成骨诱导组),各组用药14d,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BMSCs Cbfa-1m RNA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均可提高BMSCs分泌ALP(F=126.278,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作用强度高于其它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成骨诱导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联合组均能上调BMSCs中Cbfa-1 m RNA的表达(F=261.412,P<0.05);但与成骨诱导组相比,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不及成骨诱导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21,P<0.05)。结论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能够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能上调Cbfa-1 m RNA的表达,但其作用不及成骨诱导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是否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为组织工程学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经志愿者知情同意后收集健康牙龈组织, 组织块法培养 hGFs。取第 3 代 hGFs 进行成骨、 成软骨和成脂诱导, 未分化诱导的细胞为对照组。分别用碱性磷酸酶 (ALP) 染色和茜素红染色、 阿利新蓝染色、 油红 O 染色检测细胞成骨、 成软骨和成脂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细胞中成骨分化标志基因 ALP、 runt 相关转录因子 2 (Runx2)、成软骨分化标志基因聚集蛋白聚糖(AGR)和成脂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的表达。结果 成骨诱导组培养至 7 d 时 ALP 染色可见大量的蓝紫色沉淀, 28 d 时细胞周围有大量红染的钙结节沉积,而对照组无钙结节, 培养至 14 d 细胞中 ALP 和 Runx2 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14 d 时成软骨诱导组阿利新蓝阳性, 成脂诱导组可见红色的脂肪滴, 而对照组 2 种染色为阴性, AGR、 PPARγ2 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hGFs 具有成骨、 成软骨和成脂分化的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8-异戊烯基柑橘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全骨髓,利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于含体积分数为10%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为指标,96孔板梯度筛选作用最佳浓度。增殖分析采用MTT法。以1×10-6 mol.L-1的最佳浓度作用并成骨性诱导(1×10-7mmol.L-1地塞米松、10 mmol.L-1β-甘油磷酸钠和50 mg.L-1抗坏血酸)培养的d 4、8、12、16测ALP活性、钙盐沉积量,d 16进行ALP和钙化结节组织化学染色及计数。成骨性诱导后不同时间点提取Total RNA,RT Real-Time PCR法检测bFGF、IGF-1、Osterix、Runx-2、BMP-2及COL-Ⅰ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8-异戊烯基柑橘素不能促进BMSCs增殖,但8-异戊烯基柑橘素在1×10-6 mol.L-1时能促进其向成骨性分化,表现为提高BMSCs的ALP活性、促进钙盐沉积、增加钙化结节数量、提高bFGF、IGF-1、Osterix、Runx-2、BMP-2及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 8-异戊烯基柑橘素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为促进骨修复和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巴戟天多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并通过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鉴定所取得的细胞;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巴戟天多糖对BMSCs增殖情况的影响;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 NPP)检测不同浓度巴戟天多糖对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促分化的剂量。后续实验分空白组、巴戟天多糖组、成骨诱导组,在培养第7,14,21天分别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检测其ALP活性;培养第21天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BMSCs矿化情况。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巴戟天多糖高、中浓度组可显著提高BMSCs的增殖(P0.05),其中高浓度组效果最佳。与空白组相比,巴戟天多糖组可提高BMSCs上清液中ALP活性(P0.05),增加其矿化结节数(P0.05)。结论巴戟天多糖能促进BMSCs的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rachniodes exilis,TFAE)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 UCMSCs,取P3代细胞进行实验,不同浓度的TFAE处理h UCMSC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AM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I型胶原酶a1(collagen type I alpha1,Col1a1)、骨桥蛋白(osteopotin,OPN)、Runx2、Osterix(Osx)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l1a1、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FAE(1、5 mg·L~(-1))促进细胞增殖;钙结节数量增多;ALP活力增强,成骨相关基因Col1a1、OPN、Runx2、OsxmRNA及Col1a1、OP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一定浓度的TFAE促进h UC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成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 从新生小鼠颅盖骨提取并培养原代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用DEX(1μmol·L^(-1))诱导成骨细胞损伤为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苔黑酚葡萄糖苷及有无DEX干预下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试剂盒进行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采用茜素红S染色观察骨矿化结节的形成;采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入核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R在细胞核、细胞质和全细胞中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中成骨特征蛋白CollagenⅠ、Runx2、Osterix(Osx)和Dlx5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均明显降低(P<0.05、0.01),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苔黑酚葡萄糖苷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成骨细胞中GR在核内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GR在全细胞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成骨特征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苔黑酚葡萄糖苷组GR在成骨细胞核内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GR在全细胞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成骨特征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改善DEX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抑制作用,并减少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苔黑酚葡萄糖苷抑制GR入核,从而调控成骨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R)对雌性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MC3T3-E1成骨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DEX 10-5 mol·L-1、ICR 10-6 mol·L-1、雌激素(E2)10-8 mol·L-1及ICI182780(IN)10-5 mol·L-1干预MC3T3-E1成熟分化过程,并通过real-time RT-PCR、Westen blot、MTT和茜素红染色法分别测定对应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ICR和E2一样能够明显提高成骨细胞ALP、OPG、OC和Runx2的表达,并能够显著降低RANKL和Dickkopf的表达,对应的OPG和RANKL蛋白的表达量与mRNA的表达量相一致。ALP活性、细胞增殖能力以及Ga2+结节数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同时ICR和E2都能够有效回复DEX诱导的成骨抑制效应,这种调节效应能够被IN有效的阻断。结论 ICR具有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激活效应,并能够有效的缓解DEX诱导的成骨抑制效应;其促成骨效应具ER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为将其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胞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取成年小鼠股骨骨髓,贴壁培养,分别用矿化诱导培养基(10^-7 M地塞米松、10mM β-甘油磷酸钠和50mg/ml抗坏血酸)与骨形成蛋白2诱导,用RT-PCR检测Runx2,Osx和骨钙蛋白基因表达,茜素红染色鉴定钙节结。结果 RT-PCR显示,矿化培养基诱导组仅有Osx和OCN表达,BMP2诱导组Runx2,Osx和OCN全部表达,而两组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钙结节。结论 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作用中可能通过不同于BMP2的信号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异槲皮苷对体外培养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作用。方法以细胞矿化结节染色鉴定MC3T3-E1成骨细胞株骨矿化功能,以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率,以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在终浓度为1.08×10-6mol·L-1、1.08×10-7mol·L-1、1.08×10-8mol·L-1时,异槲皮苷能极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P<0.01);终浓度为1.08×10-6mol·L-1时,异槲皮苷作用96h后能极显著提高细胞内ALP的活性(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异槲皮苷能够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获得hBMSCs。非病毒载体FuGene HD携带Cbfa1转染hBMSCs后7、14d,经Real-time PCR分析hBMSCs成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包括Cbfa1、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桥蛋白(OPN)和Ⅰ型胶原;培养1、2和3周,ALP染色、钙结节染色检测成骨分化。结果:培养的hBMSCs阳性表达CD73,阴性表达CD34。第3代细胞增殖曲线呈"S"形,符合对数生长曲线。Cbfa1转染hBMSCs表现出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成骨细胞标志基因ALP、OC、OPN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上调,ALP染色阳性,并且有明显的钙结节形成。结论:非病毒载体携带Cbfa1转染hBMSCs可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黄永玲 《福建医药杂志》2023,(1):106-110+182
目的 比较Beagle犬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cells, PDLFs)和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体外成骨潜能,为筛选合适的种子细胞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通过茜素红染色、Realtime-PCR比较两种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的表达。结果 茜素红染色显示PDLFs成骨能力高于BMSCs; Realtime-PCR显示,PDLFs的OPG表达量高于BMSC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Fs的ALP表达量虽低于BMSCs,但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Fs体外成骨潜能不低于BMSCs。  相似文献   

16.
阿伦磷酸钠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离体条件下研究阿伦磷酸钠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阿伦磷酸钠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法检测阿伦磷酸钠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油红O染色形态学及定量测定法检测阿伦磷酸钠对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结果1×10-10,1×10-9,1×10-8,1×10-7,1×10-6和1×10-5mol.L-1的阿伦磷酸钠可以促进小鼠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及成脂分化。结论阿伦磷酸钠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进而减少脂肪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激活以及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朴成吉  蒋青  陈东阳  徐志宏 《江苏医药》2007,33(8):821-824,I0002
目的 研究特定粒径与浓度的氧化铝(aluminium oxide,Al2O3)陶瓷磨损微粒对成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成骨能力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成人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扩增,并行表型鉴定.将Al2O3陶瓷微粒按粒径不同分为3组,每组制成3种不同浓度的混悬液,消除内毒素后,加入成骨细胞培养体系,37℃,5%CO2条件下孵育.分别四氮唑盐(MTT)比色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茜素红染色钙结节计数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成骨能力及RANKL、OPG、OCN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中等粒径(1~10 μm)中浓度组(微粒∶细胞=100∶1)的Al2O3陶瓷微粒在增殖分化及OPG、OCN基因表达方面的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Al2O3陶瓷磨损微粒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抑制成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与ALP活性,其细胞反应与微粒的粒径与浓度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人成骨样细胞增殖和骨形成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人成骨样细胞OS-732为实验材料,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MTT测定、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和染色等。结果:d3时,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d6时加药组的细胞数目仍多于对照组。MTT测定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加药后d4,加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多、形态大而规则,染色质深而致密,核质比小。ALP染色结果显示,加药组细胞ALP颗粒染色明显深于对照组,并且ALP颗粒在胞浆中的分布均匀。ALP的定量测定表明加药组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OS-732具有促增殖和分化作用,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吡格列酮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高糖(22.5 mmol·L~(-1))环境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吡格列酮2.5、5、10μmol·L~(-1)组,干预24、48 h。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率、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水平,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成骨因子runt相关基因2(Runx2)和骨形态蛋白2(BMP-2)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PARγ、Runx2的表达与骨钙素、ALP、BMP-2的相关性。结果在相同干预时限,吡格列酮各组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活性、骨钙素和ALP的分泌水平、Runx2 mRNA和BMP-2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凋亡率和PPARγ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随吡格列酮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骨钙素和ALP的分泌、Runx2 mRNA和BMP-2 mRNA的表达均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和PPARγmRNA的表达增高(P<0.05)。与干预24 h相比,干预48 h时相同浓度吡格列酮组细胞增殖活性,骨钙素和ALP的分泌水平,PPARγ、Runx2、BMP-2 mRNA的表达或无变化或略增加。结论高糖环境下吡格列酮对成骨细胞有损害作用,促进PPARγ表达、抑制Runx2的表达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锁阳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矿化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14天后摘眼球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分别将10%浓度的各组含药血清及对照组血清(生理盐水组血清)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成骨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钙钴法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0.2%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钙化结节情况。结果:同一时间点,与生理盐水血清组比较,锁阳含药血清各组均能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其中,锁阳含药血清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三个时间点均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1);锁阳含药血清能够增强MC3T3-E1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随着锁阳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钙化结节数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锁阳含药血清能够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