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峰  李姜昊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0):158-161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差异。方法:选取针灸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热敏灸疗法或温针灸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WOMAC积分、VAS评分、穴位热敏点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差异。结果: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WOMAC积分治疗前为(59.48±6.22)分和(59.43±6.68)分,治疗后为(29.32±7.43)分和(31.03±7.92)分,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和温针灸组VAS评分治疗前为(6.08±1.12)分和(5.74±0.83)分治疗后为(2.23±0.87)分和(2.44±1.01)分,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总有效率为87.10%,温针灸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犊鼻、内膝眼、阴陵泉、阳陵泉出现敏化的概率较高。结论:热敏灸治疗KOA的疗效与温针灸相当,但操作简单,能避免针刺疼痛,可在临床或家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KOA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敏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炎症指标,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前列腺素-2(prostaglandin-2,PGE-2)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IL-1、TNF-α及PG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783;P=0.003)。结论:热敏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KOA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降低炎症,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和灸组各30例,两组均针刺大肠俞、肾俞、委中、阿是穴,并根据患者证型不同进行腧穴配伍。热敏灸组选取1~2个热敏点行热敏灸,温和灸组选取压痛点使用艾灸盒进行温和灸。统计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进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译RMDQ量表和总体疗效,以及出现热敏灸感的次数和效应种类。结果治疗前两组VAS、ODI、RM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治愈率高于温和灸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降低(P0.05),热敏灸组VAS低于温和灸组(P0.05);治疗第2周、第4周后ODI、RMDQ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热敏灸组ODI、RMDQ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温和灸组(P0.05)。6种热敏灸感中扩热最常见,且热敏灸感出现的次数随治疗而变化。结论热敏灸和温和灸结合针刺均能有效改善腰痛和腰部功能障碍,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效更优。热敏灸感因人因时不同,临床中需辨证施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运动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指导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院内自制中药外敷,同样指导患者运动锻炼。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出院8周后采用WOMAC和VA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和出院8周后,两组患者WOMAC及VA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WOMAC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出院8周后WOMAC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VAS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运动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治疗,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观察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的膝关节WOMAC量表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OMAC量表评分及VAS评分,两组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WOMAC量表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WOMAC量表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对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疼痛近期疗效与塞来昔布等效,中期疗效优于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针电刺激配合威伐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KOA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和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加腹针电刺激配合威伐光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WOMAC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WOMAC评分,对照组较治疗前未见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4周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常规针刺及腹针电刺激配合威伐光治疗KOA均有疗效,但腹针电针刺激配合威伐光治疗KOA显效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色膏外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比较三色膏外敷与美洛昔康口服治疗早中期KOA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136例早中期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三色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6周、12周、24周时,评定患者的WOMAC(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量表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5次坐-立试验时间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各项评分、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SF-36量表评分明显升高,5次坐-立试验时间明显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3周、6周、12周、24周时,治疗组患者的WOMAC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6周、12周、24周时,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5次坐-立试验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3周、6周、12周、24周时,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21%、90.91%、80.30%、74.24%,对照组分别为61.76%、76.47%、72.06%、64.71%;各时间点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色膏与美洛昔康治疗早中期KOA均有效,三色膏既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又可改善其膝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在恢复膝关节的力学平衡方面疗效优于美洛昔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热敏灸与温针灸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差异。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针推康复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WOMAC积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热敏灸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27/31),温针灸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25/3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2个疗程后均显著改善(均P<0.01),2组经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WOMAC积分在治疗2个疗程后均显著改善(P<0.01),2组经治疗后WOMAC积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WOMAC积分,疗效与温针灸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热敏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62例PTN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32例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 min,2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治疗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生活质量问卷(MSQ)量表计分等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VAS计分、MSQ(即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3部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SQ(即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三部分)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与对照组(53.33%)相比,P<0.05.结论 热敏腧穴悬灸治疗PTN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热敏灸联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11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物理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头痛发作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55%和78.18%,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周、1个月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SQ评分(包括功能受限、功能障碍以及情感3个部分)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SQ评分均显著的升高,且观察组的MSQ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物理治疗减轻了神经性患者疼痛,缓解了头痛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灸法的作用因素包括以艾叶或艾叶为主的复方组成的灸材姜、蒜、附子等隔衬物的药力作用;灸材燃烧的热力,灸法操作的补泻作用;所选腧穴治疗部位的特殊治疗作用;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影响因素;灸法感传发生与热力是否持久、均衡有关,这也是影响灸法效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邪正相争强者胜。人体阳气盛衰决定着个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易感性及预后、转归情况。任督灸作为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特色大灸,以施灸面积广、火力大、持久深透且隔铺药物为特点,通过艾药结合的方式作用于任督二脉,可最大程度调整五脏六腑及全身气血,扶助人体阳气,提高抗御新型冠状病毒的能力。任督灸可根据个体的身体状态,辨证施以不同的药物。谨守病机,随证加减,以灸促药,以药强灸。一则可以温补元气,提升人体正气;二则可以温化寒湿,改变人体寒湿的环境状态;三则对证施药纠偏,恢复患者阴阳平衡的状态,营造不利于病毒生存的体内环境。在新冠肺炎防控中,任督灸可以发挥“未病先防”“愈后防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艾灸箱由箱体和可360°旋转的活页组成。内置带有蛇形固定架的箱内网层、箱壁开有通气孔。箱内网层高度可以上下调节,蛇形固定架用于固定燃烧的艾条,避免艾条集中,火力过大灼伤患者皮肤,通气孔可以控制箱内空气含量,调节温度,箱体可以折叠,方便携带。艾灸箱具有携带方便、制作简单、节能环保耐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浙派针灸流派灸法的学术发展脉络及技法特色。[方法] 通过研究浙江灸法发展史料,整理各流派传承家谱,探寻基于不同学术及地域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分支。[结果] 浙派针灸流派灸法以严氏、施氏、高氏、罗氏传承脉络相对清晰完整,以化脓灸、温针灸、铺灸为特色,具有一脉相承、代有传人、法从典出、理源于经、融会贯通、守正创新的特点。[结论] 挖掘浙派针灸中的灸法分支,整理其理论来源、发展创新、技法要点、后世影响等,对扩大浙派针灸的治疗范围,推广浙江特色灸法的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悬灸得气与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辨敏施灸提供科学依据。〖JP〗方法 纳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患者60例,依据在悬灸过程中患侧内、外膝眼穴有无得气现象(热感透至膝关节腔内)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得气组34例和非得气组26例,每日悬灸1次,每次悬灸时间为40 min,共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结束后即刻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关节周径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得气组关节周径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小于非得气组(P<0.05);得气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非得气组(P<0.05)。结论 悬灸治疗肿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悬灸得气者的即刻和远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得气者。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灸法调节急性高血脂模型大鼠效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灸法对急性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效应差异。方法:采用快速造模方法制备急性高血脂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温和灸10 min组、隔姜灸6壮组、麦粒灸6壮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后,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①不同灸法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血脂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②麦粒灸6壮组在降低TC、TG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其TC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TG含量显著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温和灸10 min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③温和灸10 min组HDL-C含量最高,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麦粒灸6壮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麦粒灸6壮组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温和灸10 min组、隔姜灸6壮组、麦粒灸6壮组各组LDL-C含量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不同灸法组对高血脂模型大鼠均具有调节作用,温和灸10 min组在降低TG、升高HDL-C方面,麦粒灸6壮组在降低TC、TG方面,较隔姜灸6壮组均有明显优势,表明不同灸法的调脂效应有差异,临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透灸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透灸法。两组治疗结束后对总体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ell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7.8%,治疗组有效率9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透灸法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缓解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温针灸疗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从通脉温阳灸的特点、治法分类、治疗特点、作用机理、应用等方面对蔡氏通脉温阳灸进行了论述,认为技术创新是继承和发展传统铺灸的最佳途径,并通过通脉温阳灸的技术分析,进一步佐证了通脉温阳灸法的可行性,为今后通脉温阳灸的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热证忌灸”与“热证可灸”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归纳历代医家医著关于"热证忌灸"与"熟证可灸"的机理论述及临证经验,结合现代临床实际,指出"热证忌灸"理论的片面性与"熟证施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系统说明热证用灸应当支持相关理论,以疏通经络为目的,合理选择灸材、操作方法而"辨热施灸".  相似文献   

20.
从头颈灸疗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应用等方面对“头颈灸”进行探讨认为,阴升阳降理论、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名老中医周楣声教授、蔡圣朝主任医师灸法的治疗经验是头颈灸的理论和治疗应用基础.根据定位施灸、定性施灸、定量施灸以及头颈灸配合施灸法、头颈灸运动疗法的运用,佐证了头颈灸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