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规律,探讨高氧肺损伤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周左右的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暴露3、7、14d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FN-γ和TGF-β1在空气和高氧暴露3、7、14d组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IFN-γ mRNA在高氧3d达高峰水平,高氧7d后开始下降,高氧14d下降更为明显,与空气组比较P分别〈0.05,〉0.05,〉0.05;TGF-β1 mRNA的表达在高氧3、7、14d均明显高于空气组(P均〈0.05);高氧3d IFN-γ/TGF-β1比值显著增高(P〈0.05),高氧7d开始下降(P〉0.05),高氧14d明显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显示了基本一致的动态变化趋势。结论高氧肺损伤早期,IFN-γ的升高促进了高氧肺损伤炎症的发展;高氧肺损伤中晚期IFN-γ和TGF-β1的失衡可能是促进高氧肺损伤纤维化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1、2、5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早产新生大鼠生后1d随机分为高氧和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850mL/L氧气中,空气组置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取二组大鼠高氧或空气暴露后1、4、7、10和14d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法在mRNA水平检测NADH脱氢酶亚单位1、2、5的表达。结果1,高氧暴露1、4d,早产大鼠肺组织形态较空气组无明显改变;高氧暴露7、10d,肺组织渐出现小血管充血扩张,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肺泡数目减少、结构简单化和囊泡化等改变。2.空气组NADH脱氢酶亚单位1(ND1)和亚单位2(ND2)mRNA的表达随日龄增长渐降低,至7d时最低,随后其表达逐渐增高;空气组NADH脱氢酶亚单位5(ND5)mRNA的表达随日龄增长渐降低,至4d时最低,随后其表达逐渐增高。3.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暴露后1、4和7dND1和ND5mRNA表达显著增强(Pa〈0.05),随后其表达渐下降,10、14d时低于空气组,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a〉0,05);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暴露后1、4dND2mRNA表达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a〉0.05),7d时较空气组极显著增强(P〈0.01),10、14d时较空气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氧可导致早产大鼠肺组织NADH脱氢酶表达改变,提示其可能参与高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85%高浓度氧(高氧)暴露下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线粒体DNA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I、COXII、COXIII)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早产SD大鼠生后1d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85%氧气中,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两组分别于暴露满1、4、7、10和14d时,每组取动物8只,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OXI、COXII和COXIIImRNA的表达。结果(1)高氧暴露4d即可见肺泡炎和肺发育滞后的改变。(2)与同时问点空气组相比,高氧暴露1d和4d时,COXI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和P〈0.01),其后开始下降,7d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0d时较空气组显著降低(P〈0.01),14d时复又增高,且明显高于空气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OXII和COXIIImRNA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85%高氧暴露诱导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线粒体DNA编码COX亚基异常表达,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高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线粒体呼吸链三磷酸腺苷合成酶6、8(ATPase6、8)与早产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早产新生SD大鼠生后1d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常压氧舱中,氧体积分数〉850mL/L;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常压空气中。二组分别于实验后1、4、7、10和14d提取其肺组织RNA.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ATPase6、8mRNA表达。结果 1.与空气组比较,高氧暴露1dATPase6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4、7、10d时无显著性差异(Pa〉0.05);14d又显著增强(P〈0.01)。2.高氧组与空气组比较,ATPase8mRNA表达于1、4、10d时无显著改变(Pa〉0.05);7、14d时明显增强(Pa〈0.05)。结论 高体积分数氧暴露诱导线粒体呼吸链中ATPase6、8异常表达,这种变化可能参与早产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后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来源的肺腺癌A549细胞中硫氧还蛋白-2(Trx-2)和细胞色素C(Cytc)的动态表达,探讨Trx-2和Cytc表达变化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复苏液氮罐中冻存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后,加入100g/L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置于37℃50mL/L二氧化碳(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然后体外传代培养A549细胞,待其生长至接近融合状态时,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每组18瓶A549细胞(50mL培养瓶)。高氧组持续暴露于常压高氧中,氧体积分数为900mL/L,CO2体积分数为50mL/L;空气组仍置于50mL/L CO2培养箱中。二组分别于高氧或空气暴露12、24、48h后提取A549细胞总RNA,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x-2和Cytc mRNA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A549细胞Trx-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24h Trx-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48h Trx-2 mRNA的表达减弱,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12h Cytc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24h Cytc mRNA的表达减弱,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8h显著减弱(P〈0.05)。3.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12h Trx-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24h仍增强,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8h显著减弱(P〈0.05)。结论高氧暴露可诱导A549细胞中Trx-2和Cytc异常表达,提示Trx-2对高氧肺损伤线粒体可能起重要的保护作用,Cytc在高氧肺损伤细胞凋亡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表面活性蛋白C(SPC)在地塞米松干预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3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95%氧7d)、高氧+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TF-1和SPC表达。结果(1)高氧组可见肺泡壁较薄、结构简单化、肺泡大小不均,有些肺泡融合、体积增大;地塞米松组除具有上述高氧组特征外,肺组织结构明显紊乱,部分肺泡壁及间隔破坏;高氧组和地塞米松组RAC值分别为(9.50±1.05)、(10.03±3.26),较空气组(13.00±1.79)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空气组TTF-1阳性显色细胞分布在肺间隔和肺泡壁II型肺泡上皮细胞(AECII),无扩张肺组织处也有阳性细胞,各级支气管及小血管部位未见阳性显色。高氧组较空气组表达减少,散在分布于肺泡壁、肺间隔增厚部位及脱落于肺泡腔的AECII;地塞米松组较空气组明显增强,变薄及扩张的肺泡壁也有阳性显色。空气组、高氧组、地塞米松组TTF-1表达积分分别为(1.32±0.55)、(0.96±0.67)、(1.76±0.69),高氧组较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地塞米松组较空气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SPC阳性显色主要在肺间隔和肺泡壁AECII,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也可见弱阳性表达,但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标本整个切片未见表达。高氧组、地塞米松组和空气组SPC表达积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1.58±0.49)、(1.52±0.50)、(1.66±0.48).P〉O.05。结论(1)SPC不仅在AECII表达,也表达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在高氧肺损伤及地塞米松干预肺组织SPC表达变化不大,有可能是AECII增殖、分化不足的反映。(2)高氧肺损伤组织TTF-1表达减少,地塞米松可使TTF-1表达增强,加重肺部病理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氧对早产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表达的影响。方法孕21dSD早产大鼠,生后12~24h内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于空气或高氧暴露后1、4、7、10和14d提取肺组织,采用RT-PCR测定SP-C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SP"C蛋白表达。结果早产大鼠生后肺组织SP-C表达1d时最高,4d后表达渐减弱,其阳性染色信号主要定位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高氧暴露1d,肺组织SP-C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气组,以后增加,高氧7d增加最明显,高氧14d时SP-C表达较空气组又减弱。结论SP-C参与了早产大鼠肺发育及高氧肺损伤的生理与病理过程,高氧暴露导致SP-C表达下调或功能障碍是促使高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高浓度氧(简称高氧)抑制早产新生大鼠肺发育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日龄早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生理盐水组(Ⅰ组)、高氧+生理盐水组(Ⅱ组)、空气+RA组(Ⅲ组)、高氧+RA组(Ⅳ组)。Ⅱ、Ⅳ组持续暴露于85%氧气中。Ⅲ、Ⅳ组每目腹腔注射RA500μg/kg,Ⅰ、Ⅱ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时间点(生后4、7、10、14及21d)各组大鼠肺组织PD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日龄的增加,PDGF—A、-B mRNA及蛋白表达发生不同的变化。与Ⅰ组比较,高氧暴露下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但PDGF-A mRNA及蛋白表达却显著降低(P〈0.05)。RA上调PDGF—A mRNA及蛋白表达(P〈0.05),但对PDGF—B mRNA及蛋白表达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高氧暴露下,PDGF—AmRNA及蛋白表达受抑,PDGF—B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PDGF-A、-B共同参与了高氧暴露下肺组织损伤过程。RA上调PDGF—AmRNA及蛋白表达,能部分逆转高氧引起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化修饰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将18只早产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n=9),建立高氧暴露早产大鼠BPD模型。分别在4 d、7 d及14 d,每组各取3只大鼠采集肺组织,糖原染色观察肺组织分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Ki67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MO1及C/EBPα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SUMO化C/EBPα表达。结果 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大鼠肺组织糖原染色强度4 d时减弱,7 d及14 d时明显增强;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高氧组大鼠肺组织中Ki67表达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同时间点空气组;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C/EBPα蛋白4 d时表达增加,7 d及14 d时表达降低(P < 0.05);高氧组SUMO1及SUMO化C/EBPα蛋白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空气组(P < 0.05)。高氧组SUMO化C/EBPα表达与糖原染色强度及核增殖抗原Ki67均呈正相关(r=0.529、0.671,P < 0.05)。结论 高氧暴露所致早产大鼠BPD模型中,肺泡上皮细胞过度增殖与分化障碍可能与SUMO化C/EBPα表达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及Wnt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在高氧暴露早产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180只新生早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空气对照组、空气干预组、高氧对照组及高氧干预组,每组45只。干预组早产鼠每天腹腔注射USP7特异性抑制剂P5091(5 mg/kg),高氧组建立早产大鼠高氧暴露肺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实验过程第3、5、9天时处死动物收集早产鼠肺组织标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中USP7及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气各组肺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高氧对照组3 d、5 d时可见肺泡明显压缩、结构紊乱,有明显炎症细胞、红细胞渗出及间质水肿改变;高氧对照组9 d时可见肺泡结构紊乱、肺泡间隔明显增厚;高氧干预组肺组织结构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情况均较相应时间点的高氧对照组有所减轻;各时间点高氧各组放射状肺泡计数(RAC)均明显低于相应空气各组(P < 0.05),且高氧干预组RAC较高氧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实验第3、5、9天时,高氧各组USP7、β-catenin mRNA及USP7、β-catenin、α-SMA蛋白表达均较相应空气各组增加(P < 0.05);高氧干预组β-catenin mRNA及β-catenin、α-SMA蛋白表达较高氧对照组减少(P < 0.05);高氧干预组USP7 mRNA及蛋白表达与高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空气干预组USP7、β-catenin mRNA及USP7、β-catenin、α-SMA蛋白表达与空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高氧暴露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USP7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高氧肺损伤;USP7特异性抑制剂P5091可能通过加强β-catenin的泛素化来加速其降解,减少肺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对高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吸入一氧化氮(iNO)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时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组织甘露糖结合力(MBA)的影响,探讨iNO对高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气);高氧组(>95%O2,6d);NO组(空气+10ppmNO,24h);高氧+NO组(>95%O2,6d+10ppmNO,24h)。观察暴露后2d和6d肺组织病理变化,肺SP-AmRNA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和MBA的变化。结果:高氧组病理损伤明显,暴露后2d时SP-A的mRNA含量(0.81±0.04vs1.53±0.25)和蛋白表达(59.45±18.37vs89.77±16.41)比对照组减少,6d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81±0.02vs0.63±0.03),(93.57±13.71vs47.73±21.69),(P<0.05)。高氧+NO组暴露后2d时病理损伤比高氧组明显减轻,SP-AmRNA(0.55±0.91)比对照组和高氧组降低,SP-A蛋白表达(55.12±17.53)比对照组降低(P<0.01);6d时SP-A蛋白表达(67.33±18.59)比高氧组降低(P<0.05)。甘露糖结合力在暴露后2d时NO组比对照组增加(0.821±0.133vs0.580±0.158)、高氧+NO组比高氧组增加(0.430±0.175vs0.738±0.141)(P<0.05)。结论:小剂量NO吸入可降低高氧肺组织SP-A蛋白表达的升高,增加肺组织的MBA,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暴露对新生早产大鼠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谷氨酰-L-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GCLC)动态表达的影响。方法受孕21 d大鼠行剖宫产取出早产鼠80只,喂养1 d后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空气组早产鼠放置在室内常压空气中饲养,高氧组早产鼠放置在同一室内常压氧箱中(氧浓度85%~95%)饲养,分别于第1、4、7、10、14天,每组取8只大鼠,采集两组早产鼠肺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两组早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RT-qPCR检测两组早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HO-1和GCLC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早产鼠体重下降显著(P < 0.05)。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早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隔增宽、肺泡数目减少和肺泡简单化。高氧组早产鼠肺组织中HO-1 mRNA相对表达量在第7天时低于空气组,在第10、14天时高于空气组(P < 0.05)。高氧组早产鼠肺组织中GCLC mRNA表达量在第1、4、7天时低于空气组,在第10天时高于空气组(P < 0.05)。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早产鼠肺组织中HO-1蛋白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升高;除第1天外,GCLC蛋白表达水平在其他各时间点均升高(P < 0.05)。结论高氧暴露导致早产鼠生长发育迟缓、肺发育阻滞。早产鼠肺组织HO-1和GCLC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高氧暴露导致早产鼠肺损伤发病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对照组在空气中饲养,后两组暴露在85%~90%氧气中。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2 mg/kg)。3组于实验第1、3、7、14 d各处死8只大鼠并取其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同时取其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及白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高氧组3 d时肺泡上皮细胞肿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渗出液,14 d时肺泡减少,肺间质增厚,肺泡发育受阻;与高氧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炎症反应表现较轻,肺泡发育障碍有所缓解。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3 d时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明显下降(P<0.05),MDA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0.05),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14 d(P<0.05);与高氧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3、7、14 d各亚组RAC明显增高(P<0.05),MDA和白细胞计数水平较低(P<0.05)。结论:高氧肺损伤时出现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和肺泡发育受阻,罗格列酮对高氧肺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85 %高浓度氧暴露对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角化细胞生长因子 (KGF)mRNA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动态表达的影响。方法 早产SD大鼠生后 1d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高氧组持续暴露 85 %氧气中 ,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两组分别于 1、4、7、10、14和 2 1d时 ,提取肺组织RNA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KGFmRNA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切片中PCNA。结果  (1)与空气组相比 ,高氧 1d时 ,KGF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4d时明显增强 ,较空气组增加 3 8倍 (P <0 0 0 1) ;其后开始下降 ,7d时较空气组增加 1 8倍 (P<0 0 5 ) ;10d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14d时较空气组降低 1 5倍 (P <0 0 1) ,2 1d时复又增高 ,较空气组增加 1 15倍 (P <0 0 1)。 (2 )空气组早产新生大鼠生后 14d内肺组织中均有PCNA表达 ,并且PCNA阳性细胞 90 %以上定位于气道和肺泡上皮细胞 ,2 1d时几乎检测不出其表达 ;与空气组比较 ,高氧组 1~ 4d时肺组织中PCNA表达明显减弱 ,7~ 10d时增强且部分间质细胞也有表达 ,2 1d时PCNA阳性细胞以间质细胞为主。结论  85 %高氧暴露可促进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KGFmRNA及PC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血管紧张素II除了调节血压,还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研究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探讨洛沙坦在抗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Waistar新生大鼠生后24 h内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高氧+注射用水组、高氧+ 洛沙坦组,高氧组氧浓度为85%~90%,高氧+注射用水组、高氧+洛沙坦组在生后6 d每天用注射用水或洛沙坦(5 mg/kg)灌胃至实验结束,于7,14,21 d处死。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生化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高氧暴露后大鼠肺泡数目减少,终末气腔扩张,次级隔数目减少,肺泡间隔显著增厚,甚至出现肺出血和肺实变。洛沙坦干预后肺泡间隔变薄,但肺泡腔没有明显缩小,且肺泡次级隔仍较少。高氧后14和21 d新生大鼠肺组织HYP含量较同期空气组显著增加(P<0.01),洛沙坦治疗2周后肺组织HYP含量较高氧组明显下降 (471.46±30.63 μg/kg vs 545.15±34.90 μg/kg, P<0.01); 高氧组在高氧暴露7 d时,SOD活力呈代偿性增加,之后逐渐下降至空气组水平;MDA水平在高氧暴露后显著增加,但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洛沙坦治疗能增加高氧肺组织SOD的活力, 21 d时差异有显著性(82.94±4.62 U/mg protein vs 67.78±8.02 U/mg protein, P<0.01),同时降低MDA的水平(30.54±5.89 nmol/mg protein vs 48.75±8.09 nmol/mg protein, P<0.01)。结论:洛沙坦治疗能减轻高氧诱导新生鼠CLD肺纤维化的程度,该过程可能与肺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以及膜脂质过氧化减轻密切相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91-594]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模型,观察高氧性肺损伤过程中HOXB5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高氧肺损伤肺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氧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生12 h内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高氧(FiO2为85%~90%)实验组和空气对照组2组,再按生后不同的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观察两组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肺组织学变化,并检测肺组织中HOXB5基因蛋白表达量。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肺组织中HOXB5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均呈现出起伏不定的变化特点,两组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实验组变化时间滞后。两组除生后24 h末和生后21 d 2个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从生后第3天起及第5、7、14天相应的4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氧暴露后新生大鼠肺组织中HOXB5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出现滞后,同时出现支气管分支形成的紊乱和结构简单的肺泡,提示HOXB5基因蛋白异常变化可能是导致高氧慢性肺损伤的原因,HOXB5蛋白可能对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发育和成熟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大鼠肺组织ACE,AngⅡ和ColⅠ蛋白及mRNA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足月新生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高氧组、空气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和盐水对照组,每组各60只。将高氧组、盐水对照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的足月新生Wistar 大鼠(连同母鼠)生后即置于氧舱内持续吸入高浓度氧(FiO2=0.9)21 d造成高氧肺损伤模型,空气对照组吸入空气。卡托普利治疗组于生后7 d每天经胃管灌服卡托普利每日30 mg/kg, 盐水对照组每天经胃管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1,3,7,14,21天随机选取6只麻醉后处死。肺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ColⅠ蛋白含量,用日产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CE活性,用放免法测定AngⅡ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ACE,AngⅡ,ColⅠ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高氧组、盐水对照组肺组织ACE,AngⅡ,ColⅠ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在实验后第14天明显升高,第21天达高峰(P<0.05或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与高氧组、盐水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仍高于空气对照组(P<0.05)。 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高氧组、盐水对照组第14天肺组织间质细胞增多,出现纤维化改变。第21天正常肺泡结构消失,肺组织出现严重的纤维化。卡托普利治疗组肺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卡托普利干预抑制了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组织ACE,AngⅡ,ColⅠ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减轻了肺纤维化病变,这可能是卡托普利对高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69-17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 phosphorylation,pPyk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通路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将16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8只。高氧组大鼠于生后即置于吸入氧浓度>95%的环境中7 d,空气组大鼠置于同室空气环境中;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两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LRP1(sLRP1)、MMP9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LRP1、MMP9、pPyk2及Pyk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LRP1 mRNA及MMP9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LRP1、MMP9在高氧组的水平均高于空气组(P<0.05);高氧组肺组织匀浆LRP1、MMP9、pPyk2蛋白表达水平较空气组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LRP1 mRNA、MMP9 mRNA在高氧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气组(P<0.05)。 结论 LRP1-pPyk2-MMP9通路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肺损伤中活化增强,可能参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ANCI在高氧诱导肺损伤新生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NKX2.1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8只C57BL/6J新生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24只,各组再随机分为生后7 d组、14 d组、21 d组,每组8只。空气组置于室内环境(Fi O2=21%)中饲养,高氧组置于高氧箱(保持氧浓度95%)中饲养,在各时间点分别处死两组动物后收集肺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q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NANCI、NKX2.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空气组新生小鼠肺组织NANCI和NKX2.1的m RNA表达水平7 d最高(P0.05),14 d与21 d呈同水平表达。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肺组织肺泡化程度降低,辐射状肺泡计数(RAC)减少(P0.05),且高氧组RAC值随高氧处理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各时间点高氧组NANCI m RNA、NKX2.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气组(P0.05),且随高氧处理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NKX2.1与NANCI表达呈正相关(r=0.585,P=0.003);两者与高氧组RAC水平均呈正相关(分别r=0.655、0.541,P0.05)。结论 NANCI可能主要参与未成熟肺组织发育;肺组织损伤程度随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且NANCI及NKX2.1水平与肺损伤程度相关,提示NANCI/NKX2.1靶基因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新生小鼠高氧肺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