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73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在移植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结果 17例患者中,男3例,女14例.肾移植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进行免疫抑制治疗,14例采用CNI类药物+抗增殖类药物+泼尼松,3例采用西罗莫司+抗增殖类药物+泼尼松.通过术前输尿管CT及根治手术可见肿瘤部位:单纯膀胱肿瘤4例,输尿管合并膀胱肿瘤4例,肾盂、输尿管合并膀胱肿瘤1例,单纯肾盂肿瘤2例,单纯输尿管肿瘤4例,肾盂合并输尿管肿瘤2例.术后病理:移行细胞癌16例,均为高级别,其中2例伴腺性及鳞状分化,1例(80%)为鳞状分化;肾盂-输尿管腺癌1例.根治手术后随访3~ 72个月,死亡1例,死亡时间为肿瘤手术后3个月.随访至今,存活16例.结论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影响肾移植术后受者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输尿管CT可提高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传统手术方法需经腰部和下腹部两个切口,机体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慢;且手术并发症较多.近年来腹腔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已逐步开展,联合尿道电切镜行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效果良好,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我院诊治的泌尿系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并膀胱袖状切除与传统开放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并膀胱袖状切除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以膀胱肿瘤首诊4例,其中1例于术后19个月死于肿瘤转移,余3例随访22~58个月,平均35个月,1例无瘤生存,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肿瘤复发,另1例带瘤生存。以前列腺腺癌首诊的2例,分别随访20个月和46个月,均曾出现膀胱癌复发而行手术治疗,目前无瘤生存。结论血清PSA测定、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榆查+活检及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的主要方法,其中治疗方案应根据膀胱癌的分期来确定,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膀胱憩室癌的临床资料。15例均行B超和膀胱镜检查,其中5例膀胱镜下活检成功。15例中行经尿道膀胱憩室肿瘤电切术4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5例,单纯性膀胱造瘘术l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均给予膀胱内灌注化疗。腺癌患者术后辅以化疗,混合癌患者术后辅以化疗加放疗。结果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9例、鳞癌3例、腺癌2例、混合癌1例。T1期6例,T3a期5例,T3b期3例,T4期1例。7例分别于术后6、8、9、11、18、23、24个月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3例分别死于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衰竭,5例随访6—7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憩室癌确诊应首选膀胱镜检及活检。对Ta期、T1期G1级、T1期G2级的移行细胞癌,行膀胱肿瘤电切并术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和密切随访,可使大部分患者达到长期无瘤生存。对T3期的移行细胞癌患者以及所有非移行细胞癌患者应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术后输尿管、睾丸及肺转移一例许龙根张志根患者79岁。因无痛性血尿3个月,于1981年11月行排泄性尿路造影:双肾、输尿管未见充盈缺损,膀胱充盈密度不均,膀胱镜检提示膀胱肿瘤(2.5cm×1.8cm),行膀胱部分切除。病理报告: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子宫切除术后双侧输尿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原发性双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症状表现为间断全程无痛肉眼血尿,伴右下腹及右腰部疼痛不适.CT示右输尿管走行区至右输尿管口软组织密度影,膀胱右后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输尿管镜检查示距左输尿管口约2 cm处可见数个小乳头状肿物突入输尿管腔内.行右肾全切、右输尿管全切、膀胱部分切除术及左输尿管再植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双侧输尿管癌;膀胱肿物低—高恶性移行上皮乳头状癌.患者输尿管癌术后1年4个月、2年再发膀胱癌.结论 双侧输尿管癌临床罕见,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确诊依靠术前活检或术后病理.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尽量保留肾单位,术后根据情况辅以化疗及膀胱灌注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经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36例。在后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然后下腹部做5~8cm切口,行下段输尿管及部分膀胱袖状切除,取出肾标本。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60±58.5)min,术中出血量为(260±6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0±2.3)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8~2004年,我们为46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洽性膀胱切除、可控性盲升结肠代膀胱术。现对输出道的建立和术后并发症处理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本组46例膀胱癌患者,男38例.女8例。年龄35~78岁,平均62岁;病程6个月~2a。8例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多发性),2例为膀胱腺癌,2例为膀胱鳞状上皮癌,余均为移行细胞癌T2~T3级以上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可控性盲升结肠代膀胱术。手术方法:绕脐左,下腹正中切口;探查腹腔脏器有无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9.
移植肾输尿管坏死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尸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尿路重建,其中18例施行输尿管一膀胱再吻合术,3例施行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吻合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尿量、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移植肾彩超均未见异常。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坏死首先要注意预防,在取肾、修肾时就要注意保护输尿管及其血液供应,提高手术技术及术后管理水平。一旦出现了输尿管坏死,在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手段无效后应及时采取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输尿管癌的诊治情况,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输尿管癌患者均为低分级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T1期20例、T2期10例;行输尿管切除端吻合术18例,膀胱袖口状与输尿管末端切除再植膀胱术12例。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1年,28例随访6个月5年,均未出现肾盂肿瘤及同侧输尿管癌复发;4例患者术后出现膀胱尿路上皮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均未复发。结论输尿管癌早期一般可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结合影像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早期行保肾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较少见,近年来我们收治2例误诊病人,现报道如下。例1:男,60岁。2年前,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在外院诊为膀胱多发性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年因肉眼血尿复发而来我院。B超及CT检查发现膀胱左侧壁有新生物,左肾积水;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示左肾输尿管不显影。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在侧壁近三角区有一4cm×4cm×4cm大菜花样肿物,左输尿管开口看不清,未行输尿管逆行插管。肿瘤活检病理为移行细胞癌Ⅱ~Ⅲ级。经手术将膀胱部分切除后,发现左输尿管全长僵硬,多处硬结,故仅行输尿管下段部分切除(约1/4),其余部分因与…  相似文献   

12.
我院泌尿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利用腰部单切口联合经尿道电切术行输尿管剥脱,术共完成改良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12例,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例,年龄50 ~ 78岁,平均67.2岁,男性5例,女性7例;肾盂肿瘤9例(左侧5例,右侧4例),输尿管上段肿瘤3例(左侧2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患侧腰部不适.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提示有肾盂、输尿管占位性病变或充盈缺损,直径0.8~2.9 cm,平均约1.8 cm,未见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征象,其中3例输尿管上段肿瘤行输尿管镜检查并活检,均提示移行细胞癌Ⅰ级改变,膀胱镜检未发现下尿路占位性病变.8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4例阴性.术前检查总肾功能及对侧分肾功能正常,术后病理报告为肾盂移 行细胞癌Ⅱ~Ⅲ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Ⅰ~Ⅱ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合并前列腺增生采取同期经尿道电切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26例实施单纯经尿道电切膀胱移行细胞癌,B组20例实施经尿道同期电切膀胱移行细胞癌及增生的前列腺,比较术后A、B组间复发时间、复发率、进展率、复发部位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8月。A、B组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复发率、进展率、复发部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实施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是可行的,与单纯电切膀胱移行细胞癌相比并不增加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张楠  袁建林 《山东医药》2011,51(18):76-77
目的 评价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单切口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单切口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手术经过与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0~120 min,术中出血150~260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48 h,术后止痛剂用量0~100 mg,引流量120~240 ml,术后住院7~10 d,无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单切口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具有切开缝合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砺  朱红学  陈双峰 《山东医药》2010,50(23):77-78
目的 比较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和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95例初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分别行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A组)和TURBt(B组),术后膀胱灌注配合化疗.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至复发间隔时间、1~3 a复发率等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均一次性切除病灶,A组未发生术中闭孔反射、术后出血、转开放手术及膀胱穿孔、尿道狭窄等并发症,B组术中发生闭孔反射8例、膀胱穿孔1例,术后发生出血2例;两组复发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与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疗效相似,但前者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中药冬凌草液热疗和多次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膀胱癌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168例患者分为2组,A组在术后1个月开始行冬凌草液热疗,每3个月1次,共1年;B组行丝裂霉素膀胱内多次灌注,术后2 w开始,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月1次,共1年.观察术后复发率和无瘤间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12~204个月,平均(43.6±5.9)个月.A组复发率3.6%,B组复发率10.6%,2组之间复发率及Kaplan-Meier无肿瘤间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生膀胱炎、血尿、膀胱挛缩、尿道狭窄A组分别为28.5%、3.6%、1.2%、1.2%,B组分别为21.2%、3.5%、0%、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凌草液热疗对预防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膀胱癌的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全程输尿管缺损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 报告1例医源性全程输尿管损伤患者行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切取膀胱肌瓣替代左输尿管缺损约25 cm,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血肌酐、尿素氮及电解质较术前无明显变化;2个月时左肾造瘘管造影示膀胱肌瓣代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膀胱容量约250 mL;6个月时肾动态显像检查示左肾功能改善,膀胱功能恢复.结论 对输尿管缺损患者应首选自身尿路组织替代,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是治疗全程输尿管缺损的方法之一,其能恢复尿路的连续性,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84~1995年,我们对52例膀胱肿瘤患者于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行噻替哌腔内灌注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3例,女9例。年龄17~76岁。其中移行细胞癌42例,腺癌1例,乳头状瘤9例。单发39例,多发13例。初发46例,复方6例。浸润性8例,非浸润性44例。治疗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耻骨上切口。切开膀胱后,在肿瘤基底部注射噻替哌20~80ml,在自然张力下于肿瘤周围2cm处作全层环形切除。本组行单纯膀胱部分切除47例,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移植5例。肿瘤切除后即刻用噻替哌浸泡切口10分钟。术后2周将噻替哌70mg加入生理…  相似文献   

19.
秦洪 《山东医药》2011,51(33):100-101
2004年5月~2008年8月,我院对2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同时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20例患者,年龄60~79岁。13例因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就诊,肉眼血尿时间为3 d~1个月,均伴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病史;5例因进行性排尿困难就诊;2例因膀胱癌术后随访发现。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盆腔CT、膀胱镜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级,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并对侧移行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认为输尿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结石及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关,定期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手术配合放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肾盂定期冲洗可预防感染和维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