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发生症状性PDA的早产儿22例,出生体质量(1426.59±355.74)g,胎龄(29.95±2.53)周。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治疗,布洛芬10 mg/kg,共3次,间隔24 h。用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血糖、尿量、胆红素、电解质。治疗结束后复查肾功能、血常规、超声心动图、头颅B超。结果经治疗14例(63.63%)PDA关闭,疗效与出生体质量有关,出生体质量≥1500 g疗效好于出生体质量<1500 g(P<0.05)。3例(13.64%)在PDA关闭后发生再开放。13例(59.10%)患儿用药后出现一过性少尿[尿量<1 mL/(kg.h)],均发生于第1次给药后;治疗前肌酐和尿素水平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例(45.56%)发生喂养不耐受,经减少喂养量或暂停喂养后均好转。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有一定疗效,且安全,使用方便,但尚需进行早产儿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对照研究以明确其疗效,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极低体质量儿口服布洛芬预防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预防性口服布洛芬对极低体质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8例极低体质量儿随机分为2组,A组35例给予预防性口服布洛芬治疗;B组63例,其中28例经B超诊断为PDA后予以布洛芬,另35例未给予药物。分别比较各组PDA的关闭率及脑室内出血发生情况,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肺部、肾脏、消化系统等的影响。结果A组33例(95%)关闭,B组50例关闭(79.4%),A组PDA闭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平均通气时间、最高平均压、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组。两组脑室内出血及肾脏和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极低体质量PDA患儿预防性使用布洛芬疗效优于治疗性使用,且可以减少肺部并发症,但须注意对肾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发生症状性PDA早产儿42例,予口服或鼻饲布洛芬混悬滴剂,共3次,首剂10mg/kg,于24、48h后各予5mg/kg。观察内容包括每一疗程布洛芬治疗的效果和总布洛芬治疗的最终效果。记录相关因素包括性别、体质量、日龄、婴儿的宫内发育状况、治疗前动脉导管内径、首剂布洛芬应用时的日龄(h)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组早产儿经布洛芬1个疗程治疗,PDA的关闭率为78.5%。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最终关闭PDA的总有效率为85.7%。患儿出生体质量和首次布洛芬应用时间对PDA的关闭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而孕周、婴儿性别、应用布洛芬前PDA内径和胎儿的宫内发育状况,对布洛芬的使用效果无影响(P〉0.05)。结论布洛芬对关闭早产儿PDA有良好效果,且较安全,其效果随着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增加而增强,首剂布洛芬应用时间越早,其PDA关闭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消炎痛关闭新生儿(足月儿及早产儿)动肪导管未闭(PDA)的效果,对经心脏彩超确诊的新生儿PDA90例,其中72例(足月儿33例,早产儿39例)口服消炎痛治疗,另18例未用消炎痛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消炎痛治疗组动脉导管关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早产儿关闭率(92.37%)高于足月儿(78.78%),并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比42.8%);足月儿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消炎痛治疗组中有21例合并其他先心病,结果单纯PDA导管关闭率(94.12%)明显高于合并其他先心痛的PDA组(61.9%).早产儿动脉导管的自闭率低于足月儿.结论口服消炎痛治疗早产儿PDA的效果优于足月儿,单纯PDA优于合并其他先心病者,足月儿在治疗原发病后PDA自闭的可能性大,早产儿自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和口服吲哚美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方法 经心脏彩超确诊的有症状PDA早产儿 4 9例 ,按给药剂型及途径分为静注组 (2 1例 )和口服组 (2 8例 )。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相同。比较两组PDA关闭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单纯PDA闭合、并其他疾病PDA闭合均无显著差异。静注组立即闭合率明显高于口服组 (P <0 .0 5 )。两组较快闭合、迟缓闭合和总闭合虽有差别 ,但无统计学意义。静注组胃肠出血、肾功能减低及高胆红素血症与口服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静注组不良反应总人次明显低于口服组 (P <0 .0 5 )。结论 一定剂量范围内静脉注射或口服吲哚美辛治疗早产儿PDA均具一定有效性和安全性 ,但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6.
口服消炎痛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消炎痛关闭新生儿(足月儿及早产儿)动肪导管未闭(PDA)的效果,对经心脏彩超确诊的新生儿PDA 90例,其中72例(足月儿33例,早产儿39例)口服消炎痛治疗,另18例未用消炎痛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消炎痛治疗组动脉导管关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早产儿关闭率(92.37%)高于足月儿(78.78%),并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比42.8%);足月儿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消炎痛治疗组中有21例合并其他先心病,结果单纯PDA导管关闭率(94.12%)明显高于合并其他先心病的PDA组(61.9%)。早产儿动脉导管的自闭率低于足月儿。结论:口服消炎痛治疗早产儿PDA的效果优于足月儿,单纯PDA优于合并其他先心病者,足月儿在治疗原发病后PDA自闭的可能性大,早产儿自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1 236例早产儿进行分析。于出生7 d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发生PDA的早产儿排除口服布洛芬的禁忌证者入组。实际进入调查376例。予口服/鼻饲布洛芬治疗后72 h再次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PDA的关闭率,分析引起布洛芬治疗PDA失败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呼吸支持、导管直径、导管两端压差、导管水平峰值流速等是引起PDA药物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呼吸支持、导管直径、导管两端压差、导管水平峰值流速等是PDA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关注引起早产儿PDA药物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早期防治PDA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口服消炎痛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末闭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消炎痛关闭新生儿(足月儿及早产儿)动肪导管未闭(PDA)的效果,对经心脏彩超确诊的新生儿PDA90例,其中72例(足月儿33例,早产儿39例)口服消炎痛治疗,另18例未用消炎痛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消炎痛治疗组动脉导管关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早产儿关闭率(92.37%)高于足月儿(78.78%),并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比42.8%);足月儿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消炎痛治疗组中有21例合并其他先心病,结果单纯PDA导管关闭率(94.12%)明显高于合井其他先心病的PDA组(61.9%)。早产儿动脉导管的自闭率低于足月儿。结论:口服消炎痛治疗早产儿PDA的效果优于足月儿,单纯PDA优于合并其他先心病者,足月儿在治疗原发病后PDA自闭的可能性大,早产儿自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一步认识布洛芬与吲哚美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出符合分析条件的有关吲哚美辛与布洛芬对照治疗早产儿PDA的研究报告 6篇 ,取其研究结果做Meta分析。结果 布洛芬与吲哚美辛治疗PDA的疗效相同 ,但布洛芬组出现少尿显著少于吲哚美辛组 ,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布洛芬治疗PDA的疗效与吲哚美辛相同 ,但引起肾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动脉导管开放(PDA)是早产儿常见病症,导致早产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积极处理.药物关闭PDA仍是最有效、方便和经济的治疗方法,吲哚美辛一直是内科保守治疗的主要用药,PDA关闭率为46%~89%,但吲哚美辛有效血药浓度安全范围较窄,且可导致肾功能障碍、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肠穿孔等不良反应.近年国外采用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取得较好疗效,关闭率为73.0%~95.5%,且对肾脏、脑及消化道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减少.药物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心肺功能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