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医用诊断X射线对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功能的影响 ,本文对 1 999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的脑电图 60例与未接触放射线医务人员及其它健康体检人员脑电图结果对比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十堰地区从事医疗放射工作者放射工龄在 1 0~1 5年的医务人员 60例为A组 ,年龄 35~ 48岁 ,男 43例 ,女 1 7例。同工龄未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 55例为B组 ,年龄 34~ 48岁 ,男 31例 ,女 2 4例。工龄满 1 0年未接触放射线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 70例为C组 ,年龄 33~ 48岁 ,男 48例 ,女 2 2例。三组人员体检均无特殊病史。1 .2 方法用日本光…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了我院1993~2003年5月脊柱压缩骨折100例,根据X线片讨论脊柱压缩性骨折的X线诊断,并与压缩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脊柱压缩骨折100例,男36例,女64例,男女比率1:18。以女性多见,其中20~60岁者62例;60~80岁者38例。  相似文献   

3.
姚成刚 《农垦医学》1999,21(1):38-39
老年人肺炎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研究老年肺炎的特点,将我院1993年1月~1998年6月收治肺炎348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0岁以上(老年组)80例老年性肺炎的X钱表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老年组80例,年龄60~85岁,其中60~75岁62例占78%。就诊时体温正常考12例,38℃以下者21例,38℃~39C者35例,39C以上者12例。全部病例均有咳嗽,77例咳痰,63例有胸痛。老年组息单纯肺炎者较少,多维发于其它疾病,见表1。并以青年肺炎100例(年龄15~39岁作为对照组。两组痰培养阳性者共128例如表2。其中6例老年患者同时培养出2种细菌。X…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流变学与性别关系,我们筛选了118例50岁以上的老年健康者进行血流变学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查对象:1、晋中地区直属地直单位干部(包括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及行政干部)。2、经肝肾功能检查,X线照片、B超、心电图检查正常。3、抽样的118例中男性68例、女性50例年龄在50—68岁之间。 二、检查条件:1、每日早8—10点空腹采血;2、所有项目均在当天完成;3、红细胞电泳、计数静止展10个红细胞来回180um(两个格用的时间);4、血沉:用红细胞压积管测定、置于37℃水浴中一小时记录血沉数值;5、血浆比粘度:用无锡生产的毛细弯管;6、全血比粘度:用无锡生产的毛细直管粘度计;7、红细胞压积:电动离心机以每分钟3000转迅速离心30分钟;8、全血还原比粘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6年5月至1988年8月进行4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本文就这些造影资料进行X线诊断方面的回顾性研究,以期了解国人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心病特点。 1.材料与方法 1.1 全组47例,男38例,女9例,年龄20~69岁,平均49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心脏平片及有关化验检查,大部分病例  相似文献   

6.
经人群筛选出90例原发性高血压新病例,按影响血流变学指标的主要人群特征配比90例正常人为对照,进行血流变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联系的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全血粘度(高切及低切)、血浆粘度、相对粘度(高切及低切与血浆粘度之比)、红细胞聚集指数,病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K值、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病例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P=0.1水平上选进的变量是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血流变学变化主要是血浆粘度升高及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因此,防治高血压时需考虑到血流变的特征,改善血流变状况,即降低血浆粘度及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本地区乳腺X线类型及其与年龄、乳腺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新的乳腺X线分型观点。方法 对1400例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阅片、分析、统计,并记录X线分型情况,探讨乳腺常见X线类型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乳腺X线类型以混合型最多见,为972例(69.43%),多见于30~60岁;其次为致密型,285例(20.36%),30岁以下以此型最多见;脂肪型143例(10.21%),60岁以上多为此型。结论 新的乳腺X线分型方法虽欠精确,但在临床应用中简单、方便、实用、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血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血浆的流动性和粘滞性 ,血液有形成份的聚集性和变形性的科学。我们针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变学加以研究。本文观察 12 0例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等血流变主要指标[1]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其病理、生理及临床意义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12 0例高血压患者来自我院门诊、住院病人 ,年龄38岁~ 84岁。男性 85例 ,女性 35例。正常对照组 80例 ,年龄 35岁~ 82岁。来自本市职工体检。1.2 仪器与检查方法1.2 .…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我们对全区市属、区属医院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进行了血糖含量的调查与对照分析。1检查对象与方法1.1被调查人员分组受照组:从事X线投照诊断人员52例,男41例,女11例,年龄24~65岁。对照组:与受照组情况相同的非X线工作人员。1.2方法采用邻甲苯胺法,空腹血糖参考值3.90~6.  相似文献   

10.
张玉东  关宝霞 《辽宁医学杂志》1990,4(3):120-120,122
本文对25例冠心病患者血流变指标及非创伤性左心收缩功能进行了测定,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照组2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7岁。体检、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心电图、胸透均正常,踏车运动试验均阴性;冠心病组2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4.5岁。冠心病按1979年 WHO 诊断标准。二、血流变指标测采用上海医科大学和上海供电局研制的 XN-3型血粘细胞电泳仪,主要测量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均参考梁子钧介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血沉、血沉K值和血浆比粘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中图分类号R5422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糖尿病足组72例,非糖尿病足组96例,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结果年龄大,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高;糖尿病足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均升高(P〈0.05);踝肱指数异常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较踝肱指数正常组均升高(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异常能加重2型糖尿病的微循环障碍,促使糖尿病足的发生。有效地控制血液高黏状态,对防治糖尿病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XN—5型自动计时直显比粘度和切变速率可调的玻璃毛细管式粘度计和自动计时细胞电泳仪,对30例健康老年人,32例老年高血压病,35例老年慢支并感染病人进行了全套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检查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全血粘度(两种切变速率测定全血粘度)男性高于女性(P<0.05)。血球压积和血沉男性与女性比较也有显著增高(P<0.05)。老年高血压病人显示两种切变速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与健康老人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老年慢支并感染病人,除血沉外,6项血液流变学检查非常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增高的原因可能与高血压、慢支并感染、红细胞老化、变形能力差及聚集性增高有关。纤维蛋白原增加可能是血浆粘度增高的有关因素。认为血液流变学测定的增高,促使产生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减少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对 6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氯丙嗪治疗前后作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评定及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粘度 (2 0 0 s- 1 )、低切 (3s- 1 )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血沉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氯丙嗪治疗后 ,患者 BPRS评分下降 (P<0 .0 1) ,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亦显著下降 (P<0 .0 5 ,P<0 .0 1) ,血浆粘度、血沉无明显改变 (P>0 .0 5 )。结论 :氯丙嗪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高粘滞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初步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严格挑选2 859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蒙古族健康人,用LBY-N6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性别相同组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全血下低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血沉方程K值在60岁以上显著增高。结论: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度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方法脂肪肝患者4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的高粘状态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164例冠心病人与80例正常人的血流流变学的比较,其中冠心病人男性组124例,女性组40例,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电泳、红细胞压积、血沉等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反映了冠心病人存在高粘血症;男冠心病人组的血粘度高于女冠心病人组。  相似文献   

18.
王萍  李彗风  宋鲁卿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423-424,426
①目的 观察血塞通对 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流变性、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影响。②方法86例 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 5例 )口服血塞通 ,安慰剂组 (4 1例 )口服安慰剂 ,疗程为 2个月。观察 2组服药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流变性、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 (38例 )进行比较。③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率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性明显降低 ,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 (F =7.5~ 17.2 ,q =4 .2~ 8.4 ,P <0 .0 5、0 .0 1)。血塞通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率 ,并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加快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 (q =4 .0~ 11.9,P <0 .0 5、0 .0 1)。④结论 血塞通能明显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加快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量普通肝素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早期血液流变性影响。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取胎术40例,年龄25~3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肝素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H组术毕即刻进行48h微量普通肝素治疗。记录麻醉前5min(T1)、术后1h(T2)、6h(T3)、24h(T4)、48h(T5)的高切变率全血粘度(Hηb)、低切变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全血还原粘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时间(EET)。结果:T3~T5时H组Hηb、Lηb、ηr、EAI、ERI、EET明显降低(P<0.05),T4、T5时ηp也明显降低(P<0.05),T5时H组Hηb、Lηb、ηp、ηr、ERI、EET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剖宫产患者血液粘度增加,早期使用微量普通肝素治疗可改善剖宫产患者血液流变性,降低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新生儿脐血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情况。方法 :新生儿分娩断脐后立即抽取脐血 4ml+肝素抗凝 ,并立即送检 ,采用北京普利生 L BY- N6 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检验。结果 :母体为正常生理妊娠的新生儿组 :全血低切粘度 8.91± 6 .79m pa· s,全血高切粘度 5 .6 6± 2 .0 mpa· s,血浆粘度 1 .46± 0 .2 4m pa· s,红细胞压积 5 0 .1±1 8.4% ,血沉 2 .1 4± 1 .36 mm/ h,红细胞电泳 1 5 .82± 3.79s;母体为妊高征的新生儿组 :全血低切粘度 1 1 .96± 7.38m pa· s,全血高切粘度 6 .48± 1 .5 7mpa· s,血浆粘度 2 .5 3± 1 6 .4mpa· s,红细胞压积 31 .47± 0 .35 % ,血沉 1 .6 8± 1 .43mm/ h,红细胞电泳1 5 .6 8± 3.43s;正常妇女组 :全血低切粘度 2 2 .33± 6 .88mpa· s,全血高切粘度 4.5 0± 0 .5 4mpa· s,血浆粘度 1 .73± 0 .0 9mpa· s,红细胞压积 41 .0 9± 2 .6 0 % ,血沉 1 7.0 9± 6 .35 mm/ h,红细胞电泳 2 1 .0 4± 1 .44 s。结论 :孕期母体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新生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