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紫杉醇脂质体在2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传统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8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9):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静滴,d1,吡柔比星40mg/m^2静推,d2;对照组(n=29):紫杉醇135mg/m^2静滴,d1,吡柔比星40mg/m^2静推,d20 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对乳腺癌原发病灶及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观察及分析,并于第2次化疗结束后10~14d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入组58例患者中,有57例可供评价毒副反应及评价疗效。试验组28例,完全缓解率7.1%,部分缓解率46.4%,总有效率53.6%;对照组29例,完全缓解率3.4%,部分缓解率55.2%,总有效率58.6%。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701):存血液学毒性方面,两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周围神经毒性及变态反应方面,试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过程中疗效与普通紫杉醇相似,但发生变态反应明显减低,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金华  丁涛 《癌症进展》2009,7(6):657-661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DC)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DC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DC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组成NP方案治疗,评价两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DC组有效率为46.9%,疾病控制率71.9%;对照组有效率为41.9%,疾病控制率68.8%。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组患者生存率为28.1%,死亡率为71.9%;对照组生存率为22.6%,死亡率为77.4%,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减少和脱发现象,发生率〉90%,但DC组Ⅲ-Ⅳ级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C组出现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和Ⅲ~Ⅳ级毒副作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治疗62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1例)给紫杉醇脂质体每次剂量135mg/m^2;对照组(31例)给紫杉醇每次剂量135mg/m^2。两组均联合顺铂治疗,每3周重复1次为1周期,共2周期。[结果]入组62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毒副反应和疗效可供评价。试验组有效率27.0%,对照组有效率17.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学毒性方面,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媒所产生的相关毒性方面.试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两种紫杉醇的疗效相当,但其溶媒所产生的皮疹等过敏反应.紫杉醇脂质体明显低于紫杉醇,其余毒副反应相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放疗、紫杉醇+表阿霉素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确诊为失去手术机会或一线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合并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治疗过程中,实施奥施康定联合放疗、紫杉醇+表阿霉素化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40例);采用放、化疗治疗的患者记为对照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变化、疼痛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强度数字评分(1.50±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01±0.87)分,P<0.05。②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显效率,观察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19.0%),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疼痛,疗效确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HER 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41例接受过2种化疗方案后出现进展的HER 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41例,随机接受西达本胺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观察组,n=20)或安慰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对照组,n=21)。观察组:西达本胺30 mg口服,每周2次,服用2个月;第1天口服西达本胺的同时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 mg/m2静滴,21天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对照组:安慰剂30 mg口服,每周2次,服用2个月;紫杉醇脂质体给药方法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观察组获CR 5例、PR 7 例、SD 5例和PD 3例;RR为 600%,DCR为 850%;对照组获CR 3例、PR 3例、SD 5例和PD 10例;RR为 286%,DCR为 524%。观察组RR和DC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PFS为 52个月,长于对照组的 31个月(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西达本胺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HER 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对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化疗方案,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口服甲羟孕酮。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化疗期间饮食、体重、KP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和69.6%,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进食量、体重及KPS评分增加患者的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级白细胞减少、脱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羟孕酮可显著减少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改善饮食情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6在进展期浸润性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评估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CD46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生存分析预测CD46表达对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CD46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81.67%vs.46.67%,P<0.05);新辅助化疗后,CD46表达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CD46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化疗疗效呈负相关关系(P<0.05);CD46阳性表达提示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CD46表达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技术有效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CD46表达高于健康者,与新辅助化疗技术的临床疗效呈负相关,CD46阳性表达率升高对患者较差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158例首发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例,对照组58例。研究组给予患者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方案,对照组给予患者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方案,2组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分析患者化疗预后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血红的蛋白水平之间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在总有效率、骨髓抑制发生率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研究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预后效果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宫颈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其预后效果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以及是否患有贫血等多种因素有关,可给予患者一定的干预以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两种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56例需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阿霉素组(A组)和普通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组(B组)。A组每周期予以紫杉醇脂质体175mg/m,B组每周期予以紫杉醇175mg/m,每周期两组表阿霉素均为75mg/m2。21天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毒性反应,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病例中A组完成28例,B组完成27例。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53.6%和48.1%(P>0.05)。两组毒副反应中皮疹、皮肤潮红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以A组较低(P<0.05);其他如血液学毒性、呕吐、腹泻及发热等基本一致(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相当,但紫杉醇脂质体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紫杉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结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保乳术结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3年生存28例,复发3例,3年生存与复发率分别为93.3%、10.0%;对照组3年生存27例、复发4例,3年生存与复发率分别为90.0%与13.3%,2组间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5.72±12.56)min,对照组为(81.29±11.1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平均为(15.32±1.58)枚,对照组为(14.87±1.93)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平均引流量与拔管时间分别为(321.98±28.62)ml、(4.81±1.52)d,对照组为(534.62±31.82)ml、(8.10±2.14)d,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引流量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乳房美容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全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均给予相关对症处理,在化疗停止后自行消失。结论乳腺癌保乳术结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理想,可获得更好的乳房外观效果,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ACT)序贯方案与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TAC)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TAC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ACT序贯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4周后给予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记录不良反应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随访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m23 H1的表达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NG2、VEGF水平分别为(341±39)ng/L和(518±43)ng/L,低于对照组的(581±36)ng/L和(817±44)ng/L,而nm23 H1蛋白水平[(669±42)ng/ml]高于对照组[(533±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DFS为42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346个月(P<005)。 结论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远期疗效优于TAC联合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更低,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ACT)序贯方案与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TAC)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TAC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ACT序贯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4周后给予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记录不良反应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随访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m23 H1的表达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NG2、VEGF水平分别为(341±39)ng/L和(518±43)ng/L,低于对照组的(581±36)ng/L和(817±44)ng/L,而nm23 H1蛋白水平[(669±42)ng/ml]高于对照组[(533±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DFS为42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346个月(P<005)。 结论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远期疗效优于TAC联合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更低,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16例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方案。观察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6.9%,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均为Ⅰ~Ⅱ级反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深层间质浸润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宫颈癌患者中,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对改善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后放射治疗对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术后放射治疗+化疗与单纯化疗。结果观察组中T3N0M0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T3N0M0患者(P<0.05)。两组患者(除T3N0M0患者外)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局部复发,对T3N0M0患者的预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步放疗与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8例,分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组(A组,n=30)和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组(B组,n=28)。两组同步放疗均为盆腔三维适形放疗加后装放疗,保证A点总剂量70~85Gy,B点总剂量50Gy。两组患者在放疗第1天同步进行化疗。A组: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静滴,d1;奈达铂80mg/m2静滴,d1;B组:氟尿嘧啶500mg/m2静滴,d1~d5;奈达铂80mg/m2静滴,d1。两组化疗均21~28天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结果全部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A组的有效率为76.7%(CR 13例,PR 10例,SD 6例,PD 1例),B组为57.1%(CR 9例,PR 7例,SD 7例,PD 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2%,B组分别为88%和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7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序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9/39),对照组患者为51.3%(20/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4.1%和74.4%,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2年生存率,抑制了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有助于患者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力扑素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效果及患者死亡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力扑素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力扑素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以及患者死亡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2.5%(17/40),对照组为37.5%(1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呕吐、关节肌疼痛和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7.5%(7/40)、7.5%(3/40)和10.0%(4/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15/40)、25.0%(10/40)和27.5%(11/40,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65.0%(26/40),对照组为60.0%(2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为(75±11)分,高于对照组(72±9分,P〈0.05);年龄、病情程度、腺癌、积液、肺部感染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近期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力扑素联合奈达铂方案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应积极应对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治疗。两组均以21d为1周期,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毒副反应及随访1年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3.26%)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KPS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肝功能、肾功能、外周神经毒性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