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0年4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2),治疗组予以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予以诺和灵R治疗,疗程均为8周。监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U-A),以及低血糖发生例数。结果所有患者治疗8周后FPG2、hPG、HbA1c、24 h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结束后诺和灵R组FPG、2 hPG、HbA1c水平显著低于那格列奈组,但都处于理想水平;24 hU-A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那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R组(P〈0.05)。结论那格列奈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肾功能保护作用,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初诊T2DM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88例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4例。地特胰岛素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hPG水平均下降,联合用药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地特胰岛素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DM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及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30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使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其自我管理能力,并根据SDSCA得分将其分为自我管理较好组及自我管理较差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自我管理能力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130例T2DM患者SDSCA得分为(38.59±2.31)分,得分指标为62.36%,处于自我管理能力中等水平;其中SDSCA得分≥38.59分者63例,纳入自我管理较好组;SDSCA得分<38.59分者67例,纳入自我管理较差组。自我管理较好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自我管理较差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SDSCA评分与FPG、2hPG、HbA1c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r=-0.375、-0.398、-0.388,P均<0.05)。结论 T2DM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其自我管理能力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海拔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的相关关系,了解HbA1c的影响因素及血红蛋白变化对血糖和HbA1c的影响。方法选择居住在景洪市(海拔553m)5年以上且治疗用药3个月以上未做调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和餐后2h静脉血,测定3次不同时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取其平均值,同时测定HbA1c和血红蛋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对高血红蛋白(n=5,血红蛋白〉160g/L)和正常血红蛋白组(n=96)之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3和0.852,P〈0.01),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780和0.772,与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r=0.063,P〉0.05)。高血红蛋白组和正常血红蛋白组之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70、-1.398和-0.948,P〉0.05)。结论影响低海拔人群HbA1c的主要因素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对空腹、餐后2h血糖和HbA1c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代谢指标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80例初诊T2DM患者,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依据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组(非DR组),再将DR组分为增殖期DR组和非增殖期DR组。比较DR组和非DR组之间,以及增殖期DR组和非增殖期DR组之间临床资料、FPG、2hPG和HbA1c水平的差异。结果 DR检出率为17. 78%(32/180)。DR组和非DR组之间,以及增殖期DR组和非增殖期DR组之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R组FPG、2hPG和Hb A1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R组(P <0. 01)。增殖期DR组Hb A1c水平显著高于非增殖期DR组(P <0. 05),但两组FPG和2h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初诊T2DM患者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DR者,对于FPG、2hPG水平较高,尤其是Hb A1c> 9%者应当同时进行DR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2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灵30R组(n=35)与诺和锐30组(n=37),治疗前和24周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血脂、体重、体脂含量和BMI值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bA1c、FPG和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诺和锐30组2hPG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诺和灵30R治疗后体重和BMI值有显著增加,而诺和锐30组体重及BMI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T2DM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诺和锐30要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基于关键节点控制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1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病例筛查后剩余11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0例,共有对照组45例,观察组55例患者完成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关键节点控制的综合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氧化应激指标、心理状态、不良妊娠结局及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DA水平均降低,SOD、CA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MDA水平低于对...  相似文献   

8.
三餐后有氧运动对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餐饭后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无运动禁忌证的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药物、饮食治疗基础上坚持进行三餐后运动,3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FPG)、早中晚三餐后2 h血糖(2 h PG)、耱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压、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的FPG、三餐后2 h PG、HbA1c、体重、BMI、血压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治疗后患者的FPG、三餐后2 h PG、HbA1c、体重、BMI、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三餐饭后运动能有效地控制DM血糖、HbA1c、血压和体重等危险因素,防治DM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7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在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有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有效降低血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减少胰岛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上虞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确诊或可疑有糖尿病的100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OGTT),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PG)以及HbA1c的测定,分别计算其两组空腹血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情况,分析并比较FPG和HbA1c在DM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及HbA1c等三项指标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对DM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FPG,且均与金标准所得诊断结果相似;不同临界值的HbA1c诊断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临界值≥7.0mmol/L的FPG,P〈0.05,讨论: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的特异度、灵敏度较FPG高,在DM早期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可作为DM诊断的有效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亚甲减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血尿酸(UA)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亚甲减进行分组,其中T2DM伴亚甲减的60例患者纳入A组,T2DM未伴亚甲减的140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的脂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以及UA水平。结果 A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以及葡萄糖耐量餐后2 h血糖(OGTT 2hPG)、 UA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2DM伴亚甲减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及血尿酸水平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方法 选取IGT患者(IGT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TxDM组)及健康对照者(NC组)各30例,分别测定血清HGF、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并对HG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IGT组与T2DM组血清H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3.22±102.48)、(422.76±126.77)、(120.45 4-25.11)ng/L](P<0.05),IGT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与HGF呈正相关(r=0.326,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GF与DBP具有高度相关性(r=4.730,P<0.05).结论 血清HGF水平在IGT阶段即升高,表明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丁玉洪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7-118
目的探讨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合并DN组66例,单纯糖尿病(单纯DM)组54例;均检测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 h尿微量白蛋白(MAU)和FFA水平,分析FFA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组和单纯DM组FFA均升高,且DN组升高显著高于单纯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患者治疗前后的FFA与FPG、HbA1c、TG、24h MAU等指标变化有关。FFA升高可促进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药物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2DM患者及正常人C-肽水平,分析空腹血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空腹、餐后1h、餐后2 h)等指标,调整剂量FPG,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前后24周以上T2DM患者血浆C-肽水平变化,并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PG、2PhPG、H bIAC明显高于正常组(P<0.1),C肽(空腹、餐后1 h、餐后2 h)低于正常组(P<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PG、2 hPPG、HbIAC明显下降均已达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5).治疗后、治疗组C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1),对照组C肽较治疗前亦提高(P<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5).结论 利拉鲁肤不仅有降血糖,减轻体重,低血糖风险低,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最主要是显著调节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p细胞新生及分化,减少胰岛日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胰岛细胞数量,增加C-肽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及骨密度有无不良影响.方法 将31例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17例,另外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每次1吸,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皮质醇及骨密度水平的改变.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水平分别由治疗前的(5.25±0.21) mmol/L、(7.14±0.33) mmol/L、(5.58±0.26)%、(1.96±0.11)g/cm2变为治疗后的(5.31±0.27) mmol/L、( 7.22±0.29) mmol/L、(5.67±0.23)%、(2.03±0.15)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分别由治疗前的(5.33±0.35) mmol/L、(7.26±0.29) mmol/L、(5.62±0.19)%、(1.88±0.20) g/cm2变为治疗后的(5.36±0.31) mmol/L、(7.30±0.35)mmol/L、(5.69±0.26)%、(1.98±0.17) 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的糖代谢和骨密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Impaired insulin secretion occurs earl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is chronic and progressive, resulting initially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and eventually in T2DM. As most patients with T2DM have bo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sulin deficiency, therapy for T2DM should aim to control not only fasting, but also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levels. While oral glucose-lowering treatment with metformin and thiazolidinediones corrects fasting plasma glucose, these agents do not address the problem of mealtime glucose spikes that have been shown to trigger atherogenic processes. Nateglinide is a derivative of the amino acid D-phenylalanine, which acts directly on the pancreatic beta-cells to stimulate insulin secretion. Nateglinide monotherapy controls significantly mealtime hyperglycemia and results in improved overall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2DM by reducin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levels. The combination of nateglinide with insulin-sensitising agents, such as metformin and thiazolidinediones, targets both insulin deficienc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results in reductions in HbA1c that could not be achieved by monotherapy with other antidiabetic agents. In prediabetic subjects with IGT, nateglinide restores early insulin secretion and reduces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Nateglinide has an excellent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profile and provides a lifetime flexibility that other antidiabetic agents could not accomplish.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identify nateglinide as an effective "gate-keeper" in T2DM, since it restores early-phase insulin secretion and prevents mealtime glucose spikes throughout the day an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ongoing research into its potential role in delaying the progression to overt diabetes and reducing its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7.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恢复胰岛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实验前测患者空腹和葡萄糖负荷后0.5h及2h胰岛素分泌水平,经过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再进行空腹及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测定。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葡萄糖负荷后0.5h胰岛素释放量增加明显,空腹及2h胰岛素分泌量有所下降。结论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在初诊和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初诊的T2DM患者(NDM组)和64例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ODM组),两组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构成等均匹配,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1)NDM组的血糖达标时间(GT)、胰岛素最大剂量均低于ODM组,P均<0.05。(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N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糖化血红蛋白、BMI;而在O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年龄、FBG、病程,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治疗前FBG和餐后2h血糖、病程。结论初诊的T2DM患者可能较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对胰岛素泵降糖效果更满意。影响两组患者GT及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观察胰岛功能及其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将42例儿童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甲)组、地特胰岛素联合速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乙)组,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U、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及HOMA-3、HOMA-IR.结果 治疗后乙组比甲组胰岛功能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各值均有改善,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的特点。方法采用代谢车测量45例血糖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REE,记录其一般情况、生化指标、Harris-Benedict和Owen公式计算基础能量消耗预测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糖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实测值与Harris-Benedict及Owen公式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REE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去脂组织显著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脂肪组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无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去脂组织和年龄与REE关系最密切。结论血糖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REE并不增高,决定其REE的因素与健康个体相似,测定REE能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