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 Hitachi Hivison 9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125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弹性成像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患者血清中 ER、PR 水平,分析 ER、PR 水平与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的关系。结果 ER、PR 阳性表达率与强回声晕、微小钙化、肿瘤大小无关( P >0.05),而与边缘有毛刺征、后方回声减弱、形态不规则、周界不清晰、弹性评分4~5分、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 ER、PR 表达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联合运用可有助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钟良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29-163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生长因子受体(HER-2)、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乳腺癌患者中ER、PR、HER-2和P—gp、GST-π多药耐药的表达。结果85例乳腺癌患者中ER阳性率为52%,PR阳性率为51%,HER-2阴性率为54%,P-gp检测为(-)~(+)占85%,GST-π检测为(-)~(+)占69%,与乳腺癌临床化疗有相关性。结论 ER、PR、HER.2、P—gp联合表达与乳腺癌化疗密切相关,检测ER、PR、HER-2、P-gp和GST-π对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GFBP-2和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不同大小原发灶、年龄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IGFBP-2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 ;IGFBP-2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P<0.05).IGFBP-2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P<0.01,rs=0.486);与PR在乳腺癌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0.05,rs=0.271).结论:IGFBP-2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和侵袭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GFBP-2的高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靖华  柳克晔  王晓春  杨季红 《河北医药》2010,32(15):2008-200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特点、病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联,肿瘤≤2cm者,雄激素受体表达较高(427±42),与2~5cm肿瘤及﹥5cm肿瘤[(343±32,314±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联,组织学分级Ⅰ级者雄激素受体表达值较高,与Ⅱ、Ⅲ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E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47,P=0.000)。结论雄激素受体的高表达可能预示乳腺癌恶性程度低,有望成为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原癌基因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6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erbB-2、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9%、59.3%和46.1%、c-erbB-2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R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同时检测c-erbB-2、ER、PR不仅有助于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而且可以为临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基因蛋白表达较密切。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ER、PR、C-erbB-2。探讨它们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40-60岁,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妇女的生命和健康。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病理检查标本资料完整的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诊断方面探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与局部复发乳腺癌病变组织中相关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为临床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效果作参照。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2例(研究组),局部复发乳腺癌患者34例(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AR及PR、ER表达水平的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在AR及PR、ER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在AR及PR、ER三项指标上,研究组的阳性表达率相对更低;且在三项指标上,研究组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要低(P〈0.05)。结论:在原发与局部复发乳腺癌病变中,PR、ER与AR三种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在判断乳腺癌预后效果及是否出现复发时,可将PR、ER与AR作为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原位癌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指数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25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详细记录乳腺肿物的超声特征: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术后行石蜡病理组织学诊断及检测ER、PR、Her-2表达、Ki-67表达,分析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的超声特点与ER、PR、Her-2表达、Ki-67表达之间关系。结果不同的PR组间微钙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阴性组更多出现微钙化;ER、PR、Her-2、Ki-67不同组的其他超声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组的Ki-6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的Ki-67阳性率高于导管原位癌组。结论乳腺癌超声特点与ER、PR、Her-2、Ki-67表达之间有一定联系,对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人乳腺癌COX-2mRNA表达与雌激素受体水平的相关性,以探讨COX-2在人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冰冻癌组织,采用定量RT-PCR方法癌组织中COX-2mRNA水平。用配体结合方法测定雌二醇受体(ER)及孕酮受体(PR)水平。结果COX-2mRNA表达与PR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乳腺癌患者COX-2mRNA表达与PR水平呈正相关,PR和COX-2mRNA测定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11.
<正>乳腺癌是乳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今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一直是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发展,人们也发现原癌基因(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张哗  糜若然 《天津医药》2000,28(8):456-46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卵巢原发性上皮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67例恶性肿瘤、44例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ER、PR状态。结果:ER、PR阳性率在恶性肿瘤分别为58.2%、26.9%,良性肿瘤分别为36.4%、31.6%,正常卵巢各为40%、70%。恶性肿瘤ER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P〈0.05),而PR表达则较低(P〈0.05)。经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乳腺肿瘤中C-erbB-2 p53蛋白的表达及与激素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p53蛋白产物在乳腺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及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讨论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20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C-erbB-2、p53基因蛋白检测,同时进行ER、PR检测。结累P53蛋白在乳腺增生症、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25,0%、46.2%,经x2检验,P>0.05。在乳腺癌不同组织学分级表达阳性率经x2检验P<0.05。C-erbB-2在良性病变中无表达,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9.2%,且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增高阳性串显著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结论 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相关,但不能作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客观指标。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既可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也可配合ER-PR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AR的表达情况,并与其他免疫组化指标、组织学分级、原发灶分期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了解AR与乳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不同AR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有相关性(P=0.000),且为负相关(r=-0.396),肿瘤≤2cm者,AR阳性率较高(92%),与〉5cm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2~5cm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448,P=0.000),组织学分级Ⅰ级者AR阳性率较高(94.1%),与Ⅱ、Ⅲ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比较,AR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同时Ki-67阳性组和隐性组AR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AR受体的高表达类型的乳腺癌可能有较低的侵袭性,有更加良好的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好,有望成为一个新的预后指标,从而为预测肿瘤特点及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魏万  唐杰  封紫玉  甄林林 《安徽医药》2023,27(12):2343-2346
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靶向治疗的诊断、预后和预测。雌激素受体(E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已经成为指导乳腺癌治疗的标准生物标志物。雄激素受体(AR)是一种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中的类固醇受体,与前列腺癌的发展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R在乳腺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R被认为是乳腺癌中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的生存分析表明,AR在ER+乳腺癌中起到肿瘤抑制作用,是一种有利的预后标志物,而AR在ER-乳腺癌中起肿瘤启动子作用,包括在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不良预后因素。AR还被证明可以预测ER+乳腺癌对辅助激素治疗和TNBC中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潜力。然而,也有相关研究得出与以上相互矛盾的结果,这可能是肿瘤和AR阳性评分方法之间的内在差异导致的。有人建议应用AR表达状态来指导不同乳腺癌亚型的治疗。在未来,AR将成为乳腺癌的可行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中使用AR拮抗剂的临床试验是活跃的,单独靶向AR或其他治疗剂为乳腺癌的现有疗法提供了替代方案。因此,如果要使用AR靶向治疗,AR表达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以大中城市为著,现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一些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物标记尤其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等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雄激素受体在预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敏感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雄激素受体阳性组、雄激素受体阴性组,且对其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如月经情况、肿物大小、Ki-67指数、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有无神经侵犯及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分析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与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中47例患者为雄激素受体阳性,73例患者为雄激素受体阴性;雄激素受体阳性组的Ki-67指数<20%、组织学分级为3级、病理分期为Ⅲ期的人数多于雄激素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物大小、病理类型、月经情况、有神经侵犯及脉管癌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用新辅助化疗的60例患者中,试验组的p CR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雄激素受体表达能对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雌激素受体(ER)β在乳腺癌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0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乳腺组织中获取标本,对样本ER表达和相关临床参数进行检测。结果52例样本中ER阳性表达率为65.4%。ER的表达和患者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月经情况、临床分期、P53等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与病理分型、Ki67有相关性(P〈0.05)。结论 ER和乳腺癌细胞增殖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比较观察75例乳腺疾病印片细胞内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数目、形态以及乳腺癌切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表明AgNOR数目与受体阳性呈负相关,提示两者结合观察对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及判断预后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对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采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通过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术后子宫肌瘤消融缩小体积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判断疗效。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ER和PR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患者经量增加、经期延长、痛经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3%、69.1%、60.0%。治疗后肌瘤体积为(44.6±10.2)cm3低于治疗前的(130.8±26.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子宫肌瘤组织ER、PR在治疗后强阳性(+++)所占比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治疗后弱阳性(+)、阳性(+ +)所占的比例与正常肌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子宫肌瘤组织ER、PR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