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白术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启  马兴田  李彩萍 《中草药》2008,39(8):1249-1251
目的建立白术药材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白术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白术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结果白术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白术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太子参脂溶性成份G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GC法建立太子参脂溶性成份指纹图谱,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6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6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地耳草挥发性成分HS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地耳草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用HSGC-MS联用技术对地耳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地耳草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2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SGC-MS指纹图...  相似文献   

4.
太子参HPLC-MS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太子参HPL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L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进行分析,测定其总离子流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对部分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MS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太子参HPLC-MS指纹图谱差异显著。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太子参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宁  郭司群  王发善  姜媛媛  谢宁 《中成药》2012,34(3):394-397
目的 对地黄饮子(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巴戟天、麦冬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自制10批地黄饮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色谱峰并对其进行归属认定.结果 10批自制地黄饮子指纹图谱中共标定18个共有色谱峰,分别由五味子、石菖蒲、远志和肉桂四味药材贡献产生.结论 地黄饮子的GC-MS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该指纹图谱可作为地黄饮子挥发性成分质量控制的稳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肾茶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MS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技术对12批肾茶样品进行分析,DB-5MS色谱柱,载气氦气(He),流速1 m L·min-1,进样量1μL,分流比100∶1。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EI)离子源,辅助线温度280℃,离子源230℃,四极杆150℃;质量扫描范围m/z 30~600。结果:分析了12个批次的肾茶样品,建立了肾茶挥发性成分GC-MS的指纹图谱,鉴定了13个共有色谱峰成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12批肾茶样品相似度均0.999。结论:GC-MS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技术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肾茶挥发性成分,所建立的肾茶GC-MS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作为肾茶挥发性成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太子参HPLC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太子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LC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太子参HPLC指纹图谱差异显著.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太子参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了神农香菊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测定方法,为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神农香菊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神农香菊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神农香菊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神农香菊挥发性成分中含有23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23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5%),建立的神农香菊挥发油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太子参药材的HPCE指纹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太子参的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太子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5μm×50 cm毛细管柱,50 mmol/L硼砂溶液作缓冲液,运行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00 nm。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CE指纹图谱。结论HPCE指纹图谱法可用于太子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8)
目的:建立栽培蕲艾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测定方法,为栽培蕲艾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蕲艾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栽培蕲艾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蕲州栽培蕲艾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栽培蕲艾挥发性成分中含有2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2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5%),建立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为栽培蕲艾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石世学  潘勤  元英群  李梦寅 《中草药》2007,38(8):1177-1180
目的建立川芎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以科学评价和有效地控制川芎药材内在质量。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10批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标定共有峰和确定特征指纹峰。结果鉴定出13个共有峰,确定其中8个共有峰为其特征指纹峰。以特征指纹峰作为评价指标,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GC-MS法建立川芎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其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川芎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山东和广西两产地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生姜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分析两产地生姜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广西生姜挥发油分离出122个色谱峰,山东生姜挥发油分离出88个色谱峰,经GC-MS分析,广西产生姜鉴别出63种成分,山东产生姜鉴别出58种成分,占已分离组分总含量的85%以上。两产地生姜挥发油中共有化学成分29个,且共有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橙花醇(nerol)的相对百分含量相差近5倍。结论: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研究气血双补酒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出气血双补酒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同时采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提取物进行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利用谱库检索结合药材色谱峰归属对气血双补酒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相对量。[结果]从气血双补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个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异鲸脑酸(10.24%)相对量最高,并对各色谱峰进行药材归属,39个色谱峰全部归属至药材。[结论]通过GC-MS能够快速有效分析气血双补酒中的挥发性成分,为气血双补酒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麻黄的果、茎、根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野生木贼麻黄的果中15个峰,茎中3个峰,根中3个峰,鉴定出了新疆戈壁野性麻黄的果中12种成分、茎中2种成分、根中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871%。结论:为初步开发利用新疆戈壁野生麻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食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分析食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为食醋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采用GC-MS法对市售10个不同品种醋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10种品牌醋中依照醋的发酵工艺类型不同分别含有不同的特征成分。固态发醋共有峰为乙醇、2-甲基丙醛、联乙酰、醋酸乙酯、醋酸、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糠醛、3-羟基-2-丁酮、2,4,5-三甲基-1,3-二氧戊环、4-氧代庚二酸,液态发酵醋共有峰为乙醇、醋酸甲酯、联乙酰、醋酸乙酯、醋酸、3-甲基丁醇、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醋酸酯、2-丙基丁醇醋酸酯、2-丁醇醋酸酯,化学配制醋共有峰为醋酸、甲酸醋酸酐、2-甲基丙醛。结论明确了醋中35种挥发性香气成分,该实验方法可以辅助用于醋的内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广西樟树不同部位鲜、干品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广西樟树叶、枝、根鲜和干品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这3个部位鲜、干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结果: 从广西樟树新鲜叶、枝和根中分别鉴定出17,27,14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5.13%,72.94%,99.74%;从广西樟树阴干叶、枝和根中分别鉴定出15,32,18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 75.44%,70.82%,97.73%。 结论: 广西樟树不同部位鲜、干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并非完全一致,各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广西樟树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黑胡椒挥发油的FTIR鉴定与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黑胡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控制其质量.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结果 在4批黑胡椒挥发油的FTIR图谱20个峰中有11个共有峰;GC-MS分析每个样品鉴定了19-24种化学成分.主要挥发性成分是单萜类,倍半萜及其氧化物,但4批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