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宫颈癌后装腔内放疗技术方面,我科主要采用单管串列式布源方式进行腔门治疗。本文报告1980年以来采用此治疗方式的387例宫颈癌患者的远期临床结果,认为此种布源方式比较适合东方妇女、年老中晚期病例。放疗时病人痛苦、操作比较方便,疗效和并发症与传统的曼彻斯特施用技术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放疗技术发展迅速,治疗方式多样化,近距离放疗方式包括:腔内近距离放疗、插植近距离放疗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本文旨在介绍腔内、插植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进展,主要回顾腔内结合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王静  刘颖  杨健 《现代肿瘤医学》2019,(13):2364-2368
目的:研究三维腔内后装与常规腔内后装放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2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现进行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腔内后装放疗治疗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放疗治疗6~8次后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以及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随访2年,记录2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疗效总缓解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以及急性放射性肠炎不良反应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总生存率为85.71%,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腔内后装较常规腔内后装放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能取得更好的客观疗效,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同时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6例,采取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结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同步化疗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同步化疗的治疗方式;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ORR为74.60%,对照组为46.0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的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萌  熊光武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21(4):353-357,361
手术和放疗作为宫颈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疗效是肯定的。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手术技巧和方法的改进还是放疗设备和技术的进步都没有明显改善或提高宫颈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近年发现,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手术、放疗与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新的课题。本文就化疗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面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7.
晚期宫颈癌单纯放疗配合动脉栓塞化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但由于晚期宫颈癌盆腔内转移,宫旁侵犯严重,单纯放疗疗效不甚理想,有近一半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和盆内转移,我们从1998年5月至2001年12月采用放疗配合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可改善盆腔控制率,从而提高治愈率。现报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体外放射治疗加腔内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的根治性放疗,联合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IIB~IVA期(FIGO分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放疗技术的进展,尤其是随着图像引导的三维后装放射治疗(image-guided adaptive brachytherapy,IGABT)在临床应用,宫颈癌后装治疗进入三维时代,相比传统的二维腔内后装改善了宫颈癌预后,同时降低了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目前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体外放疗与后装结合的优化方案,以及腔内后装最佳分割方案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晚期宫颈癌以往常单纯采用放射治疗,目前期望提高其疗效的途径主要有放疗技术和放疗方案的改进、同步放化疗及放疗与热疗联合应用等。这些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在宫颈癌的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良好前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晚期宫颈癌以往常单纯采用放射治疗,目前期望提高其疗效的途径主要有放疗技术和放疗方案的改进、同步放化疗及放疗与热疗联合应用等。这些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在宫颈癌的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良好前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53例晚期宫颈癌(Ⅲb期51例、Ⅳa期2例)患者,放疗前1周实施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然后再行正规放疗,观察其疗效、毒副反应。 结果: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2周临床症状缓解率达83%。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的近期有效率(肿块消退率)达100%。结论: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 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降低放疗剂量,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调强放疗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其计划设计个体化,靶区剂量分布安全合理.与常规放疗相比,调强技术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因此调强放疗将成为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对其采用15MV X线外放射治疗联合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同步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博来霉素+顺铂方案、顺铂单药、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其年龄、有无合并症、临床分期、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与放疗方式、化疗方案、治疗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化疗周期数无相关性(P>0.05);放疗方式、化疗方案、治疗时间均是中晚期宫颈癌发生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放疗方式、化疗方案、治疗时间均是骨髓抑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全盆+四野+腔内放疗,同步选择低毒性的化疗药物,进行较短时间的治疗,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180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接受了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其五年生存率。结果显示:单纯体外放疗组30.0%;术后放疗组62.5%;体外加腔内根治剂量放疗且80.1%;术前放疗组88.0%。术前放疗组与单纯体外放疗组及术后放疗组比较,(P<0.01),与体外加腔内根治剂量放疗组比较,(P>0.05)。结论:单纯体外放疗不宜作为宫颈癌治疗常规方法,术前体外加腔内放疗可能有助于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腔内高温合并外照射治疗宫颈癌:(附4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1985年有40例宫颈癌采用腔内加温加外照射治疗(加温组),另有47例宫颈癌接受了腔内放疗加外照射(放疗组)。本文对两组病例进行疗效对比以探索宫颈癌腔内加温的临床应用。以3年无病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加温组的生存率优于放疗组尤其Ⅲ期病例更好,并且并发应低于放疗组。作者初步认为腔内加温合并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腔内放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腔内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不可缺少的部分.腔内照射技术开展已近百年,近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临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在各分期中均扮有重要作用。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目前同步放化疗是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宫颈癌经典放疗模式主要包括体外放疗和腔内近距离放疗两个阶段,本文旨在对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的相关技术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放疗反应及损伤的药物治疗张雪艳,张晓春,范培贤,刘秀珍,放射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中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应首选放射治疗。宫颈癌放疗多采用腔内放射与体外放射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治疗的同时,也可出现各种各...  相似文献   

19.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应用最多仍是二维近距离后装技术。为规范宫颈癌近距离腔内放疗二维治疗技术的应用与开展,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20.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治疗过程中,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较高,该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放疗毒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证实,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中及放疗后存在的放射性直肠反应,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构成影响。影响放射性直肠炎的因素较多,主要为体外照射技术、腔内治疗方式、DICRU点剂量、剂量体积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对直肠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放射性直肠毒副反应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