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常津 《毒理学杂志》1993,7(4):234-236
甜菊甙(stevioside)是菊科植物甜叶菊的主要成分,主要作为甜味剂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国内外有关其毒性的报道很多,但有关体内代谢的资料很少。因此,我们用同位素示踪法,动态观察了甜菊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情况,为甜菊甙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1概述甜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又名甜叶菊、甜草,属菊科、斯台维亚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拉圭与巴西两国交界的阿曼拜山脉中,当地土著族很早就将甜菊作为糖料使用,如做甜茶、饮料等。甜菊苷(Stevioside,1)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甜菊叶中的主要甜味成分,属于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在C-4位的α-羧基上连接一个葡萄糖,C-13位上连接有二糖,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通过致突变、致癌、致畸试验及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表明,甜菊苷具有安全低毒的特点。正是由于甜菊苷高甜、低热、低毒的性质,被作为天然甜味剂或营养食品补充剂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3.
甜菊糖苷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甜菊又名"甜叶菊"、"甜草",原产巴拉圭,属菊科草本植物。其叶含有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无副作用等特点。在对甜菊及糖苷的开发应用中发现,它不但可作甜味剂,还具有降糖、降压[1]、防治胃癌、胃  相似文献   

4.
甜菊(Stevia rebaudiana)是菊科泽兰族植物,野生于巴拉圭。甜菊叶含甜味成分,主要的一种是斯替维(Stevioside-蜡菊烯型二萜甙);其它含量高的尚有甜菊甙-A(Rebaudioside A);几种低含量的是:甜菊甙-C(二卫矛甙B),甜菊甙-D,甜菊甙-E和卫矛甙A。由于甜菊可作为天然甜味料的一种新来源,已引起特殊注意。又因从菊科特别是从泽兰族植物中分离到许多细胞毒和抗白血病物质,促使作者等对甜菊叶进行化学的研究。除了甜味的甙类外,还确证了这种可作为食物的粗制品的安全性。甜菊干叶甲醇浸出物的醚溶性成分经柱层析,得到三种结晶性化合物(1),(2)和(3)。化合物(1)经NMR、旋光率和熔点测定,证明与  相似文献   

5.
甜叶菊Stevia ribandiana(Bertoni)Hems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地,当地人民历来用其叶作为茶或咖啡等饮料的甜味剂。1931年法国学者M.Bridell和R.Lavieille首先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其甜味成分,命名为甜叶菊甙(Stevoside)到1961年美国学者Fletcher等人,确定其化学结构为四环二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甜菊甙类甜味剂的文献报道,对甜菊原植物的特征、甜菊甙类提取分离精制方法,甜菊总甙及甜菊甙的含量测定,甜菊安全性及其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一、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绝大多数具有强烈甜味的天然化合物是类异戊二烯类,可以分为萜类或甾族化合物。其中许多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或数个可增加其水溶性的“糖单元”的甙。在萜类中,已知一些天然存在的单萜、倍半萜、双萜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甜昧,其中一些商业上用作蔗糖的代替物。兹介绍如下: Perillaldehyde(1)为一单萜,是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cens(L.)Britton)微甜挥发油的一个单萜成分。其a—syn—oxime“perillartine”(2)约较蔗糖甜350倍,在日本用作烟草的甜味剂。因其有苦味且水溶性较低,限制了它作为广泛使用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8.
甜菊甙类是原产于南美巴拉圭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的茎叶中所含的具甜味的一类成分,其主要成分为甜菊甙(stevioside)和莱鲍迪甙 A(rebaudioside A)。甜菊在原产地称为甜草,作甜味料使用。1945年 Gattoni 指  相似文献   

9.
甜菊苷是一种常用天然甜味剂,属于四环二萜糖苷类。药理学研究表明,甜菊苷及其水解产物甜菊醇、异甜菊醇和甜菊双糖苷等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炎、抗肿瘤、止泻、抗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甜菊苷、甜菊醇、异甜菊醇、甜菊双糖苷及相关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从甜菊叶中提取甜菊甙用于正常人和糖尿病者。兹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甜菊精:由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供给。甜菊精包含23%的甜菊甙(Stevio-side)和13.6%的甜菊甙A_3(Stevioside A_3或rebaudioside)。甜菊精的甜度为蔗糖的100倍。二、人选:急性试验选正常健康者及Ⅱ型糖尿病人各7名。亚急性试验参加者为Ⅱ型糖尿病患者12名。三、试验方法:分急性及亚急性试验二种。  相似文献   

11.
甜菊苷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秋实 《中国药师》2007,10(6):598-599
甜菊苷(stevioside)为甜叶菊中所含有的主要强甜味成份,又称斯替维苷,是一种双萜配糖体,属于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在C-4位的α-羧基上连接一个葡萄糖,C-13位上连接有二糖。甜菊苷常态下为白色或微黄色松散粉末或结晶,常温下稳定,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味感与蔗糖相似,甜味纯正,无异味,残味存留的时间比蔗糖长,热量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非醇解,热稳定性好,毒性低而且适用范围广。被称  相似文献   

12.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含有多种甜味物质—甜叶菊甙又称斯替维甙,(Stevioside)等,其中主要成份为双萜甙类。纯品呈白色粉状结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粗制品呈淡黄色粉状物,甜度为蔗糖的100~200倍。其甜味纯正。国外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理试验,均证实该糖甙是安全的,[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译:《甜叶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甜叶菊提取物在商业上作为甜味剂。曾报道甜叶菊提取物可引起全身的和肾血管扩张,引起利尿和尿钠排泄。为评估甜叶菊提取物对肾功能的作用,作者在抗利尿和水利尿条件下研究了甜叶菊提取物对肾脏水、钠和钾排泄的影响。Wistar 雄性大鼠分抗利尿组和水利尿组,每组10只动物。首先灌注林格溶液(由10%菊粉和2%对氨基马尿酸组成的等渗溶液),以测定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有  相似文献   

14.
<正>甜菊素(又名甜菊糖苷,甜菊糖)是以St(C38H60O18)为主的混合苷。甜菊素的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其热量却只有蔗糖的1/300,经大量药物实验证明,甜菊素无毒副作用,无致癌物,安全性高[1]。甜菊素是天然高甜、低热的甜味剂,也是一种药用辅料,已经被《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收载。由于本品在提取过程中使用到了甲醇此二类有机溶剂,现行标准中尚未对此进行控制,因此本文建立了顶空气相色  相似文献   

15.
藏药薰倒牛的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植物藏药薰倒牛(BiebersteiniaheterostemonMaxim.)中首次分离得7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解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伞形花内酯(Ⅲ)、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Ⅳ)、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Ⅴ)、槲皮素-7-葡萄糖甙(Ⅵ)和N-3-甲基-2-丁烯基脲(Ⅶ)。其中Ⅳ和Ⅶ是二个新的天然产物。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Ⅶ有镇痛、降压等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甜菊甙提取的中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甜菊甙提取与利用已有综述。在实验室提取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中间试验,力求满足生产要求,降低成本;同时开展甜菊甙片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初步临床观察。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7.
大丁草中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菊科植物大丁草Gerbera anandvia(L.)Sch Bip.(Leibnitzia anandria(L.)Nakai)全草中分离出十二种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及光谱分析鉴定、确定了其中九个化合物的结构。共中晶Ⅷ(大丁纤维二糖甙,5-methyl-coumarin-4-cellobioside)和晶Ⅸ(大丁龙胆二糖甙,5-methyl-coumarin-4-gentiobioside)为二个新的天然产物。其它七种化合物为大丁双香豆特(Ⅰ)、大丁甙元(Ⅱ)、琥珀酸(Ⅲ)、大丁甙(Ⅴ)、木犀草素7-β-D-葡葡糖甙(Ⅵ)、蒲公英赛醇(Ⅺ)和β-谷甾醇(Ⅻ)。其中晶Ⅰ,Ⅱ,Ⅲ,Ⅷ和Ⅸ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黄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勤  刘永隆 《药学学报》1989,24(7):525-531
本文首次报道自豆科甘草属黄甘草Glycyrrhiza eurycarpa P.C.Li(G.Korshinskyi non Grig.)根及根茎中分得四个黄酮甙,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及CD),化合物Ⅰ的结构推定为芒柄花素-7-O-[D-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formononetin-7-O-[D-apio-β-D-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c),为一新天然产物,命名为黄甘草甙(glycyrosidc,Ⅰ)。化合物Ⅱ,Ⅲ,Ⅳ分别鉴定为甘草甙(liquiritin,Ⅱ)、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Ⅲ)和夏佛托甙(schaftoside,Ⅳ)。  相似文献   

19.
异甜菊醇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又名甜叶菊、甜草,属菊科、斯台维亚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拉圭与巴西两国交界的阿曼拜山脉中,当地土著族很早就将甜菊作为糖料使用,如做甜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20.
甜菊甙抗家兔和豚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甜菊甙抗家兔和豚鼠心律失常的作用。iv甜菊甙100,150mg/kg,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氯化钡诱发的清醒家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提高哇巴因致麻醉豚鼠室性早搏、室颤和死亡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