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女,左小腿近端肿物5年余,于2018年4月8日入院。患者5年前发现左小腿前内侧一包块,无明显压痛,局部皮温正常,5年来肿物逐渐增大。左小腿外侧见一5 cm×10 cm大小包块,活动度不佳,压痛,局部静脉扩张,皮温正常,见图1A。X线检查:左胫骨近端软组织包块,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外院B超检查:左小腿肿物,局部血运良好。CT检查:左侧胫腓骨近端外侧见一大小约为12 cm×5 cm的软组织包块,边界尚清晰,形态欠规则,CT值40 Hu,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41岁.发现右乳肿块6年.查体:右侧乳房明显大于左乳,无橘皮症、乳头内陷,扪及约10cm×10cm大小的包块,质软,活动,与周围组织分界清,与皮肤无明显粘连.乳腺彩超示右侧乳腺结构欠清楚,腺体层内见9cm×9.5cm×2.7cm中等回声团块,提示右侧乳腺实性包块.术中见包块位于腺体层内,约10cm×10cm大小,包膜完整,质软.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9岁,左阴囊空虚伴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39年.其弟有隐睾病史.体格检查:左阴囊空虚,左腹股沟区无包块,右睾丸正常,右腹股沟区可及一包块约2cm×2cm×2cm大小,无法还纳,活动后包块可增大.彩超:左侧阴囊空虚,右阴囊内睾丸大小约3.5cm×2.2cm×1.7cm,包膜光滑,回声均匀,耻骨旁右侧有同样回声的圆形包块大小约2cm×2cm×2cm,上有肠管样回声,考虑异位隐睾合并疝气.考虑横过异位睾丸.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71岁 ,因发现左小腿包块 2个月入院。入院前 2个月 ,无明显诱因左小腿持续性疼痛 ,同时发现左小腿后中上段约拳头大包块 ,行走时剧痛 ,不发热 ;无外伤史 ,有Ⅱ型糖尿病。查体 :左小腿后份中上段内侧腓肠肌内扪及肿块约 7cm×5cm×4cm大 ,质硬 ,压痛 ,界清 ,皮温正常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双侧足背动脉可扪及。X线照片示左小腿上份后方软组织肿胀 ,未见确切包块 ,左胫腓骨未见异常。彩超示左小腿后份中上段腓肠肌内查见 4cm×5cm×8cm大减弱回声区 ,边界不清 ,肌肉结构失常 ,血流丰富 ,双下肢血流正常 ,提示为左小腿腓…  相似文献   

5.
患者,42岁.因左阴囊内渐进性包块增大伴左下腹坠胀感于1995年8月30日入院.体检:左阴囊内可扪及8.0cm×6.0cm×5.5cm大小包块,质地韧,与睾丸分界不清,包块透光试验阴性.左精索增粗至左腹股沟处.B超在左阴囊外上方探及7.0cm×7.4cm×5.4cm大小囊实混合团块回声,其内可见个规则较强回声斑条,该团块与左腹股沟呈一不规则中低混合回声团块.考虑为左睾丸肿瘤并转移.于同年9月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睾丸肿瘤根治性手木.术中探查左睾丸正常,但左附睾明显增大,其直径约7.0cm大小,呈囊实样改变,并与增粗的精索相连.同时,左髂窝内亦触及10.0cm×6.5cm×5.5cm大小包块,其活动度差,并向腹腔内、腹膜后广泛浸润.腹膜大部及整个大网膜内可见许多大小不等、表面光滑的葡萄状肿物.行左睾丸、附睾、左精索、左髂窝肿块、部分腹膜及大部大网膜切除.住  相似文献   

6.
阴囊内副脾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1岁.左侧阴囊内包块逐渐增长20余年.体检:左侧睾丸处可触及一4cm×3cm大小肿块,质软,边界清楚,移动度差,有轻压痛,左侧输精管轻度增粗.阴囊彩超:左侧附睾头未显示,左阴囊内相当于附睾尾部见一异常回声包块,约3.5cm×3.0cm×2.3cm,边界清楚,回声较正常睾丸稍强,包块内部可见一0.6cm×0.5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楚.血流信号显示包块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附睾囊肿.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19岁,因左小腿近端外侧慢性疼痛伴肿胀1年余于2016年8月20日入院。主诉3年前出现左小腿胀痛,于当地诊所就诊,未行影像学检查,考虑为成长发育骨痛,未予重视。近1年来左小腿近端外侧持续慢性酸痛,可触及包块,偶感剧烈疼痛,遂来诊。查体:左小腿近端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5cm×4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晰,轻压痛,皮温稍高,皮肤无红肿及破溃等异常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77岁,因"发现左大腿下段包块3年余"于2010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于16年前因左大腿一包块于我院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近3年来左大腿再次出现包块,持续性疼痛,包块生长迅速.查体:左大腿中下段前内侧触及一约6cm×16 cm×18cm包块,局部皮肤青紫,边界不清,质地较硬,按压感疼痛.左膝关节屈伸活动未见异常,患肢末梢血运正常.  相似文献   

9.
例1 20岁.左腹股沟包块缓慢增大2年,轻度胀痛1月余,于1988年5月18日入院.体检:左腹股沟可能触及一 4cm×5cm大小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楚,表面有一突起的结节,质硬,无触痛,牵拉左侧睾丸时包块随精索上下移动.拟诊左精索囊肿,行手术治疗.术中自精索分离摘除一 4cm×5cm×5cm大小的囊性包块.切面肉眼观为,单房,内壁粗糙不  相似文献   

10.
正多睾症为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是指具有3个及以上的睾丸,多余睾丸通常位于阴囊内,极少数位于腹股沟或腹膜后。本病罕见,2015年3月我院收治1例年轻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左阴囊包块5年入院。查体:左睾丸下方触及一直径约1.0 cm×1.0 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偏硬,无压痛,平卧包块大小无变化,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双侧附睾  相似文献   

11.
病例资料患者,女,年龄56岁,藏族,因"发现左背部无痛性包块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因平躺睡觉感左背部不适,扪及左侧背部一约4 cm×3 cm大小包块,当时未予特殊处理,3年来包块逐渐增大,现增至为一约8 cm×6 cm大包块,无痛、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局部无红肿发热。患者长期生活于牧区,有狗、羊密切接触史。血清学检查:包  相似文献   

12.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较少见的急症之一,隐睾扭转更为少见,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 13岁.因左腹股沟区包块伴疼痛5天入院.无外伤及剧烈活动等诱因,既往无类似病史.患儿自幼左阴囊内睾丸缺如.体检:T37.4℃,左腹股沟区可扪及一4cm×4cm×3cm肿物,中等硬度,触痛明显.皮肤无红肿,左阴囊空虚,内无睾丸.诊断为左侧隐睾扭转.急症手术,术中见左侧睾丸位于外环口上方,顺时针扭转360度,呈炭黑色已坏死.遂行左睾丸切除术.病理报告:睾丸坏死.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5岁,因"发现左侧腰部包块1个月余"而于2007年5月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始发现左侧腰部一包块,大小约10 cm×5 cm,无疼痛.1个月来肿块逐渐变大并感左腰部酸胀不适来院就诊.查体:左腰部有一15 cm×10 cm 大小的包块,质地软易于还纳,左侧卧位和站立位时肿块明显,向右侧卧位时消失.嘱其咳嗽,包块明显突出(图1~3). 作者单位: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腹腔镜科(沈阳);上海  相似文献   

14.
林海  吴辉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2):809-809
患者,女,33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7年余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外缘与斜方肌之间可触及一6cm×3cm大小包块,边缘尚清楚,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差,不随吞咽上下移动,局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及包块。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颈部B超扫查:左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可见多房状液性暗区,边界清楚,外形不规则,范围约7.3cm×4.3cm×2.4cm,液区壁薄光滑,测其中较大一个液区为3.0cm×2.4cm。此异常区外侧缘位于斜方肌深面。C…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例1.女性,62岁。发现右小腿肿物1年入院,无胀痛不适,肿物1年未明显增大。查体:右小腿中部近圆形肿物,4cm×3cm,质软,边界尚清,似与腓肠肌有粘连。超声:右小腿肌间可见56cm×25cm的椭圆形较强回声,对周围肌肉群有挤压,内部血流不丰富。术前拟诊为脂肪瘤。手术中发现肿物位于腓肠肌中,为脂肪组织与肌纤维交织在一起,5cm×3cm,边界不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行肿物局部完整切除。病理报告:浸润性脂肪瘤。随访7年无复发。例2.女性,30岁。因左大腿内侧肿物6年入院。6年前发现左大腿内侧3cm×2cm肿物,有压痛,劳累后肿物平面以下有酸痛和…  相似文献   

16.
患者,20岁.因右阴囊无痛性包块10年,3天前阴茎根部突发包块以“阴囊多发包块”于1989年5月7日入院.体检:阴茎和睾丸发育正常.右阴囊可扪及 4 cm ×4cm×3cm包块,质硬,实质性、无压痛,同侧阴茎根部可扪及2.5cm×2.5cm×2.0cm大小包块,质软,囊性.3天后行右阴囊包块探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单蒂、双蒂、交腿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33例.其中单蒂肌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23例,修复面积4 cm×3 cm~8 cm×5 cm;双蒂肌皮瓣修复小腿长条状软组织缺损7例.修复面积4 cm×2 cm~12×4 cm;交腿肌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3例,修复面积4 cm×3 cm~10 cm×60 cm.结果 术后33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完全覆盖,无溃疡和炎症的复发,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手术简便易行等特点,是治疗胫骨骨外露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10岁女性患者,因"发现左颈部无痛性包块7个月"入院。患者于2016年4月无意间发现左颈部一质硬包块,约2cm×3cm大小,无颈部疼痛,随后颈部包块逐渐增大。2016年10月行颈椎CT检查提示"C6椎体左侧附件占位性病变",遂收住入院。查体:左颈部可触及一质硬包块,约3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2岁2个月.发现左腋下一包块26个月,并进行性增大2个月入院.查体:见左外侧胸壁左腋下可见隆起,表面无破溃,周围皮肤无红肿,局部浅表静脉充盈明显,可触及约10 cm×8 cm×8 cm大小的包块,质软,活动度尚可,与左肩关节及周围组织分界不甚清楚,表面欠光滑,无触压痛,左上肢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超声波检查提示:左腋窝皮下见一无回声区,范围约7.8 cm×9.2 cm,边界不规则,侧方边界模糊不清,内呈多个不规则囊状回声,最大约2.6 cm×2.5 cm,囊状回声透声尚可,囊壁无血流信号,左腋下囊实混合性占位.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65岁.患者1个月前始发现左侧腰部一包块,大小约10 cm×5 cm,无疼痛.1个月来肿块逐渐变大并感左腰部酸胀不适于2007年5月9日入院.体查:左腰部有一15 cm×10 cm大小的包块,质地软易于还纳,左侧卧位和站立位时肿块明显,向右侧卧位时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