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V型斜视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杰 《当代医学》2009,15(15):66-67
目的探讨V型斜视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7年1月我科有完整病历并有随访记录的51例V型斜视治疗效果。51例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4-32岁,平均年龄16.1岁。所有病例均用三棱镜检查33cm及5m斜视度及向上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角,同视机检查向上向下25。斜视角及三级视功能,查眼球运动判定有无下斜肌亢进。无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垂直移位。伴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切除部分下斜肌。术后随访6周~1年,平均6个月。结果V型斜视中不伴下斜肌亢进者23例,伴下斜肌亢进者28例,采用水平肌手术加垂直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V征消失,代偿头位消除。结论V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多样,,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根据V型斜视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及与斜肌部分切除两种方法治疗V型斜视,结果:V型外斜视12例采用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原在位平均-5度,向上平均-15,向下平均-8,采用下斜肌部分肌除术8例,术后原在位平均-5度,向上平均-10,向下平均-5,V型内斜视8例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原在位平均+5度,向上平均+8,向下平均+16,采用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原在位平均+10度,向上平均+8度,向下平均+10,结论:V型斜视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和直肌附着点移位术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的治疗。方法:用对称的下斜肌减弱合并水平直肌的后徙,缩短术治疗。结果 29例V征消失,2例第一眼位仍有内斜视,1例出现垂直斜视。结论:对称性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合并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斜肌减弱术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中的作用和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39例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根据下斜肌功能亢进的程度分别采用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并联合水平肌手术。结果 术后39例V征均消失,下斜肌功能亢进明显改善,外斜欠矫3例,内斜欠矫2例,34例眼位获得完全矫正。结论 对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首选下斜肌减弱术,并同时做水平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儿童V型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V型内斜视在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的同时行一侧或双侧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另外3例内直肌后徙同时向下移位5mm,外直肌缩短并向上移位5mm。对20例V型外斜视外直肌后徙且向上移位5mm,内直肌缩短同时向下移位5mm;另外8例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的同时行一侧或双侧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结果:四种方法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V型外斜视应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矫正眼位,最大程度地建立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型斜视的手术效果,观察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根据52例V型斜视患者向上和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及下斜肌功能,分别采用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 下斜肌减弱术、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 垂直移位术及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垂直移位 下斜肌减弱术矫正V型斜视。观察三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上下斜视角差分别由术前21.10△±3.38△、42.00△±7.72△、23.85△±6.50△变为术后7.20△±3.10△、7.13△±2.96△、7.02△±2.89△,V型斜视消失。用同视机、Worth四点灯、Titmus立体图检查,V鄄内斜、V鄄外斜术前、术后融合功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雪。结论:根据向上和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及下斜肌功能,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型斜视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斜肌切断术和下科肌部分切除术治疗V型斜视伴下斜肌功能过强的疗效。方法:对58例(111只眼)V型斜视根据下斜肌功能过强的程度分别采用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并联合水平肌肉斜视手术。结果术后第一眼位正位(≤10Δ),V型斜视矫正,下斜肌功能过强明显改善,随访3~20月效果稳定。结论: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直肌走行方向异常的外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手术设计.方法 在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斜视矫正术中,先测量外直肌走行方向异常的角度,根据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的程度及术中外直肌走行方向偏斜角度的大小来设计手术方案.术后随访观察眼位及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改善情况.结果 23例(29眼)外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的外直肌均向颞下方偏斜,术后下斜肌功能亢进治愈20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外直肌斜向颞下方走行是引起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或加重原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的重要原因;外直肌向颞下方偏斜的角度越大,将其矫正至水平子午线方向后对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改善效果越明显,部分患者只需做外直肌后徙术就可矫正合并的下斜肌功能亢进,手术方案得以简化,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许小贺  傅秀丽  鲁璐  王玮 《新疆医学》2023,(4):415-417+441
目的 探究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经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洛阳博爱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儿开展研究;均患有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并采取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评估患儿治疗前后斜视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儿斜视度变化显著,恢复状态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术后患者眼球FDA情况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随访6个月,整理患儿眼位矫正情况,即术后患儿眼位矫正情况良好。结论 为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儿童提供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斜视度情况,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临床治疗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9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垂直斜视度在7^△~15^△,行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垂直斜视度大于15^△,行下斜肌部分切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若麻痹眼下转功能明显不足,则行下斜肌转位术,必要时健眼同时行下直肌后徙术。结果23例(33.3%)治愈,45例(65.3%)好转,1例(1.4%)无效。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以减弱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为主要手术方式,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Ⅴ型外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其远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Ⅴ型外斜视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不同检查结果实施不同手术方式。同时需按照AC/A值大小,在矫正水平斜视时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或内直肌缩短术,当存在较大的水平斜视度,则需联合实施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结果:230例患者中,实施水平肌的斜行重叠的6例,是单纯行单眼水平肌手术,无下斜肌亢进患者;实施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30例,是下斜肌亢进为(+)的患者,V征度数术前为8△~10△,实施单侧下斜肌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加强减弱术105例,是下斜肌亢进为(++)的患者;V征度数是10△~25△,实施双侧下斜肌切断术联合直肌移位术的89例,是下斜肌亢进为(+++)患者,V征相差分别为25△~45△。术后1年复查,对手术效果满意者占190例(82.61%),双眼上中下注视均位正;2例(0.09%)过矫,5例V征(+),依旧存在高低眼位;欠矫者占5例(2.17%),水平位依旧有外斜视。此组患者中,术前存在立体视者45例(19.57%),双眼视者64例(27.82%);术后经随访发现,存在立体视者92例(40.00%),双眼视者130例(56.52%),20例自发产生双眼单视功能,未经任何训练,其中10例6岁,5例8岁。结论:针对V型外斜视患者,下斜肌亢进是主要的发病原因,按照亢进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加以增强双眼视功能训练,从而获得双眼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斜肌部分切除对下斜肌功能亢进的作用。方法:对53例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进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将下斜肌部分切除4-8mm,术前术后测量内转眼内和原在位上斜度。结果:平均矫正原在位上斜视11.3,内转时已无下斜肌进现象。结论:下斜肌部分切除与消除下斜肌功能亢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DRS患者临床资料,20例内斜视患者行内直肌后徙术,5例外斜视患者行外直肌后徙术,3例Ⅲ型患者因原在位维持在正位,没有明显的代偿头位,未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眼球后退、睑裂变小体征改善或消失。20例内斜视患者术后17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患者术后眼球后退、内转时睑裂变小体征仍严重且眼球内转时急速上、下转现象仍明显,行对侧直肌后固定缝线术后体征改善或消失。5例外斜视患者3例术后斜视度数≤10度,2例术后斜视度数均〉10度,1例外斜视者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同时行下斜肌截腱术或转位术。随访3个月~1年,疗效稳定。结论:不同类型DRS的临床表现不同,其部分临床表现和眼外肌受累情况有时很难与先天性广泛纤维化区分,如上睑下垂、大度数斜视等,需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收治的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手术组(n=28)和分次手术组(n=11)。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位、V征治愈率、下斜肌亢进矫正率、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恢复第一眼位正位,且V征治愈数和下斜肌亢进矫正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的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炎症反应、结膜下大量出血、眼睑皮下血肿、球后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疗效不劣于常规分次手术,但可减少手术次数,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下斜肌前移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对39例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15^Δ的患者行下斜肌前位术。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度。根据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程度将下斜肌断端移位至下直肌颞侧止端水平后1mm(15^Δ-19^Δ),止端水平(20^Δ-24^Δ),止端水平前1mm(≥25^Δ)处。结果: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术前平均为21.0^Δ,术后平均为5.4^Δ,平均矫正15.6^Δ。结论:下斜肌前移位术是治疗>15^Δ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正>下斜肌亢进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下斜肌亢进和继发性下斜肌亢进,在侧向注视时内转眼出现上斜视,影响外观时,需手术矫正[1]。本院将2005年至2011年收治的下斜肌亢进病例分别采用下斜肌分级前转位术以及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发现下斜肌分级前转位术治疗原在位垂直斜度15~25△下斜肌亢进患者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覃小平 《广西医学》2009,31(8):1095-1096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矫正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斜视患者42例,其中麻痹性斜视5例,共同性斜视32例,A-V综合征5例;不同类型斜视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结果随访0.5~4年,获得眼位矫正37例,占89%;好转5例,占11.9%。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徒矫正大度数外斜、内外直肌移位矫正A-V综合征及部分肌移植术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分析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A-V型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22例(28只眼)行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的无明显斜肌功能异常的A-V型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正前方和上下转25°的水平斜视度,评价该术式对A-V型斜视的矫正效果,术前术后眼底照相观察对客观眼球旋转的影响。结果 22例患者术前、术后上转与下转25°水平斜视的差别分别为(20.5±9.2)PD、(4.2±5.1)PD(P=0.00),平均垂直非共同性矫正量为(16.3±8.8)PD;28只眼术前、术后客观旋转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水平直肌移位术可矫正不伴明显斜肌功能异常的A-V型斜视,无继发旋转斜视,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斜视患者用水平直肌移位术进行治疗的病情改善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2014-2016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斜视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选取40例,所有患者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用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该治疗方式对斜视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其中有14例患者合并有共同性水平斜视、小角度垂直斜视,并未存在垂直直肌功能异常,经治疗后上斜视纠正范围在2-8△范围间,残余上斜视纠正在2-5△之间,眼球运动均提示为正常;有14例患者并无合并斜肌功能异常情况,属V型斜视类型,经治疗后垂直非共性得到纠正范围在8-30△范围间;有12例患者存在斜肌功能异常情况,属A型斜视患者,经治疗后垂直非共同性纠正范围在8-25△与10-30△之间,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纠正效果。结论对斜视患者采取水平直肌移位术手段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共同性垂直斜视以及A-V类型斜视均有满意的纠正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基础上开展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后徙术)和观察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减弱术)两组,每组各32例。记录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伤口恢复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垂直斜视角、水平斜视角;评估斜视疗效、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记录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视功能分级,记录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伤口恢复时间更短;术后1-3个月两组垂直斜视角和水平斜视角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斜视治疗有效率(96.88%)、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有效率(93.75%)均高于对照组(71.88%、71.88%),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视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减弱术用于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能改善视功能,进一步提高斜视和下斜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