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56例褥疮的治疗与护理.方法:两组分别采用清创、控制感染、消炎、外用康惠尔敷料和络和碘、加上生活饮食调节及局部精心护理.结果:56例褥疮通过合理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27例3个月治疗痊愈,(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平均外用药费用2000元.对照组28例13个月治疗痊愈,治疗时间长、效果较好,平均外用药费用1170元.两组均未发生其它护理并发症.结论:褥疮采用康慧尔水凝胶敷料(清创胶)、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两组均未发生其它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藻酸盐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新型敷料在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诊断明确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新型敷料换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换药),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P 0. 01)。换药次数观察组为7~12(9. 82±1. 36)次,少于对照组的7~20(15. 56±3. 31)次(P 0. 01)。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4. 4%,高于对照组的88. 9%(P 0. 01)。结论藻酸盐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新型敷料应用于手指软组织缺损,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的换药方法替代传统敷料的换药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8例腹膜透析患者手术切口的护理效果,其中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的患者为实验组,共44例,使用传统敷料换药的患者为对照组,共44例.比较两组手术切口的愈合天数.结果 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为(9.0±6.3)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4.0±9.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促进腹膜透析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型敷料在治疗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伤口患者67例,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取传统敷料干预,观察组(34例)采取PRP联合新型敷料干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1周、2周、4周、6周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联合新型敷料应用于治疗慢性伤口,可减轻疼痛程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马应龙痔疮膏对30例精神患者院外护理不当所致的褥疮进行了治疗,有效率为100%。16例1期褥疮平均在用药4.5天内愈合,8例2期褥疮平均在用药8.6天内愈合,3例3期褥疮平均在用药15.6天内愈合,1例4期褥疮在用药第28日愈合。笔者认为应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褥疮既经济,疗效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游离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治性褥疮创面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难治性褥疮创面植皮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难治性褥疮患者有效清创,待缺损区创面新鲜时,取刃厚皮片或薄中厚皮片,大块邮票状植皮后,VSD敷料结合半透膜覆盖。结果:16例患者植皮完全成活,2例患者去除VSD敷料后,边缘少许坏死,积极换药后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对部分褥疮患者一种较理想的植皮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敷料和传统敷料对术后感染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后伤口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纳入新型敷料组(银离子联合水凝胶)和传统敷料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2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费用。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新型敷料组纳入42例患者,传统敷料组纳入58例患者,2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P〉0.05)。治疗6d后的创面愈合率新型敷料组明显高于传统敷料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新型敷料组明显短于传统敷料组(P〈0.05);换药费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的生长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敷料和传统敷料对术后感染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后伤口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纳入新型敷料组(银离子联合水凝胶)和传统敷料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2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费用。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新型敷料组纳入42例患者,传统敷料组纳入58例患者,2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P>0.05)。治疗6 d后的创面愈合率新型敷料组明显高于传统敷料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新型敷料组明显短于传统敷料组(P<0.05);换药费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的生长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24例造口置于切口上并发切口感染患者创面的处理中,准确评估创面情况,联合应用藻酸盐敷料、溃疡贴及防漏膏等新型换药材料等。结果11例创面感染严重者,处理后5~12d创面渗液逐渐减少至消失,肉芽转为红润,造口底板无渗漏发生,18~30d创面全部愈合;其余13例患者9~18d创面逐渐愈合。提出在造口、切口的护理中应用湿性愈合理论,熟练掌握各种先进敷料和换药材料的使用方法,可有效促进造口、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使用新型敷料治疗小面积烧伤,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加快了伤口的愈合。方法根据烧伤创面不同时期分别采用透明膜类敷料、水胶体、水凝胶、藻酸盐、海绵类浸润愈合。结果新型敷料对小面积烧伤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各类新型敷料既符合现代伤口敷料的特点,在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敷料,可为创面愈合提供最佳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芙皮康治疗Ⅰ、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71处)压疮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8例(35处)和观察组30例(36处)两组常规清洗创面后,对照组采用碘酊涂擦,红外线灯照射的方法;观察组使用瑞典墨尼克公司生产的软聚硅硐保湿敷料美皮康敷贴.分别观察两组治愈率、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皮康治疗Ⅱ、Ⅱ期压疮效果好,可缩短疮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操作简便,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I、III期压疮患者护理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的36例(42处)II、III期压疮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42处)压疮治愈31处,好转10处,无效1处。II期压疮愈合时间为(7.98±1.02)d,III期压疮愈合时间为(28.03±4.69)d。护理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在II、III期压疮患者护理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1例糖尿病合并阴囊气性坏疽患者的术后创面,评价银离子敷料的疗效。方法1例糖尿病合并阴囊气性坏疽患者的术后4周后未愈合创面采用银离子敷料覆盖创面,隔天换药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结果患者治疗4周后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使用银离子敷料比使用传统碘仿纱布换药节省一半时间以上,治疗时间显著减少,节约总的治疗成本。患者在更换银离子敷料治疗后,创面生长明显加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深部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例发生深部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应用胃肠减压器配合吸痰管实现持续负压吸引,有效收集渗液,配合使用藻酸盐敷料、水胶体敷料、防漏膏等。结果 6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1~36d,无造口狭窄发生。结论深部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应用胃肠减压器行简易负压治疗,可促进造口愈合,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软聚硅酮敷料与水胶体敷料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效果,以寻求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26例患者(38处皮肤损伤)配对分为观察组(13例19处)与对照组(13例19处),观察组使用软聚硅酮敷料,对照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换药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处理皮肤损伤的基础上,软聚硅酮敷料更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创面愈合过程中分别选择新型敷料换药法与传统半暴露换药法处理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拟行断层皮片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在创面愈合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新型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半暴露换药法,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值、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情况、创面愈合至1个月之内再次受损例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疼痛值、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创面换药渗血情况、创面再次受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创面愈合的不同时期,针对性选择不同类型的新型敷料,促进了创面愈合,降低了患者痛苦,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软聚硅酮敷料与水胶体敷料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效果,以寻求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将26例患者(38处皮肤损伤)配对分为观察组(13例19处)与对照组(13例19处),观察组使用软聚硅酮敷料,对照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换药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处理皮肤损伤的基础上,软聚硅酮敷料更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愈合.  相似文献   

18.
对1例脓肾摘除术后伤口全层裂开患者,采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技术,联合使用多种敷料,适时选择二期缝合时机,连续处理31d后伤口愈合。提出对伤口进行全面评估,联合运用护理创新技术与常规清创换药技术,是有效控制伤口渗液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四肢烧伤后皮肤感染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四肢烧伤后皮肤创面发生感染的患者分为三组。清创后均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对照组32例使用碘伏消毒创面,再使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康倍组30例使用康倍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联合组34例创面均匀散布白芷欧前胡素,再使用复合康倍敷料保护创面。结果三组治疗1周及1个月后换药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联合组效果最优,康倍组次之,对照组最差。结论白芷欧前胡素联合康倍敷料能有效抑制感染创面的细菌定植和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疼痛程度,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切取中厚皮片移植后供皮区的创面使用海藻酸盐敷料或胶粘敷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例中厚皮片移植的患者按使用敷料的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胶粘敷料,13例)和对照组(采用海藻酸盐敷料,13例)。于术后24 h、72 h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组2~3周的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24 h两组各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试验组各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量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的创面舒适度更优。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皮区创面应用胶粘敷料疗效好,更舒适,且术后护理更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