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病史 患儿,女,系第4胎,胎龄36周,平产,娩出时脐带绕手、脚1周 ,Apgar评分8分,羊水清亮,体重2 800 g.因其母有吸毒史,娩出后25 min送入NICU 观察.其母30岁,从1991年始吸海洛因,初用鼻子吸,3年前改为注射,每日3~6次(具体剂量不详),直至分娩前仍静脉注射海洛因.入科查患儿体温未升,呼吸40次/min,心率138次 /min.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有海洛因吸食史患者的MRI资料,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及FLAIR序列.结果 2例患者MRI表现未见异常,其余20例患者幕上或(及)幕下脑实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 17例有灰质受累, 病变双侧对称,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高信号,2例有轻度占位效应,1例轻度脑萎缩.结论海洛因所致脑病既可侵犯白质也可侵犯灰质,称之为海洛因脑病更恰当;海洛因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可与其他脑病鉴别.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滥用海洛因20年,咳嗽咳痰3 d,加重1 d"于2013-11-20入院。询问病史得知患者于1993年开始以烫吸方式吸食海洛因,2008年改为以静脉注射方式使用海洛因,平均每日用量为1.0 g。查体:T 38.5℃,P105次/min,R18次/min,BP125/85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音;心率齐,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辅助检查示:WBC 12×109个/L,NEUT 55%。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周前因咳嗽咳痰加重曾在当地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毒蕈中毒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兆武  李亚芳 《新医学》2006,37(12):834-834
2002年4月~2005年7月,我院共收治急性毒蕈中毒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5~16岁3例,17~50岁4例,51~79岁5例.11例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30min~6 h,1例为8 h.2例有高血压史,1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1例有肺源性心脏病史,1例有吸食海洛因史.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spongiform leucoencephalopathy)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6例海洛因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有吸食海洛因病史,在突然戒断复又吸食后发病,有小脑症状和白质病变的体征。CT,MRI表现为对称性片状白质损害。部位在小脑,基底节,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脑脊液检查为阴性,结论 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有自己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临床征象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生前诊断海洛因白质脑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赵黔鲁 《临床荟萃》2001,16(24):1135-1135
患者 ,男 ,39岁。意识不清一天余于 2 0 0 0年 8月 31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7月 2 9日静脉注射海洛因 (剂量不详 )后即出现呼吸困难 ,意识不清 ,来我院就诊 ,诊断为急性药物中毒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抢救病情好转 ,治疗 1周后出院。但不久家人发现其反应迟钝 ,经常低头不语 ,二便失禁 ,病情逐汽车加重出现意识不清 ,阵发性抽搐 ,头颅CT显示 :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区密度减低 ,以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收入院。追问病史家人诉患者有吸海洛因史约 2年 ,剂量不详。查体 :T 36 .8℃ ,P 76次 /min ,R 17次 /min ,BP 12 8/90mmHg( 1m…  相似文献   

7.
黄赫  周莉  周宁  王慷慨  蒋珊  谭萍香  杨芬 《中国康复》2004,19(4):232-233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后血浆 β 内啡肽 ( β EP)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6 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非运动组各 30例 ,分别于脱毒后第 1天、第 4周早晨收集血液样本测定血浆 β EP的含量。结果 :脱毒第 1天 ,运动组与非运动组血浆 β E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脱毒第 4周 ,运动组与非运动组血浆 β EP浓度持续升高 ,但 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运动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非运动组仍低于正常组。结论 :海洛因依赖患者血浆 β EP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水平 ,停用后血浆β EP水平持续升高 ,有氧运动更能使机体内啡肽产生积极应答 ,有利于海洛因依赖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患者①,男,30岁.2008年7月22日因静脉注射海洛因过量,昏迷0.5 h急送本科.既往长期吸食海洛因,否认其他病史.体检:血压70/40mmHg,浅昏迷状,面色苍白,全身冰凉,双瞳直径4mm,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65次/min,律齐,腹平软,四肢肌张力减低,病理征阴性,四肢皮肤可见多处注射针眼痕迹.  相似文献   

9.
3例患者为男性,年龄20~32岁,平均26岁,3例患者均为吸食海洛因发展为静脉注射致急性中毒。典型病例:患者,30岁,于2004年5月16日与朋友聚会时在厕所偷注海洛因致中毒,朋友发现后送医院救治。患者入院时烦躁、神志恍惚、昏迷、口唇紫钳、呼吸困难、双侧瞳孔缩小、四肢厥冷、抽搐、测血压9.31/5.5kpa,脉搏140次/min,询问病史时朋友告知,因大量饮酒致  相似文献   

10.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61例AMI患者,剔除47例资料不全者,将入选414例分为PDT≤6小时组221例,PDT>6小时组193例.分析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吸烟史、既往心绞痛史、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入院时心功能、梗死部位等.结果① PDT>6小时组较PDT≤6小时组年龄大,女性患者比例高,糖尿病病史者比例高,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者多,夜间发病者比例高,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但典型胸痛症状和入院时心功能不全PDT>6小时组较PDT≤6小时组比率低,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②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既往心绞痛病病史、发病时间及入院时心功能不全为影响PD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心绞痛病史、发病时间及入院时心功能不全为影响AMI患者PDT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急性海洛因中毒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过去多用一般呼吸兴奋剂为主治疗,疗效有限.我院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以纳洛酮为主治疗海洛因中毒致严重呼衰、呼吸停止4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6例,年龄17~38岁,平均年龄22.5岁;吸毒方式全部为静脉注射,注射毒品至入院时间:<10min 3例,11~20min 19例,21~30min 13例,30min~1h8例,时间不明5例,呼吸停止至抢救时间多在5~20min,全部病例均在抢救前后经过询问病史及查看注射针眼而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C6胶质瘤细胞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海洛因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12h、24h、48h、72h后,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关键酶腺苷脱氨酶(A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基因表达的变化,以β-actin为内标准。结果在转录物水平,浓度为20μg/ml的海洛因作用于C6细胞24h和48h时与对照组相比ADA、XO基因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转录物水平海洛因能一定程度增强C6细胞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13.
海洛因中毒是由吸毒患者静脉注入过量海洛因引起的急性中毒.其临床表现为:嗜睡、昏迷、瞳孔缩小(呈针尖样大小)、呼吸深度抑制、其频率可减慢至2~6次/分,潮式呼吸紫钳、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皮肤湿冷等.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我院自1996年~1997年3月,采取综合措施抢救海洛因中毒15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5a,因反复滥用海洛因6a,于2003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1997年9月开始烫吸海洛因,2个月后成瘾,2001年10月改静脉注射。入院前末周平均每日毒量1.5g,末次吸毒量0.2g,静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海洛因滥用者日渐增多 ,其中海洛因注射已成为主要方式之一。因黑市海洛因多半掺有淀粉、奶粉、滑石粉[1 ] 等不洁杂质 ,加之海洛因溶解液、注射器被污染 ,导致注射部位常发生严重感染甚至大片软组织坏死缺损。我科自 98~ 99年收治因海洛因注射致皮肤软组织感染 2 6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2 0~ 35岁。吸毒史 2~ 15年 ,海洛因注射史 1~ 7年。戒毒次数 4~ 7次。毒品种类 :海洛因 12例 ,海洛因 安定 6例 ,海洛因 三唑伦 4例 ,海洛因 杜冷丁 4例。配注溶解海洛因水源 :开水 15例 …  相似文献   

16.
海洛因依赖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IL-2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仿  何德  郭震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4):218-218,250
海洛因依赖者绝大多数体质虚弱 ,抵抗力低下 ,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增高。有报道海洛因可降低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1,2 ] 。我们对 5 0例海洛因依赖者的T细胞亚群及血清IL 2水平进行了检测。一、材料和方法1.检测对象 海洛因依赖者 5 0例 ,符合DSM Ⅲ R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 ,无重要脏器合并症 ,HIV1/ 2抗体阴性。平均年龄 2 6 .4岁。平均吸毒时间为 (4.5± 1.2 )年 ,海洛因使用量为 0 .8~ 7.2 g/d ,日平均量为 (1.1± 0 .6 )g。对照组 4 0例 ,平均年龄 (30 .2± 5 .8)岁 ,无吸烟史 ,未接触过阿片类药物。2 .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二醋吗啡(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病种,临床上对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与影像学特点分析较少。目的:探讨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6例,5例来自怀化市戒毒所,1例来自贵州省。方法:查看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体格检查,治疗资料以及头颅CT,MRI等影像学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头颅CT,MRI等影像学特点。结果:患者有吸食海洛因病史,在突然戒断复又吸食后发病,有小脑症状和白质病变的体征,CT,MRI表现为对称性片状白质损害、部位在小脑、基底核、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脑脊液检查为阴性。结论: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有自己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临床征象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生前诊断海洛因白质脑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 ,5 6岁 ,入院前 5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 ,伴痰中带血 ,呈鲜红色 ,以干咳为主 ,曾在外院抗感染治疗 2周 ,胸部CT发现右肺门增大 ,右肺中叶开口阻塞伴肺不张而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6年 ,否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病史 ,否认眼部及皮肤黑痣手术史。入院时查体 :浅表淋巴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6岁,手足起皮疹伴瘙痒1周,于2004年6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因双足趾甲癣于2周前自行外用"蜂胶",1周后双手、双足起皮疹伴瘙痒,以双足为重.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8年,肝硬化病史6年.  相似文献   

20.
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识别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相关的特异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海洛因依赖者和健康对照者各10人,在观看自然风光和海洛因相关录像时进行全脑磁共振(MRI)扫描。比较:①不同受试组观看海洛因相关录像时激活脑区的差异,②海洛因依赖者观看自然风光和海洛因相关录像时激活脑区的差异。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观看海洛因相关录像时,海洛因依赖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左前额叶皮层激活最为明显。②海洛因依赖者观看海洛因相关录像与观看自然风光录像比较发现,左前扣带回、左额叶内侧回(BA10)、小脑山顶,中脑导水管旁灰质,以及右侧前楔叶可见显著激活。结论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特异激活脑区集中在左前扣带回和左前额叶皮层。中脑导水管旁灰质可能参与渴求的产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