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157例38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157例386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52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3.5%.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以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妊娠率.IU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不孕症的助孕技术,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部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精液采用上游法洗涤,对97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 973对夫妇,行1234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202例,累积妊娠率(CPR)20.76%,周期妊娠率(PR)16.37%。其中3例发生宫外孕,133例单胎,41倒双胎或多胎,25例流产,其余孕期顺利。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不孕年限的延长,宫腔内人工授精的PR明显降低。每周期授精1次的PR高于每周期授精2次者。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厚度与PR无直接的关系。结论 宫腔内人工授精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有疗效的助孕技术;女性的年龄、不孕年限是IUI能否成功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肖潇  熊芳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8):929-930
夫精人工授精是丈夫精液经过优选处理后置入妻子生殖道内以达到妊娠的一种方法,目前多采用将精子置入宫腔内,即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方法(IUI).IUI简单易行,费用低,是当前最广泛应用的辅助生殖技术之一,但其周期临床妊娠率较低,仅10%~20%.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妊娠率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这项技术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8月就诊的500例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后5周,记录患者妊娠结局,并统计患者体质量指数、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授精时机、治疗方式等信息,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受精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500例患者中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后妊娠成功70例,妊娠成功率为14.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失败不受体质量指数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受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授精时机及治疗方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原发性不孕、不孕时间长、排卵前与排卵后单次授精、自然周期治疗均为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大、原发性不孕、不孕时间长、排卵前与排卵后单次授精、自然周期治疗均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进行合理干预以提高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的护理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56例患者采用人工授精配合坤灵丸自然周期或卵巢微刺激70个周期治疗,结合心理护理,促排卵用药护理,预防流产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 临床妊娠9例,总妊娠率16.07%.结论 人工授精配合坤灵丸能有效增加受孕机会,而系统、科学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激惹、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心理护理。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不孕专科门诊就诊进行官腔内人工授精(IUI)的12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填写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进行评分。对照组60例按常规IUI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60例另外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心理干预前后IDA量表评分及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心理治疗后,IDA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DA量表可应用于人工授精患者的心理调查,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估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免疫性不孕患者的效果,指导临床医师为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免疫性不孕患者选择合适的助孕治疗方法。方法:对25对AsAb阳性的不孕夫妇进行的42个IUI治疗周期,与20对因女方排卵障碍的不孕夫妇进行的35个IUI治疗周期进行对比,分析IUI对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免疫性不孕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AsAb阳性组的周期妊娠率为11.9%,排卵障碍组的周期妊娠率为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I治疗对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免疫性不孕患者效果欠佳,对此类不孕夫妇常需采用进一步的助孕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处理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夫精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于罗山县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行夫精人工授精的76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观察组39例(66个周期)采用子宫内膜轻创处理,对照组37例(62个周期)未采用子宫内膜轻创处理,比较两组授精管置入宫腔顺利率、授精管前端血染率及夫精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授精管置入宫腔顺利率高于对照组,授精管前端血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夫精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夫精人工授精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采用子宫内膜轻创处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授精管置入宫腔顺利率,降低授精管前端血染率,提升夫精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男方少、弱精子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和指导性生活的临床效果,以期更好地提高妊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不孕症门诊病人,采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结合尿LH峰于卵泡成熟时或排卵24h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或指导性生活。【结果】宫腔内人工授精(IUI)146周期,临床妊娠34例,临床妊娠率23.29%,指导性生活150周期,临床妊娠18例,临床妊娠率12%。【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男方少、弱精症的较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中心202个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202个周期分为三组:A组:DFI>30%,B组:30%≥DFI>20%,C组:DFI≤20%,比较三组妊娠率.[结果]DFI>30%的为5周期,妊娠数为0,周期妊娠率为0;30%≥DFI>20%的为62个周期,妊娠数为6,周期妊娠率为9.68%;20%≥DFI的为135个周期,妊娠数为23,周期妊娠率为17.04% ;B组、C组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但C组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的DFI(14.01±11.28)%显著低于非妊娠组精液DFI为(18.25±13.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子DNA的完整性与IUI结局密切相关;DFI可作为预测IUI结局、评价男性不育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刘敏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40-7740
目的观察卵泡穿刺术配合人工授精治疗耐药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42例PCOS患者给予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3~6个月后,氯米芬促排卵治疗,对其耐药者改用HMG,当有一个以上卵泡发育成熟时肌内注射HCG 10 000U,36 h后行卵泡穿刺加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IUI)。结果 13例妊娠,妊娠率30.3%。OHSS:轻度7例,中度4例。结论卵泡穿刺加IUI,可以提高耐药性PCOS患者临床妊娠率,降低OHSS风险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次数以及不孕妇女年龄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总结回顾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二四医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UI助孕的960周期的临床资料,主要研究周期次数和不孕妇女年龄这两个因素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550对不孕夫妻共进行IUI助孕960周期,平均周期妊娠率是12.40%.发现随授精周期次数增加,临床妊娠几率降低;不孕妇女年龄增大,临床妊娠几率降低,尤其是年龄大于35周岁时临床妊娠几率显著降低.结论:人工授精周期次数增加以及不孕妇女年龄增大会降低临床妊娠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注入宫腔内a+b级精子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女性不育症患者接受268个周期的夫精IUI治疗的临床资料.精液采用上游法洗涤.结果:周期妊娠成功率(PPR)在注入宫腔内a+b级精子数≤1×106时8个周期无一例妊娠,(1~5)×105时为10.34%,(5~10)×106时为27.78%,(10~15)×106时为26.10%,(15~20)×106时为24.00%,(20~25)×106时为23.08%,>25×106时为20.59%.结论:IUI时注入宫腔内的a+b级精子数在(5~15)×106时PPR最高,并非随着注入宫腔内的a+b级精子数的增多而PPR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注入宫腔内a+b级精子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女性不育症患者接受268个周期的夫精IUI治疗的临床资料。精液采用上游法洗涤。结果:周期妊娠成功率(PPR)在注入宫腔内a+b级精子数≤1×10^6时8个周期无一例妊娠,(1—5)×10^5时为10.34%,(5~10)×10^6时为27.78%,(10-15)×10^6 时为26.10%,(15~20)×10^6。时为24.00%,(20—25)×10^6时为23.08%,〉25×10^6 时为20.59%。结论:IUI时注入宫腔内的a+b级精子数在(5~15)×10^6。时PPR最高,并非随着注入宫腔内的a+b级精子数的增多而PPR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前后各精液参数与男性因素不孕者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男性精液异常的不孕夫妇所进行的128个IUI周期,统计妊娠组(16个周期)和非妊娠组(112个周期)的各精液参数,探讨优化处理前后精液参数和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总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5%;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各精液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常规各项参数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当精子正常形态率大于或等于4%时,精液常规参数与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的IUI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各精液参数均不能有效预测此类型患者IUI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入前向运动精子数对丈夫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UI的不孕症夫妇137对,共216个周期,按宫腔内注入的前向运动精子数(Processed to-tal motile sperm count,PTMS)分为4组:A组≤3×106,B组(3~10)×106,C组(10~20)×106,D组〉20×106,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结果本组资料IUI总的妊娠率为10.19%,A组临床妊娠率低于B组和C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注入PTMS在(3~20)×106范围内可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率,适宜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PTMS≤3×106时,建议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相似文献   

17.
张丽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54-2855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夫精人工授精(IUI)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6-12在我院生殖不孕科收治的106例不孕症患者,接受IUI治疗132个周期,从促排卵的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自然周期组与法地兰组受孕率无统计学差异,与单用尿促性腺激素(HMG)组受孕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MG可提高IUI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接受夫精IUI治疗的249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主要分析采用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同一月经周期行IUI的次数,注射绒促性素当日的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249例不孕患者共接受285个周期IUI治疗,有78例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为27.4%(78/285),临床累计妊娠率31.3%(78/249).治疗前不能正常排卵的患者分别采用氯米芬方案与尿促性素方案促排卵,两组的周期妊娠率相当;同一月经周期,接受1次IUI治疗的效果与2次IUI效果相当.注射绒促性素当日的宫内膜形态为A型、厚度为8~13 mm、卵泡直径在18~22 mm的患者周期妊娠率均相对较高.结论:注射绒促性素当日B超检查,子宫内膜为A型、子宫内膜厚度为8~13 mm、卵泡直径为18~22 mm者行IUI最适宜,周期妊娠率较高.建议每个月经周期在注射人绒促性素后24小时做1次IUI即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不孕妇女的年龄和基础FSH水平对夫精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的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岁组、≥35岁组患者促排卵周期周期数、妊娠率、流产率,自然周周期数、流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IU/L组、≥10 IU/L组患者促排卵周期流产率、自然周期流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基础FSH升高的不孕妇女,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明显较低,流产率较高,促排卵无法改善高龄、高FSH患者的人工授精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与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达标率的关系及其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426对不孕夫妇(563个周期),依据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3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为A组,≥4%~15%为B组,〉15%为C组,比较各组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达标率及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结果A组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达标率低于B、C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A组周期妊娠率(7.77%)明显低于B、C组(16.21%、18.05%)(P〈0.05)。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达标率有明显影响,二者共同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可获较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