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指正常情况下非钙化组织发生新骨形成、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出现成熟板层状骨的现象。多半发生在大关节周围,例如髋关节,肘关节。包括继发于肌肉、骨骼损伤后的异位骨化,创伤后神经源性异位骨化以及原发性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等。近年来随人工髋关节的广泛应用及人工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推广,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日益受到骨科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吲哚美辛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指正常情况下非钙化组织发生新骨形成、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出现成熟板层状骨的现象。1972年Hamblen首次提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异位骨化的概念,HO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一旦HO在X线片上可见,唯有手术切除是这一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措施,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组织内的骨形成,根据成因可分为获得性及原发性两大类型。其中获得性HO包括:创伤后骨化性肌炎,可以源于任何形式的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如较常见的骨折、脱位、人工关节置换术、肌肉或软组织挫伤及较少见的肾脏、子宫、阴茎及胃肠道等手术或创伤:创伤后神经源性HO,源于脊髓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及脑血管意外等;  相似文献   

4.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特征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化性肌炎是发生于软组织特别是肌肉内的一种瘤样病变,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另一类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遗传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患,是一种全身性的疾患。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常常由于创伤、手术等很多致病因素引起,少数无明显诱因,该病往往会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根据病因学的研究,有很多预防和治疗方法,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治疗应该采用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化性肌炎是发生于软组织特别是肌肉内的一种瘤样病变,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另一类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遗传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患,是一种全身性的疾患.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常常由于创伤、手术等很多致病因素引起,少数无明显诱因,该病往往会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根据病因学的研究,有很多预防和治疗方法,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治疗应该采用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指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中形成新骨,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常见并发症,发病率10%~53%,儿童及非创伤性脊髓病HO的发生率较低,常见于20~40岁患者。HO常发生在SCI平面以下,髋关节常见,其次为膝、肘和肩关节,手和脊柱也可受累。  相似文献   

7.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neurogen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NH0)是在神经损伤患者的关节周围软组织中有多余骨的形成,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本文对其病理生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X线表现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典型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片状或层状高密度钙化、骨化影,相对应骨干皮质完整无破坏征象,结合外伤史和病理特点,诊断不难。但也有表现为肿瘤样生长,又无外伤史,则难与骨恶性肿瘤鉴别,超声、CT、MRI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内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资料。 方法检出1980~2013年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病例报道70篇(共104例),对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先天指趾畸形、首发症状、最易受累部位、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并分析。 结果我国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比例为1.36:1。发病年龄为0~38岁,0~4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呈全身进行性发展,第一指趾畸形的有60例,首发症状多为头颈部肿块,颈部、脊柱最易受累,肿块多由颈部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各大关节,造成患者的活动能力受限甚至丧失,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但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结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尚无特殊的有效疗法,需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探索系统诊疗方案,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OP)的临床特点及主要X线表现。方法:对6例临床表现符合MOP的患儿进行病变部位摄片。结果: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诊断为MOP。结论:MOP又称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X线摄片可以显示病变区肌肉软组织内广泛的多种形态的骨化影,部分骨化影可见到骨皮质、骨松质及髓腔。75%的患儿伴有骨骼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拇趾及拇指。尽管超声、CT、MRI对早期MOP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传统X线摄片仍为诊断本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临床上,异位骨化主要有3种形式:①神经源性异位骨化(neurogen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NHO),继发于严重神经疾患,如脑外伤、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②创伤后异位骨化,包括骨折、脱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等;③原发性异位骨化,如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progressiva,MOP)或进行性纤维不良性骨化(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FOP).  相似文献   

12.
异位骨化是一种病理性的骨形成,会造成受累关节的失功能,其形成受外因和内因的共同影响,有研究发现与手术及创伤、细胞因子、遗传因素以及围手术期的用药有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成熟的异位骨化骨在组织学及影像学上表现与正常骨极其相似,动态的组织形态测定提示相对于正常骨,异位骨化骨代谢活性更高。形成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很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有: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长时间的昏迷、患肢的痉挛状态、患肢制动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今后应加强在分子水平探讨与异位骨化形成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创伤、手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以及治疗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骨-纤维组织病变.可发生于长骨及颅面扁平骨,以颌骨、额骨较为常见。我院发现1例筛窦骨化性纤维瘤.影像学表现特殊.现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儿骨化性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婴儿骨化性肾肿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患儿因肉眼血尿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肾下极钙化性肿物和左下肾盏、肾盂变形。大体见肿物包膜完整,灰白、灰黄色,略呈结节状,剖面质硬,灰白色,局部呈囊性,可见出血;镜下肿瘤由骨样基质、成骨样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染色示部分成骨样细胞vimentin、EMA和CK(+),梭形细胞vimentin(+),Ki-67〉5%(+),且阳性细胞主要是梭形细胞。结论婴儿骨化性肾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病理特征,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非骨化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及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9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及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资料。19例均有平片资料,其中9例有CT资料,1例有MRI资料。重点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19例病灶均位于长管状骨,包括胫骨13例,股骨6例;部位:干骺端10例,骨干9例。X线平片、CT表现为皮质内或皮质下的单房状(6例)或多房状(13例)偏心性骨质破坏区,伴有轻度膨胀,灶内可见纤细的残留骨嵴,病灶周围有清楚的硬化边,以髓腔侧明显。1例病灶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在病理学上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相似,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明确的影像学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X线和CT是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非常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指发生于骨组织以外的正常软组内的异位畸形成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1918年,Dejerine和Cecillie首次报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脊髓受伤病人的软组织内的异位成骨,并称之为关节周围骨关节病(raosteoanhropa-  相似文献   

17.
李志龙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74-1275,1278
神经源性骨化性肌炎(neurogenic myositis ossification,NMO)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遭受严重损伤,而在四肢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出现的异位骨化(helerotopic ossification)。根据形成原因,异位骨化可分为3类:创伤性异位骨化,神经源性异位骨化,原发性异位骨化,NMO是异位骨化的一种类型。异位骨化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通常在重要关节,如髋、膝关节等关节,尤其是髋关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8例青少年鼻窦骨化性纤维瘤的组织切片、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3例作波形蛋白和上皮膜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常累及多组鼻窦及眼眶,易反复复发。鼻窦CT示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团块影。光镜示骨与增生的纤维组织构成的良性病变。结论:鼻窦骨化性纤维瘤在临床及生物学行为上是一个呈局部进行性生长的肿瘤,广泛彻底地切除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诊断时需要与鼻窦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脑膜瘤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9.
少见部位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生于少见部位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的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检查资料11例。结果11例少见部位的骨化性纤维瘤病变位于股骨4例,肱骨2例,胫骨1例,锁骨1例,肩胛骨1例,坐骨1例及耻骨I例。X线主要表现为膨胀性或囊状骨质破坏、边缘有硬化(10/11):内部伴有粗乱骨嵴(7/11);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可伴病理性骨折(1/11)。结论X线检查对发生于少见部位骨化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问题1]下列两种情况是否有相关表现? A、皮下钙化圆形小结与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B、静脉石与血管瘤软骨发育不全综合征(Maffucci's Syndrome);C、下肢皮下组织骨化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D、局限性钙质沉着和进行性纤维发育异常性骨化,E、环绕骨盆带发生骨化和截瘫。[问题2]腹部单纯X线摄像所见广泛钙化形成的原因是: A、胎粪性腹膜炎;B.卵巢转移性浆液性囊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