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格式和数据元素结构,描述了医学图像显示与处理算法,并简要介绍了我们基于DIC0M标准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VC 6.0研制的一个医学图像显示和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PACS影像工作站图像浏览功能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从控制系统角度出发设计基于DICOM3.0标准的PACS图像浏览功能模块的方法,并着重说明了DICOM~器和图像文字信息映射转换器两个主要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3.
DICOM图像与BMP图像的转换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大量DICOM图像的分析和对DICOM标准文书的分析了解了图像的结构组成,同时对BMP图像进行分析得出BMP图像的结构组成,提出进行DICOM图像与BMP图像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频分解软件对胸腰段DR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拍摄胸腰段患者的DR侧位图像片采用多频分解后处理,比较后处理图像与标准图像的清晰度及细节的显示。结果多频分解后处理胸腰段DR侧位图像片的清晰度优于标准图像,多频分解后处理对细节的显示优于标准图像(P〈0.05)。结论应用多频分解后处理软件对胸腰段DR侧位图像片后处理,可改善胸腰段图像的质量,使胸腰段DR侧位图像的各种结构获得较清楚的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至70年代以来,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中不断增加,尤真是大量数字图像诊断设备(如CT、MR等)的出现,但因为厂家很多,而由于图像的数字化标准、相互通讯规则不统一,使得图像诊断数据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为了统一设备接口,美国放射学会和美国电子厂商联合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结合了欧洲、日本的标准,开发一套与生产厂商无关的医学图像数字化及其通讯标准(Digilal Imedng and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DICOM), DICOM 3.0是最新版不,具有以下6个特点:(1)应用于网络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移动式C型臂实时图像拼接自拟图像评价标准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图像拼接技术,术中对拼接图像的实行自拟评价;术后行X线片检查,均进行相关角度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0个月,术后及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均愈合,其术中拼接图像的评定标准:36例中,优23例,良1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7.22%。测量的角度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拼接完整图像和术后DR或CR图像的比较效果良好。结论:术中C型臂拼接技术的图像评价标准符合影像学及角度测量的要求,其评价合理,为骨科手术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现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和数据管理系统。方法:利用Visual C++.NET、LeadToolsV14.5和SQL Server2000,在Windows XP环境下,建立一个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数据管理系统。结果:对DICOM标准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与读写,正确读出与显示所存储的图像文件,并对用户建立权限控制。结论:该系统维护简便、操作方便,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DICOM标准和MPEG2标准在医疗领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和系统基于DICOM和MPEG2格式进行图像或视频文件的存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ctiveX技术的多格式医学图像解读器MIViewer,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包括DICOM及MPEG2在内的各类医学图像及视频的解析阅读问题,而且可以内嵌于其它图像诊断和分析软件中.高效灵活地定制开发各类医学图像系统。  相似文献   

9.
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存储与访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格式和数据元素结构,介绍了我们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C 研制实现了一个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存储与访问系统,描述了系统中医学图像的存储结构与读写算法,该方案在一个实用的口腔数字影像系统中通过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关于CT图像肝纤维化评定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本文通过对肝纤维化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在CT图像上表现的分析,利用灰度共生矩阵的算法对纤维化病人与正常人的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探索区分两者的有效参数,为肝纤维化的CT图像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DICOM图像处理的程序设计框架,支持DICOM图像的读取、配准、分割、转换和可视化等嵌入联接程序开发.方法:利用C#.NET编程环境集成和嵌入联接的VTK、ITK及GDCM工具,实现三者之间的正逆向数据共享传递与处理.结果:实现了指定DICOM序列号读入冠状动脉CTA数据、中值滤波和体绘制重建.结论:C#.NET编程环境下集成的嵌入联接图像处理工具为DICOM图像研究以及相关的医学图像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简洁、安全、高效的程序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振图像与BMP图像间的格式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正确分析识别西门子磁共振图像格式基础上,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将西门子核磁共振图像转换为BMP格式图像的方法。从而得出西门子核磁共振图像完全能够转换为BMP格式图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Java Applet技术实现常用Web浏览器对DICOM图像的支持,从而扩展了WebPACS客户端对医学影像的处理功能。方法首先分析DICOM文件的格式,设计了一个能够获取DICOM图像像素的类,然后再设计两个Applet类,它们均嵌入到显示层页面中,一个用来处理DICOM图像,另一个用来显示前面已处理的DICOM图像,二者通过AppletContext对象进行通讯:结果本文设计的方法,可以使用户在客户端使用普通的Web浏览器直接处理与显示DICOM图像,使Web PACS既具有B/S模式的优点,又具有C/S模式的优点。结论Java Applet是扩展Web PACS中Web浏览器功能的关键,为医学影像的广域共享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根据脉搏动态网格图像数据的特点,结合透镜成像原理.提出了根据各帧图像中网格面积的变化获取脉管径向离面位移信息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可获取脉搏图像表面多点离面位移变化信息.并可根据各点位移量对网格薄膜表面进行重构.实现脉搏波动三维信息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DR系统最佳影像的获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 Radiographpy,DR)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获取DR系统最佳影像方法的问题。通过应用X线摄影体位设计、选择数字摄影条件参数、使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匹配激光相机、合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机器、设定机器所处环境因素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影响DR图像质量的问题。使获取DR系统最佳影像的方法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德文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10):28-30,27
研究一种医学影像数据多级分布式存储的体系结构,解决海量医学影像数据在医院PACS中的长期安全存储问题。按照影像数据的使用和存储要求,采用在线、近线和离线多级分布式存储,利用JPEG2000标准压缩技术,结合大型数据库,实现影像数据智能、稳定和高效的存储管理。切实解决了医院影像中心PACS目前对大容量医学影像数据存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能固定受检者体住、与受检者一同搬动、适用于多种影像检查的通用床板。方法:床板呈“簸箕”槽状,采用低密度塑料注塑而成,其内置有规则走形、充满多功能显影剂的管线,床板上面设有负压真空气垫和固定人体的系带。图像融合时,先进行单模式的图像容积重建,再依据冠状和矢状显影标志管线进行配准容积融合.结果:床板在软组织窗下CT、MRI、PET、SPECT均不显影。受检者在多种影像检查的体位一致。图像融合配准标志的显影管线明显,已申报国家专利。结论:利用通用床板进行多模式图像融合,快捷迅速,简单准确,可行有效,易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8.
李文  张燕  莫华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110-1112
众所周知,图像配准是一项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然而由于数据复杂等特点,使得这一技术在扩散张量图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s,DTI)方面的应用屈指可数。根据张量数据的特点和物理意义,在仿射变换的前提下,本文以距离函数作为张量的相似性测度,结合张量重定向优化策略构成目标函数,采用混合优化策略,对临床使用的扩散张量图像进行配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对扩散张量图像进行配准时,充分利用了张量数据所包含的方向信息,能有效保持配准后的图像其扩散张量方向与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满足电阻抗断层成像(EIT)过程中数据实时处理要求,开发肺呼吸过程电阻抗图像重建应用软件并阐述实现方法。方法:将MATLAB C++数学库及Mathtools绘图函数库嵌入VC++高级编程语言,实现动态调用图像重建算法、二维绘图函数及矩阵计算函数等,使其满足实时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处理与图像重构要求。结果:软件成功实现了肺呼吸过程的电阻抗断层动态成像与数据处理。结论:为电阻抗图像重建过程的实时数据处理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CR系统影像质量的控制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系统是实现X线平片数字化较成熟的设备。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CR系统提高了图像质量。降低了辐射剂量,其图像后处理技术更适应现代诊断要求,真正实现了常规X线影像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和信息联网。通过剖析CR系统成像原理,系统地对可能影响成像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像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控制和提高影像质量的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对CR影像质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