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周新华  邱伟 《临床医学》2021,41(2):36-37
目的分析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1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控制感染)与观察组(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每组106例。比较两组最终的感染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6.6%,7/106)低于对照组(25.47%,27/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采取微生物检验控制措施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其感染严重程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448例感染患者,通过随机双盲法将其以1∶1比例分成2组,一组224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作为试验的研究组;一组224例患者未进行微生物检验而盲目性控制感染作为试验的对照组。观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意义。结果研究组224例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的控制率达89.29%(200/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176/224),P0.05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病原菌情况,预测传播途径,同时还可以对预感人群进行有效监测。结论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所以,临床工作中应该积极应用、推广微生物检验,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入选的11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为92.73%(51/55)、78.18%(43/55),则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度感染、重度感染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防和诊断治疗感染性疾病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减轻病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本院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盲目性控制感染而未采取微生物检验(常规组21例)和微生物检验(实验组21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染效果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率为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1.43%,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率和医院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作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查出患病率更高,并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开展微生物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微生物检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以是否采取微生物检验为分组依据,将采取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为未采取微生物检验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轻度感染率、中重度感染率、未感染率、总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未感染率为85%,轻度感染率为12.5%,中重度感染率为2.5%,总感染率为15%;对照组未感染率为65%,轻度感染率为25%,中重度感染率为10%,总感染率为35%。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显著提高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感染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根据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的原则,按照人数1:1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微生物检验加入治疗工作中的患者为研究组,共50例。以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感染例数、感染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4%,研究组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感染程度I级、II级、III级人数分别为3例(75%)、1例(25%)、0例0%,对照组分别为2例(16.67%)、6例(50%)、4例(33.33%),对照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的开展对于感染的控制有积极效果,可以通过此方法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疗效,因此,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临床诊断为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感染控制,观察组行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严重度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重度、中度感染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降...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院内感染控制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不同科室住院患者30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月~6月不同科室住院患者3000例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院内感染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感染率为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7%,观察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内感染控制中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7年1-12月120例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由临床医生结合自身经验为患者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然后根据细菌种类、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程度。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轻度感染76.67%、中度感染20.00%、重度感染3.33%,对照组轻度感染41.67%、中度感染36.67%、重度感染21.67%,研究组感染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感染性疾病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是可行的,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在病原菌传播与监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感染控制效果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某院接收的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感染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总发生率为1.33%,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术后感染,并且术中出血量较低、结石清除率高,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检验医学与临床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组患者实施检验医学与临床晶状体摘除术。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医学与临床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改善显著,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整体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质控小组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成立医院感染质控小组前行手术治疗的2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成立感染质控小组后行手术治疗的2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手术器械污染率。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14.98%,低于对照组的28.24%(P0.05),2组感染部位均以肺部为主,但对照组切口感染、血流感染比例较高;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6.48%,高于对照组的80.09%(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手术器械污染率分别为2.2%和0,低于对照组的8.33%和3.24%(P0.05)。结论成立医院感染质控小组并切实开展相关工作,能够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优化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提升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影响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程度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改进临床检验工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接受微生物检验患者(实验组)、同期选择50例未接受微生物检验患者(对照组)作为实验对象,探究每组检验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率、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临床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几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中积极开展微生物检验,能够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且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至我院检查的妇科炎症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各10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微生物检验培养法,观察组采用凝集法。对照两种检查方法对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检测出94例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4%;观察组患者共检测出95例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5%;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炎症感染中,无论是凝集法还是培养法,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将两种方法联合,在初步筛查基础上再确诊,确保检验准备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效果,记录2组住院时间,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且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TKA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效改善切口愈合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干预模式在静脉窦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静脉窦血栓形成且进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的干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并发症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发生支架植入导管相关感染2例、其他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6.12%;对照组发生支架植入导管相关感染7例、其他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为24.49%,两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7,P<0.05)。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人文关怀干预模式在静脉窦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可显著减少患者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月接诊的13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观察,取全部患者清洁中段尿继续观察,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实验组实施微生物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感染状况,比较诊断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分别为9.23%、29.23%和61.54%,对照组为21.54%、44.62%和33.85%,比较两组感染程度,实验组更优(P<0.05);两组诊断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96.92%)高于对照组(81.54%)(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可提升诊断结果准确率,并用于微生物疾病预防,有助于提升诊断与治疗临床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机械振动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在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促进排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2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4例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法,对照组68例采用传统人工叩背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天以上评价排痰效果,并对比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排痰有效98例(94.2%),发生肺部感染9例(8.6%),对照组排痰有效60例(88.2%),发生肺部感染14例(20.5%),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肺部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机械振动排痰机,对促进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的术后排痰有积极意义,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