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联合穴位注射对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其中术中及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余在手术后给予医用几丁糖的基础上辅以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的63例患者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患者满意率,术后随访24个月采用菲利普斯国际肠粘连分级指标对患者肠粘连程度进行分类,同时计算肠粘连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等肠粘连指标。采用国际改良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疗效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5.0±2.7)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31.6±3.8)h,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48.3±4.4)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45.2±8.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现Ⅱ级、Ⅲ级及Ⅳ级粘连的有8例少于对照组患者16例,同时观察组患者Ⅰ级粘连55例多于对照组患者4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7%,少于对照组患者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44.4%、同时显效例数为21例33.3%,有效例数为13例20.6%,均多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丁糖联合穴位注射方式应用在预防腹部术后患者肠粘连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程学远  黄忠 《广西医学》2014,(11):1632-1633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腹部手术的2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6例,关腹前应用透明质酸钠对腹腔内各脏器进行均匀涂抹;对照组104例,直接关腹,不做其他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粘连发生率及粘连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肠粘连45例,发生率为42.5%;对照组发生肠粘连82例,发生率为78.8%,观察组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肠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劳景茂 《广西医学》2012,34(1):51-52
目的 观察穴位低频电刺激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67±6.86)h,肛门排气时间为(24.26±2.3)h,对照组分别为(22.34±7.23)h、(40.62±27.52)h,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低频电刺激在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整体调节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质量,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方面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医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腹症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2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医用几丁糖,在关腹前涂抹于切口处,同时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肠管通气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肠粘连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指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通气时间为(34.6±5.8)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3±7.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的有4例,占3.6%,未使用几丁糖和胃复安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症状者有19例,占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各项指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几丁糖与胃复安联合应用在减少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缩短肠管排气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围手术期的胃癌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相应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的平均时间为5.8±1.9d、肠鸣音恢复的平均时间为57.4±10.7h、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6.1±4.0d,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的平均时间为3.1±1.4d、肠鸣音恢复的平均时间为29.6±9.4h、住院的平均时间为9.3±3.2d。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围手术期的胃癌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明显地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足疗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10月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老年人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疗,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腹胀情况,首次排便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术后12 h前肠鸣音恢复例数分别为15例和9例,术后30 h后肠鸣音恢复例数分别为12例和27例;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肛门排气时间<24 h的例数分别为17例和7例,肛门排气时间>60 h的例数分别为9例和25例;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未发生腹胀情况的例数分别为32例和19例,发生重度腹胀的例数为5例和13例;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首次排便时间<48 h的例数分别为8例和3例,首次排便时间>96 h的例数分别为35例和45例.结论 中药足疗 能促进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董志云  白晓蜂 《当代医学》2010,16(19):163-163,27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于术后6~8h开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不服用药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道反应。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四磨汤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腹部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肠散术后敷脐对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0例,随机方法分为益肠散敷脐组、对照组两组。益肠散敷脐组:于12 h后给予益肠散敷贴于脐周,每天更换一次,连用3 d。对照组:于12 h后给予沙袋敷贴于脐周,每天更换一次,连用3 d。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益肠散组肠鸣音出现时间(39.5±8.7)h,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54.3±9.4)h,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肠散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48.3±7.9)h,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61.4±11)h,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肠散组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肠散敷脐可明显促进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香散外敷对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00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外治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外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双侧足三里穴敷贴黄香散.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肛门排便时间及MOT含量变化.结果 外治组在腹外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肛门排便时间及MOT(24、48、72 h)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黄香散外敷能够促进腹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谢中慧  任登平 《中外医疗》2016,(27):177-179
目的:观察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耳穴贴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一10月在普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心理调护,监测生命体征,切口的观察及护理,疼痛的评估,饮食调理,指导患者的活动,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龙胆泻肝汤和耳穴贴压,对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01±2.30)h、对照组为(19.70±3.01)h;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1.43±3.77)h、对照组为(36.81±4.79)h,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耳穴贴压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尽早恢复肠鸣音、肛门排气,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李榕萍  曹雯 《中外医疗》2016,(26):172-174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敷脐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中转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vs 73.0%,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4.2±0.6)d vs (6.2±0.9)d, P<0.05]、肛门排气时间[(4.3±0.8)d vs (7.0±1.6)d,P<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3.1±0.5)d vs (5.7±1.4)d,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4.9±1.1)d vs (6.2±1.4)d,P<0.05]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13.3% vs 32.7%,P<0.05)。结论中医辨证敷脐治疗肠梗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外科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子仁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外科治疗联合麻子仁汤加味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方荣臻  林少露 《当代医学》2021,27(11):74-76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应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腹部手术患者96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常规西医+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针刺),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及饮食恢复时间分别为(21.51±6.14)h、(28.49±4.87)h、(2.16±0.75)d,短于对照组的(46.85±12.36)h、(38.12±8.95)h、(4.68±1.2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38-14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GAS)水平、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血管活性肠肽水平(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分别为(21.24±10.18)h、(26.12±5.16)h、(50.34±8.14)h,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胃泌素(GAS)水平、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分别为(131.1±23.2)ng/L、(167.4±25.0)ng/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为(295.7±35.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考虑可能与手术与护理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宋兴华 《中外医疗》2013,32(15):31-32
目的总结肠梗阻治疗经验。方法收集该院1999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6例肠梗阻病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即给予奥曲肽注射液50μg/h静脉维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该组非手术治愈7例,占19.4%,手术治疗29例,占80.6%。结果该组非手术治愈7例,手术治疗29例。非手术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4.5±1.9)d,肛门排气时间(5.3±1.6)d,住院时间(12.1±2.3)d;手术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2.5±1.3)d,肛门排气时间(3.3±12)d,住院时间(8.7±1.8)d,手术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非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例,造瘘口感染1例,无死亡病历,平均住院12d。结论手术治疗肠梗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造口自护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造口适应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13.45±4.82)h]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63±5.21)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5.24) h,(33.84±6.87) h,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及总分[(171.83±2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9.53±22.43)分,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iles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患者造口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良性胃穿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国内已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在良性胃穿孔中应用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数据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表达。结果:纳入文献17篇,共1 457例患者,其中腹腔镜修补术组(观察组)730例,开腹修补术组(对照组)727例。分析表明:相比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不仅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P<0.05),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P<0.05),降低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盆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且术后血清胃泌素的分泌水平更高(P<0.05)。结论:相比开腹修补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具有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血清胃泌素分泌水平更高等优势,因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芪和胃颗粒在腹部手术后恢复肠功能、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腹部手术后早期使用参芪和胃颗粒的病例(使用组)1450例,与同期未使用病例(对照组)415例作对比,评价两组在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出现反复阵发性腹痛腹胀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因肠梗阻再手术4个方面的差异.结果:使用组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十二指肠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EST+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1.3±15.7)min和(89.7±16.3)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29.5±15.4)ml低于对照组(81.7±16.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0%)、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8.9%)、肛门排气时间(21.5±12.3)h及肠鸣音恢复时间(12.7±2.4)h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51.8%、(70.5±7.8)h、(25.3±3.1)h];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1±1.5)d短于对照组(15.3±1.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和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