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从肺论治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模型左室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心衰模型组,心衰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心衰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高、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喂以高、低剂量复方中药和蒸馏水,共35天;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从中随机抽取10只大鼠进入对照组并喂以蒸馏水。心脏超声仪测量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称量大鼠体质量(BW)和左室质量(LVW),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检测血清B型利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清肾素(REN)和醛固酮(ALD)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情况,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VEF、LVFS和BW明显降低,LVEDD、LVESD、LVPWT、LVESV、LVEDV、LVW、LVMI、心肌细胞凋亡率、CVF和血清BNP、AngⅡ、ALD、REN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的LVEF、LVFS和BW明显升高,LVEDD、LVESD、LVPWT、LVESV、LVEDV、LVW、LVMI、心肌细胞凋亡率、CVF和血清BNP、AngⅡ、ALD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肺论治可以降低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血清BNP、AngⅡ和ALD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减轻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潘欢军 《新中医》2021,53(6):34-3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MI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麝香保心丸组50例与常规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麝香保心丸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结果:临床总有效率麝香保心丸组96.00%,高于常规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麝香保心丸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上升,LVESV、LVEDV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麝香保心丸组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LVESV、LVEDV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血清E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麝香保心丸组血清NO水平高于常规组,血清E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AMI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有效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使其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慢性心功能不全采取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给与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B型利钠肽(BNP)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过后的LVEF、EDV、FS、血压、心率等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较大(P<0.05);观察组ALD、Ang Ⅱ、BN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还可改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DL-C、TG、CRP、IL-6、FMD、v WF、LVEF、LVEDV、LVE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超声监测可动态观察疾病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抗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效应。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5例),于治疗后1周及3个月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局部室壁运动记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LVD、LVEDV、LVESV、局部室壁运动记分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LVEF增加,而对照组则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抑制AMI后舒张末内径的扩大,改善心室局部运动障碍和整体左室功能,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斌 《新中医》2020,52(16):51-55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心肌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气虚血瘀型DCM合并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抗纤益心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中醛固酮(ALD)、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 (ET-1)、血栓素B2 (TXB2)水平、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6 min步行距离(6-MWT)、中医证候积分、不良事件,并评价中西医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功能指标LVEF、6-MWT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V及LVED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NT-proBNP、ALD、PRA、ET-1、AngⅡ及TXB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纤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DCM合并心衰患者,中西医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表达,改善心肌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麝香保心丸(50mg/kg、100mg/kg),每组10只,给药12周后称量体重及全心、左室重量,计算心体比(H/B)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Masson染色测量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模型组H/B、LVMI增高;心肌间质CVF增高;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堆积。TGF-β1的表达、AngⅡ的浓度明显上调。麝香保心丸(50mg/kg、100mg/kg)上述趋势均明显好转,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改变更明显。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Ang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燧心胶囊对左室重塑的影响,测定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含量,以探究燧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地高辛组、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低剂量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处死大鼠,称取全心质量(HW)、左室质量(LVW),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Ⅱ、ALD浓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大鼠HWI、LVMI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燧心胶囊低剂量与高剂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ngⅡ、ALD检测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高辛组、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低剂量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ngⅡ、ALD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燧心胶囊能够延缓或逆转左室重塑的形成,其疗效有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是使循环中AngⅡ、ALD水平有效降低,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时神经激素的过度激活,从而干预心室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6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心功能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LVEF、6min步行距离等有显著改善,LVEF、LVEDD、LVESD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郭允  王学工 《陕西中医》2021,(4):456-458
目的:探究加味益气强心汤对心阳亏虚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心阳亏虚型慢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益气强心汤,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AngⅡ、ALD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上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均P<0.05),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E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上升(均P<0.05),观察组的ET低于对照组,CGRP和NO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AL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血清AngⅡ、ALD水平低于均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味益气强心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衰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AngⅡ、ALD水平。  相似文献   

11.
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和血管新生的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王大英  李勇  范维琥 《中成药》2004,26(11):912-915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和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以62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小剂量麝香保心丸组、大剂量麝香保心丸组、贝复济和肝素组(阳性对照)、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干预8周后,检测梗死面积和梗死边缘区心肌的血管面密度.结果:大小剂量麝香保心丸均能显著降低梗死面积,小剂量与阳性药物差异无显著性,大剂量优于阳性药物,有量效关系.小剂量麝香保心丸与阳性药物相比血管面密度差异有显著性,但大剂量麝香保心丸与阳性对照药物间比较血管面密度差异无显著性,麝香保心丸对血管面密度的影响有量效关系.结论:大小剂量麝香保心丸均有降低梗死面积的作用,降低梗死面积存量效关系.小剂量麝香保心丸促地血管新生作用一阳性对照药物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炙甘草汤配合西药治疗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组各50例,其中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配合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胺碘酮片1片/d,治疗8周;中西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1剂/d,共服用8周。对两组进行疗效判断(显效、有效、无效),计算总部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AngⅡ水平;采用二维心脏超声记录仪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治疗后,中西组总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西药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Ang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组血浆AngⅡ水平(70.15±18.23)ng/L,明显低于西药组(85.52±20.4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较治疗前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配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浆中AngⅡ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房颤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循证护理组30例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2组均护理2周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循证护理组总有效率96.67%,常规护理组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2组护理后LVEF较本组护理前升高(P0.05),LVEDV、LVESV降低(P0.05),2组护理后LVEF、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伴心衰的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红漫  许其倓 《中成药》2004,26(12):41-43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心衰患治疗前后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后,使NO上升,ET下降。AngⅡ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不仅能改善心力衰竭患的内皮功能且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肾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金祥  方居正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451-451,468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法对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中药;观察两组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两组PRA、AngⅡ、ALD水平均显著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LVEF均显著升高,而治疗组升高尤为明显。结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可降低血浆肾素系统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燧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衰(HF)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燧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卡托普利),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和心肌组织梗死体积变化;检测大鼠心室功能、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心肌组织中钠钙交换蛋白(NCX)、肌浆网钙泵2a(SERCA2a)、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梗死体积比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细胞凋亡率、AngⅡ、ALD及NCX、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左室收缩期后壁厚度(LVPW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及SERCA2a、Bcl-2蛋白表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燧心胶囊各组与阳性药物组LVEDD、LVESD、心肌梗死体积比例、LVMI、心肌细胞凋亡率、AngⅡ、ALD及NCX、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LVPWDs、LVEF、LVFS及SERCA2a、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 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燧心低剂量组LVEDD、AngⅡ、ALD及燧心低、中剂量组LVESD、心肌梗死体积比例、心肌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及燧心胶囊各剂量组NCX均显著升高,燧心胶囊各剂量组SERCA2a及燧心低、中剂量组LVEF、Bcl-2均显著降低(P 0.05)。燧心胶囊各剂量组LVEDD、LVESD、心肌梗死体积比例、心肌细胞凋亡率、AngⅡ及NCX、Bax、Cleaved-Caspase-3随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LVEF、SERCA2a、Bcl-2则呈上升趋势。结论燧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恢复NCX/SERCA2a平衡,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红漫  许其倓 《中成药》2004,26(Z1):41-43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后,使NO上升,ET下降,AngⅡ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不仅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且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安宁丸辅助治疗对难治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41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安宁丸。2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和6 min步行实验(6MWT),记录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检测肾素活性(PRA)和Ang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Lee氏心衰疗效、心功能分级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ee氏心衰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6MWT和LVEF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P0.01);2组治疗前后LVEDD变化不明显。2组治疗后血清PRA和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RA和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安宁丸治疗能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PRA和An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蛭四逆汤联合西药贝那普利、螺内酯、地高辛治疗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原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不改变,对照组用贝那普利、螺内酯、地高辛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蛭四逆汤联用贝那普利、螺内酯、地高辛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LVEF、Lee氏心衰计分、醛固醇(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治疗组在提高LVEF、降低Lee氏心衰计分、醛固醇(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蛭四逆汤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症状同时,降低HCF患者Lee氏心衰计分、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浓度,提高HCF患者LVEF,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心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全真一气汤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给药卡托普利2.25 mg/kg;全真一气汤多糖0.3,0.9,2.7 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次/d,共4周。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模型大鼠心功能,AngⅡ和ALD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的LVEDV值(0.60±0.043)mL最高,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LVEF值(62.25±3.37)%最低,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的AngⅡ,ALD水平[(2410.35±96.73)ng/mL,(326.38±12.92)ng/mL]最高,与多糖各剂量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真一气汤多糖可以改善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衰模型大鼠血清的AngⅡ、ALD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