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感热病属于中医伤寒、温病、瘟疫、四时感冒或时行感冒范畴,古代及现代文献对其病因病机论述较多。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及现代科学对其的认识,以期对本病做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为临床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外感热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流感的辨证施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学“时行感冒”范畴,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起病急,病情重,全身症状显著,易传变,易入里化热,合并它病等特点,故采取一定的综合预防措施相当重要。中医药预防时行感冒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是通过改善体质,以达到“治末病”的目的。中医药预防流感虽然是以非特异性的方式为主的,但因重视体质因素、强调辨证,而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兹将1998年冬时行感冒的常见类型及辨证施防方药介绍如下。平素气阴不足者,往往感冒之后,缠绵不已,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此类人多表现为平素易感管,自汗,气短,倦怠乏…  相似文献   

3.
依据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等方面,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埃博拉出血热可能的中医病因病机,并阐述该病的传变规律,转归及预后,最后提出防治该病的具体中医方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感冒是指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中医内科将其明确分为风寒、风热、暑湿及体虚感冒等,可是在临床上却错综复杂,因病邪各异,兼夹不同,体质悬殊,故症状不同,病机相异,往往不易分辨,而且很多病例应用内科教科书中的方法治疗,效果不好,致使病情迁延不愈,病人痛苦不堪。遵循经方方-证-人的辨治规律,应用经方治疗感冒,多获良效。现笔者列举临床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冒/时行感冒的中医发病规律。方法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建立感冒/时行感冒中医证候数据库,同时利用现代基因诊断技术明确诊断,分析不同种类病毒所致感冒/时行感冒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确立感冒/时行感冒关键发病病机。结果甲型H1N1组就诊时症状出现频次前10位依次为发热(100%)、苔黄(100%)、脉数(100%)、头重(97.6%)、头重如裹(97.6%)、身体困重(97.6%)、脉滑(97.6%)、咳嗽(96.4%)、倦怠乏力(94%)、有明确接触史(90.5%)、鼻塞流清涕(90.5%)。证素集中在表、湿、热、外风、肺、气虚6种,没有寒证素出现,说明甲型H1N1病毒感染人体后有其特殊的中医证候特征。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风热疫毒"。结论感冒/时行感冒的发生是人体、病毒和六淫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和病毒的存在是感冒/时行感冒发病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六淫邪气在外感热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临床难治性慢性疾病,西医对该病的治疗没有很好的方法。近年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分析研究近三年以来有关该病的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中成药、针刺、艾灸、中医其他治疗方法等方面,论述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历代医籍,就《中医内科学》"感冒"病名出处、病名演变进行了论证,对关于"时行病"、"寒疫"、"时行感冒"的异同进行了鉴别。  相似文献   

8.
本虚标实,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而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其病机以标实为主。临床研究发现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已成为临床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运用理、法、方、药治疗高血压病,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策略。本文旨在通过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药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董斐  于河  谷晓红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720-2723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由于其反复发作,成为临床治疗难点。通过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对该病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提出目前该病临床研究中暴露的问题,以期在今后对该病的研究中有更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葛立君 《光明中医》2015,30(1):214-217
目的回顾近年来中医治疗眩晕的研究结果,总结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病因病机特点、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护理的探讨,为中医眩晕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近年来中医防治眩晕的文献,从病因病机与相关因素、中药汤剂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及其他治疗、中医护理方面总结,探讨中医治疗眩晕的机制及经验。结论近年来中医防治眩晕病无论在病因病机特点和辨证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1.
李瑞琴  宋建平 《新中医》2009,(6):117-118
1 疾病的中医基本病机、证型有规律可循 中医学认为,每一种疾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演化趋势、转归预后等方面均有其特点与规律,治疗有相应的基本原则与方药。同一疾病由于病变阶段、个人体质、外部环境等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证,有着不同病机,其治法与方药亦相应有别。根据疾病在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病位、病变程度分类所产生的中医证型均可称为基本证型,所反映的病机即是该病的病机特点,其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寻求其它原因如病人体质、身患其他疾病、治疗经过、工作生活环境等对中医证型的影响规律相对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和验证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对于中医病因学和治疗学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视角,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各种特殊性和方法学挑战,包括体病相关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体病关系是易受混杂因素影响的"弱相关"、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体病关系研究的难度。从研究设计类型、研究对象的纳入、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数据的处理等方面,阐述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建议,为提高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阐述了现代中医学者关于该病的中医内治、外治等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强调治疗该病要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采取中药、针灸、小针刀、手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对其中医病机的研究较多,本文从脏腑辨证、标本虚实、证型规律、体质因素等方面对各家的中医病机观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总结脉诊的临床功能,认为脉诊在诊治临床躯体性疾病中,可以辨识体质、致病因素、中医病机、西医疾病及对所患疾病具有预测功能.指出提高临床脉象征象的辨识水平,加强脉象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正>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之感冒。中医按其病情轻者分为"伤风"或"冒风"。"冒寒"病情重者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症状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元《丹溪心法》指出病位属肺,分位辛温。辛凉两大治法。西医学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感冒虽然简单但四季皆可发生,在使用抗病毒,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及中药.中成  相似文献   

17.
张圆  刘园  任勤 《天津中医药》2020,37(8):901-904
中医在防治咳嗽变异型哮喘方面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小。文章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风痰瘀论治、分脏腑论治、辨体质论治及中医外治法这几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体虚感冒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乃临床常见之病,也是许多人眼中的小病、简单病,但素体虚弱之人,常动辄感冒,或感冒反复,用常法及西药治疗往往疗效不佳.笔者多年来以中医体质学说为指导,辨证论治体虚感冒,取得了显著效果.现略述体会,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医体质的研究,结合治未病思想,探索放射性肠炎的防治措施。围绕中医对放射性肠炎认识、各医家辨证治疗该病的思路、放射性肠炎病因病机、从体质着手预防放射性肠炎发生进行论述。中医体质理论在患病机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及预后中均用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体质角度,采用中医未病先防观点,为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感冒中医病案数据仓库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方便感冒(含流感)病案的检索、分析和数据挖掘,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将数据仓库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与中医病案研究相结合,采用SQL SERVER 2005建立数据仓库平台,对1949~2009年医学杂志中有关中医治疗感冒的病案资料从证候、病机、治法、主方、药物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分析其结果,揭示其内在规律。本数据仓库的建成将为研究中医治疗感冒病案的查询、分析和数据挖掘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